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宋权臣

第301章 苦战

大宋权臣 王风 4702 2021-08-05 02:09

  “两翼马队牵制住杨延昭的军阵,暂停对天武军的进攻,万子、米逋、西鼠三军主率本部进攻捧日军,一定要把捧日军给我灭了。”短暂的权衡之后,李延信调整进攻重点,无论对策对战局发展有何种程度的影响,不可否认这一招还是够毒的。

  宋军在战场上分为三部分,天武军、捧日军和杨延昭率领的其他部队各据一方,实际上天武军千余人并没有任何机动能力,一旦离开有利地形势,必遭到毁灭性打击。

  杨延昭的主力军阵虽然规模庞大,由一万八千马步军组成的大型军阵,但这种坚固的军阵运动缓慢,对党项马队构不成歼灭性打击

  对党项部队最有威慑的,是三千蕃落军骑兵和两千捧日军骑兵联合起来,这支力量对于他来说,绝对是致命的威胁。

  一旦党项马队被这两支马军缠上了,继而就会被宋军步军部队实施包围,契丹的羊山之败不能不引以为鉴,所以他决定先把捧日第一军打掉再说。

  万子军主苏纳是万子部一员骁将,平素能征惯战、武艺过人,这次万子都军主没有出征,派遣他苏纳率本部一千五百名骑兵从征,这可是部族精锐力量。

  米逋、西鼠两部分别是他们的首领率队,部族名字也就是他们首领的名字,这两支部队兵员不太多,但他们也不是好惹的,马哪个不是自小在马背上长大的。

  三部军主的兵力达到四千余人,对经过两场血战的捧日第一军来说。

  党项马队的进攻是相当致命的,两倍多的兵力,虽在马战中难以取得绝对优势,但范守庆仍感到了巨大压力,他的部队伤亡不小、又处于两军交战的中间,根本就经不起一场猛烈的战斗了。

  撤退或许是最好的选择,但范守庆犹豫不决,捧日军是大宋禁军中的翘楚,一旦不战而退,不仅给友军造成很大的伤害,连荣誉也会遭受极大的损害。

  再说,临阵进退不听号令的将校,主帅拥有斩杀或是易将的特权,他知道杨延昭是一位铁面无私、冷酷无情的大帅,自己一旦无令撤退,随之而来的肯定是前程的沦丧,甚至人头落地。

  “张太尉,你看如今形势如何是好?”

  张亢在支援捧日第一军后并没有回归本阵,他在得到杨延昭的同意后,就便在捧日第一军中节制。

  但在战场的层级节制中,他对范守庆并没有绝对的节制权力,既然范守庆问话,他也只好模糊的道:“军使是第一军主帅,应当机立断才是。”

  范守庆若有所思地看了眼张亢,暗骂这个家伙讲谋略外行,对于玩心思却是一等一的高手,一句话把责任推的一干二净。

  但他反过来一想,张亢说的也无可厚非,他对于张亢而言并没有受其节制责任,他决定进退无需听张亢的决断,功过都是他自己一个人承担,在叹了口气后,苦笑道:“那咱们还是向高质先部靠拢吧!至少能够得到步军的支援。”

  正说着话,却见党项的首批部队并没有继续进攻,而是两翼展开抄掠而去,战场上的党项马队号角频频,都是向一个地方集结。

  “出什么事了?难道又有部队到达了战场。”不仅范守庆那么想,连张亢也面露喜色,他们从党项马队行动上,能判断有宋军部队进入战场了,而且是一支强有力的部队。

  原来是夏守赟率领侍卫马步军十七个指挥赶到了战场,他是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夏守恩的弟弟,也算是赵恒当年潜邸的旧部,奉旨率军跟随杨延昭出战,他的部队由于路程稍远,才来迟了一步,但没有过了规定的时间,也算是很及时了。

  当先打头阵的是名将之后,西头供奉官、阁门祗候葛怀敏,他率领一千名骑兵率先冲进战场,对警戒的百余名党项骑兵进行迅猛的攻击。

  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几乎没有用任何的战术包抄,上千骑兵一股脑地冲了上去,把党项警戒骑兵打的一个懵,上千人对上百人的结果可想而知,在一群来自龙卫军的剽悍之徒勇猛冲击下,党项骑兵损失了十余人之后仓皇撤退。

  葛怀敏没有浪费时间,他督促龙卫第二军的骑兵,竭力向前冲击,快速地进入战场。

  当然,他不是只知死拼乱打的莽撞之徒,没有把部队向杨延昭的大队方向带,而是直奔战场中的捧日第一军方向,只有和马队会合,才有发挥骑兵战术的最大空间。

  当宋军马队看是鲁莽地杀入战场之后,党项各部队却被无一例外地牵动,正如一潭池水投入了一个不大的石子,必然能激起层层波纹一样,夏守赟甚至葛怀敏的到来,的确造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战略失衡。

  党项部队几乎都向各自的出发地域集中,散落的骑兵小队根本不敢和宋军交锋,但各处宋军领军大将都明白这不是党项军溃退,而是一种马队的骑兵战术。

  一此进攻失败后,骑兵的再次集结,更是对忽然出现宋军新锐兵力的戒备,全军散布在战场上难以形成拳头,兵力集中起来,才更有打击力和威慑力。

  龙卫第二军的马队如同狂风般地席卷战场,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完成了和捧日第一军的会师,顺利的连葛怀敏也感到有点诧异。

  但出奇的顺利并不影响葛怀敏和范守庆的好心情,毕竟两支马队算是会了师,兵力已经达到了近三千,绝对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他们二人在短暂的商量之后,一致认定随着夏守赟的部队到达后,宋军已增加到近三万,完全没必要处于防守状态,他们要在战场上保持机动,对党项部队进行骚扰性的打击,相信杨延昭不会怪罪的。

  捧日第一军、龙卫第二军这两支精锐部队在战场上飘移不定,党项军想要捕捉到他们却又无可奈何,这两支马军部队装备的最优良的战马,装备的弓箭都是精良的黄桦弓,射程不仅比党项骑兵手中的弓箭要远。

  分成几个小队和党项骑兵打起了游击战,就是不给党项骑兵近战的机会,使李延信干瞪眼有力没地方用。

  夏守赟的几千名步军进入了战场,列成一个军阵,缓缓地和杨延昭的中军主力接上,使宋军前后两阵变成了前面一个军阵,后面两个军阵。

  “传令前军开进,捧日第一军、龙卫第二军缠住党项军。”

  杨延昭的这道军令看是平平常常,实际上却是非同小可,这倒完全是一道进攻的命令,它代表着不仅是对战场主动权的争夺,而且具有决战的味道。

  只有牺牲两支马军部队把党项马军给缠住了,才有可能让前军的马步军涌上去,对党项马队进行剿杀,不然以军阵应对漂浮不定的马队,是相当危险的,搞不好一次坚持不住就会全军溃败,他在威虏军就是被机动性很强的契丹马队所击败。

  宋军的前军军阵开始向前开进,后军阵和侧翼军阵也在开动,只不过后军阵速度缓慢一些、侧翼军阵的速度稍快一些,这三个军阵显然要对战场上的党项马队进行分割包抄。

  当范守庆和葛怀敏接到了军令之后,他们立即意识到是做出牺牲的时候了,在和党项马队游击作战时,他们的马队发挥了最大的优势,不断地射杀党项人。

  尽管,杨延昭的军令非常明白无误的要他们发动进攻,意味着他们将进行惨烈的对抗,很多部下要丧命。

  但为了全局的胜利他们毫不犹豫地传达了军令,命令几千骑兵掉转方向,对李延信中军方向杀了过来。

  李延信没想到宋军的马队会改变作战姿态,放弃优势的机动作战进行强攻,当他听到宋军主力军阵开始行动的时候,这才明白杨延昭是要发动进攻了。

  在决定生死成败的瞬间,他做出了自己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几个重大决定之一。

  传令全军主力立即展开,对宋军发动全面反攻。战场形势表明,杨延昭分明是要用这支精锐的马队拖住他的马队,再用巨大的军阵,对党项马队进行致命的一击。

  不能不说这招玩的很漂亮,一旦成功,他将万劫不复。

  既然杨延昭算计他,那他何不将计就计,阴杨延昭一把,用一部分兵力,拖延宋军主力部队前进的步伐,尽可能地拖延时间。而他亲自指挥大军,对这支敢于主动进攻的诱饵,进行歼灭战,一旦消灭了宋军这几千骑兵,那整个战局就由他说了算了。

  战场上的调动谈何容易,说话间,宋军的三千骑兵已杀到了眼前,党项骑兵迎上去就是一场猛烈的搏杀。

  李延信身边的骑兵并不算多,很难抵挡住宋军三千装备精良的骑兵,正得令前来的党项兵马,显然远水解不了近渴,千余名党项骑兵先得了令人绝望的苦战。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