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浪漫青春 一只锦鲤来入梦

第十章 结伴而行

一只锦鲤来入梦 猫小帕 3714 2021-08-19 01:05

  肖投茗想了想,一路下去,肯定会遇上过往行人。若是到那时候锦鲤灵力不济了,可就不好办了。为了以防万一,还是保守点好。

  于是他把小坩埚找出来洗净,在里面装上水,冲锦鲤说:“进来吧。”

  锦鲤明白了,肖投茗还是要自己化成鱼的形态。

  她迟疑了一下,对肖投茗叮嘱道:“那你可要捧稳啊。”

  “放心吧。”肖投茗点点头。

  锦鲤又道:“遇到什么好吃的可别忘了我……若是当着旁人不好给我,你就偷偷帮我收着,等左右无人我再吃。”

  肖投茗对眼前这位吃货无语了,但还是点头答应下来。

  “那我们说定了哦!”锦鲤这才松了一口气,投身进入坩埚,化作红白相间的小鱼的样子。

  肖投茗仔细打包好行李,弯腰捧起坩埚,对着里面轻声说:“那我启程了啊。”

  小锦鲤甩了一下尾巴,激起点点水花,似乎在说“知道了”。

  肖投茗微微一笑,将坩埚的盖子虚扣着,便启程了。

  没走多远,身后传来马蹄声响,只见一个白须老者赶着两匹瘦马,沿着身后的道路,慢慢走近。马儿虽瘦,却踏着小方步,稳稳地拖着好几个麻袋的货物。

  白须老者一看肖投茗的装扮,便知道他是要上京赶考。

  每年这时节上京赶考的书生很多,有钱人家的子弟鲜衣怒马,走走停停一路游玩;没钱人家的穷书生用一副肩膀挑着全部家当,用自己的一双脚赶路上京。

  这些背着竹筐埋头赶路的小伙子都是各个乡里选出来的优秀读书人。过往的车夫都愿意帮他们一把。

  “小伙子,第一次走这条路吧?”很快赶上肖投茗,白须老者便跟肖投茗并肩而行,马儿沉默地跟在后面。

  肖投茗点头承认。

  “那你跟着我,这路我熟。我们结伴走吧。”白须老者主动说。

  肖投茗恭恭敬敬地问:“请问您老怎么称呼?”

  “老夫姓潘。”

  “潘老爷子您好,我叫肖投茗。您是要去往哪里呀?”

  潘老爷子笑了笑,向肖投茗解释道:“前面还有四十里山路,出了山就是沙河镇啦。我就是要把货物送到沙河镇去。”

  肖投茗的下一站目的地也是沙河镇。

  “你是要去京城赶考吧?从沙河镇到京城,不管是走陆路还是水路都很方便。这四十里山路,说远不远,说近不近。最好能在天黑之前出山。”潘老爷子传授经验。

  肖投茗想到自己昨天夜宿棚屋,前半夜那惊骇可怖的情景,不住点头赞同。

  那潘老爷子见肖投茗彬彬有礼的样子,心里十分喜欢,笑呵呵地说:“小伙子,要是你信得过我,就把东西都都放到马背上来吧。

  肖投茗并非不信任潘老爷子,他看一眼潘老爷子的马,面对这两匹瘦削的马,心里有些不忍。

  昨夜的大雨对山路造成了很大影响。棚屋那一段路尚且算好走,但随着山路蜿蜒,路越来越泥泞难行。

  他一脚深一脚浅,结果在绕过一块巨大青苔的时候,脚下一滑,几乎要往旁边的沟里栽倒。

  肖投茗心道,糟糕!他双手正捧着坩埚,腾不出手扶住旁边。

  肖投茗一边拧腰保持重心,一边下意识地将手中的坩埚举高。

  幸好潘老爷子一个箭步上来,稳稳扶住肖投茗。

  这下潘老爷子不由分说,将肖投茗背上的竹筐卸下来,栓到马背上。然后又要接过肖投茗怀里的坩埚。

  “这个在马背上放不稳,我还是自己抱着吧。”肖投茗依旧将坩埚抱在怀中。

  潘老爷子轻轻摇头,笑道:“我十六岁时第一次跟着村里的车队出远门,我妈心疼得不得了。出发前,她往我怀里塞了一钵鸡架子汤——那是她在乡绅家厨房打杂,向厨师讨的。虽然没肉,但她把鸡汤熬得晶晶亮。我舍不得吃,又怕别人偷吃,一直抱在怀里。休息的时候我就偷偷打开盖子看一眼,汤面的油水泛着金光,点缀着翠绿的葱花。我一直抱着,直到葱花由翠绿变成墨黑色。”

  肖投茗愣了愣,见潘老爷子用一副“我懂的”的眼神,意味深长地盯着自己怀里的坩埚,有点不好意思,老实解释道:“……不是。我这里面是鱼。”

  潘老爷子乐了:“你的是鱼汤?”

  肖投茗感觉到怀中坩埚自内而外一个震颤。

  “不是。”他哭笑不得,索性打开盖子给潘老爷子瞧。

  潘老爷子伸头一看,只见一尾红白相间的小鱼在水里活泼地转了个圈。

  出远门还抱着个鱼缸,这行为让潘老爷子有点摸不着头脑,他在心里说,常言道书呆子,这书呆子果然都有些呆气……

  气氛一时有些冷场。

  为打破僵局,肖投茗主动问:“潘老爷子,您行过万里路,见识广博。能给我讲讲咱们即将赶到的沙河镇吗?”

  潘老爷子听他这么捧自己,心里很受用,少不得要在书呆子面前显露一番自己的见识。

  他略思索了一下,笑道:“沙河镇是个有港口的大镇,就挨着我们所在的宫洞山脉。这宫洞山脉是八大水系飞云江的发源地,此处山地多,号称半山半水半分田,山美水美,就是地方台闭塞,土地贫瘠。三十年前的流沙镇哪里称得上镇,就是山坳坳里的小村子。谁能想到它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发展成这般规模!说起来,还得提到一个人。”

  肖投茗被故事吸引了,轻声接道:“谁?”

  潘老爷子叹道:“曾有无数百姓冲着他磕头感恩,也曾有很多人提起他的名字就愤愤唾骂。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右丞相梅安!”

  肖投茗听到这个名字,心里一惊,面色白了白,脑袋里像打雷一样轰隆一声。他强作镇定地问:“他怎么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