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重生之名门财女

第49章 节 婆媳过招

重生之名门财女 郭怕肥 5226 2021-08-03 13:39

  两姐妹要说嘴利,六娘文锦凤比她姐五娘文锦莲更强些,见问,文锦凤笑道:“是啊,原本想着着去看看清宴园里的十一郎的,不想刚好遇上从五嫂那里出来的大嫂,说是五嫂和十一郎正忙着呢,我们也不敢去打扰了。就与大嫂说了几句,瞧着大嫂很高兴的样子,大概是五嫂送了大嫂什么好东西吧,直到与我和五姐姐道别,脸上的笑都没落下来,大嫂手上捧着个匣子,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可光看那匣子,就是我们姐妹没见过的好东西。当然,那东西二伯娘肯定不会放在眼里的,若是见了,以二伯娘的见识,定然知道是什么,只我和五姐姐是个没见识的,可猜不出来是什么好物件儿呢。大嫂既说了五嫂和十一郎忙着,我和五姐哪里还好去打扰十一郎和五嫂?又想着二伯娘待我们姐妹一向疼爱,也好久没见着四姐姐了,就来给二伯娘请安,并和四姐姐说说话。”

  文锦华心道,谁爱和你们说话?

  她是实在对这两个妹妹摆不出笑脸来,只强忍着不吱声,不过丢开对她们的厌恶,却想起五嫂到底给了大嫂什么好东西。小崔氏也不是什么眼皮子浅的人,平时端着温贤淑良的派头,有什么东西,能叫她在这对姐妹面前,都能笑不拢嘴的?

  李氏也在思量,不过她又怎会在这对姐妹面前表现出好奇来?

  心底也不由对大房有些不满,表面上崔氏与自己同进共退的,不想私下里竟让自己的儿媳去与三房交好!还真是面子也做了,好处也得了,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看这两姐妹嘴里出也说不出什么具体的东西来,李氏也就不耐烦再同这两姐妹呱噪,对文锦华道:“四娘,你同你两个妹妹好生玩,娘还有事,先去忙了。”

  文锦华也不愿意对着这对姐妹,可亲娘的话也不能不听,便道:“两位妹妹也很久没去我屋里玩了,娘你先忙着,我领妹妹们去玩。”

  她话说的客气,脸上的神情却不耐烦,若是那有眼色的,自然也就自己先辞了。不想四娘和五娘六娘过招数年,却是一点也不了解这对姐妹的作风,文锦莲和文锦凤倒是起了身,向李氏行了辞礼,却对文锦华道:“那可好,四姐姐屋里收拾的是姐妹时最漂亮的,我们正想去坐坐呢,四姐姐好茶多,我们就去讨口茶水喝去。四姐姐别嫌我们姐妹烦就行。”

  文锦华一句“我很嫌你们烦”差点脱口而出。但收到李氏警告的眼神,也只得噘着嘴,老老实实把五娘六娘老实的领去了自己屋里,心里却恨不得把这对姐妹给踢出四房去。

  不说这三姐妹打擂台,李氏待人走了,方叫了大丫鬟如意进来:“去大房子那里打听打听,大郎媳妇去三房里找五郎媳妇做什么?”

  如意应下,自去了大房子那里打探消息。

  二房与大房素来亲近,两房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大老爷不管事,大房是崔氏当家,自家主母李氏素来与崔氏要好,两妯娌如亲姐妹一般,如意去打听消息,只当闲聊,也不会有人起疑心。

  倒是小崔氏回了房,把五十贯换来的头面收好,心里很是高兴,五郎媳妇不亏是侍郎府的千金,真不是小家子气的人,这么一套难得一见的头面首饰,轻易就换给她了,她当然知道,就这套头面,别说五十贯了,拿到市面上,怕是二百贯也有人愿意买。虽说材料不过二三两金,那红宝石也不大,但值钱的却是那大师傅的老手艺,如今哪里还有这样的好手艺?不说外面了,就是泰瑞祥也难找了。

  她自己高兴了半天,想着大郎说的果然不错,是该与三房交好才是,可婆婆不待见三房,又有二伯娘整天背后掇弄着打着三房财产的主意,她这边与三房想常来常往,怕也不易。

  她是儿媳,自然不好说婆婆什么,但心里却觉得婆婆这事儿办的不对。三房的财产就那么好算计的?虽说三叔和三婶娘不在了,可十一郎看着是个蠢的?更何况五叔子文天歌又不是小孩子,二十几岁成家立业的人了,是好糊弄的?再说了,算计侄子侄女的财产,真要传出去,那话是好听的?不论这些,那兄妹二人身后,可站着大宋望族曾家,还有京城一等贵勋狄家呢。二叔的那点算计,怕是不成。

  要小崔氏说,与其生那些图谋别人财产的心思,还不如好好与小三房两兄妹交好,一家子人,五郎看着就不是奸滑的性子,难道还能不管兄弟姐妹们?五郎好了,还不是会帮扶这一家子的兄弟姐妹?何必非要闹的跟仇人似的?直把他们兄妹当傻子一样算计?难道五郎和十一郎是死的?两兄妹的外家,会眼看着自己家的外甥外甥女吃亏不管?

  不过她虽说是婆母娘家嫡亲的侄女,可她还是婆母的儿媳,这些话就不好说,不如等大郎晚上回来,与大郎好生说道,让他也劝着些婆母。婆媳天生是敌人,婆母不听她的劝,难不成亲儿子说的话,她也不听?

  她这里正思量着,就听大丫鬟茴香过来稟道:“大夫人请您过去说话呢。”

  小崔氏便道:“可知道是为了什么事情?这正赶着饭点儿。”

  文家的规矩,只晚饭时是一道用的,早膳中膳都是各房在自己院子里吃。

  茴香低声道:“怕是和娘子去三房的事儿有关。”

  小崔氏心中便有了数。

  五郎媳妇陆氏,还有十一郎都不是傻的,三房又多用的是京城带回来的仆人,贴身侍候的更是一个文家的仆人都没有,所以她去陆氏那里换首饰的事情,不可能从小三房传出来,她这里也只贴身的丫鬟茴香和紫苏知道那匣子里宣究竟是什么东西,婆母怕是也不知道,只是因她突然去了小三房,婆母这是打算叫她过去问问呢。

  小崔氏理了理衫裙,正了正发髻,便去了主院里。

  进了院子,就见婆婆正坐在罗汉床上,同坐的还有位年轻的妇人,小崔氏进屋,那年轻的妇人回过脸来,小崔氏定睛一看,竟是嫁在镇上的大娘锦萍。

  大娘文锦萍出嫁也有六年了,婆家就在北辰镇上,与是镇东头的大户人家陈家。文锦萍公公去世了,只一个婆婆,她嫁的是陈家的长子,婆婆是个和善人,因此文锦萍在婆家的日子过的不错,文锦萍的夫君陈大郎为人老实,也在读着书,是个读书人,陈大郎下场考过两次,不过却未中,文锦萍性子随崔氏,很精明。因她在婆家能当家作主,娘家离的又近,因此时常回娘家来。

  小崔氏看到她并不奇怪,两人不仅是姑嫂关系,还是姑表姐妹,小崔氏给崔氏行了礼,便朝大娘文锦萍笑道:“大妹妹回来,怎也不差人去我院里说一声?我好叫厨房里做些大妹妹爱吃的,大妹妹是一人回的,还是带了孩子们来?”

  小崔氏只一儿一女,文锦萍嫁到陈家的时间,还没她嫁到文家的时间长,可却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了,文锦萍在婆家的日子过的又顺心,小崔氏有些羡慕文锦萍好福气。

  在文家,文锦萍是长房嫡长女,嫁到婆家也是当家人,夫君也懂事,婆婆又和善,陈家又不象文家人多,日子过的,比她强的不是一点两点。

  自己家外头的人看着也是好的,却不知内里许多叫人烦难之处。只是这些,小崔氏从来是不同人说的,哪怕娘家母亲问起,小崔氏也只说婆婆待她好,夫君又上进,妯娌间也和睦等好话。

  文锦萍与小崔氏处的不错,见问笑道:“今儿我躲了个懒,几个孩子都由婆婆带着玩呢,我左右无事,想着好些日子没回娘家了,就回来瞧瞧娘和嫂子。嫂子快坐下吧。”

  小崔氏才一坐下,崔氏便道:“听说你一早去小三房五郎媳妇那里了?”

  分产不分家,文家还是都住在老宅里,虽说各院各管,但有消息传的自然也快,小崔氏并没打算瞒着婆婆她去小三房的事情,如果想以后继续同小三房往来,这也瞒不过去。再说了,一家子兄弟,难不成还能装成陌生人不成?

  小崔氏回道:“回母亲,我早上有事去求五郎媳妇的,这不是您那大侄子,我的娘家弟弟正商量婚事么?女方家里非得要套泰瑞祥的头面,这事儿母亲也知道的,本来也给买了,偏那女家嫌弃不好,势必要换套好的,母亲也知道家里的情况,哪里置办得起?按说我做姐姐的,便是补贴亲弟弟些也没什么,可一套泰瑞祥的好头面,母亲也知道是个什么价,媳妇又哪里补贴得起?我自己也有一双儿女,虽说有他们祖父祖母给他们东西呢,可我这做娘的,将来总得给儿子和女儿留些不是?”

  这话崔氏爱听,娘家再亲,可不管是她,还是小崔氏,既嫁到文家,那就是文家的人了,她再疼娘家侄子,也没有拿着自己儿子和孙子的钱,去补贴侄子的道理。

  就听小崔氏继续道:“我原正愁着这事儿呢,上次回家的时候,我娘没少和我念叨,拿不出满意的首饰来,女家就不肯定下婚期,眼看着我那兄弟年纪一天一天大了,总不能不成婚。大郎见我这几天愁眉不展的,就问了我,我不好拿这琐碎的事儿来烦母亲,又没个别的商量的人,大郎一问,我忍不住就说了,大郎倒笑话我真是榆木脑袋,说咱们家的十一郎同泰瑞祥关系不浅,家里人都知道,偏我想不到去问问十一郎和五弟妹想办法,倒自己坐困愁城的。”

  “儿媳一想,大郎说的也对,可我和十一郎虽是姑嫂,却没说过几句话,五郎媳妇与咱们也不亲近,心里原本是不愿意去的,这也是没办法了,只好照着大郎的话去三房试了试,不想五弟妹倒是个爽快又爱助人的,竟为我解决了这难题,我花了五十贯,她让了套头面给我,虽说那套头面的用料也不过三两金,上面镶嵌的宝石也一般,算起来成本也差不多五十来贯,但胜在手工是真正好,我一瞧倒喜欢上了,便要了过来。”

  闹得二房那里遣了如意来打听,她还以为儿媳得了三房什么了不得的好东西,竟不过是套五十贯的头面,崔氏听了儿媳妇小崔氏的话,便失了兴趣,好的头面首饰,在文家这些年,她手上也有些,五十贯的头面虽也算是好的,可也不至于让她没脸没皮的问媳妇讨来看,便挥了挥手,道:“既得了东西,就赶以给你娘那边送去吧,也省得他们为难。”

  小崔氏松了口气,她话说的轻松,那套头面不值什么,可若是婆婆真让她拿了来看,就算婆婆也是见过些世面的,只怕那套红珠石的头面,也要让她惊叹。

  她这边才松了口气,不想崔氏脸一变,道:“想必五郎媳妇,也不至于就直接拿了套头面糊弄你,定是拿了自己的首饰,让你挑的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