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要做门阀

第四百二十二节 大戎未至预先御之

我要做门阀 要离刺荆轲 10872 2023-09-06 22:10

   张越拿着拜帖,感觉有些头疼。

   最近两天,他接到了下面乡亭的不少报告。

   有许多自称长安人或者关中人的士大夫,乘着车马,在新丰乡亭之中转悠。

   一个个神神秘秘,总喜欢问东问西。

   张越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无非就是那些跟着诸王一起回京的各派人物,开始来新丰踩点了。

   但他却怎么都没有想到,居然能惹出褚大。

   褚大之名,可能在后世不彰。

   甚至连他的徒子徒孙也比他有名!

   譬如给太史公‘完本’史记的褚少孙,就是褚大的堂侄孙。

   但是……

   在现在,却只能用如雷贯耳,威名赫赫来形容了。

   第一任广川学苑山长,第一任官方《公羊春秋》博士,第一任太学祭酒领光禄大夫事。

   可以说,他见证了公羊学派的崛起与鼎盛,是活着的历史见证人。

   更别提,他还是现在公羊学派内部经世派的领袖人物。

   什么叫经世派?

   就是仕派,也就是推崇当官做事的派系。

   与另外一系,赢公的治学派,并为公羊霸权的两个支柱。

   更紧要的是,这位老先生,还是激进派的人。

   公羊学派的激进派都是些什么人呢?

   简单的介绍一下吧。

   当年匈奴遣王子入质长安,时任卫尉卿殷忠(汉书作段仲),公然在朝堂上宣称:夷狄者,非中和气所生,非礼仪所能化,不能臣也!

   等到汉匈议和彻底失败,他更得意洋洋的说:吾早知如此矣,夷狄无信,人面兽心,《春秋》与夷狄战,皆不言战,如是而已!

   这还不算什么。

   吾丘寿王更过分,第一个说出‘夷狄禽兽,非人也’的就是他了。

   在这些激进派眼里,所谓夷狄,只是两条腿走路的禽兽。

   别说给他们优待和人权了。

   这些渣渣连被教化与拯救的资格也没有!

   在张越回溯的历史中,王莽篡汉后就是信了这些家伙的邪。

   将所有夷狄国王,统统贬为候,还没收了他们的王印符玺。

   搞得匈奴人特别不满,为了这个事情和王莽打了一仗。

   相比较而言,这位褚大褚先生,其实还算是一个温和派了。

   他倒没有那么极端,只是主张诗经先王之义‘夷狄是膺,荆舒是惩’,现在呢荆舒已中国,而夷狄依旧野蛮。

   所以应该按照先王的大义,狠狠的膺惩、教育。

   故而这位先生的性格,也是暴躁的很。

   当年,曾经怼天怼地怼空气,是董仲舒诸门徒之中,战斗力排名前五的人。

   排在他面前的,也不过是吾丘寿王、殷忠等人而已。

   而很不幸的是,现在吾丘寿王与殷忠都已经作古,故而他就是现在公羊学派战力no1。

   张越现在真是有些担心,万一要是这位老先生,在新丰发现了什么他看不顺眼的事情,跑来怼自己那就麻烦了。

   且不说,这位老先生还是他的长辈,是师兄。

   单单就是他门下的弟子门徒们的战斗力,就根本不是谷梁和左传那帮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书呆子能比的。

   “先生现在在何处?”张越收起拜帖问道。

   “长孙殿下闻先生来,已经恭迎入行宫了……”陈万年也是苦笑着,有些忐忑。

   褚大耶!

   公羊学派硕果仅存的大佬,真正的扛把子人物。

   这样的大佬到了新丰,哪怕是掉了一根毛,怕也是要引发轩然大波的。

   人家的弟子中,光是两千石就有二三十人了!

   其中甚至包括了脾气暴躁的那几位边塞太守。

   张越听着,忙对身后的丁缓道:“丁公且先行,本官先去拜见褚先生……”

   ………………………………

   一刻钟后,张越就带着人,来到了新丰县县衙旁的太上皇庙行宫中。

   张越一进门,负责为刘进看守宫门的一个宦官就迎上来,拜道:“侍中公,请随奴婢来……”

   “褚先生现在何在?”张越点点头问道。

   “先生正在正殿与殿下谈话……”那宦官答道。

   “哦……”张越问道:“褚先生的心情怎么样?”

   “还好……与殿下有说有笑……”宦官低声答道:“奴婢听说,褚先生刚刚去过了枌榆社的乡亭……”

   “哦……”张越听着,在心里也算有个底了。

   很快,他就在宦官引领下,来到了行宫正殿。

   那宦官立刻知情知趣的恭身退下(汉季士大夫们特别讨厌宦官,不近刑人,更是春秋各派的主张,一般来说士大夫们与公卿王侯谈话的时候,是不能有宦官存在的)

   张越整理一下衣冠,便提着绶带,拾阶而上。

   立刻就有着侍从官迎上前来,同时有赞礼官开始唱诵:“侍中领新丰事毅觐见殿下!”

   宫门被推开来,在两个侍从官引领下,张越步入殿堂之中,来到刘进面前,恭身拜道:“臣张毅拜见殿下……”

   就听刘进道:“张卿来的正好,正要与爱卿引荐……”

   就见刘进也有些畏惧和尊敬的对着左侧端坐的一人道:“这位便是故梁相、故太学祭酒领光禄大夫事——褚公!”

   张越连忙转身拜道:“末学后进,见过先生!”

   便听着一个略带关东口音的苍老男声道:“侍中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张越再拜道:“闻先生光临新丰,晚辈荣幸之至,愿请先生不吝赐教!”这才慢慢起身,看向那位天下知名的大儒。

   褚大已经很老了。

   在张越看来,他差不多有八九十岁,身形枯瘦,但眼睛却依旧炯炯有神。

   作为董仲舒门下的首徒、大弟子。

   论学问,他可能不如赢公,论名气不如吾丘寿王,论才敢不及吕步舒,论官位与权势不及殷忠。

   但论起在公羊学派内部的地位与影响力,他可以称得上董仲舒之下的第一人。

   当年的广川学苑,后来的太学,都是他在主持和教学。

   在元光之后,他就已经得到了董仲舒的许可,可以设帐教学。

   数十年来,门下弟子、门徒,入室者都有数百人,门外旁听的记名弟子,更是不知道多少。

   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当年,他甚至将要拜为御史大夫,成为继公孙弘后又一位以学术而至三公的大儒。

   据说兰台当时连拜封诏书都写好了。

   只是可惜遇到了儿宽,才导致其与御史大夫失之交臂。

   也正因此,令他深感耻辱,由是将研究方向从纯学术调转到治世方面。

   二十年来,培养了无数能臣循吏。

   包括蜀郡太守张宽、河内太守夏侯敬等有名的大臣,据说都在他门下听讲、授业。

   这样的大佬,到了新丰,张越要说不紧张,那是不可能的。

   但好在,他还有些底牌和筹码。

   “侍中言重了……”褚大却是仔细端量着张越,上上下下的打量着这个未来的‘小师弟’。

   其实,一开始他听说董越要拿这么个小年轻,做董师的再传弟子,他是反对的。

   这不是开玩笑嘛?

   他甚至写信给师弟赢公,有些责备董越,说他‘废先师之礼,阿世之容,曲学以进业’。

   这也正常。

   公羊学派讲究的是‘人臣无将,将而诛’。

   身为臣子、人子、弟子,不可以有丝毫的谋逆、欺师灭祖的念头。

   哪怕只是起这个念头,在心里想也不行。

   董越的行为,在他看来,起初确实有些符合‘人子无将’的标准了。

   他甚至打算号召门徒们‘鸣鼓而击之’。

   但现在……

   他却已经没有这个念头了。

   在新丰的所见所闻,让他瞠目结舌,又震撼万分。

   既感觉欢喜鼓舞,但却又有些说不出来的味道。

   他见到了新丰的种种器械,有能日耕数十亩地的犁具,也有能一日汲水千桶的水车,甚至他还见到了新丰的官吏和百姓,将人畜粪便尿液,收集起来,装入一个个罐子里,藏到地窖密封,也见到有人从地窖之中取出那些散发着异味的罐子,将它们播撒到田地之中。

   据说,如此就可以令地力不失。

   这些都是先王、先师所没有的手段,但却出现在新丰。

   不仅如此,新丰上上下下,都透着诡异。

   官府明文禁止和处罚任何溺婴行为,甚至不惮用严刑酷法恐吓。

   更规定了百姓每月可以购粮的上限。

   这些新丰制度,你要说它不好吧?

   却又暗合公羊学派长久以来的呼吁与主张‘改制维新,更化制法’。

   与董师在世时的追求是符合的。

   新王新气象,新代新制度。

   可是……

   董师说的是托古改制。

   新丰这里,却是打着先王的旗号,在玩自己的。

   那些器械、制度、律令,那一条是三代就有的?那一个是先王所见过的?

   带着这些疑虑,褚大问道:“老朽在来前,曾在新丰枌榆社乡亭,有所见闻……”

   “敢问侍中,那些器械与制度、律法,是侍中所为?”

   “然……”张越微微恭身道:“不敢瞒先生,此皆晚辈所令……”

   “晚辈曾在天子面前立下了军令状,以三年之功,令新丰初治,令民皆有五十亩之地,两亩之宅,种两桑、半亩葵,五十本葱、家养二母彘、十鸡!”张越昂着头,略带骄傲的道:“欲践此大业,不得不行非常之法!”

   “况,为汉制法,士大夫之责,人臣之本也!”张越振振有词,一副真理在我手中的模样。

   褚大听着,感觉好像似乎是这么个道理?

   但又感觉好像那里不对劲?

   没办法,他人老了,思维与反应能力,远不及当初。

   还是一个端坐在他旁边的儒生,悄悄的提醒:“老师,为汉制法,当以仁为本,以义为纲……”

   褚大闻言,立刻就反应了过来,对张越道:“可是,老朽所见,新丰律令制度,无一字言仁义……”

   是的,公羊学派对于汉律汉法最大的不满也在于此。

   所有条款,都是从秦律继承过来的。

   虽然搞了春秋决狱,原心定罪。

   但是……

   没有一条律法说,行仁义者赏、坏仁义者罚。

   相反,律法只告诉人民,你做这个事情会受到什么惩罚?

   完完全全的就是法家的制度,黄老学派的思维。

   而新丰这里也差不多。

   反正,他没有见到什么‘导之以礼、风之以乐、行之以义’的规定。

   倒是对于百姓违法,规定的很清楚。

   动辄就是连坐,开口就是‘牵牛扒屋’‘全家流放’。

   张越自然早有准备,他微微一笑道:“先生,行仁义,未必要宣之于口,行仁义当付诸实际!”

   他负着手,道:“当今天下士大夫,人人皆以仁义宣之于口,却不肯行之于道,以为口诺仁义,则天下治也!”

   “何其缪也!”

   “此非所谓临渊羡鱼?既临渊羡鱼,何不退而结网?”

   “所谓仁义者,难道不是令民安居乐业,使百姓富足安康,无受饥寒?”

   “呃……”褚大本来就不是很善于辩论,加之年纪大了,一下子就有些跟不上张越的思路,更别提现在张越拿着的是董仲舒的理论在说事。

   当年董仲舒就是这么劝当今改元易朔的。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况且,张越说的也没错。

   天下士大夫,特别是儒家各派,包括公羊学派在内的很多人。

   都是嘴上讲仁义,背地里男盗女娼。

   故而,久假而不归的诅咒,蔓延在上上下下的人身上。

   当然,张越也知道,要搞定褚大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必须出杀手锏!

   他微微作揖,抢在褚大身边的弟子再次提醒他之前,拜道:“先生,晚辈闻公羊春秋曰:庄公十八年夏,追戎狄于济西,春秋大之,大其为中国追戎狄!”

   “故晚辈以为,大戎未至预御之,圣人之教,夫子之道,春秋之义也!”

   “既可用之于中国预夷狄,也可以用之于治政理国,大灾未至预先御之,大患将起预先御之,皆如此而已!”

   “新丰士民,有不举其子之陋俗,关中减产,生民有饥寒之苦!”

   “晚辈便以严法,示民以水火之害,民知水火为害,则无溺亡、火伤之事!”

   褚大听着,却是感觉有些脑子不够用了。

   但是……

   对方说的似乎很有道理啊!

   尤其是特别投他的胃口。

   大戎未至预先御之,这是公羊学派激进派的核心主张,地位和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一样。

   这个理论的意思是什么呢?

   因为春秋主张抵制不义之战,但汉室为了消灭和击败匈奴,却必须得到西域。

   怎么办?

   吾丘寿王就从春秋里翻出了这条记载来,告诉天下人——汉家经略西域,并未是不义之战。

   而是大义!

   什么大义?

   为中国预防战争!

   就像鲁庄公当年,带着鲁国大兵,一路北上,追着戎狄打到了济西一样。

   虽然春秋并没有记载,当时戎狄有侵略鲁国甚至任何一个诸夏王侯的领土的记载。

   但是呢,庄公当年是发现了戎狄有要入侵中国的打算,于是毅然决然,发起了自卫反击战。

   痛打了妄图侵略诸夏,伤害诸夏的戎狄。

   这是王者的行为,更是大义。

   所以夫子大之,春秋大之。

   所以呢,汉军无论是远征大宛也好,经略西域也罢,一下子就找到了大义理论。

   汉室历次对西域的征发,也都是打着这个旗号在打的。

   俺们真的不是侵略!

   只是自卫反击而已。

   至于你说,明明别人没有侵略汉室,哪来的自卫反击?

   那大宛国国王无礼,杀害汉使,那楼兰、姑师王劫掠汉商、截断丝路。

   这就是有意要与大汉为敌,与诸夏为敌。

   他们现在是没有主动攻击大汉疆土,但日后一定会!

   所以为了子孙后代打算,我们先下手为强,自卫反击。

   现在张越将这个理论改了改,用在了新丰的改制上,倒也能自圆其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