编辑推荐作者周作人生前亲自编定,学者止庵穷数年之力精心作校,增补从未出版作品,为市场上最全面最权威的周氏文集。周作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最懂生活之艺术的作家,他的散文是中国白话美文的标准,他的文章多篇入选国语老课本。鲁迅评价,周作人的散文为中国第一。胡适说,大陆可看的唯有周作人的作品。
2.83 万字 | 2021-08-08 01:53更新
"广平兄:今天收到来信,有些问题恐怕我答不出,姑且写下去看。学风如何,我以为和政治状态及社会情形相关的,倘在山林中,该可以比城市好一点,只要办事人员好。但若政治昏暗,好的人也不能做办事人员,学生在学校中,只是少听到一些可厌的新闻,待到出校和社会接触,仍然要苦痛,仍然要堕落,无非略有迟早之分。所以我的意思,以为倒不如在都市中,要堕落的从速堕落罢,要苦痛的速速苦痛罢,否则从较为宁静的地方突到闹处,也须意外地吃惊受苦,而其苦痛之总量,与本在都市者略同。"
12.32 万字 | 2021-08-07 08:06更新
复杂艰险的职场生涯,错综复杂的四角恋情,难以启齿的嫉妒纠缠,扑朔迷离的婚外情感…… 当跨出大学校门,生活旋开了现实残酷的黑洞。爱情在亲人的断然否决中支离破碎,昔日的情人分手后诡异出现,美满的婚姻需要用尽心机去争斗,家庭的完整只有在隐忍中得以保全…… 爱一个人要爱到什么程度?幸福是否真能靠自己的双手紧紧地握住?生离死别的忧伤悲恋,挑战现实世俗的童话故事。 四个同班毕业的女大学生用不同的决择,走出了怎样的真情人生……
21.29 万字 | 2021-08-03 08:09更新
公源计划之名家鲁迅,本系列书共收录鲁迅28篇著作。《伪自由书》收录的是作者从1933年1月底起至5月中旬为止的寄给《申报》上的《自由谈》的杂感。冷嘲热讽讥评时政,文字曲折而犀利,论时事不留情面,砭锢弊常取类型。这些短评,有的由于个人的感触,有的则出于时事的刺戟,但意思都极平常,说话也往往很晦涩。
6.83 万字 | 2021-08-19 02:03更新
"《参同契》是早期道教重要典籍,全名《周易参同契》。书中借用乾、坤、坎、离、水、火等法象,以明炼丹修仙之术。为道教系统论述炼丹的最早著作,道教奉为“丹经王”,是千古丹经之鼻祖。本书是南怀瑾先生一九八三年在台湾讲解《参同契》的记录,分上、中、下三册。南怀瑾先生认为:《参同契》参合了三种原则相同的学问,且熔于一炉——老庄、道家的丹道,还有《易经》的学问,是一本非读不可的秘密典籍。《参同契》不止是丹经道书,它既是哲学又是科学,也是古典文学之作,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最高深之承天接地的文化。《参同契》素有“天书”之称。这部因深奥而埋藏已久的天书,因南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而重新散发光芒。"
17.60 万字 | 2021-08-05 05:06更新
《笛声何处》系余秋雨创作散文。《笛声何处》当中,余秋雨依旧以其一贯的文化的视角、散文的风格,关注的则是另一种历史的、音乐的非物质的文化。余秋雨称,《笛声何处》的创作准备早在12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当时,《文化苦旅》还没有进入台湾,余秋雨赴台所到之处的一系列活动,均是以昆曲学者的身份受到接待的。
2.20 万字 | 2021-09-18 06:28更新
余秋雨详细解说了“举世独有的三项文化:书法、昆曲、普洱茶”。任何文化都会有大量外在的宣言、标牌,但在隐秘处,却暗藏着几个“命穴”,几处“胎记”。这三项,就是中国文化所暗藏的“命穴”和“胎记”。之所以把普洱茶也列入其中,是一个提醒性的学术行为,借以申述一个重大趋势:从当前到未来,文化的重心正从“文本文化”转向“生态文化”。普洱茶,只是体现这种趋势的一个代表。《品鉴普洱茶》这篇文章曾在《普洱》杂志上发表过,一下子就轰动了整个普洱茶行业。从生产者、营销者,到喝茶者、研究者,都在读。我在文中所排列的普洱茶级别序列,也引起了广泛重视。全国的茶庄、茶客在品鉴和流通那些*普洱茶时,都会来参考这篇文章。
6.20 万字 | 2021-09-18 07:13更新
本书记录了余秋雨先生在2000年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行迹遍布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尼泊尔等。车轮紧贴地面,一公里一公里的碾过去,完全不知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幕幕惊心动魄真实的故事。 这是一部当代人心中的世界文化史。经过余秋雨先生大幅度修改增删,全新修订,再度出版。
2.40 万字 | 2021-09-17 11:40更新
"主人公黄裳出生在一个清贵后裔的家庭中。 黄家是晚清随旗子弟,兄黄家风唯利是图,于清亡后由仕而商,周旋在汪政府与日本人之间,成为上海头号大汉奸;弟黄家麒,是典型的遗少脾气,为人风流堕落,只以抽大烟、娶姨太太混日,不思进取。娶妻赵依凡,生育一女黄裳、一子黄帝后离异,阖家迁入上海。 黄裳于无爱的家中长大,15岁时因不堪继母虐待离家出走,投奔姑姑黄家秀一起生活,并在家秀男友柯以导演的栽培下成为一代才女编剧,名噪一时。在她23岁生日宴上,偶然结识宣传部长蔡卓文,互相留下极佳印象。但因蔡服务于汪政府,又是有妇之夫,他们的交往受到黄家秀的严厉阻止。……"
28.53 万字 | 2021-08-07 14:49更新
《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包括:《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孔乙己》、《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十四篇小说。
5.80 万字 | 2021-09-18 12:13更新
鲁迅全集·第一卷(坟、呐喊、野草)。 唯一无删改,原汁原味鲁迅的文字!1938年“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印版。简体横排,权威定本!市面上最通俗好读的鲁迅版本!
13.40 万字 | 2021-09-20 10:25更新
爱是人生永不落幕的演出。滚滚红尘中,那些美丽而温暖的爱总是充斥着你我生命的每个角落,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每个时刻。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你是我温暖的依靠》中的每一段文字都能带给你心灵的启迪,每一个情节都能带给你美的历程,每一个温情故事都能触动你内心最柔软的一面,让你久久共鸣。 穿行在《你是我温暖的依靠》的情感时空,那些凡俗却又温暖、浪漫而又伤感甜蜜的故事,无一不是心灵的交响。
13.81 万字 | 2021-09-20 08:42更新
本书收入鲁迅为自己翻译的和与别人合译的各书的序、跋,连同单篇译文在报刊上发表时所写的“译者附记”等,共一一五篇。
0.60 万字 | 2021-09-20 08:45更新
本书是文化学者余秋雨的著作集,包含七卷:《山河之书》、《中国文脉》、《北大授课》、《君子之道》、《文化之贞》、《品美学》、《写碑译典》,系统地解析了中华文化在时间、空间、人格、审美上的奥秘,开拓了“阅读中华”的高层门径。文笔优美,富含历史、文化气息和时代、民族精神,故广受好评,读者众多。
2.20 万字 | 2021-09-20 09:27更新
近20年前余秋雨开始以长途旅行方式实地考察文化。它从国内走到国外,从中华文明走到了其他文明。这期间,他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作为考察中华文明的记录,以《千年一叹》作为考察伊斯兰文明的记录,以《行者无疆》作为考察西方文明的记录。 至此,余秋雨对人类历史的三大文明进行了完整的关注和记录。余秋雨在《行者无疆》中感叹道:“欧洲文明确实优秀而又成熟,能把古典传统和现代文明、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德融会贯通。更羡慕街边咖啡座里微笑的目光,只一闪,便觉得目光悠长,山河无恙。但这些年,却因过度的自满、自享而自闭,对世界对自己有不少时空错觉。” 《行者无疆》分南欧、中欧、西欧、北欧4卷,收录散文80篇。全书在思考的完整性和深刻性、文体的张力和自由上,更胜余秋雨以前的几部著作。全新版的《行者无疆》经过余秋雨先生大幅度修改增删,全新修订再度出版。
10.00 万字 | 2021-09-18 11:04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