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生产
昌峰集团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终于在十一月底开始了。
之前有整整一个月的调试,那一批预量产的汽车也经过的最后的测试——虽说还是有点小问题,不过很容易解决。
所以,在十一月底的时候,开的是全部的生产线。
“争取年底前有一万辆新车下线!”
这是朱晓军董事长的命令。
……
一个月一万辆,就是每天三百多辆——也就是平均每五分钟,就会有一辆全新的汽车下线。
这是一个很快的速度,不过——只是这个工厂全部产能的一半。
“设备不需要人工操作,从前往后,真正利用到工人的就只有两个阶段。”
那边,工厂的负责人带着来自于昌峰集团总部的团队来参观。
“如你们所见,这一家工厂最大的特色就是不用多少人。员工的数量很少,绝大多数工序直接由机器运作——这样的作法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让工厂的工作更低价高效。”
“24小时不会停下。”
这里的负责人说着,那边的参观者看着。朱晓军看着那工厂的指标,一样一样都是让自己那样满意。
“今年的成败,就看你们了!”
他不是夸大其词,而是这新能源汽车的业务,实实在在承载了昌峰集团未来的命运。
“其实,我是在赌。”
赌新能源汽车这个风口,终究能将猪吹上天。
……
“朱老板啊——想不到你现在这么大胆啊!”
电话接通,那边的人似笑非笑——朱晓军知道,自己的动作终归是会让一些人不高兴的。
“宋董事长——”
宋宏斌给朱晓军的威慑包括但不仅限于地位上的不对等,用一句很简单的话来说,就是——“自从你的产业中有我的参股,你就是在为我干活了。”
“一下子铺开这么多广告,让自己在火上烤就算了——今天还专门发文出去,说第一批量产已经开始!”
宋宏斌也是有些生气的,毕竟自己也是昌源的股东,可自己从来没听到朱晓军关于有关事项的报备。
“你真的是不怕,如果情势不好,应该怎么找退路!”
宋宏斌是那种走一步看十步的人,对于自己将走的路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这话一说,朱晓军也知道错了。
“宋老板——”
“你想好这些车的销路了没有,铺开营销网点了没有——别告诉我这些事都没有做到!”
……
这些事情不可能没做到的,在试生产开始的时候,朱晓军就已经开始着重处理关于自家汽车的处理办法。
昌峰集团是办房地产的,这代表,卖车的店面不是什么大问题——朱晓军已经吩咐下属的各个商业项目,各自预留一片区域作为自家新能源汽车的专卖店——不,展示和营销中心。
“这里面没什么问题了吧。”
一开始,他是这样想的——可现在,他的思绪刚好被宋宏斌那一句话勾起来。
“不对!”
似乎,有什么问题——自己手中的商业项目是挺多的,不过集中在——集中在有限的几个省级行政区!
“北方没有我们的项目,也就没有现成的店面——是不是要考虑租一两间?”
想法是极好的,可真正实行起来还是有个中困难存在——朱晓军很快就发现问题了。
“现在距离过年只有三个月,市面上可以出租的店铺已经不多了。”
这,是个问题!
……
所以,现在的自己应该怎么办?
朱晓军正视这个问题,也寻思着,自己现在能做的究竟有什么。
去北方一趟?
想多了,自己转一圈也拿不到一件店铺。
或者,自己请求合作?
大街上有不少汽车4S店是几家车企合作的,现在不缺自己一个——到时候不过是挂上个“昌源新能源汽车”的标志,一样能轻松搞定。
不过,这样做的开销不会小——毕竟最后只剩下三个月,那合同的价格绝对是远高于一年价格的四分之一的。
“没办法啊!”
除非自己想着只在现在有自己楼盘的地方交付,否则,没有办法。
想到这里,他心念一动,召唤来董事长办公室边上时时刻刻守护着的秘书——吩咐起事情。
“现在集团的问题,其实也不是问题。”
那秘书的回答倒是挺快。
……
昌峰集团总部又一次召开会议,这一次是关于集团的店的。
“新能源汽车营业网点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将会限制集团在这个方面上的发展。所以集团在这个方面上应该投入资金,用于营业网点的建设和运营。”
之所以要集团投入资金,也是因为昌源汽车的资金逐渐捉襟见肘——设备买了一半,再预留了一个月的新车的材料,子公司账上的现金已经被压缩到只有个位数。
而现在一开口就是铺开好几十个城市,近百个营销网点。以每个营销网点300万计算,这一笔支出又是3个亿。
“昌峰集团向昌源提供3个亿的低息贷款,期限半年,用于昌源汽车短时间内的资金流转。”
这是董事会开会的讨论的内容。
……
3个亿,对于昌峰集团来说不是个大数目,对于昌源汽车来说很重要。
本来这样的一笔钱是用不着上升到董事会会议决定的,可这一来是关联方贷款,二来和集团正在发展的业务有关,少不了多去讲一番了。
“向社会融资?”
有些董事有这样的疑问,不过很简单——现在的时间已经来不及了,而且——没这个必要。
这是朱晓军说的,于是集团就真的召开了董事会——结果是很好的,几乎全票通过。
“还有什么事情就一并处理了,别像现在这样!”
会后,一直是通过视频和这边联系的宋宏斌专门打电话给朱晓军,少不了一番兴师问罪。
“知道了。”
朱晓军说话总有些没底气。
……
实际上,这样的一件事而已暴露出昌峰集团的几点不足。
管理还是有些混乱的,部分需要注意的事情这么长时间都没有被发现,这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漏洞。
现在是补上了,可是之后呢——总不能每一次都是这样侥幸。
这一件事,给朱晓军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