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峰对于影视公司,情有独钟,也许是他想起了曾经。
也许是安妮的记忆还在。
他真的花了很多精力在上面。
他希望努力做出好产品来。
每年,他都希望有好的大片问世。
他觉得,这也是百姓的期待。
米国那样多的大片,自己也可以做到啊。
自己不是文学才子了,不能指望才华动三江,如果有电影,也是不错的。
虽然剧本不是自己写的,但是自己可以操控啊。
自己做出来的东西,也是自己的。
精神,气质,都是。
黄峰看到国内出现过一些喜剧片不错,但是,战争片,历史片,都没有出现真正的精品和大片。
很多比较落后的思维还在主导很多电影电视剧的拍摄。
他当然希望改变这一切。
他当然知道,米国人制作出来的大片,历史的,比如凯撒,埃及艳后,等等的东西,都曾经风靡世界。
剧情,人物对白,制作都是一流。
米国人制作的战争片,不管是那些战争,都是如此好看。
建国的爱国者,冷山,越战的兄弟连,等等,都很好看。
还有很多的题材,都是可以拍的。
黄峰他们在前期为了成功,倾向于拍轻喜剧风格,或者是传统武侠。
他们上市之后,资金充裕,黄峰想改变一些东西。
他希望能真正的做大片,这样才符合自己的理想。
他想要一个里程碑式的电影。
小时候,他曾经为上甘岭着迷,为很多战争片心动,现在他希望真正的表现这一切。
他希望用大片来表现。
八十年代以来,我们国内的影视,都很少表现一场战争。
那就是当年在朝鲜的战争。
我们和米国人打的战争。
那次战争,我们保为了年轻的共和国,那是一座丰碑。
黄峰一直想拍一部那样的电影。
时代不同了,我们现在,更要以历史观来拍那样的电影,就像是好莱坞。
我们不是想延续仇恨,而是希望历史不要重演。
就如米国人拍的二战片,他们从来不丑化德国人或者东瀛人。
他们都是如是记录对手,虽然自己的英雄有些夸张。
但是,渲染的是精神,而不是小丑化对手。
这点很重要。
关键是,除了要表现精神,历史的总结还是会出现。
只是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镜头去表现。
黄峰希望做到这样。
他希望和一些新锐导演一起做到这样的作品。
正好,一个剧本出现了。
那个剧本的名字叫做,《寒山》
看到这个名字,黄峰很喜欢,他想起那部冷山的电影。
那是米国人的作品。
战争前,大家愉快生活,战争爆发,主角上战场,然后,在返乡途中,遇到很多事情。
战争残酷。
黄峰这部电影,希望赞美英雄,但是,他希望还原历史。
剧本是陈罡给他的。
陈罡知道黄峰的想法,黄峰给他交代过,所以他也放风,希望一些有才华的剧作家来点战争片。
这个剧的作者,叫做刘阳。
他是一名军人作家。
他的这部戏写的很好。
他知道了陈罡放出的想法,就开始创作。
黄峰他们看到后,基本满意。
为此,他们也召开了讨论会。
一起讨论基本。
天罡公司的几个专业剧作家一起指出了很多需要修改之处。
修改由他们完成。
这将是一部大片。
剧情是这样,在鸭绿江边,有个青年,他喜欢一个河那边的姑娘。
他是汉人,对方是朝鲜族人。
他们彼此相爱,喜欢在碰面的时候,彼此看着对方。
他们的父母都想撮合他们,可是,在他们准备办喜事的时候,战争爆发了。
姑娘上了战场,去当了护士。
主角为了寻找她想去那边,可是被拦住了。
这时,志愿军开始在主角不远的地方开始训练。
主角报名参军。
他们参加了最初的战争。
那是一次伏击战。
他们的部队打得米军大败,然后撤退。
但是,战争很惨烈。
主角第一次参战,内心是有些害怕的。
但是,战友教会他很多。
很多战友都是经过很多战场的。
主角逐渐成熟,他们在穿插任务时候,潜伏在冰天雪地零下几十度地方。
很多战友失去生命。
主角因为适应环境,撑了下来。
出击的时候,为了给失去的战友报仇,他特别勇猛。
他一直追击。
后来他立功,受奖。
然后,他们继续战斗。
他在战斗里,因为队友倒下,他不断升职。
从士兵到班长到排长,到连长。
他们不断追击敌人。
可是,在他们渡过汉江打进韩城之后,敌人疯狂的绞杀开始了。
战友纷纷倒下。
他努力突围,最后和不多的战友和另外的部队汇合,冲了回去。
可是,无数战友倒在了汉江南。
他失去最好的战友。
他很痛苦。
可是他依然坚强。
在他最难过的时候,他见到了想见的人。
那位姑娘。
姑娘已经是位军医了。
她本来就是学医的。
他们在一次战役前相遇。
他们在战壕里,抱在了一起。
可是,他们被人打了小报告,主角被抓了起来,要军法从事。
姑娘勇敢的来到部队团长那里,告诉他,她是主角的未婚妻。
部队放了主角。
他们两个微笑。
然后,他们各自回到自己的部队作战。
彼此约好,战争结束,回到当年的村子,河边相见。
战争一直在打。
主角升职到了营长。
他们接到了最艰苦的任务,坚守上甘岭。
主角来到上甘岭。
他们刚到的时候,接到一个消息。
一个前面来的英雄连长,自残了。
他们来的时候,那个连长刚刚被抓走。
军事法庭会审判他。
因为他害怕了。
他看到这里战争的残酷。
是,主角看到了,战争很残酷。
几乎无法活下来,敌军炮火太猛烈了。
但是主角不怕。
他心里充满了英雄主义。
因为,他小时候,看到了鬼子的残忍,他一直恨鬼子,希望国家强大。
他们来的当日,轰炸开始了。
敌人上来了。
他们打退一次次的进攻。
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们没水喝,一个苹果十几个人啃。
可是他们顶住了。
主角的战友纷纷倒下。
他们的营,很多连都打光了。
主角身边都没啥人了。
他在最危险的时候,一个人端着机枪冲向了敌人。
这个动作,吓到了敌人。
敌人纷纷逃跑。
当他已经视线朦胧的时候,援军到了。
他被救了下来。
他全身都是伤。
他被送到了后方。
当他伤好,想回到前线的时候,战争结束了。
他想起那个姑娘。
他回到了故乡的那个江边。
他希望等到姑娘。
可是,等了很多天,都没等到。
姑娘的哥哥来了,他断了腿。
他从前线下来的。
他告诉主角,姑娘牺牲了,他们家还得到了表扬证书。
可是主角不信。
他信天意。
他一直在这里等。
他甚至为了等姑娘,放弃了在部队院校深造的机会,他要求转业到地方。
上级觉得可惜,来劝他,可是他坚持自己的意见。
他转业到地方,在当地当了警察。
他依然来这里等。
这一等,就是一辈子。
很多年后,他确切知道,姑娘的确是战死了。
但是他等已经是习惯。
他依然在那里等。
一天天,一年年,风雪的时候等,春暖花开江水解冻的时候等。
.....
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
黄峰希望把它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