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露听了后,点头微笑,对自家小孩儿这种不断成长的正确是非观念,深感欣慰,对秦怀恩管教儿子们时的严厉,也不那么排斥了,当然了,要求不降低,并不等于方法不可以改进,有些底限清露还是要紧紧守住的。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好吧,清露也承认,随着年龄的增长,混小子们的惹祸能力不断进化,才是她越来越同意秦怀恩“辣手”培养儿子们的主要原因。
最欣慰的则是公叔瑾,毕竟,这些蠹虫们归根到底享受的都是朝廷的供奉,而有些道理,碍于情面和感情,他是没法子讲的,算身为皇,他也没有指着人家鼻子,说人家不会教导孩子、不会管家的道理啊!
清露却通过这出戏,把他不好说,不能说的话,全都说了出来,嗯,说得还他要好很多。
这让公叔瑾有了种找到“正确使用”清露的感觉,其的美妙感受,实在是不可对人言明的。以至于,在推广这条律令期间,不管朝堂闹得多么厉害,政事多么繁杂,他始终都保持着非常好的心情,身体更是极为健康,原本让很多人担心的心悸之症,完全不见了踪影。
却没想到,一向对自己、对他人都严苛到寡情的他,也有像这样得意忘形的时候,导致他不知不觉按照清露的设计一步步走了下去,最终走到了他十分不愿意接受,却已无法改变的那一步。
身为帝王,公叔瑾也不是吃素的,尤其是有了清露、四皇子、睿儿这样的得力帮手之后,绝对是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于是,在律令颁布不久,有些勋贵因表现优秀,得到了朝廷的嘉奖――律令是不可能改了,但旁的却可以。
如,一些原本三世而斩的勋贵,被公叔瑾特赐延了一代,当然了,也不是随便什么人家都能享受到此等待遇的,在这些不多的幸运儿,有两家是清露十分熟悉的:一个是潘凌峰的父亲安平侯,一个是丁志成所在的丁家。
安平侯自然是因表现出色配合朝廷才得此殊荣,还有潘凌峰的功绩在里面,虽说是已经分家了吧,但一家人毕竟是一家人,皇惠及亲属的意思很明显。
而此时看出来分家的好处了,这不,潘家有两个爵位,是两千顷的免税额度啊!当然了,你得能挣到爵位才算数。
安平侯世子,潘凌峰的嫡出大哥,简直乐坏了,连潘夫人都到清露这里说了好几回的话,一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派头。
至于丁家,已经被公叔瑾打压到底了,这回自然是老老实实的,而该给他们家的,公叔瑾也不吝啬,和安平侯府的锦添花不同,对已然衰败的丁家来说,皇此举绝对是雪送炭!
这种方式的赏赐,力度实在太大了。
此恩典一出,所有勋贵再无人闹腾,因为有人想到,既然能延,那么是不是也可以削夺呢?一旦被夺了爵位,那他们还有啥理由闹腾呢?!
可以说,没经过任何正面交流的清露和公叔瑾,在这件差事配合得相当默契。
在戏,这样的刁难则激起了县令的血性,他意识到这些人对朝廷的危害后,左手持朝廷律令,右手高举乌纱,身后命人抬着自己的棺材――不管什么人都无法阻止他为朝廷办差的决心!
同时,县令还在戏一再地提及,律令当官员勋贵们的补税和百姓的减税以及军采用积分制,是同时进行的,哪个县先统计、补交完毕,哪个县能率先享受后面的两条待遇,他如此拼命不仅是为了朝廷,更是为了百姓和军浴血报国的将士们!
这是清露为公叔瑾找的帮手。
事实证明,这两方面的帮手,都十分给力。
很多百姓,为替他们“一心办差”的县令,在升迁离开时送去了万民伞,对那些不肯配合的“大户人家”,则通过告密、捣乱和闹事等方式,展示着“群众的力量”,同时对阳奉阴违不肯好好办差的官员,也起到了极大的监督作用……
至于兵士们,更是直接,他们或是干脆驻扎到了地方官的官衙内,“协助办差”,或是在官的带领下,亲自去一些大户人家“面谈”,更多的则是动用自己的“人脉”劝说,要知道,很多勋贵子弟,都是将从军做为首选的,做起这样的工作来较容易……
清露和公叔瑾谁都没想到,随着这出戏在全朝的流行,一种全新的“官民关系”,被建立起来了,在百姓的眼,官老爷们,不再只是可敬、可怕的了,他们还是可亲、可爱有时甚至有点可怜的!
只要你是被百姓们认可的“好官”,在政令推行、日常管理,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获得政绩,都很容易,还会因此收获百姓的敬仰和称赞,仕途越发顺畅。
当然了,相反的效果也同样显著,有些拒不推行政令的官员,甚至受到过百姓的围攻,举子们联名申诉的,更是屡见不鲜,总而言之,平民百姓做为政治力量的作用更大了。
公叔瑾的贤明则在经受住考验的同时,得到了巨大的回报。
戏的结尾,克服千难万险出色完成了朝廷差事的县令,得到了升迁,当他在戏台大声呼喊“皇圣明,吾皇万岁万万岁”时,观众全都不由自主地跪下来跟随,那样无需督促、恐吓,便发自内心的敬仰和爱戴,让公叔瑾每次看到、想到,都会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和当初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脍炙人口的唱腔,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精心设计的笑料、包袱,被大家迅速接受、并在日常生活反复“引用”的各种经典台词等。
也有些不同的地方,做为组织兼营销者的清露,对此感受颇深,“有银子是好办事啊,不,应该说有了朝廷的支持,那没有不赚钱的,这回我总算对润笔费满意了!”轻轻拍打着手的银票,畅想起今后的收入来。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