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越抗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大规模军事援外行动。由于行动绝密,不公开,不宣传,不报道,只有中国军事顾问团的官兵见证了这一历史过程的波澜壮阔与惊心动魄。 本书根据近年解密的珍贵档案,详尽披露从1950年边界战役到1954年奠边府会战,中国派遣军事顾问团援助越南进行抗法独立战争的完整过程。其中,有大国斡旋的折冲樽俎、一言九鼎的领袖决策、运筹帷幄的将帅谋略、丛林鏖战的艰苦卓绝,更有热血杀敌战士豪情、缠绵悱恻的儿女情长……作者以恢弘的纪实手笔,触摸60多年前的战争硝烟,开启一段尘封的历史记忆。
最新章节 :
致谢名单
更新时间 : 2021-08-04 14:57
作者作品
同类推荐
-
-
将军夫人只想诈死和离
大将军蓝婉儿胜仗归来,皇帝有意赐婚,蓝家怕暴露蓝婉儿的女子身份,不得已让蓝婉儿先娶妻来应对。蓝婉儿一直以为自己娶了个姐妹却不想给自己娶了匹狼。 李轩逸本就是男儿郎,为了在侯府生存,从小被迫打扮成女儿身,此时作为侯府小姐嫁给大将军蓝婉儿。本打算结婚三个月后以诈死和离脱身,却不想新婚之夜竟发现大将军是女儿身,怀着好奇一丝丝深入却一发不可收拾……<br />
-
-
-
一胎双胞:总裁放肆撩
"大婚当天,新郎没了踪影,一份神秘邮件导致怀孕的她进了手术室,母子三人命悬一线。四年后,再见到,她已不记得他,不记得她拼命保下那个孩子,只是她不知道为什么看着面前的这个男人便会泪流满面。当她顺着心的指引与他相遇,却发现相爱的灵魂无法相依。欣怡,我们回到过去好不啊?苏凉薄,求求你放了我!"<br />
作品章节
- 版权信息 08-04 前言 我从这场征战中走出 08-04 第1章 风云骤起印度支那 08-04
- 胡志明特使秘密访华 08-04 印支共代表身边的中国助手 08-04 越南独立战争的关键时刻 08-04
- 第2章 联络代表罗贵波受命入越 08-04 中南海万字廊中,刘少奇赋予使命 08-04 援助越南,中共中央果断决策 08-04
- 毛泽东起草电文,承认越南政府 08-04 中共联络代表悄然出发 08-04 胡志明秘密来华 08-04
- 第3章 毛泽东和援越抗法决策 08-04 胡志明的“小礼物” 08-04 刘少奇将胡志明送往苏联 08-04
- 中苏两党就援助越南达成协议 08-04 毛泽东说,我们要派的都是土顾问 08-04 从赣南山岭中走出的罗贵波 08-04
- 意外重逢越南老战友洪水 08-04 胡志明,越南人民爱戴的领袖 08-04 刘少奇告诉罗贵波,你将担任驻越大使 08-04
- 第4章 组成中国军事顾问团 08-04 韦国清担任军事顾问团团长 08-04 二、三、四野,各组越军一个师的顾问队伍 08-04
- 一纸密令,战将云集顾问团 08-04 会说越语的都去越南当翻译 08-04 周希汉军长负责整训越军主力团 08-04
- 越军战斗力迅速提高 08-04 梅嘉生、邓逸凡相聚北京 08-04 第5章 中共中央的期望 08-04
- 朝鲜战争与中共中央援越部署 08-04 刘少奇、朱德叮嘱顾问团 08-04 邓逸凡意外受命,走进颐年堂 08-04
- 毛泽东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08-04 第6章 陈赓秘密进入越南 08-04 大将陈赓入越 08-04
- 辗转南下,朝鲜战争风云激荡名将心胸 08-04 陈赓说,东南亚问题不解决死不瞑目 08-04 打好第一仗将影响战略全局 08-04
- 陈赓确定战役意图 08-04 第7章 中国军事顾问团奔赴战场 08-04 韦国清出任越军总顾问 08-04
- 邓逸凡的戎马生涯 08-04 梅嘉生挥别深情世界 08-04 顾问团团训:履行国际主义义务 08-04
- 第8章 调整战役方向 08-04 将星闪烁越南边境小村落 08-04 放下高平,先打东溪 08-04
- 武元甲与陈赓的默契 08-04 边界战役计划的质疑和论证 08-04 大战前夜的忙碌 08-04
- 越军攻占东溪 08-04 第9章 边界战役获得全胜 08-04 两军对垒,谁的指挥官更胜一筹 08-04
- 法军忍不住了,七溪守军增援东溪 08-04 热带密林里的厮杀 08-04 “这样的仗再不打,就无仗可打了” 08-04
- 法军终于崩溃 08-04 越北战略态势的改变 08-04 陈赓奉调回国 08-04
- 第10章 援越抗法和抗美援朝同时展开 08-04 陈赓奔赴朝鲜战场 08-04 罗贵波再赴越南 08-04
- 一波三折的阅兵式 08-04 第11章 巴黎,临危拜将塔西尼 08-04 法兰西的担忧 08-04
- 来自英美的压力 08-04 法军换将塔西尼 08-04 法军名将的强硬姿态 08-04
- 第12章 红河中游战役 08-04 韦国清,深山里走出的壮家人 08-04 准备发起中游战役 08-04
- 长途奔袭,急盼速决 08-04 初战得手 08-04 恶战钉子山 08-04
- 印度支那共产党更名越南劳动党 08-04 第13章 红河三角洲拉锯战 08-04 保大政权和塔西尼站在一起 08-04
- 越军计划发起东北战役 08-04 冒溪之战 08-04 转战宁平,越军受挫 08-04
- 中国新闻摄影团历险 08-04 三次战役的得与失 08-04 第14章 平原对峙拉上了雨幕 08-04
- 雨季整训 08-04 塔西尼访美商议扩大援助规模 08-04 义路之战与和平战役 08-04
- 和平战役中的相持 08-04 和平战役的积极意义 08-04 第15章 神秘的亚热带丛林 08-04
- 胡志明称罗贵波“卧龙先生” 08-04 中国顾问照顾胡志明的生活 08-04 最得力的越语翻译 08-04
- 胡志明向中国顾问授勋 08-04 顾问团成员的婚事 08-04 董仁:在刘少奇催促下赴越 08-04
- 许法善:聆听胡志明说《孟子》 08-04 青山处处埋忠骨 08-04 第16章 兵锋指向越西北 08-04
- 彭德怀关注印度支那战场 08-04 中国顾问提出主力转向越西北 08-04 罗贵波的五点意见 08-04
- 为战略转移做准备 08-04 解放军边境剿匪,解除越军后顾之忧 08-04 第17章 攻克义路,粉碎“洛林行动” 08-04
- 越军的优势和胡志明的鼓励 08-04 韦国清再次赴越参战 08-04 西北战役大幕拉开,越军包围义路 08-04
- 中国士兵献出生命 08-04 打破“洛林行动”,越军占领奠边府 08-04 第18章 那产遇挫,出兵老挝 08-04
- 那产攻坚战,骨头太硬啃不动 08-04 转身西进,进攻老挝上寮 08-04 韦国清的故乡之行 08-04
- 老挝在印度支那的地位 08-04 越军主力疾进上寮 08-04 第19章 法军换将和“纳瓦尔计划” 08-04
- 法美协调印支政策 08-04 纳瓦尔将军走马上任 08-04 柬埔寨,印度支那重要一环 08-04
- “纳瓦尔计划”与奠边府 08-04 第20章 组建越军炮兵部队 08-04 亟待建设的越南炮兵 08-04
- 朝鲜停战,印支战场成为焦点 08-04 中国炮兵军官的新使命 08-04 装备和训练越军高炮部队 08-04
- 从朝鲜战场到越南战场 08-04 协助越军政治整军 08-04 法军展开反击 08-04
- 第21章 大战前的博弈 08-04 法国人眼中的奠边府 08-04 纳瓦尔获得新内阁的支持 08-04
- 胡志明拍板:战略方向不变 08-04 罗贵波的计划更胜一筹 08-04 毛泽东的十二字战略方针 08-04
- 确定战役计划 08-04 法军进攻奠边府 08-04 第22章 “海狸”飞落奠边府 08-04
- 奠边府的浓雾 08-04 法军夺取奠边府 08-04 科尼将军的犹豫 08-04
- 德卡斯特里上校粉墨登场 08-04 越法两军同时备战奠边府 08-04 第23章 千载难逢是战机 08-04
- 中越将领:英雄所见略同 08-04 武元甲:下定决心再战西北 08-04 未雨绸缪,周密部署 08-04
- 大战前的最后准备 08-04 耐人寻味的和平信息 08-04 短兵相接奠边府 08-04
- 第24章 法军布局奠边府防御阵地 08-04 法军构筑集群据点工事 08-04 法军调来坦克 08-04
- 德卡斯特里的防御构想 08-04 无法走通的退路 08-04 奠边府圣诞夜 08-04
- 第25章 “速战速决”方案的提出 08-04 梅嘉生提出“速战速决”方案 08-04 战役的后勤保障 08-04
- 武元甲提出质疑 08-04 “速战速决”方案即将实施 08-04 第26章 停止进攻,紧急变阵 08-04
- 迟滞的越军重炮 08-04 从“速战速决”到“稳扎稳打” 08-04 武元甲彻夜不眠,决定改变战法 08-04
- 武元甲和韦国清取得一致意见 08-04 第308师出击老挝 08-04 第27章 战场风云与日内瓦会议 08-04
- “亚特兰大行动”与美军顾问 08-04 奠边府外围攻防战 08-04 法军失去拯救奠边府最后时机 08-04
- 日内瓦会议的前奏 08-04 第28章 大会战的后勤保障 08-04 越军再次集结奠边府 08-04
- 来自中国的军粮 08-04 艰难险阻运粮路 08-04 第29章 大战前的运筹帷幄 08-04
- 越军完成进攻准备 08-04 法军的反制应对 08-04 进攻推迟一天 08-04
- 红河三角洲的策应 08-04 大决战前夜 08-04 第30章 石破天惊,奠边府决战终于打响 08-04
- 德卡斯特里等待越军进攻 08-04 法军火力被全面压制 08-04 首战告捷,越军攻占兴兰高地 08-04
- 攻克独立高地 08-04 第31章 缩小包围圈 08-04 策反成功,越军进占板桥高地 08-04
- 越军高射炮兵初显身手 08-04 比雅尔指挥法军反扑 08-04 第32章 法国再求紧急军援 08-04
- 胡志明的安详和纳瓦尔的焦虑 08-04 印支战场的美国影子 08-04 美国:援以物资,但不出兵 08-04
- 下阶段的焦点 08-04 第33章 东部山头血战 08-04 反复争夺东部山头 08-04
- 犬牙交错的A1高地 08-04 H6高地血腥拼杀 08-04 第34章 战与和的选择 08-04
- 东方四国的步调 08-04 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期望 08-04 美英各自的如意算盘 08-04
- 鹰派再次失望 08-04 法国的急切和英国的冷淡 08-04 第35章 艰苦的相持战 08-04
- 法军“坑道”引起注意 08-04 向奠边府增派坑道战指挥员 08-04 新华社记者戴煌奔赴战场 08-04
- 严肃军纪,务求完胜 08-04 越南老百姓的贡献 08-04 激战E1高地 08-04
- 彭德怀再次确定不出兵 08-04 第36章 胜利天平倾向越方 08-04 杜勒斯的游说与艾登的质疑 08-04
- 法军补给难以为继 08-04 法军放弃H6高地 08-04 奠边府守军大势已去 08-04
- 第37章 外交努力徒劳无功 08-04 机场拉锯战 08-04 美英法各怀心思 08-04
- 大英帝国的不和谐音 08-04 第38章 举世瞩目的时刻 08-04 趴窝的“神鹰” 08-04
- 周恩来抵达日内瓦 08-04 丘吉尔再一次拒绝法国 08-04 周恩来驰电:配合谈判,打下奠边府 08-04
- 美国放弃在印支使用空军 08-04 第39章 攻克奠边府 08-04 武元甲发布总攻令 08-04
- 彭德怀、粟裕激励韦国清 08-04 奠边府法军的最后补充 08-04 越军攻占东部制高点 08-04
- 法军终于放弃抵抗 08-04 最后的胜利 08-04 第40章 北纬17度线 08-04
- 欢庆胜利的时刻 08-04 扫清残敌 08-04 胡志明的欣慰与拉尼埃的沮丧 08-04
- 印度支那问题的关键所在 08-04 日内瓦会议的转机 08-04 日内瓦协议终于达成 08-04
- 第41章 拂去尘埃的回望 08-04 奠边府战役双方伤亡人数 08-04 奠边府战役的伤员们 08-04
- 走向丛林深处——战俘命运 08-04 法军突围者总共78人 08-04 奠边府战役成败谈 08-04
- 第42章 完成使命 08-04 顾问团完成使命 08-04 回到祖国的中国军事顾问 08-04
- 法国的奠边府老兵们 08-04 附录一 中越关系两千年 08-04 附录二 风云际会中越近代史 08-04
- 初版后记 从头顶掠过的炮弹引发了这部书 08-04 修订再版后记 冲出历史的旋涡 08-04 致谢名单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