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要做皇帝

第一千零五十二节 国家力量(2)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10988 2023-09-09 01:28

   一个时辰后,丞相周亚夫和少府卿刘舍,大农直不疑以及各相关有司的负责人,全部赶到了宣室殿。

   “丞相来的正好……”刘彻看着急匆匆的赶来的周亚夫为首的大臣们,直接道:“朕刚刚接到了前线的战报……”

   刘彻望着地图,说道:“一场决战,将要上演了!”

   周亚夫等人,抬头看着在油灯照耀下的地图。

   只见地图上,一个又一个代表着匈奴主力万骑的标志,围绕在河阴左右。

   足足七面大纛,将汉军的郅都所部,钳制在了河阴。

   所有人相互看了看,然后点头,拜道:“陛下圣明!”

   河阴决战,确实是已经开始了。

   匈奴猬集了这么多兵力,肯定是打算要吃掉郅都所部的。

   而汉室是绝不可能坐视一位执金吾,一位九卿,陷落在敌手。

   哪怕打光国库最后一枚铜钱,用光最后一粒米,汉室也绝不容许郅都所部为匈奴攻灭!

   大臣相互看了看,然后,在丞相周亚夫的率领下,集体跪下来,异口同声的道:“臣等恭听圣命!”

   郅都平时的人缘其实并不好,百官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想食其肉,剥其皮,饮其血。

   但,如今,在战争面前,所有人,所有势力和利益集团,全部都放弃了成见,立刻就选择了抱团支持郅都。

   自春秋以来,诸夏就是兄弟阋于墙,然外御其侮!

   自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

   朴素的民族主义,就已经扎根。

   当然,不仅仅是理念和思想,也有着现实利益与派系的利益的考量。

   对于现在的汉室大臣和列侯军功利益集团而言。

   战争获胜,就是最大公约数!

   只要打赢了,那么,人人都能升官发财,甚至使得派系鸡犬升天。

   反之,则可能是灾难性的后果!

   没有人敢在这样一场决定国运的大战中动手脚,或者公报私仇。

   敢这么干的人,肯定会被其他人变成一具尸体!

   原因很简单。

   对汉家的列侯们,尤其是那些已经穷奢极欲,如同烈火烹油,富贵到极点的列侯世家和军功利益集团的巨头们来说。

   这个世界,能让他们继续有着动力和追求的目标,就剩下一个了。

   这就是封建国家,列为诸侯,主宰一国生死,同时开一世代之新,做一系之元祖!

   这也是所有中国士大夫贵族的最终追求。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汉军就必须打到身毒去。

   只有打到身毒,大家的心愿,才有实现的那一天。

   谁拦在这条路上,不让汉军打到身毒,谁就是诸侯大臣军功利益集团的死敌!

   无论你背景有多深,地位有多高,都会被他们拖到东市,砍成肉泥!

   刘彻望着这些臣子,满意的点点头。

   春播一粒种,秋收万种粟。

   在某些意义上来说,眼前的场景,是他一手造就的。

   这些年来,他不断鼓吹身毒的富庶,一手捏造了无数有关身毒的传说,同时在各个场合不断强调,身毒及其周围将分分封给列侯功臣的决心。

   然后,刘彻拿着安东都护府作为他这个决心的证明。

   一个个加恩封国,遍及安东。

   列侯大臣吃下第一颗定心丸。

   接着就是安东的黄金潮起,刘彻这个天子依然慷慨的向天下开发,许民淘金。

   这让列侯勋臣们终于确信,当今天子说话算话,一旦打下身毒,必然分封功臣。

   谁能拒绝得了开一世代之新,做一系之元祖的诱、惑?

   谁能拒绝得了称孤道寡,建立属于自己家族的伟业的前景?

   在此基础之上,只要汉军能持续胜利,并且不断接近殖民远方的目标。

   那么,整个汉室的统治阶级的利益和价值就是相同的。

   大家的目的就是一致的。

   为了这个一致的目标与共同的利益。

   只要不是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其他什么小恩小怨,都可以搁置,都可以忍受!

   刘彻提着绶带,望着这些臣子,他感觉到,那头本来垂死的怪兽,已经重新复活,并且彻底恢复了活力。

   “想当年,秦人奋七世之余烈,终于并吞天下……”刘彻在心里想着:“朕的国家,发奋三十年,团结三十年,以实现最终的野望,这又算的了什么?”

   当年的秦帝国,内部撕逼,斗争和仇杀,层出不穷,但只要对外,那就立刻放弃一切成见。

   朝野团结如一人。

   让东方六国股战不已!

   正是这样的精神,使得秦人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将中国,变成一个统一的帝国!

   而今天,汉室和刘彻,也同样明确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帅师伐国,诛除远方之无道,披荆斩棘,远赴万里之戎机!

   却数万里之夷狄,化十万里为中国!

   高举诸夏之神座,让其绽放出璀璨的文明之光,君临天下。

   让整个世界,让这个地球,一切民族和国家,统统只能跪在地上,仰望诸夏的光荣与强盛。

   做一个真正的天朝上国,真正的中央帝国!

   这个使命,刘彻只是想想,都觉得热血沸腾,血脉偾张,难以自抑。

   想着这个使命,刘彻提起自己的绶带,跨步向前,说道:“丞相,朕命卿为太尉,持朕虎符,坐镇太原,总督上代、北地、雁门及燕赵诸郡,负责调度粮草物资,补充人员器械!”

   汉室数十年来,在北方长城一带,训练了大量的百姓和兵源。

   沿着长城的十几个郡国,基本都是全民皆兵的。

   但是,一直以来,这些力量都很分散。

   除了几个野战兵团,其他地方的郡兵和民兵,都是在一郡之内打转,撑死了在战时接受命令,进行联防。

   在平时,这样做当然是很不错的。

   但在战时,尤其是汉匈这样的国战之时,这样的制度的弊端就凸显无疑了。

   各地郡国,各自为政,彼此的力量,无法化作拳头。

   大量的人力物力,都浪费掉了。

   特别是如今,汉匈决战在即。

   浪费就是罪过!

   派遣周亚夫坐镇太原,其以丞相身份兼任太尉,总督郡国物资兵马人员,刘彻相信,以周亚夫的手腕、能力和威望以及资历,足以让整个北方,粘成一条绳子。

   不过,这也几乎宣布了周亚夫的丞相之位,将在汉匈此番大战结束后,进入晚期。

   迟则两年,短则一年。

   刘彻就得重新选一个丞相了。

   周亚夫闻言,却是大喜,立刻拜道:“臣谨奉诏!”

   作为一个将军,一个武人,周亚夫自从平了吴楚之乱后,就一直留在长安。

   别说打仗了,就连硝烟味都没闻过。

   早就浑身上下,都跟生锈了的机器一样了。

   现在,能有机会再度挂帅。

   虽然不亲临一线,但是,能够为汉军的胜利出一份力,他已经很满足了。

   “朕会遣曲周、弓高二卿为丞相之左右丞……”刘彻接着道。

   派遣已经退休的曲周候郦寄和弓高候韩颓当,与周亚夫一同坐镇太原。

   即是要利用老将们的智慧和威望,去压服去协调北方各个山头。

   也是希望这两个老将能够为汉室发掘一批新的年轻战将,最好是寒门子弟。

   现在的汉室,寒门出身的大将和大臣的比例,还是太低了。

   刘彻打算在未来三到五年,让寒门子弟在九卿之中占据三分之一,朝臣之中占据四成。

   至于,这些老将,尤其是周亚夫,未来会不会因此功高盖主,对刘彻的皇权构成威胁?

   若是在三四年前,大抵刘彻还会有这个担忧。

   但是现在嘛……

   作为三代之后,唯一一个自证天命的君王,作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外一个胜利的天子。

   功高盖主?

   武将尾大不掉?

   军方山头利益太大?

   这些都不是个事!

   一纸诏书,即刻让一个拥兵十万,雄踞一国的大将,引颈待死。

   谁敢反抗?谁能反抗?

   而且,周亚夫的为人和忠诚,刘彻是一百分之一百放心。

   当然,放心归放心。

   但制度还是要有。

   刘彻一手打造了今天的汉室政治框架,当然不会傻到自己废弃。

   无论如何,周亚夫、郦寄和韩颓当,都不能也不可以再领兵了。

   而且,打完这一仗,等局势稳定下来,周亚夫该致仕还是要致仕!

   一个丞相,最多连任两届,主宰天下八年,就要换人。

   不过,这个事情,现在提及还是有些早。

   等到两年后,再考虑也不迟。

   现在,汉室首先的目标,还是先打败匈奴,夺取东北亚的绝对霸权和控制权!

   “朕打算发行一批国债……”刘彻踏前一步,看着周亚夫、刘舍和直不疑的脸,说道:“这笔国债的总额,是黄金三十万斤!”

   现在,五铢钱流通量太少,刘彻自然也不可能发行一笔数十万万的国债。

   但黄金却是可以的。

   “国债?”周亚夫微微愣了愣神。

   打仗了,跟商人借钱,这在中国,不算新鲜事。

   想当年,周亚夫领兵出征,还跟长安的高利贷商人借了黄金五千金呢!

   最后,连本带利,还了人家三万多金……

   再远一些,当年,宗周的周赧王还被债主们逼得躲到一个高台上,连王宫都不敢回。

   这就是成语债台高筑的来源。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在中国,为了军事活动向社会许诺利率来筹集军费是很常见的事情。

   但,以国家为基本单位,向天下人发行债券,这却是第一次!

   刘彻自然也明白,此事有些棘手。

   因为从理论上来说,这个国家,这个天下,是他一个人的。

   只要刘彻有需要,他随时可以将地主富商和权贵官僚的财产充公。

   甚至,在理论上来说,刘彻将这些家伙抄家,他们还要叩首谢恩,感谢皇恩浩荡,没有顺便把他们的脑袋也拿走……

   只是……

   这终究也仅仅是理论上的事情。

   所以,刘彻才要发行国债。

   他看着群臣,点点头,解释道:“然也,正是国债!朕打算以年利率百分之二,向天下公乘以上贵族,六百石以上官员,以及资产五十万以上之商贾发行这批总额三十万金的国债,以上林苑和盐铁衙门的收益,作为偿还!”

   今天的汉室上林苑和盐铁衙门,是汉室真正的暴利衙门!

   每年入账,至少数十万万!

   这两个衙门完全有能力也有实力,可以负责起这次国债的偿还任务。

   只是呢……

   在中国,很多事情的游戏规则和做事方法,跟西方完全不同。

   譬如这个国债。

   刘彻就有十足的把握确信,假如他不采取一些办法的话,恐怕最后的结局会很喜人!

   嗯,历史上,武帝为了军费,下诏请天下富商和地主列侯踊跃捐款。

   但嚷嚷了半天,才一个卜式站了出来。

   武帝的颜面,差点就被丢光了。

   也正因为如此,武帝才要发动告缗打击天下富商,又用酌金事件,将列侯们打趴下。

   刘彻吸取了武帝的教训,拿出了利率。

   但这不过百分之二的年利率,刘彻相信,假如自己不采取一点别的动作,那么,最后很可能连三万金的国债都没办法卖掉!

   这也很正常!

   后世天朝的第一批国债,不也差点没有卖掉吗?

   好在,在中国,有一个大杀器。它的名字读作‘捐款自愿’写作‘强制摊派’。

   刘彻看着周亚夫,说道:“丞相,朕之所重,就买个一万金吧……”

   周亚夫顿时就尴尬了。

   一万金……

   说的跟一万钱一样轻松……

   可是,他的存款,拢共也不过两三千金啊。

   这还是这些年天子赏赐的比较多,加上这两年,几个侄子隔三差五的孝敬,还有东宫方面的赏赐,这才有了这个身家。

   不然,他就是穷光蛋。

   可是,看着刘彻的模样,他根本不敢开口拒绝。

   开什么玩笑嘛?

   天子都发话了,让你丞相带头,丞相敢不带头吗?

   对周亚夫来说,唯一的好消息,大抵就是他的朋友比较多。

   三五天内,还是可以凑足这一万金的。

   但……

   万一要是五年后,天子不还钱,他就要卖身还债了……

   刘彻却是懒得管这么多。

   他看向桃候刘舍,说道:“桃候,卿也认购一万金吧……”

   刘舍倒是很积极,忙不迭的拜道:“臣奉诏!”

   刘舍有钱啊!

   他这个少府卿这几年捞的可不少?

   旁的不说,单单是那些工程里的油水,就足以让他吃的满嘴流油。

   虽然说,很可能这些年捞的油水,加起来也没有一万金。

   但是不要忘记了,他还有封国和加恩封国的产出。

   一万金?

   对他来说,毛毛雨啦!

   刘彻看向直不疑,后者吓得都快打哆嗦了。

   直不疑虽然不穷,但要是要掏出一万金,却是不可能的。

   哪怕把他卖了,也凑不齐这样一笔巨款。

   刘彻自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道:“塞候就出一千金吧……”

   直不疑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拜道:“臣谨奉诏!”

   “至于其他列侯勋臣及两千石……”刘彻看着周亚夫道:“请丞相代朕逐一去告知:两千石以上,至少要认购五百金国债,列侯则以食邑户数来认购,食邑一户,需要认购一金……”

   汉家列侯封君,数以百计,加起来,最起码能消化掉整个国债规模的一半以上,甚至更多。

   两千石们也不是什么穷光蛋。

   每人五百金,也能为刘彻消化掉起码几万金的国债。

   至于剩下的……

   当然是要交给商人们来认购了。

   这次,刘彻打算是按照认购数量来决定打不打击那些豪商大贾。

   若是大方的巨贾,刘彻就会扶持,就会给他一些政策。

   若是捂着钱袋子,一毛不拔……

   呵呵……

   那这样的渣渣,留着也就没有用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