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经》是道教上清派的主要经典,也被内丹家奉为内丹修炼的主要经典。《黄庭经》有《黄庭内景玉经》及《黄庭外景玉经》之分。据道教释义,黄者中央之色,喻“中央”;庭者四方之中,阶前空地,喻“中空”。黄庭之景,意谓道教内修功夫之中空景象。该经为上清派重要经典,全真道功课之一。教内誉为“寿世长生之妙典”。该经以古道经中人身脏腑各有主神之说为本,结合古医经脏腑作用理论,以七言韵文形式,阐述道教内修医理根据,强调固精炼气,提示长生久视要诀。
《黄庭经》作者,传说颇多。或谓晋女道士魏华存研审民间草本后所撰,或谓道士口授,魏氏记录而成。《黄庭经》始见于东晋《抱朴子内篇?遐览》和《旧唐书?经籍志》之著录。据今人王明考证:汉魏之际,黄庭思想已渐流行,认为《内景》成书于西晋太康年间,《外景》本《内景》之旨,于东晋咸和年间问世。但也有《外景》成书于晋初,《内景》由此推衍而成之说。
近人陈撄宁先生撰《黄庭经讲义》,则言:“两篇文字(指《黄庭内景》与《黄庭外景》),不必出于一手,而精理贯通,体用相备,真知个中消息者,当不复存歧视。”又言:“从来著丹经者,多言男子之事,女丹诀自有别传,而《黄庭经》则历代女真以之得道者,如鲁妙典、崔少玄、薛玄同之流,具见载籍,代不乏人。是尤属丹家之要旨,为玄门之总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