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要做门阀

第七百五十二节 说服

我要做门阀 要离刺荆轲 5682 2023-09-06 22:10

   很显然,刘进失算了。

   因为,在他乘坐这辆马车,在新丰城中转悠几圈后。

   卖主们就登门了。

   关中三大富豪,袁家、田家、杨家,挥舞着黄金,急吼吼的登门。

   一千万五铢钱?

   没问题!

   尽快交货就好!

   特别是,当他们的代表试乘了这种马车后,便迫不及待的想要得到。

   没办法!

   如今汉室的顶层富豪与贵族们,早就已经过了追求温饱和享受的阶段。

   空虚寂寞冷的漫漫人生旅途中,除了装X,已经没有什么事情能满足他们日益空虚的心灵。

   而工坊园制造的这种马车,完美的满足了他们的一切诉求。

   昂贵的价格、奢靡的设计、安全的车体、舒适的空间与良好的乘车体验。

   再找不到比这种豪华马车,更能彰显他们身份与逼格的东西了。

   只要乘着它出门,所有人都会知道,乘车人的身份是何等高贵,他的财富是何等惊人!

   这让刘进看着,真的是瞠目结舌!

   “卿这买卖,真的是做的……”送走这三家后,刘进看着张越许久,终于憋出这么一句话。

   张越听着,嘿嘿的笑了起来。

   他要感谢这个时代!

   西汉王朝是自认为礼崩乐坏的王朝!

   这可不仅仅是儒生们瞎说的。

   连皇帝都是承认这一点的。

   因汉代的大部分东西都是新的,所有的旧制度、旧规矩、旧礼仪,都已经崩坏。

   譬如,汉代的陵邑和宗庙制度,不是宗周传统的昭穆制度。

   高帝的长陵、惠帝的安陵、太宗的霸陵、先帝的阳陵、当今的茂陵,都没有按照宗周制度排列。

   而是根据当政天子本人的喜好来选址。

   礼法系统更是彻底混乱。

   列侯、诸侯王、皇子、天子,所穿的冕服,在形制上相差无几。

   最大的特征,不过是天子的琉珠要多一些。

   文法上,也只需要避讳历代天子的名字。

   譬如邦、盈、恒、启、彻。

   剩下的就没了。

   在交通工具上,就更简单了。

   除了黄屋左纛外,其他东西,并无避讳的要求。

   民间的狗大户们,出行比拟王侯的比比皆是。

   官府对此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

   建筑上就更是彻底放羊了。

   袁广国修的袁林就在茂陵的旁边,天子每次去茂陵都能看到。

   也并没有人能拿此事,找袁家麻烦。

   所以,在礼乐崩坏的西汉王朝,张越拿出来的这种奢华马车,别人能批评的也就是奢侈浪费而已。

   只能从道德层面攻击,而无法在现实中产生影响。

   特别是在张越每辆都卖了一千万钱的时候。

   五铢钱大神的万丈光芒下,这个事情连上朝堂讨论的资格也没有。

   儒生们嚷嚷着要烹桑弘羊,都快二十年了。

   桑弘羊掉了一根寒毛了吗?

   天大地大,还能大的过五铢钱?

   当然了,天子那边,确实需要孝敬几辆。

   所以,张越将商用需求,排在后面。

   优先生产出,朝贡天子、皇后、太子的用具。

   反正,只要商业订单源源不断。

   给皇室供应的这些马车,就当成给刘氏的代言费用好了。

   不过呢,刘进的观念,还是需要改造的。

   “殿下可知……”张越稍微想了想,就道:“臣之所以要造这种奢侈马车,除了赚钱外,最大的度量所在?”

   “正要向爱卿请教……”刘进依然沉浸在震撼中。

   他之前从未想到过,汉室的超级富豪们,居然如此有钱!

   一辆车而已,就愿意花费千万之巨。

   太可怕了!

   他这个皇长孙,自成年以来,所有的开销和花费加起来,怕也没有超过这个数目……

   他的父亲的博望苑,一岁开销,大约也就三千万左右。

   而现在,商人们为了三辆马车,眼睛都不眨一下。

   这让他有些难以接受,他接受的教育里,有公休仪拔葵去织,有太宗皇帝勤俭节约,甚至带着妃嫔种菜养蚕。

   他也曾立志,要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君子。

   “殿下……”张越长身拜道:“臣的先师,子夏先生曾经说过:百工居其肆以成其言,君子学以致道,又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

   “故百工之术虽小,先王却不能离之!”

   “殿下如今,应该已经看到了新丰工坊园对于新丰士民的重要性了……”

   刘进点点头,他又不瞎不聋。

   自然清楚的看到了工坊园的作用。

   可以这么说,现在新丰之所以能如此繁荣,工坊园的功劳起码占七成。

   “那殿下可能不知道,工坊园所制的这种马车,有两个关键零件……”张越介绍道:“其一曰齿轮,其二曰轴承……”

   “齿轮,可以带动物体运转,乃是未来工坊园中最重要的器物……”

   “而轴承……则是控制和掌握器械运转的关键……”

   “只是此两物,如今应用范围较小、拥有生产、制造它们能力的匠人太少,故鲜为人知!”

   “臣造此马车,乃是为了培养相关工艺人才,为未来做准备……”

   轴承还好,因为马车的存在,所以在未来会持续存在。

   甚至在元明之间,得到一次改进和进化。

   齿轮就惨了,和很多黑科技一般,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两汉后再不复闻,直到西方人的坚船利炮与机械到来。

   而彼时,满清治下的中国,居然连火柴、铁钉也无法生产。

   我大清抵御西方殖民者的武器,竟然是明朝的爷爷炮!

   领先了地球两千年的诸夏文明,在满清的两百年统治中,跌落谷底。

   要不是英国人在三哥那里吃饱喝足,还有些撑着了。

   鸦片战争,恐怕就不是简单的割地赔款了。

   说不定,西方人会把他们在美洲印第安人身上用过的一套用到中国身上。

   只是,刘进哪里知道这些?

   他眨着眼睛,有些狐疑。

   错非张越在他这里的信用度极高,恐怕已经出言质疑了。

   张越当然也清楚,诸夏民族,其实自古就是一个实用主义民族。

   讲的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就连宗教上也是这样。

   任你佛祖三清耶稣,能保人平安,显灵有信的寺庙/道观/教堂,才有香火和信客。

   不然……

   就得被人砸了招牌,打烂塑像。

   好在,马上就能有一个最佳的证据!

   张越看着刘进,轻声道:“殿下,再过数月,殿下必能看到,这两样器物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即使现在,殿下也能看到,这两物的作用……”

   “譬如,将之用于水车、磨坊……”

   若给目前的木制水车、磨坊,更换上金属齿轮和轴承。

   其工作效率和能力,怕是能翻倍。

   不过,成本也是同样的要突破天际。

   基本上没有什么农民、地主用得起。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