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打更的刚敲过四更天,肖投茗就起来了。昨夜的安眠让他精力充沛,现在他为即将踏上的长途旅程兴奋不已。
肖投名环视家里。他已经打了个薄薄的铺盖卷,带上一两件换洗的衣服,再把笔和砚石仔细装好,褥子下面的银子没有全部带走,留了一半藏到宇文拓家里去了。宇文妈给肖投茗蒸了几十个大馒头,让他在路上充饥。这让早早丧失双亲的肖投茗感动不已。
家里还剩一点陈米。他站在米缸前想了想,也背上了。出于经济实惠的考量,他还带上了蜡烛、火石、坩埚等物什。
邻居表示愿意替他看看家,照应一下。肖投茗向邻居道了谢,然后就出发了。
话本小说里的书生是一袭白衫,手握折扇,优哉游哉,走走停停,招蜂引蝶。可事实完全不是这个样子。
若是有钱人家,雇个马车,一路鲜衣怒马,倒是悠闲。可肖投茗没钱,过不起那样的潇洒日子——尽管林老爷送来的银子绝对够舒舒服服地过一路了,但肖投茗是个谨慎的人:以后的发展上恐怕少不得交际应酬,自己没什么收入来源,这点儿银子还不一定够花。现在还是能省则省。
他的路程计划很简单,若是遇到顺路且热情的乡亲,就结个伴,搭个顺风车。若是没有遇到恰好要去京城的商旅,则只好一人独行。
只见肖投茗一袭青灰色的长衫,背着个箩筐,箩筐上支起一个支架向上延伸,在头顶搭成一个简易凉棚,换来巴掌大一块阴凉。从山村到田野再到山林,周围鸟鸣不歇,清新爽沁。他脚步不紧不慢,也不会停下脚步休息太久,就这么靠着毅力,一天下来居然走了几十里路。
一直到夕阳西下,肖投茗举目四望。
放眼望去,郁郁葱葱全是树木,完全看不到村落人家。他又转身回望,发现自己处在一片茫茫山林中央。想要走出这片山林只怕还要一两个时辰。山里天黑得快,而且浓密的枝叶会遮挡住星光和月光,一旦暗下来便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肖投茗不由心中感慨,自己到底是第一次出远门,经验不足,这下怕是不得不在树林里夜宿。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也是第一次离群索居,孤零零地呆在大山里,不禁有些忐忑,
他又往前走了一段,寻到一个估计是给过往旅人歇脚的空棚屋。
棚屋是由木头和竹子搭建而成的,建在一块平整的小台地上,旁边是繁茂的三角枫和针松,门前散落点缀着蒿草和野菊花。
这棚屋看起来搭建得挺结实,虽然不新,但也不破败,说明常常有行人在这里留宿。或许正是因为一天穿不过这片树林的行人太多了,才会在这里起一个棚子。想来在这片林子夜宿应该没什么危险。肖投茗自我安慰,稍微松了口气,坐下休息。
随着他渐渐松懈下来,这才感觉到一整天徒步带来的酸痛疲惫。于是他简单生了堆火,打着呵欠准备给自己弄点吃的。
只听雷声轰响,声音由远及近传过来,像不断炸响的炮火一样。雷声过后,雨点就噼里啪啦地打了下来。
肖投茗在棚子里,看不见外面的情况,于是调整了一下火堆,以耳辨析。只听风声、雨声、树声交织在一起,汇聚成山籁,在山林之间回荡。肖投茗步履不停地走了一整天,此刻听着雨声,只感觉越来越疲惫,连煮饭都忘了,慢慢阖上双眼。
不知过了多久,巨大雷暴在头上棚子尖顶炸开,大暴雨砸下来,一切都在轰鸣,仿佛头顶上有两军在对垒一样。
肖投茗被吓醒过来,感觉自己湿透了,浑身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