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T―34坦克!
苏联T―34坦克全重32吨,乘员5人,主武器为一门76.2毫米F―34主炮,副武器为两挺7.62毫米DP/DT机枪,车宽2.92米、车高2.39米,克里斯蒂悬挂装置,Б―2―34水冷柴油发动机、功率373千瓦、最大行驶时速55公里、最大行程468公里,通过障碍高0.75米、越壕宽2.49米、爬坡30度、装甲厚18―60毫米。
最初只是称为T―34,后人为了将装备76.2mm火炮的T―34与装备85mm火炮的T―34区别开,分别称之为T―34/76,T―34/85。
后来西方采用字母A~F区分T―34/76的亚型(当然这也是不准确的)。
A1940年型,主要特征为一门型号为L―11,倍径30.5的76.2mm火炮被猪鼻状的防盾保护着,炮塔扁平,分焊接,铸造两种;B1941年型,一门型号为F―34,倍径41.2的76.2mm火炮,部分A型使用了这种火炮,盒装防盾与40年型明显不同;C1942年型,主要特征驾驶员舱盖更换,航向机枪加装外防盾;D1942年型,主要特征为大型六角炮塔,两个圆形炮塔舱盖,舱盖打开状态因类似米老鼠的耳朵而得名;E1943年型,在六角炮塔左侧加装了车长指挥塔;F1943年型,铸造炮塔(实际是UZTM的锻造炮塔)。
现在,俄罗斯人用“煎饼”“螺母”来分别描述装备一体式大型仓盖的扁平炮塔和双乘员舱盖或带指挥塔的六角炮塔。所谓43,44,45年型只不过是事后的一种描述,用工厂+ABCD类炮塔+炮+年份基本可以区分95%的T―34/85,同理T―34/76也是。
下面松散罗列一下T―34/76发展轨迹。1940年底,铸造炮塔出现,由马里乌波尔―哈尔科夫联合制造,正面厚60mm(轧钢焊接的正面52mm)。41年,先后三家厂生产T―34整车。
112厂41年7月投产,开始生产铸造炮塔失败,借鉴了马里乌波尔的经验后,首批20辆T―34与10月交付部队。
由于发动机短缺,112厂及STZ生产时,使用了M―17F汽油发动机。两厂41年底生产了365辆安装此发动机的T―34,截止42年5月又交付904辆。斯大林格勒地区,STZ进行总装,KrasniyOktyaber轧钢厂生产装甲板,用船运到STZ及第264工厂(斯大林格勒造船厂,组装车体的地方)。
41年秋,“齿接”样式的车体在STZ投产。41年10月STZ设计全钢负重轮,11月投产,这种样式的负重轮各厂(根据现有照片判断,112厂实心锻造胶缘负重轮供应充足,几乎没有使用全钢轮)都有使用,43年夏取消。
41年9月17日位于哈尔科夫的183厂开始向乌拉尔迁移,最后一列(第43列)迁移列车10月19日抵达乌拉尔,12月第一条生产线准备完毕,月底通过总装从哈尔科夫带来的部件,25辆T―34交付部队。
42年2月,112厂的炮塔座圈跳弹筋增加到6条。42年3月还在生产“煎饼”炮塔的厂家开始将炮塔后部简化,焊接炮塔采用一整块梯形钢板焊接,铸造炮塔为一体式。42年6~7月,183厂开始采用新的辐条式带胶缘负重轮。
42年183厂是T―34产量最大的厂。42年夏,战火临近STZ,导致其停产。另有三家工厂(UZTM,ChKZ,174厂)开始生产T―34整车。位于斯维尔德洛夫斯UZTM(Ordzhonikidze乌拉尔重型机械制造厂,Uralmash,第9厂)41年秋开始生产车体,随后开始生产铸造炮塔,42年4月开始为其他总装厂提供组装好的车体或炮塔,42年7月28日生产整车,43年秋转产基于T―34底盘的自行火炮。
原来位于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工厂(LKZ,第100厂)41年6月25日迁往车里雅宾斯克(ChKZ),联合了本地的拖拉机厂(ChTZ,第178厂)以及一同迁往的生产发动机的(原来位于列宁格勒,哈尔科夫等地的如KhPZ第75厂)等厂家,自此车里雅宾斯克被称为坦克城(Tankgrad)。ChKZ于41年末42年初开始生产一些T―34部件,42年8月生产整车,44年3月停止生产T―34。
“螺母”炮塔由M・A・Nabutirsky在183厂搬到乌拉尔地区稍后研制(183厂由于迁移,丢失了轧钢机等一批大型生产设备)。
这种炮塔最早见于42年8~9月(春季就有小批量生产),德军拍摄的照片显示7月上就有了,GKO42年7月1日颁布的安装这种炮塔的命令似乎验证了这点。“螺母炮塔”分为laminate,hardedge,softedge三大类炮塔。
42年10月UZTM为扩大产能利用10000吨级水压机生产锻造炮塔(与人们长期的认知相反,这种炮塔抗弹性能不如铸造的六角炮塔。虽然是锻造,但装甲厚度只有约20mm[2]),供自己和ChKZ(112厂利用这种炮塔与自己车体生产的OT―34有照片可见)生产T―34,到44年3月,生产了不少于2670个。
圆筒型附加油箱42年10月初出现在ChKZ生产的车辆上。截止43年4月,安装在车体后部的箱式附加油箱仍有出现在112厂,174厂的车辆上。42年夏末秋初,183厂生产的车辆,航向机枪有了外防盾,与此同时112厂的车辆开始出现扶手。
112厂和乌拉尔地区厂家的扶手样式不同。43年秋,T―34部件开始标准化,包括履带,附加油箱,扶手等。车长指挥塔出现于43年夏,43年6月至44年3月生产5740个。43年初,“螺帽”炮塔两侧出现手枪射击孔,春季后变得较为常见。41年,71―TK―3型电台配发,有效通信距离18千米,42年,9R系列(22千米)代之,9RS(28千米),后期的T―34/85安装有10―RT―26(7~20千米)。
车内通话设备,由早至晚的一些型号为,TPU―2,TPU―3R,TPU―3bis―F,TPU―ZR系列,TPU―47。
包括T―34/76在内的各型苏联坦克也存在明显缺陷,主要是没有全部配备车际无线电联络设备,一般是几辆T―34中只有一辆指挥坦克拥有无线电设备,坦克之间联络还依靠旗语。
同德国主战的各型坦克(III、IV、V、VI)基本都配备无线电相比,协同作战能力相差不少,所以当编队行进作战时难以充分发挥坦克的优异性能,特别是遭遇突发情况时应变能力差。
所以由一辆性能不怎么样的III号坦克,击毁多辆T―34的战例屡见不鲜。后期随着英美根据租借法案援助的无线电设备及苏联本国设备的量产,至1943年夏75%的车辆装备了电台,到了1944年,电台装备率达到100%,这个弱点才逐步改观。
说到车内联络,由于没有炮塔吊篮,车长还可以通过用脚踹驾驶员的后背传达命令,左肩是左转,右肩是右转,中间是停止。
1943年秋天起,针对德国已经出现豹式和虎式坦克,T―34安装85毫米炮,加强了装甲,定名T―34/85型坦克。无线电通讯设备成为标配,增加了一名装填手。12月15日,T―34/85被批准投入大量生产,取代T―34/76成为战争后期苏军机械化部队主力装备。
T―34坦克无论在装甲、火力还是动力方面都堪称均衡。车身装甲厚度都是45毫米,和德国的3、4型坦克相当,但正面装甲有32度的斜角,侧面也有49度。
炮塔是铸造而成的六角型,正面装甲厚度60毫米,侧面也是45毫米,车身的斜角一直延伸到炮塔,因此T―34从正面看几乎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斜面装甲有两点好处,首先炮弹击中后容易弹开(即跳弹),威力大减;其次根据三角原理,一枚水平射来的炮弹,击中斜面装甲以后,需要穿过的钢板厚度相当于三角型的斜边,因此T―34坦克45毫米厚32度斜角的正面装甲,防护能力相当于90毫米,而49度斜角的侧面装甲也相当于54毫米。这样的正面装甲,直接导致1941年德国坦克装备的任何火炮在500米距离上都无法穿透。
当欧洲各国的坦克炮还停留在40―50毫米口径的水平时,T―34从一开始就装备了一门76毫米L/30.5加农炮L―11,到1941年又换装了76毫米F―34型L/42加农炮。F―34型加农炮使用普通穿甲弹时,500米距离上可穿透69毫米均质钢板,1000米距离上可穿透61毫米钢板,当时的德国坦克没有一样能够抵挡这样猛烈的火力。
F―34加农炮还可发射高爆和破片弹攻击软目标,因此具备支援步兵进攻的能力。一辆T―34坦克通常备弹77发,包括19发穿甲弹,53发高爆弹,和5发破甲弹。1943年改进型T―34的容弹量增至108发。
苏联设计师莫罗佐夫特地为T―34研制了著名的12缸39升V2柴油发动机,功率500马力,使其公路最高时速达到55公里。V2柴油发动机的另一个优点是省油,T―34坦克油箱容量60升,车身两边各挂一个容量39升的后备油箱,行程可达540公里。相比之下,德国4型坦克才160公里,而虎式坦克跑100公里就得加油。
但柴油发动机的缺点就是废气排放浓烟滚滚,坦克无法隐蔽。而且T―34另外一方面润滑油备量是145公里而且也要受抛锚率的折磨,因此仍然不可能一次开行数百公里。和先前的BT―7一样,T―34使用美国专利的克里斯蒂底盘,这种底盘的负重轮轴上面装有巨型减震弹簧,可承受剧烈的上下颠簸。
T―34的履带将近50公分宽,而德国坦克的履带通常只有30公分宽。以上优点使T―34具有超强的越野机动能力,这是苏军装甲部队大纵深攻击战术的硬件基础。在冰天雪地的东线战场,T―34可在雪深一米的冰原上自由驰骋,被德军称为“雪地之王”。
1942年虎式坦克出现后,苏军发现现役坦克中无一可在正常作战距离对虎式坦克构成正面威胁,因此作为主力坦克的T―34的改装计划立即提上日程。1943年年中,准备了四种不同型号的85mm火炮参加测试,分别是D5―T,S―53,S―50和LB―85。两轮冗长的评测后,S―53测试胜出。
但最早的要求是将S―53安装在标准的T―34/76炮塔(座圈直径1420mm)。尝试显然失败了。随之产生了对新炮塔的需要,112厂,183厂都参与设计。新炮塔参考而非抄袭了T―43的炮塔。112厂首先做好了准备,但是紧接着发现要将S―53装入,要做大的修改。
在此期间安装D5―T作为临时解决办法。新的型号采用了源于52KM193985毫米高射炮的D5―T型85毫米坦克炮,倍径51.5(最早在第112厂生产的装备此种火炮的型号被称为T―34/85M1943,其实1944年1月才走下生产线),同期S―53炮后来进一步改进,改良了制退机,身管壁更薄,称为ZIS―S―53,倍径54.6(T―34/85M1944,同样是52K高炮的衍生型号,根据资料来源的不同,ZIS―S―53的批产时间有说是1944年的3月,有说是夏季,有说是10月),大大加强了火力,从而得以对虎式坦克构成一定威胁(但仍处于劣势)。T―34/85对装甲也有一定的改进,上部车体全向45毫米(原来T―34上车体侧部,后部为40毫米)。T―34/85的另一项重要改进便是那重新设计的新型炮塔(源于流产的T―43,座圈直径1600mm),炮塔空间大增,并根据战斗中得到的经验增加了装填手从而将车长从指挥―装填的双重任务中解放出来,极大提高了作战效率。由于加大的炮塔,德军常把T―34/85称为“大脑袋T―34”。
对T―34/85进行总装的工厂是位于高尔基的112厂,位于下塔吉尔的183厂,位于鄂木斯克的174厂,投产时间分别是1944年的1月,3月,6月。T―34/85是T―34系列中产量最大者,战后仍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役。
各型T―34战时产量逾5万,是苏德战争期间产量最大的坦克类型。远远超过德国所有坦克的总和,成为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的保证。
T34坦克作为苏联在二战中的主战坦克,在数据上的性能与在实战中的性能优越起了一定作用。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坦克作简单,毫不夸张的说,一个从没有学习过坦克驾驶的农民可以在几天内学习怎样驾驶T34。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城市内的工厂里的工人正在努力的制造T34坦克,每当纳粹的军队开来时,坦克修理厂的工人就驾驶T34坦克与纳粹军队作战。
库尔斯克会战,是二战中最大的坦克的决战,苏联的损失就达6064辆,导致其损失之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坦克乘员战前训练严重不足。如此简单的坦克,快速的生产可以迅速补充作战损失但坦克手却需要时间,但这种简单易造的坦克仍受到各国的喜爱。特别是那些生产力低下的小国。需要注意的是德国的坦克虽然设计精密但产量不足,所以在大量战斗中德军在坦克数量上一直处于劣势。
包括T―34/76在内的各型苏联坦克也存在明显缺陷,主要是没有全部配备车际无线电联络设备,一般是几辆T―34中只有一辆指挥坦克拥有无线电设备,坦克之间联络还依靠旗语。同德国主战的各型坦克(III、IV、V、VI)基本都配备无线电相比,协同作战能力相差不少,所以当编队行进作战时难以充分发挥坦克的优异性能,特别是遭遇突发情况时应变能力差。
所以由一辆性能不怎么样的III号坦克,击毁多辆T―34的战例屡见不鲜。后期随着T―34/85坦克无线通讯设备的改善(同时增加一名无线电通讯员),这个弱点才逐步改观。此外其可靠性并不见得高出德国的四号坦克,据A.V.Bodnar回忆就称德国的装甲机器抛锚率更低,至少在41年开战的头两个月内,一半以上损失的T―34都是因故障被放弃,在41年T―34共损失2300辆,全年生产了3014辆,在二战苏军坦克中,T―34可以说是大名鼎鼎,不论是T―34/76还是T―34/85,其性能和特点也都是耳熟能详,T―34家族中还有一个火力超群但却不太为人所知的兄弟―T―34/57“坦克猎手”。
说到T―34/57,就不能不提到ZIS―2型57毫米反坦克炮,这种身管长度达到73倍径的反坦克炮正是T―34/57所装备的ZIS―4型坦克炮的原型。1940年,针对德国可能出现的重型坦克的威胁。
苏联军方认为,现有的45毫米团属反坦克炮已经不足以应付可能出现的装甲威胁,于是提出了多个反坦克炮的研制计划,格拉宾设计局承接了107毫米和57毫米口径反坦克炮的研制任务,F―31型57毫米超长身管反坦克炮就在其中。(事实上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吓唬自己,德国真正的重型坦克VI型―虎式在1943年才投入实战)[事件详细情况为:1940年6月13日,苏联安全局(其实就是间谍局)的头子S.Timoshenko向苏联的中央提供了一份情报,里面提到了德国已经装备了新型的重型坦克(其实是缴获的法国2C坦克),红军现有的45MM坦克炮已经无法击穿他们的正面装甲。此报告立即引起了苏联中央的震动。
1940年10月,F―31型反坦克炮的原型制造完成,并顺利通过了工厂和军方的测试,1941年初,F―31获准服役并改名为ZIS―2(92#工厂获得了“斯大林工厂”的荣誉称号,简写为ZIS(ZavodimeniStalina),所以该厂研制的火炮被称为ZIS型),或称为1941型57毫米反坦克炮,这种火炮可以以近1000米/秒的初速发射重3.14公斤的BR―271穿甲弹,在1000米距离上可以穿透90毫米厚的垂直装甲,在1500米距离上仍然有75毫米的穿甲威力。
(实际上,ZIS―2型并非当时格拉宾设计局研制的身管最长的57毫米炮,另一种1940年11月开始研制的ZIS―1KV型57毫米炮身管长达86倍径。使用BR―271时初速达1150米/秒,但是寿命过短,按格拉宾本人的说法“射击40发后,初速和精度就明显下降,50发以后,炮弹就不旋转并且开始翻跟头(膛线被打秃了!)”。
尽管格拉宾的说法有些夸张,但ZIS―1KV寿命过短是个不争的事实,后来ZIS―4也受到过类似的困扰。
正在ZIS―2反坦克炮进行研制的同时,苏联军方对于T―26和BT系列坦克所安装的45毫米坦克炮和T―34及KV―1坦克上30.5倍径L―11/F―32坦克炮火力不足的问题也感到忧心忡忡,1940年6月13日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元帅向苏共中央委员会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现有的T―34和KV坦克及以后可能发展的坦克面临火力不足的问题”,为了替换这些坦克炮,军方提出,为T―34坦克研制一种长身管,穿甲力强,口径在55到60毫米之间的坦克炮。
这个时候,格拉宾设计局的ZIS―2型反坦克炮的设计正在顺利进行,于是,该设计局很快又接受了在ZIS―2反坦克炮基础上研制一种可供T―34使用的坦克炮的任务。新的57毫米坦克炮的试制工作于1940年9月启动。
但是,这个时候工厂的坦克炮生产能力几乎被新的F―34型坦克炮的批量生产任务所饱和,直接影响到投入新炮研制的力量,加上要将基于F―24型团属76毫米炮的ZIS―2反坦克炮(两者除了身管和弹膛外其他部分区别比如炮架、驻退机构等几乎一模一样)改造为坦克炮,设计工作量并不小,所以设计工作进展不快,1940年11月开始最初的样炮的制造工作,第二年三月和四月,分别进行了固定炮架测试和坦克实车装车测试,但是测试显示,新的坦克炮在精度和身管寿命上存在严重的问题,长达73倍径的身管在发射100到150发炮弹后便会报废。这个数据大大低于它的原型ZIS―2反坦克炮,而这样的寿命和过低的精度显然不会被军方接受,新的坦克炮被打回设计局进行改进。
1941年7月,改进后的57毫米坦克炮重新进行了测试,这次的测试十分成功,改进后的火炮在身管寿命和精度上都有很大的提高,而它强大的穿甲威力则为军方所赞赏,尽管它的超长身管造成了加工困难和成本过高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在ZIS―2身上也同样有,作为团属反坦克炮的ZIS―2其成本竟高达ZIS―3型76毫米师属火炮的10到12倍!),但是军方还是决定不顾其高成本将其定型为ZIS―4型57毫米坦克炮并投入量产―当时战争已经爆发,苏军在德军装甲部队的进攻面前正在节节败退,对各类反坦克武器的需求几乎到了病急乱投医的程度,对于大威力的ZIS―4自然青睐有加。
ZIS―4定型的同时,安装该炮的T―34/57坦克也迅速完成了设计工作,相比ZIS―4火炮多灾多难的研制过程,T―34/57的设计工作可以说顺利,由于ZIS―4是为T―34度身定做的,所以设计工作量极小,除了火炮和相应的观瞄系统系统,T―34/57与T―34/76Mode11940和T―34/76Mode11941基本上一模一样,由于BR―271弹药筒的尺寸与76毫米炮弹相当,所以连弹架都不用做大的更改,更有甚者,T―34/57连火炮防盾都是沿用T―34/76的防盾,唯一的更改是为了在防盾上安装外径较细的ZIS―2,增加了一个固定环,环的内径等于L―11或F―34的外径,而内径则等于ZIS―4的外径。这样,从T―34/76改造为T―34/57的工作量被降到最低,两种车型除了火炮系统外所有部件都可以通用―在总装线上安装火炮之前,你甚至无法区分两种车型的区别。两种坦克完全共用一条生产线,这样一来大大简化了生产手续,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不过副作用是给后世的研究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当然这个是后话。
1941年7月,ZIS―4坦克炮定型,8月即投入了批量生产,但是9月份,由于57毫米穿甲弹供应不足,ZIS―4的量产计划被临时推迟。随后在战争中苏联人发现,对付装甲并不厚实的德国中型坦克,威力逊色不少的F―34就足以应付,而ZIS―4则显得威力过大,而猜想中的德国重型坦克并没有出现―显然它并不存在,所以当时战场上根本没有“值得”ZIS―4对付的目标,倒是高昂的成本和超长身管烦琐的生产工艺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于是在1941年11月苏联调整军工和装备体系时,ZIS―4生产临时性的推迟变成了永久性的取消,与此同时,同样的命运也落在了它的“同胞兄弟”ZIS―2反坦克炮身上,在整个1941年,92#工厂总共生产了133门ZIS―4坦克炮。
尽管生产被迫终止,但已经生产出来的坦克炮并没有搁置―当时危急的战况也不允许搁置这些威力强大的火炮―这些坦克炮很快被分发到各个T―34生产厂的手中,并安装在即将出厂的T―34坦克上,但是由于T―34/57和T―34/76的生产是同时进行的,57毫米ZIS―4坦克炮又是小批量多批分发给多个工厂,各个工厂本身更是处在转移前的风雨飘摇中,比如在撤退之前,哈尔克夫机车厂获得了21门ZIS―4坦克炮用于改装生产T―34/57,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获得了20门,所以很多工厂只有接收ZIS―4数量的统计,而没有T―34/57生产数量的统计―往往是与T―34/76的生产一起进行统计的,所以有关T―34/57的生产数量并没有一个准确权威的数字,只能根据ZIS―4在1941年的生产数量估计在100辆上下。
到了1943年,T―34/57的命运似乎有了转机,1943年初,德国新型虎式重型坦克出现在战场上!当时苏军广泛使用的ZIS―3反坦克炮和F―34坦克炮根本无法击穿虎式坦克厚度超过100毫米的前装甲,更不用说45毫米反坦克炮了,而新型的大口径坦克炮和反坦克炮尚在研制,距量产还有相当长的时间,在当时能够马上投入生产和使用的火炮中只有配用BR―271型穿甲弹的ZIS―2反坦克炮和ZIS―4坦克炮能够在500米左右有效穿透虎的前装甲,而且在弹药上尚有相当的改进余地。
1943年6月,改进后的ZIS―2又被重新投入生产,改进后的ZIS―2被称为ZIS―2Model1943或者“1943年式57毫米反坦克炮”,很快就批量装备了精锐的近卫步兵团或坦克旅,替换了原有的各型45毫米团属反坦克炮,一直生产和使用到战后。而ZIS―4和T―34/57的改进和重新投产工作则在5月份便启动了,但是ZIS―4的改造工作却要复杂许多,新的改型被称为ZIS―4M,主要更改是换装简化了机械结构的通用炮闩(与F―34,ZIS―3,ZIS―5通用),而新的T―34/57也率先安装了MK―4型潜望镜。
配备了新型穿甲弹(APCR)的ZIS―4和ZIS―2的穿甲威力又有相当大的提高,ZIS―2在使用BR―271P和BR―271N时穿甲威力在1000米距离上分别达到105毫米/90度和140毫米/90度,而在500米距离上更是分别达到145毫米/90度和155毫米/90度,而BR―271N在1500米距离上仍然有125毫米的穿甲威力!而采用相同身管的ZIS―4/4M在使用同种弹药时(两者弹药可通用)威力与ZIS―2相当。
除BR―271之外,ZIS―4/4M缺乏使用其他弹种的具体数据资料,有些资料上提到使用APCR时穿甲威力在射程500米时穿甲厚度为105毫米,而使用BR―271或者BR―271K(具体弹种不详)时威力只有90毫米,1000米时为65毫米,但是考虑到ZIS―4/4M和ZIS―2身管长度相同、弹药和火炮结构,使用同种弹药时炮口初速也相同,所以两者威力相差这么大显然很难解释,即使这两种火炮的身管有一些差别,但是也无法解释在弹头和初速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穿甲能力竟然有如此大的差异,对此的解释可能是将使用BR―271K在穿透倾角60度装甲时的厚度混淆为穿透垂直装甲的厚度。战斗中的T―34/57注意其73倍径的超长炮管但T―34/57和ZIS―4M显然没有ZIS―2那么幸运,随着安装D―5T型85毫米坦克炮的T―34/85的出现,ZIS―4M和T―34/57又一次被打入冷宫,尽管D―5T的威力比ZIS―4/4M还要逊色一些,但是其低廉的成本和简单的生产工艺却迅速赢得了青睐,整个1943年仅仅生产了172门ZIS―4M,而1944年只生产了19门,1944年生产的据一些推测可能是用于替换损坏的火炮,这样T―34/57Model1943的产量大约不会超过150辆。
初期的T―34/57Model1941刚刚生产出来便投入了紧张的莫斯科保卫战,因其强大的反坦克火力,很快获得了“坦克猎手”的称号。有关它战斗使用的资料并不很多,从现有的记录来看,这些“坦克猎手”都配备给一些新组建的坦克旅,一般配备数量不多,作为坦克旅的反坦克骨干。
比如1941年9、10月间在维亚济马紧急组建的第21坦克旅。该旅最初获得了10辆T―34/57“坦克猎手”,随即在10月中旬投入莫斯科保卫战。10月15日,该旅在加里宁附近集结,准备投入反突击。10月17日清晨,尽管天气和地面情况都不好,但该旅仍然对对集结加里宁附近的德军的侧翼实施了坚决的进攻,T―34/57坦克群一马当先突破了德军侧翼,排级政治指导员E・格穆里亚(E.Gmurya)指挥的T―34/57在公路上与一队德国卡车遭遇,T―34/57如旋风般冲进这个长达3000米的车队中,连打带撞摧毁了整个车队!随即,这辆坦克又闯进了一座德军野战机场,摧毁了一架未及起飞的轰炸机。最后,这辆英勇的坦克被德国炮兵所击毁,但格穆里亚和另一位幸存的乘员设法回到了苏军战线一边。该旅在四天的作战中,毙伤德军近千人,击毁坦克34辆,火炮31门,各种运输车200余辆,其中大部分战果―尤其是坦克,是由T―34/57取得的,但该旅也付出了惨重代价。
旅长苏联英雄卢金少校和坦克第1营营长苏联英雄阿杰巴罗夫上尉与他们的T―34/57一同战殒。战至11月底,第21坦克旅的T―34/57已经损失殆尽,但该旅的T―34/57车长格罗别兹(Gorobets)也以击毁7辆坦克的成绩晋身坦克王牌的行列。在这个时期,影响T―34/57使用的最大因素还是弹药问题,由于57毫米穿甲弹的产量始终不是很高,加上还要供应步兵团装备的ZIS―2反坦克炮,分散配置又给后勤保障带来了困难,所以各个配备T―34/57的部队经常感觉弹药不足。
1941年10月,第8坦克旅接收了8辆T―34/57,但是不久,该旅就抱怨因弹药不足,使这种威力强大的坦克无法正常作战。而当时苏军缺乏无线电设备(一般车辆都没有配备电台,指挥车才有)也使T―34/57的作战效能无法完全发挥。另外,部分火炮的生产质量问题也令部队头痛不已。
1943年重新开始生产的T―34/57Model1943的装备情况不详,但由于生产批量小,似乎也分散装备了一些独立的部队或分队,加强某些方向上对德军重型坦克的作战能力。T―34/57Model1943第一次投入战场是在1943年8月,没能赶上一个月前进行的库尔斯克大会战。装备该车的第100特别坦克连直到9月初也没有遇到与德军坦克交锋的机会,但在作战和对缴获德国坦克的射击测试中,该连指挥官和派驻的技术代表对这种坦克的穿甲威力和对付坚固工事的能力仍称赞有加,但这种徒有其表的称赞并不能挽救T―34/57停产的命运。
单纯从技术角度上讲,T―34/57是一种很成功的坦克,它的尺寸,速度,重量,防护方面跟T―34/76相比几乎没有变化,尽管火炮口径比T―34/76小,但由于身管倍径长、初速快,导致火力尤其是反坦克能力反而有极大的提高。
然而T―34/57火力的提高却是以成本的提高和增加火炮工艺复杂程度为代价的,这就为T―34/57的前途蒙上了一层阴影。在苏德战争中我们注意到,苏联军队更看重武器的性价比。
无论是坦克、飞机还是火炮、枪支,威力大、价格低廉、生产便利、低维护要求的武器总是受到青睐,反之则遭到否定。当苏军发现威力较小但是却廉价的火炮足以面对当前的威胁的时候,ZIS―4型57毫米/L73坦克炮的超长身管导致工艺的复杂化和成本的成倍提高就顺理成章地成为T―34/57停产的最重要理由―价格高昂但又无用武之地的屠龙之技自然不会得到垂青。这直接导致了T―34/57和ZIS―4与ZIS―2在1941年11月兵工生产调整中的第一次停产。
当1943年德国虎式重型坦克出现的时候,T―34/57的命运似乎产生了转机,因为当时现役的苏联坦克炮在它的厚重装甲面前显得威力不足。但成本过高的问题始终困绕着这位优秀的“坦克猎手”。作为ZIS―4的对手,当时有多种85毫米坦克炮正在进行研制,其威力与ZIS―4M相当可成本低不少,在寿命和可靠性方面也超过ZIS―4/4M,这一切注定了T―34/57Model1943只是一种应急的过渡产品。危机一过,它就成了抛弃的对象。无论是T―34/57坦克还是ZIS―4/4M坦克炮,其致命的弱点都不在它们的性能上,而是在它们的成本和复杂工艺与当时苏联军队的需要和军工指导思想背道。而驰,所以尽管性能十分的优异,也只能生不逢时了。
通过不断总结战场上的经验,T―34坦克也在不断地改进中,其中有些改型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如T―34/85。但其中也有不少失败的型号,T―34/100无疑是其中最受注目的一种。
由于德军重型坦克在战场的出现越来越多,T―34/85在战斗中已无法有效对抗德国重型坦克,因此苏联工程师打算以100毫米坦克炮取代T―34/85上面的85毫米炮。1944年7月,两份分别来自KB92和KB183设计局的改造计划被提交了上去,最后KB92的设计师A.Savin的计划获得了通过,他被命令用ZIS―100型100毫米坦克炮(这种坦克炮是在ZIS―S―53的基础上研制而来的)取代T―34/85上面的85毫米坦克炮。但因100毫米坦克炮的体积过于庞大,T―34/85的炮塔根本无法容纳,因此苏联工程师只能重新设计了一种炮塔,新的T―34/100样车的车体已经加长,而炮塔座圈则加大到1700毫米,但还是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1945年2―3月间,苏联人在没有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就开始打算用D―10―34型100毫米坦克炮代替ZIS―100坦克炮,D―10是苏联二战中威力最大的坦克炮,其发射的RB―412B穿甲弹初达到895米/秒,弹重15.59千克,在1500米距离上以60度命中目标时穿甲厚度为100毫米以上,1000米穿深185毫米(高速穿甲弹可达200毫米),换句话说他可以在1500米击毁所有的德军坦克,而且射速可达4―6发/分,这些数字看起来的确是让人动心。但在实际使用中却被发现是不合适的,由于D―10使用的是定装弹药,因此炮弹长度近一米,因此在装填时会限制装填角度,反过来又影响射速,也会影响炮手对目标的瞄准和跟踪,因此这种改进型号最后也没能投入生产。
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史学家们一直认为在1943年7月12日苏德双方共有1500余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在普罗霍罗夫卡激战,普罗霍罗夫卡坦克大战也因此被认为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战,并闻名于世,成为一个传奇。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资料的解密,尤其是冷战的结束,前苏联资料的公开,使得研究者们发现这次坦克大战的规模要比原先认为的小得多,双方直接参战的坦克和自行火炮也只有约600辆。其中德军不到200辆,苏军约400辆。7月12日晨,战斗打响,苏德双方几乎是同时发动了进攻,在战斗中德军“虎式”坦克的88毫米炮与四号坦克的75毫米坦克炮优势明显,而苏军T―34坦克的76毫米炮在同样距离下无法对德军造成威胁,大量的苏军坦克在交战距离以外就被德军击毁。苏军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战报报告所属坦克军已经丧失了继续进攻的能力,已经将余下的坦克编入步兵部队。
在作战中T―34/76已经显示出明显的劣势,这也导致苏军在1944年推出了T―34/85。虽然T―34/76在战斗中不敌德军四号坦克及虎式豹式坦克,但其在卫国战争中做出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
因此T34坦克可以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非常经典的坦克类型,成为苏联人的骄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