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我是淳于琼

第87章 招揽糜竺

三国之我是淳于琼 汉末唐初 4105 2021-08-03 13:35

  “想不闷也可以,本将现在就给你一个大乐子。”淳于琼说着坐了下来。

  麋竺眼神微微一动,显然是从淳于琼的话中听出了玄音。

  他眼珠子一转,却淡淡道:“不知淳于琼想给麋竺一个什么大乐子?”

  “很简单,归顺本将,助本将荡平徐州,怎样,这件事应该比看书要有趣多吧。”

  淳于琼也不拐弯抹角,干脆的道明了来意。

  “将军,你这可是想让麋竺背叛陶公啊。”麋竺面露苦笑,没有当场拒绝,但也没有答应。

  麋竺的这明朗的态度,让淳于琼确认,麋竺眼下对陶谦的忠诚度并不高,毕竟商人本性,经过这段时间的关押,他那仅存的忠诚已经在动摇。

  淳于琼也没逼他,却问道:“麋子仲,本将问你,你在徐州诸文臣,排在第几号?”

  麋竺又是一怔,眼中掠过一丝茫然。

  “陶公麾下文臣如雨,麋竺不过是一资历浅薄,哪里能排得上号。”麋竺默默道。

  淳于琼笑了笑,“那本将就换一个问法,你子仲自己觉得你在徐州文臣中,应该排第几号。”

  听得此言,麋竺本是沉寂的脸上,迅速掠过一丝异色。

  那是一种自信的神色。

  沉默了一会,麋竺道:“若论才艺,自愧不如,但若论治理内政、理财方面的实力,麋竺可以大言不惭的说一句,放眼徐州,除了陈元龙之外,并无几人能在麋竺之上。”

  麋竺的言词语态,皆是张扬着自信,甚至还有几分自负。

  淳于琼心想自己果然没看错,麋竺的确有商人本性,而商人,往往又有着待价而沽。

  麋竺的待价而沽,便正是淳于琼下手之处。

  “好吧,那本将就给你算算。你麋子仲自信才华过人,但在徐州诸将中,却连号也排不上,如果你归顺本将,别的不说,本将马上可以让你成为顾雍的第二号人物。跟着谁才能出人头地,你好好想想吧。”

  淳于琼这已经是开出了价码,只要你归降,就让你当内政的第二号大臣。

  当然,麋竺的家产,淳于琼也是极其动心。

  麋竺资质与能力,淳于琼相信假以时日,他必能超过他人,但眼下他寸功未立,淳于琼若就这么让他压过蒋干等人,岂非让手下寒心。

  听得那一个“二”字,麋竺的心头猛的一震,眼眸中明显闪过一丝惊喜。

  他不得不承认,淳于琼的话句句说中了他的心声,而淳于琼开出的条件,又那么有诱惑力。

  “以他眼下的实力,加上大公子二公子争权,攻灭陶谦,全据徐州是迟早之事,到时候想在徐州站稳脚,必然要下大力气拉拢士族,我若归顺于他,岂不一跃成了元功之臣,若是不从,被陈登捷足先登……”

  麋竺思绪翻滚如潮,心下权衡着利弊。

  淳于琼观其神色,料知麋竺心下已是颇为动摇。

  当下他便冷笑道:“天赐的机会就在眼前,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你麋子仲自己的,当然,似你这般的金子,本将若然得不到,也断不会让别人得到。”

  好话言尽,淳于琼最后加了一句威胁,意思很明显,你麋竺若不归顺我淳于琼,便只有死路一条。

  麋竺神色一震,分明感觉到了淳于琼身上散发出的肃杀之意,他也很清楚,眼前这枭雄绝对说到做到,自己若不答应归顺,翻脸杀人只在转眼之中。

  “恩威并施,这个淳于琼,当真是攻心的高手……”

  麋竺心中暗生慨叹,权衡了半晌,终是长叹了一声,拱手道:“承蒙将军不弃,如此看重麋竺,麋竺若再不识抬举,岂非让天下人笑话,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历史上,刘备的钱袋子,终于向淳于琼伏首称臣。

  淳于琼自是得意兴奋,不禁哈哈大笑,抚其肩道:“很好,本将就喜欢你这种识时务的聪明人,能得子仲这般良才,本将何愁拿不下区区一个徐州。”

  得到淳于琼如此高的评价,麋竺心中也是大为欣喜,隐然也有一种遇到伯乐的庆幸。

  欣喜之下,麋竺忽然想起什么,便忙道:“主公方才说要取徐州,只是眼下并不是最佳时机。”

  “这个麋竺,看来他早就心存归降之意,就等着今日向我献计呢……”

  淳于琼对麋竺的心事一清二楚,面上却作大喜状,“原来子仲早有良策,但说无妨。”

  麋竺精神大作,情绪立刻高涨起来。

  “以臣估计,主公的兵马数总计当在两万左右,其中至少要留三千守合肥,庐江方面多半要留三千左右的兵马,水军五千又无用武之地,这也就是说,主公能用于攻取徐州的兵力,当在四千人左右。”

  麋竺所言,正与淳于琼和众谋士们定下的兵力布署相仿,麋竺果然是名不虚传。

  淳于琼心下暗赞时,麋竺继续道:“而陶谦的徐州军,兵力总数当在六至七万左右。

  而徐州此时正是争权夺利的关键时期,此时主公发兵攻徐州,臣猜想,徐州内耗将暂止,徐州城高池深,主公兵力有限......”

  淳于琼点头道:“你所言不错,若徐州不内乱,又如何能夺取徐州。”

  这时,麋竺却露出几分自信的微笑,“不过臣以为,徐州缓缓图之。”

  “有意思……”淳于琼嘴角微扬,流露出了浓厚的兴趣。

  “怎么个缓缓图之,本将倒很有兴趣想听听。”淳于琼好奇道。

  “陶商、陶应二人,徒有虚表,陶谦一死,徐州内乱将起,而主公可派可靠之人,为徐州耳目,徐州一有变,可为内援。”

  听得麋竺这番话,淳于琼陷入了深思,再次又翻起了那些沉埋的记忆。

  他想起了原本历史中,陶谦三让徐州,不也是因为自己的儿子太过平庸,所以给自己的后人找一条后路的么。

  “明白了。”淳于琼对麋竺的见识予以了肯定。

  麋竺心中暗自得意,精神愈加抖擞。忙道:“主公完全不必跟陶谦厮杀,只要等待陶谦去世,徐州唾手可得,暗中联络徐州文武,待陶谦一死,主公可挥师北上,何愁徐州不破。”

  麋竺洋洋洒洒一番话,简单来说,就是等待,等待陶谦去世。

  想通了内中利弊,淳于琼对麋竺是愈加的欣赏,当即便欣然笑道:“很好,子仲,你的分析本将完全赞同。既然这计划是你出来的,那本将令你去徐州替我联络。”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