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尚回到客栈,已是半夜,方一舟、辛自安、张泰和玉龙还团团坐在他的房间里商量着什么。
见他回来,忙问道:“阿尚,你去哪儿了?”
“院长,师父,你们怎么还在这里?我,我去了谢府。”
方一舟道:“就知道你会去那里。我听鲁兄说过,你来江陵参加诗工大会的时候跟谢家小姐成为了朋友。哦,不对,你考诗院的时候好像就跟谢小姐已经认识了,对吧?”
姬尚点点头。
“怎么样?见到谢家人了吗?他们怎么说?”
“嗯,我见到了谢小姐,他跟我说了一些毛家和上官家对谢家的敌意。反正事情起因挺复杂的,但对方的目的就是要用腌臜的手段,就是和院长听来的一样,用文字狱来对付谢家!”
“毛家和上官家,要联合起来对付谢家吗?那谢家岂不是很危险?”
“更有甚者,连齐王可能也对谢家含有不满。他把谢家,在诗坛发表言论的权利都给剥夺了!”
“什么?难怪这么多天,任凭大家怎么指责谢家,也不见他们反驳,这样一来,又有不少人认为谢家是心虚了!可是,齐王为何要这样对谢家呢?”
“这个说来话长,反正也是一些私人恩怨!”
众人绝倒:“没想到连诗王都会假公济私啊!”
方一舟道:“对了,阿尚,我从诗院里带了一块微型诗幕,它的作用跟诗坛是一样的,能够实时显现诗界各地诗人们的言论。我们刚刚翻了翻,发现,里面有许多人匿,发布了一些指摘谢朗家主诗文的话,有些简直不堪入目,但是却得到了很多人的附和。我觉得其中一些很有可能是一些人故意买通过来造势的,你过来看看!”
姬尚忙走过去,看到一块石板上面散发荧光,光幕里有一段段话语闪过。方一舟在一旁的搜检处,写下“谢朗”二字就跳出来许多跟谢朗有关的内容。毫无疑问,都是关于这次文字狱的。而且还一边倒的,都是对谢朗不利的。
“你看这段话,他把谢家主写的那首《看潮》拿出来说,说这诗里的“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是讽刺齐王在去年云泉府洪涝时没有做好赈灾工作,只能做些求神拜佛的徒劳事。
“还有这首《村行》,“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岂是闻韵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这个人将它曲解成成谢家主对贫苦百姓肆意调侃,饱含厌恶和轻蔑之情。”
“最有杀伤力的是这首,你看,这个人将谢家主的这首《咏桧树》,“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解释为他通敌叛国的证据。说九泉指的就是魔域的九冥泉,表示谢家主要欺瞒人族,与魔族勾结。还说,‘蛰龙’就是指魔王,说谢家主已经与魔族达成协议,要引魔族进攻人族!”
众人嘴角抽了抽,“这想象力也太丰富了吧!这明明就是是一首借桧树来表明自己兼任不屈品格的明志诗啊!”
玉龙恨得牙痒痒:“真是岂有此理!这些狗东西,有种就把真实姓名发出来啊,在背后像疯狗一样咬别人,也不怕诗心破裂!”
姬尚看得脊背发凉,原来用文字构陷他人,可以达到这种要将人生吞活剥的程度!
这些肆意评价、指责谢朗诗文的人,恐怕大部分对谢朗其人知之甚少。但是,他们就光凭这些捕风捉影的东西,就可以言之凿凿的给一个人定罪。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张泰喃喃道:“怎么都没人谢家主说句话呢?”
“嗯,我看到过几篇为谢家主说话的,但是,马上就被大家声讨,而且又被其他的言论覆淹没掉了。”
姬尚看着这些一边倒的言论,说道:“这些人是想把大家都当傻子吗?世界还是有大量的有识之士在的。只要坚持提出反对意见,总会引起一些人的注意和反思的!”
“阿尚,你想怎么做?”
“我想做在诗坛里发出不同声音的人!”
“你要为谢家主发声?”
姬尚点点头。
“我们刚刚商量过了,我们也想发声支持谢家主,总要多一些不同的声音,才能让那些被蒙骗的人,能够自己用脑子思考一下!”
张泰道:“我要号召诗院里的同窗,都来支持谢家主!”
玉龙道:“那我就传音回王家,让我父亲号召武威府三宗子弟,都发声支持谢家主!”
“我要用维谷君的名号来发声!”
“什么?你是维谷君的事,已经被很多人知道了,你这相当于就是用真名来发声啊!”
“是啊,你看在诗坛上论战的,不论是支持谢家主的,还是反对的,都是匿名的。公开姓名会有很大危险!”
“正因为大家都知道维谷君这个人,我才更要用这个名号。但凡他们对维谷君存有一点尊重,还认可我这个诗贤,就不会对我发表的言论一笑而过。只要有人认真思考了我的话,那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你们可以等我发布之后,匿名跟在我的言论下面支持我,这样可能效果更好!”
“可是阿尚,这样的话,你会成为众矢之的的!”
“我不怕,每个人都有,在诗坛,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他们不能凭这个,而对我怎么样!”
“阿尚,对方可是齐王和两大世家这种庞然大物,你不要想的太天真,他们若是真的要害你,怎么会做不到呢?”
“师父,你放心吧,我不会就这样没头没脑的就去冲锋陷阵。如果我仅仅只是在诗坛发声,对谢家主洗清冤情,可能起到的作用也不大。所以,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配合其他的行动!”
“你已经有主意了吗?”
“还没有。我想今晚先做个详细的计划。谢小姐说,谢家送去贺寿的那首贺诗,并不是他兄长为了这个而写,我想先从这里下手,想办法证明谢希辞是被冤枉的!”
“那我们也来一起想!”
作者有话说:
我不是一个爱写作者说的人,因为本身比较内向。但是写到这章,思来想去还是有些话想对大家说。这很大程度上是这章出现的诗作是我偶像的激励。但是不写就罢,一写的话,作者说里面都放不下了,所以只能放在正文里,勿怪!
首先,我想说,能看到这里的亲们,我都万分感谢!!
这章的诗都出自苏轼大大之手,是乌台诗案中他被人歪曲解读的诗作。这个副本的创意也是由此而来。小说中将它们的意思再次作了发挥,不能代表原作意图。有些地方为了剧情需要还会使诗作者变换姓名、张冠李戴。各位看书的大大若有出现不适感,请见谅!先在此致以诚挚的歉意!
儒道流小说很容易陷入抄袭古人诗文的套路,我也看到过不少此类小说被读者抨击的,所以写这本书时常常惴惴不安。不管看起来是否像是狡辩,我都想说明一下写作意图。我写这本书的初衷是为了发掘一些诗文的新意,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并无对古人的不敬之意,同时也是挑战一下自己,更好地学习一下古典文化。因为现在很多人都不爱读古诗了,我想用这种趣说的方式让它们再次焕发生机。当然,这样说有抬高自己的嫌疑,我承认我的文笔非常稚嫩,常常言不由衷。但是我就想告诉大家,我深爱着古典文化,在写作过程中,常常会无意间发现某首耳熟能详的古诗词中别样的趣味,这时,会感觉很幸福,很快乐。希望能把这种幸福快乐传递给看我书的人。另外,本人也喜欢写一些小诗,小说中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下,希望看透的亲们不要嘲笑我将它们定义成等级很高的诗作!希望大家有好的创意也可以提出来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