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梨俱吠陀》
37 《梨俱吠陀》
公元前1200年左右,印度的雅利安人来到河谷和平原地区。
像中国商朝的统治者一样,印度的统治者也刚刚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偶尔发出微弱的声音,但具体特征仍然模糊不清。
那些自称为雅利安人的部落在喜马拉雅山脉以南的印度河沿岸定居,几乎占据了整个大陆的西部地区。很有可能,他们已经与当地人通婚。与另一支向西发展并取得短暂辉煌的米坦尼人相比,他们在此繁衍发展并更加昌盛。此后的300年里,他们的生活方式更接近于已经消失的哈拉帕文明,与过去的那种游牧生活相去甚远。他们四海为家的生活方式逐渐从记忆中消逝:梵语“哥罗摩”(grama)是指有人定居的有围墙的村子,而这个词的原意为“到处游荡的部族”。
雅利安人没有留下多少生活痕迹,但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他们开始以拥有自己神话传说的定居民族的新形象出现。印度最古老的诗歌集《梨俱吠陀》就是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完成的。像大多数古老诗歌一样,这些诗歌开始也是靠围着火堆的人们口头相传,很久之后才有了文字记录,但即使是这样,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多少了解雅利安人当时生活的世界。
首先,《梨俱吠陀》几乎通篇都在解释印度众神的性格和要求。神灵体系复杂,他们常会发出难懂的指令,因此信仰他们的人就需要祭司和领袖;他们的社会也处在走向复杂化的边缘。在《梨俱吠陀》后期的诗歌中,雅利安的祭司已不仅仅局限于侍奉神灵,他们还成为特殊的世袭阶级。祭司培养儿子继承父业,并会安排他与其他祭司的女儿联姻。《梨俱吠陀》中的颂歌是雅利安人最初的文字记录,祭司是他们最初的贵族阶层。
在逐步发展成印度人的过程中,人们通过共同的哲学和宗教,而不是政治组织或军事力量联系在一起。因此,《梨俱吠陀》中存在大量关于神灵崇拜的记录,但对雅利安人不远万里迁移至此并定居一事极少提及。这部诗歌集分为十卷,单卷被称为曼陀罗。每卷曼陀罗包含了称颂众神的赞美诗,以及在祭祀和其他仪式上使用的圣歌。印度众神都是自然神,这对于生活环境恶劣、沿着湍急河流居住的人而言极易理解(亚伯拉罕的耶和华是个特例):伐楼拿(Varuna)是天空之神;拿德利(Ratri)是夜之女神;阿耆尼(Agni)是火神;巴尔加鲁耶(Parjanya)是雨神,他“穿过大树”将雨水洒在牛、马和人身上;密多罗(Mitra,又译密特拉)是太阳神;因陀罗(Indra)是众神之首,他拥有让混乱无序平静下来的力量,可以“使晃动的大地平静下来,使摇晃的高山平静下来,他控制着马群、村庄及其所有的战车”。(顺便提一句,因陀罗、伐楼拿和密多罗曾是米坦尼国王和赫梯帝国缔造者苏庇路里乌玛缔约结盟的见证者;这说明米坦尼人就是雅利安人,而雅利安人在还未分裂并各自前往西部和南部之前就崇拜这些神。)
《梨俱吠陀》的第二卷至第七卷记录了最早的诗歌,我们可以透过朦胧的宗教仪式的面纱,对当时的政治和军事结构多少有些了解。据记载,火神阿耆尼曾因“用他的武器攻击城墙”而受到赞誉,这表明随着雅利安人的蓬勃发展,在向外扩张的战斗中,他们会对那些拥有木制围墙的村庄实施火攻。一首诗歌中提到“深色皮肤”的人与雅利安人之间的一场战争,100多年前,学者们正是根据这一描述,证明势力孱弱的当地人已经被浅肤色的“雅利安人”消灭殆尽。但第七卷曼陀罗记录了十个雅利安王彼此的混战。并且,雅利安人之间的争斗次数与他们攻打河谷和平原居民的次数不相上下。
显然,在《梨俱吠陀》的早期诗歌时期,不仅形成了祭司贵族阶层,而且形成了武士贵族阶层,这些世袭统治阶级采用父传子的权力交接模式。但是,现在我们的了解也仅限于此,这些祭司和武士首领都没有留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