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TMD刘大耳,敢偷我的马!

正文 第二百章 促膝长谈

  魏公府上。

  曹操和原先的习惯截然不同,这一次并未仅仅在军营之中设宴,而是在魏公府中。

  至于曹彰曹纯曹休三人,则是在军营之中畅饮。

  曹操笑呵呵的道:

  “景明啊,西凉一战的细节我大致都知晓了。”

  “计策甚妙,着实不错!”

  白川只是淡然一笑,道:

  “不过是些雕虫小技而已。”

  “西凉人大多尚武,并没有几个研究兵法一事的。”

  “只需用些巧策,便可拿下。”

  “魏公谬赞了。”

  白川心里明白,曹操的心思,恐怕根本不在什么西凉平定不平定上。

  说这些,不过是想让话题转的不那么生硬而已。

  至于曹操的真实想法,就不得而知了。

  曹操一边笑着饮酒,一边看似不经意的道:

  “景明,有一事我一直在等你回来,想要问一下你。”

  “此事困扰我已久,倒是想听听你的意见。”

  听到这话,白川为之一笑,开口道:

  “魏公但说无妨,在下必当知无不言。”

  曹操脸上的笑容缓缓消失,变得颇为凝重的道:

  “西凉已平,北方已定,南方的孙权等人都韬光养晦。”

  “此时,我若称王,该当如何?”

  听到这话,白川显示为之一愣。

  但说实话,白川并没有感到意外。

  反而是在情理之中。

  曹操如今想要称王,简直太简单了。

  没有任何一个诸侯可以抵御他的大军。

  况且,从称公一事可以看出民心所向,百姓们对此并不抵触。

  如此情况之下,称王绝对是绝佳的选择。

  曹操胸有大志,绝不是能甘于人下之人。

  只是白川没想到,曹操居然会这么快便想要称王。

  而且,据曹操这么说,应当是并未问过其他人。

  否则的话,也不会如此认真,也不会等自己回来才说这些话。

  实际上也是如此。

  在曹操的心中,此事可以问三个人。

  一个是荀彧,一个是司马懿,还有一个便是白川。

  荀彧是最知曹操之人,因此曹操平日的大小事都要和荀彧商议。

  但是这次不同,荀彧称病一直在家不出,就足以说明他对于此事还未想明白。

  因此,曹操断然不会问他。

  至于司马懿,曹操只不过是有些看好。

  此人定然不是池中之物。

  毕竟,司马懿一直在藏拙,什么都不表现出来。

  就算是问了他,他应当也不会说些什么。

  况且,这段时间他也一直在劝进。

  司马懿为何要劝进?

  他现如今是曹丕的属臣,劝进无非是想加快立世子的速度而已。

  所以,剩下的人,便只有白川。

  而且,白川的目光和想法似乎和他人完全不同。

  曹操倒是也挺好奇,白川会对此事如何作答。

  或许能给自己一个最为中肯的建议。

  白川却是将酒杯放下,面色尤为凝重的道:

  “魏公深思熟虑,选择此时称王乃是明智之举。”

  “但,称帝暂且不可。”

  什么花里胡哨的,白川根本没心思去想。

  毕竟,曹操称王还是称帝,和自己都没有多大的关系。

  无非是曹操的地位发生改变而已。

  只不过,如今看来,称王还并非是代汉,但称帝算是。

  虽说两者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异姓王,和准备代汉没什么两样。

  或者说,曹操这辈子都不可能称帝。

  还是那个原因,曹操做过汉臣。

  称帝这种事情,可以做,但没必要。

  不如交给自己的后人去做。

  曹操闻言顿时捋了捋胡须,呵呵笑道:

  “景明所言,当真是直爽。”

  白川微微一笑道:

  “魏公其实没有必要去想那么多。”

  “如今民心所向,天时地利人和皆在魏公手上,为何不称王?”

  “难道还要让那刘备打着匡扶汉室的名义来讨伐我们?”

  “道德的制高点,应当由我们来定,而不是刘备。”

  “刘备是什么人?”

  “除了姓刘以外,没有任何优势。”

  “丞相称王,只要民心所向,那刘备便什么都不是。”

  曹操听到这话,不由得微微一愣。

  道德的制高点么……

  这还是曹操头一次听到这个说法。

  不过想想,的确如此。

  刘备兴兵至今,除了满嘴的仁义道德,还有什么?

  便是自己的姓氏,还有那虚无缥缈的中山靖王后代。

  中山靖王那么多儿子,去哪能考究?

  “景明当真是一语中的!”

  曹操顿时想明白了。

  实际上,此事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事。

  曹操之所以一直迟迟不肯称王,也有没有人在旁边鼓动的原因。

  其他人,曹操信不过。

  信得过的人,不愿让自己称王。

  白川,是最合适的人选。

  “魏公心中已有千秋,在下不过是将实情说出来罢了。”

  白川说罢,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曹操微眯起眼睛,再次开口道:

  “还有一事,我也想问问景明。”

  “你认为,子桓和子建二人,谁更能胜任世子之位?”

  听到这话,白川拿着酒杯的手不由得微微一滞。

  子健难不成是听错了?

  曹操在询问自己什么?

  曹丕和曹植二人,谁才适合当世子?

  白川怎么也没想到,曹操居然会将这个问题问到自己身上。

  但即便有些愣神,白川还是极快的回过神来,放下手中酒杯,沉声道:

  “魏公,称王一事乃是国事,在下定当要给予魏公意见。”

  “但,立世子一事乃是魏公家室,在下断然不可插手。”

  “还望魏公谅解。”

  不能插手!

  白川心里太清楚,插手世子之争的大臣最终的结局都是什么样的。

  尤其是曹操这种心思极为难以捉摸,且极为多疑之人。

  要是自己今日给了曹操回答,日后还指不定会发生什么。

  “想不到,景明倒像是当年的文和一般。”

  “而文和,却显得不像是文和了。”

  “有趣,有趣!”

  曹操闻言脸上顿时涌现笑意,淡然道。

  听到这话,白川心中不由得一惊。

  听曹操这个话的意思,显然这话他已经问过贾诩了。

  在白川的印象中,贾诩给的答案。

  似乎是不可废长立幼!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