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破敌之计
破敌之策,淳于琼当然没有想到,但这个时候没有也得说有,毕竟稳住人心才是首要。
众人都是见识过淳于琼上演诸次绝地反击的,听闻淳于琼声称已有破敌手段,焦虑的心情方始平伏了几分。
“将军有破敌之策自然最好,但眼下百姓逃难,丁口外流的情况,不知将军打算如何处置?”刘晔问道。
淳于琼冷哼一声,“这些家伙平素享受着本将保护,眼下大敌当前却只想自保,哪有这么便宜的事,传本将之令,既日起各县严加盘查,再敢有出逃者,统统给我重处。”
决然冷肃的言语,只令众人为之一震。
淳于琼用他的冷酷和自信,安抚了众属下之人,这一场原本暗含失败主义情绪的军事会议,便以精神振作而结束。
众属下退去,淳于琼想起自己连番征战,已经有数月未进行抽奖,想罢便下令系统精灵为自己抽奖,如果抽到好东西也可用于此次危机之中。
随着抽奖的指令传达,连续两声的滴咚,两件物品出现在眼前。
祖之矛*1
广汉流仙裙*1
看着这次“彩票”没能中奖,心中难免有些惋惜,但淳于琼也不能完全依靠这等运气来打赢这次兴亡之战。
转身让侍卫把沮授先生独自留下。
环看四下无人,淳于琼方道:“四周强敌环伺,大军压境近在眼前,不知先生可有何破敌良策。”
一听这话,沮授顿时神色一怔。
方才他还在为淳于琼的自信所感染,以为淳于琼已胸有成竹,不想一转眼的功夫,却又问起来了自己。
愣怔一瞬,沮授方始明白,奇怪道:“方才听将军的话,还以为主公已有破敌之策了。”
“没错啊,本将的破敌之策,不正是先生你这颗足智多谋的头脑吗。”淳于琼一脸认真。
沮授听罢当只得头作沉思之状。
淳于琼却轻淡闲然,只顾自品香茗。
半晌后,沮授干咳了几声,暗示他已有想法,淳于琼遂抬起头来,洗耳静听。
“文丑一路兵马,料想只是静观成败,肆机而动,此一路只需派一得力将领,加以防范便可。”
沮授道出了他的判断。
淳于琼微微点头,表示赞同,实际上此前他已分析过,关于文丑一军的想法正与沮授不谋而合。
“接着说下去。”
沮授便又道:“孔伷方面,此番他集结了两万大军,无非是和袁术联军,趁机渔利。不过孔伷手下无大将,只要我们在固始城屯有足够的兵马,拖住孔伷,直至可以抽身回军,那孔伷这一路自然会退却。”
淳于琼沉思片刻,点头道:“先生言之有理,那我就命张辽率军三千守固始城,以他的能力,我想足以确保城池不失。”
沮授对淳于琼的布署并未有所评论,他的神情这时却变得开始凝重起来。
“所以此次将军所面临的最大敌人,就是袁术所率的两万敌军,只要能击退这一路强敌,其余两路皆不足为虑。”
淳于琼对沮授的分析深以为然。
淳于琼遂道:“先生既说袁术军是最大的敌人,那么以先生之见,本将如何能破了这路强敌?”
沮授笑道:“临战之时,巧施妙计,便可取胜。”
之后的几天时间里,淳于琼调兵遣将,作着临战的布署。
日出东方,晨辉将汝南镀上了一道柔和的金边。
城门缓缓开打,一支全副武装的军队,缓缓的开出了城门。
淳于琼身着玄色札甲,斜拖着长刀,坐胯黑色良驹,徐徐的走在队伍的最前方。
南阳细作已经发回情报,袁术军集结完毕,正向汝南方向运动,淳于琼必须赶在敌人进入汝南前,在定颍城一线构建好他的防御阵地。
为了防备东面孔伷的两万大军,淳于琼不得不分出三千兵马,由张辽率领,驻守固始城,作为汝南东面的屏障。
而颍川的文丑所部虽然威胁最少,但淳于琼依然不敢忽视,命赵云率军两千进驻汝阳,作为汝南北面的防线。
一万的兵马分去五千,为了确保平舆的安全,淳于琼还得留下了一千兵马,由刘晔和刘辟指挥,坐镇汝南,作为后备的兵马。
淳于琼手头可调动的兵马已不足四千。
眼下淳于琼以典韦、乐进为将,沮授为随军谋士,自将四千步骑精锐西出。
这四千步骑中,一千燕赵轻骑,五百西凉重骑,五百重甲先登陷阵之士,两千步军,可以说是淳于琼最精锐,战斗力最强悍的核心部属。
纵使如此,四千轻重步骑,与两万的袁术的南阳军相比,也实在是寒酸的很。
不过这也没办法,这已经是淳于琼血本所在,为了御抗袁术军的入侵,他已经倾其所有,孤注一掷。
一天之后,淳于琼统率着四千步骑抵达了定颍城,并在城西南处下寨,与定颍城形成了犄角之势。
中军大帐中,淳于琼刚刚结束了当天的军事会议,打算叫诸将各自回去休息。
这时,斥候匆匆而来,将一个惊人的消息报来:
袁术拜纪灵为将,杨弘为监军,率军两万,前锋距定颍城已不足百里。
袁术军的来势竟如此之迅速,直逼汝南!
在场众人无不惊讶,就连淳于琼也稍感意外。
------------
百里外,一支两万人的军队正在疾行。
那一面“杨”字大旗下,一员浓眉武将正冷峻的极目前方,正是袁术帐下大将纪灵。
一骑飞奔而来,尚未近前时,那儒生便大叫道:“纪将军,速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就地安营扎寨。”
纪灵回头一看,来者乃是袁术麾下最信任的谋士,杨弘。
“我们要赶在敌人之前,抢占前方的有利地形,怎能在此安营?”纪灵质问道。
杨弘勒住了坐骑,大声道:“主公命我为监军,你只需听令便是,何须多问。”
杨弘的命令式的口气,听得纪灵很不舒服,但他却不得不听从。
纪灵虽为这支军队的统帅,但指挥权却实际上掌握在监军杨弘手中。
无奈之下,纪灵只得下令就地安营。
大帐中,杨弘自信的对着纪灵道:“将军令一偏将,引两千兵马携带少量辎重向定颖城方向前行,将军引军五千在其后,淳贼兵少,不出我所料,定会派兵前来剿灭,意削弱我军兵力。”
纪灵却狐疑道:“若那淳于琼不出兵剿灭呢?
“淳于琼有勇无谋,帐下大将也过是匹夫之勇,难道他还坐等被我雄师剿灭吗?辎重先行,这是我的诱敌之计,你还没看出来吗。将军若是不愿,就不必去了,我自有安排!”
杨弘冷笑着,语气中充满了不屑,似乎在为纪灵方才的话感到可笑。
纪灵的眉头暗皱,心中有苦水,却只能默默的退下。
尘土漫天,一队步军缓缓的向着定颍城前行。
这支步骑队伍,大约有七千人左右,多已步军为主。
队伍的最前方,两千多步军护送着百余辆辎重车,相距两三里后才是五千人的伏击军团。
偏将声音冰冷道:“此次让那淳于琼死无葬生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