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称王
项羽走到函谷关他得到这两个消息,因为是当时的通讯联络很落后,项羽光顾着跟秦军主力决战,他不知道刘邦已经入关了,他也不知道秦朝灭亡了,结果他走到函谷关遇到刘邦的守军他才知道,知道以后项羽本能的一个反应“大怒”。项羽似乎经常发怒。他大怒,一怒之下,他就让士兵打进函谷关。当然项羽的军队很能打,刘邦的军队挡不住他,很快就打进去了。我这里要说的就是这个“大怒”,咱们首先要研究的,项羽为什么走到函谷关“大怒”。根据《史记》的《项羽本纪》的记载,他走到函谷关“大怒”有两个前提,一个是刘邦派军队把住他不让他进,这个是他大怒的一个原因;另一个,他听说刘邦已经进了关中了。那么这两个原因对项羽产生了什么样的刺激呢?试分析一下。
此时,刘邦把住函谷关不让项羽进入,对于项羽来说无疑是一种羞辱,因为此时的项羽刚刚结束了历史上有名的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的成语就出自这场名战。这场决战他歼灭了秦军主力三十万人,项羽的声威因此而大振。根据史书记载,当项羽获得巨鹿之战的胜利之后,召见那些因为惧怕秦军而没有参战的各路诸侯将领,那些将领一进项羽的营门,没有一个不是跪拜前行的,没有一个人敢抬起头来看项羽。可见,巨鹿之战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项羽的政治地位,他已经习惯了把自己看做是秦末大起义中的最大功臣,也习惯了天下诸侯对他的尊崇。而此时他万万没有想到刘邦竟然对他说:不,这会给项羽带来什么感受呢?
刘邦现在竟然把住函谷关不让项羽进,这是一种什么感情呢?这叫充满了敌意,就是把项羽当做敌人,充满敌意。如果拿刘邦跟天下诸侯一比,一个是充满敬畏,一个是充满敌意,这个反差太大了,这个项羽确实受不了,这个对他的自尊的伤害非常大。项羽自己认为自己功劳很大,打了这么大一个仗,来到这,你刘邦竟然把住不让我进,这是他恼怒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呢,他知道刘邦先进了关中,这个事前有一个背景,这个背景就是当年刘邦跟项羽分兵打秦国的时候,他们曾经有一个约定,这个约定是在怀王的主持下约定的。刘邦的任务是向西打到秦国去,那么项羽的任务是向北打去救赵国,北上救赵。当时约定,你们两家一个北上救赵的项羽,一个西进的刘邦,谁先入关谁做关中王。
这项羽一听说刘邦先进去了,那啥话也不用说了,那就意味着什么?关中王是姓刘的了,这口气项羽也咽不下去。项羽北上救赵打的是硬仗,他是和秦军最精锐的章邯军跟长城军决死殊战,打了这一仗。这一仗有一个很有名的成语叫“破釜沉舟”,才打赢了。我们现在讲到项羽都知道“破釜沉舟”这个典故。“破釜沉舟”就是消灭章邯和长城军打的这一仗,这样才打赢的。他出了这么大的力,刘邦呢,秦军主力跟项羽决战的时候,其实关中的守军已经很薄弱了。刘邦就趁着关中秦军力量很弱的情况下打进去了,所以论出力来说,那项羽出的是牛力,出的是大力气,刘邦出的是小力气。所以他(项羽)觉得他(刘邦)不该做关中王。再一个约定是谁的主持之下,怀王的主持之下,怀王主持下的这个约定项羽也不满意,因为项羽对怀王就不满。
刘邦跟项羽的关系,刘邦跟项羽两家当他们共同反秦的时候,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秦朝,这个时候他们有共同利益。所以无论是北上的项羽集团或者是西进的刘邦集团,虽然方向不一样但是目标一样,利益一致,他们是并肩作战的友军。
但是,这是有时间界限的,这个界限就是秦朝灭亡。等到刘邦一进入函谷关驻军霸上,秦王投降了,秦朝灭亡了,情况就发生变化了,刘邦跟项羽共同的敌人不存在了,秦朝灭亡了,剩下来是一个什么事呢?
谁来享用秦末大起义的胜利果实,该谁来享用?刘邦和项羽两个人,我们可以按现在老百姓说的话,两个人都不是等闲之辈。项羽要做西楚霸王号令天下,刘邦的野心更大,刘邦是要统一中国做皇帝,所以这个时候的刘邦集团跟项羽集团已经由当年并肩作战的友军转化成什么呢?转化成根本利益相冲突的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这两个集团的冲突是必然性的,没有调和的余地。
要么项羽对刘邦称臣,要么刘邦对项羽称臣,这可能吗?他俩只能是二虎相争。项羽的政治糊涂就在这儿,如果说项羽很清醒的话,那么项羽很好办,就知道他们俩的关系,刘、项两家的关系已经走到一个历史的拐点,秦王朝一灭亡,这个拐点一到,他两家就分道扬镳了。以前是友军,现在变成了争夺农民起义胜利果实的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谁觉醒得早,谁意识得早,谁自觉地为本集团的利益去奋斗,谁就在政治上夺得了主动权。
如果项羽有这个认识的话,那么项羽看见刘邦把住函谷关不让他进,大笑是一种理智的反应,大笑是看出对方的破绽来了,其实这个地方刘邦的破绽已经出来了。
当然项羽跟刘邦两个人年龄悬殊很大,这个时候项羽他给刘邦作战的时候,秦朝灭亡的时候,项羽这个时候才二十七岁,而这个时候刘邦已经是五十出头了,刘邦老谋深算,可以说是个老狐狸啊!项羽是年少气盛,但是刘邦这个老狐狸毕竟在函谷关这儿露出来了他的狐狸尾巴,就是他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政治企图,他想做关中王,他把住不让项羽进,他犯了一个错误,就是他这个时候把自己的政治目的一显示出来,项羽的力量比他强,项羽可以打他,这个时候项羽要灭了他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啊!
所以这是刘邦犯的一个错误,是刘邦的一个破绽,可惜项羽没看出来,要是看出来,项羽要是知道秦朝一灭亡咱俩从友军转化成敌军了,我正瞌睡你给我一个枕头,怎么了,你刚好给我一个消灭你的借口,你把住函谷关不让我进,什么意思,那我刚好打进去,既然打进去,我四十万大军,你十万大军,我一鼓作气给你灭了。
刘邦趁秦军主力被项羽牵制之时,攫取胜利果实并派人把守函谷关,以免其他反秦诸侯来分一杯羹,刘邦的做法大大惹怒了项羽,但根据刘,项与楚怀王的约定先入关者就是关中王,由此看来关中王非刘邦莫属,项羽反应出的“大怒”也就很容易让人理解了,但是当一切还没有成为既定事实的时候,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项羽还有机会扭转这一局面,那么此时的项羽接下来会怎么做呢?
进了函谷关,往下来又接到刘邦手下的一个人的一个密告,这个人叫曹无伤,一个密告曹无伤给项羽写了封信,说刘邦想做关中王,让子婴做丞相,珍宝要完全占有,这三句话,每一句话都激怒了项羽,结果项羽又是一个“大怒”。
我们先不说他大怒后的反应,我们说这三句话怎么让他大怒了:第一,刘邦想做关中王,这个我们刚才讲过了,项羽是不能允许,也不承认刘邦做关中王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让子婴,让一个投降的秦朝的皇帝做丞相,这也是项羽绝对不能允许的,项羽有一种强烈的仇秦心理,项羽的爷爷项燕是楚国最后灭亡的时候,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楚国最后一个战死的大将,是被秦将杀了。项羽的叔叔项梁是被章邯杀了。可以说项羽他们老项家跟秦朝是有世代血仇的,你现在让子婴做丞相他能同意吗?第三,珍宝尽有之,他把所有的珍宝都占有。这三句话,每一句话都激怒了项羽,所以项羽又大怒,一怒之下,项羽做了一个决定,司马迁是这样说的“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旦日就是第二天早晨,说第二天早晨让我们的士兵吃饱饭,替我把刘邦的军队灭了。大家注意这个决定对项羽集团来说,应当说是个非常正确的决定,因为这个时候项羽占有军事上的绝对优势,四十万大军,号称一百万,刘邦是十万人,号称二十万,(项羽)而且刚刚打过巨鹿之战,这个战士们的士气正高,这个携巨鹿之战胜利之威要是打刘邦的话,那简直是以石击卵啊!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是我们首先说他这个决定很正确。第二点,这个决定的基础不牢靠,他这个决定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是他在盛怒之下,第二个大怒之下做出来的,两个大怒,一个是函谷关前的大怒,一怒之下打进来了,接到曹无伤的密报,又一个大怒,这个大怒就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但是这个决定不是在冷静地、理智地、客观地分析秦朝灭亡以后刘项两家的关系基础之上做出来的,所以这个决定的基础不牢。这个决定是因为项羽的自尊受不了,项羽的内心受不了,一旦他不满足的地方,心理不平衡的地方平衡了,这个决定有可能被撤消。再一个,这个决定太随意,这个决定是项羽一怒之下做出来,他没有跟他这个集团的核心人物在一块集体商量一下,他这个集团有很多核心人物,比如,他的堂叔项伯,他的重要谋士范增,他没有和这些人商量,自己独立做出来了,太专断了,太随意了。
愤怒的项羽终于做出决定,以自己的四十万诸侯联军消灭刘邦的十万人马,这对能征善战的项羽来说,确实不费力气。虎狼之秦尚不在他的眼里,区区刘邦又岂在话下,那么项羽的这个决定能得到执行吗?
这个决定一下子引出来四个人做住强烈的反应:第一个做出反应的人是范增,范增立即做出反应,范增说:好。说刘邦这个人,过去在他的老家,这个人有两大特点:一贪财,二贪色。可是到了函谷关,进了关中以后,他是财也不要,女人也不要,这个人这么克制自己的欲望,说明他的志向不小,这是一点。第二点,刘邦这个人,我派人去看他头上的气,这叫“望气”,汉代很流行,汉代怎么流行,说一个人你看他头上的云气就可以知道这个人将来怎么样,我派人看刘邦的云气了,说刘邦头上的云气是一种五彩之云,这个五彩之云意味着刘邦有天子之气,他将来有可能做天子,所以范增最后的意见是四个字“急击勿失”赶快攻打他,不要失去这个机会。范增到底比项羽看得要远一点,但是范增这个话也有毛病,毛病在哪儿呢?范增没有从刘邦集团跟项羽集团的关系的历史变化上讲,他俩当年是战友,现在两个人是对立的军事集团,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范增没有从这个角度去讲,所以范增话讲得很对,但是道理没有讲透。第二个做出反应的人项伯,项伯是项羽的堂叔叔,这个时候做什么官呢,做左尹,楚国的官职,尹就是丞相,左尹就是左丞相。项伯这天晚上就闹了一件事,什么事?夜见张良,因为项伯跟张良有过一段交往,就是当年在秦朝的时候,项伯曾经杀过人,按当时的规定杀人要偿命的,张良救了他,所以项伯要报恩,他来个夜见张良,想把张良自己叫走,所以他就见张良了。这是第三个做反应的人,他见了张良,他就把项羽第二天要灭了刘邦的计划跟他(张良)一说,说你可不要跟他一块死,明天大军一打玉石俱焚,你赶快跟我逃,但是项伯是太低估了张良了。张良是个何许人物啊!那是楚汉战争中间一等一的谋士啊!最高明的谋士,他当时就看穿了项伯是个什么人,项伯是一个把个人的“义”,就是你救过我,我救过你,这叫哥们儿义气,他是把“义”放在整个项羽集团根本利益之上,把个人之“义”放在集团根本利益之上的一个政治糊涂虫,所以他看出项伯的弱点在这儿,所以张良马上就堵住他的弱点。第三个做出反应的人就是张良,张良这时候也知道项羽的决定了,张良说:这样,我呢,并不属于刘邦手下的人,我是替我的主公韩王来护送刘邦入关的,我现在要是逃了,不告诉刘邦一声,不义气,你来救我是为了“义”我去救刘邦也是为了“义”,用这个“义”这一说,项伯哑口无言,只好让人家张良把这个重大绝密的军情告诉了刘邦。所以刘邦是第四个做出反应的人。
事情果然应了人们常说的那句俗语:人算不如天算。当项羽一切都布置妥当后,这个重大的决定竟然被刘邦知道了,此时的刘邦即将大祸临头了,对于刘邦来说,他又要想办法逃命了。
刘邦一知道,刘邦的反应是什么?第一个反应大惊失色,刘邦的大惊失色,很简单,因为刘邦知道自己犯了一个错误,犯了个什么错误呢?在他的军事力量没有强大到跟项羽集团能够平起平坐,相互抗衡的时候,他太急了,把自己的这些野心全部暴露出来了,结果惹了项羽,非要灭了他不行。不过刘邦到底是刘邦,在关键时刻,刘邦说了四个字,说得太巧妙了,
“为之奈何”翻成现代汉语就是说“我怎么来处理这个事呢?”这是刘邦的一大长处,你看刘邦,行军打仗不如韩信,治国理财不如萧何,运筹帷幄不如张良,可以说刘邦不能打仗,不能治国,不能出谋划策,你说刘邦会什么?他会“为之奈何”。他知道在关键时刻他向他的部下去寻求解决难题的方法,所以刘邦叫做用人之人。韩信,萧何,张良只能叫做可用之人,所以刘邦就高在这儿。
这一问“为之奈何”,张良当然心里头早有就胸有成竹,但是张良现在并不急于说出自己的话,张良很高明,张良作为帝王之师,老师教学生,他首先问了两个问题:第一,谁给你出了这个馊主意,把住函谷关不让项羽进,谁给你出的。刘邦只好老老实实说,有一个无知的小人他说叫我把住函谷关,只要不让项羽他们进来,这个关中整个就是我关中王的了,所以我听了他的。然后张良就问他第二个问题,你估计估计你那点本事,你那点力量,你能是人家项王的对手吗?这个话很难听,让刘邦掂量掂量你是不是人家项羽的对手,他掂量的结果,刘邦是沉默了一会儿,说了一句,那我不如人家,说完这句话以后,刘邦跟着再问了一个“且为之奈何”那我到底该怎么办呢?你光问我这问我那的,我到底该怎么办呢?张良这个时候知道刘邦已经做了反省,知道了自己的错,所以他才跟他说,那好吧,你去告诉项伯,说你不敢背叛项羽,你去告诉他。
这一说,刘邦马上就领会了,张良是个好老师,刘邦是个好学生,一点就透,马上就明白了。一旦明白了,我们怎么知道刘邦明白了,刘邦下面就不再说为之奈何了,为之奈何不再说了,反过来他连着问了张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怎么和项伯有这个老交情呢?大战的前夜项伯在敌队阵营中间跑过来告诉你,你俩到底有啥交情,你俩有啥勾结。张良很从容说当年在秦朝的时候,项伯杀了人,我救了他,现在我有了危难了,所以他来救我,这一问把刘邦对他的怀疑解除了。跟着刘邦问第二问,那要是这样的话,你跟项伯你们俩谁大,张良说他比我大,比我年长。
刘邦说:你赶快替我请几来,我要拿出对待兄长的礼节对待他,结果项伯一进来,刘邦很会办事,就是今天我们老百姓的话太会来事了。先端着酒敬酒,敬完酒就跟人家套近乎,一套近乎,一问人家家里的情况,有没有孩子,问完以后,马上跟项伯两个人定为儿女亲家,这句话,可不是他老师教的,他老师只是说,你去告诉项伯,就说你不敢背叛(项羽),为什么要利用项伯呢?用项伯传话的原因:第一,项伯是惟一能向项羽传话的人。第二,项伯是个糊涂虫。所以他利用项伯是很对的,但是张良并没有叫他们结为儿女亲家,刘邦这叫活学活用,老师一教马上就会,马上给人家拉成儿女亲家,这个儿女亲家一拉太有用了。第二天,你看那个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谁保护了他,起来保护他的就是他那个亲家,项伯保护了他。今天结儿女亲家就是为了明天你救我一命,至于将来咱们成不成儿女亲家,那(是)后话。等到项羽死了,项伯一点价值也没有了,刘邦当了皇帝了,项伯敢向当朝皇帝去提当年亲家的事吗?他绝对不敢,刘邦也再不会提这个亲家,这个事就到此为止了。但是当时就跟项伯套近乎,然后他就说: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这段话讲得非常巧,他说我刘邦进入函谷关以后,把秦朝的仓库一封,把官吏百姓的户口一登记,我封了仓库,登记了户口,就等待着项羽到来以后,由项羽来处理。这是个弥天大谎啊!当年他确实是封了仓库,登记了户口,那是为了将来做关中王他心里清楚,他到底可以向谁去征税啊,他是为了这,现在一说我是等着大王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