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推荐啦,三小时一更,每更三千字,多写多看多支持啊!
******************************************************************
从千八人枪到现在的一万人马,对杨天风来说也远远不是最终的目标,他的雄心壮志当然也不为人所知。
至于豫皖边区游击副总指挥,有这个名义更好,没有也不能从实质上改变目前杨天风和三纵在豫皖边的领军地位。
而马秉忠和马仁并不知道,截击柘城日军的行动由周团、四支队再加一个骑兵团完成,三纵主力和两个骑兵团已经西进包抄,要切断这股日军的退路。
在宝塔进攻的日军遭到了连续的挫败,甚至在不做炮火准备,突然发起的进攻中曾短暂地占据了第一道战壕,但很快便被手榴弹雨炸得伤亡惨重,被三纵官兵用霰*弹枪、机关枪、步枪、刺刀反击出去。
进攻的鬼子看见在承受了上千发炮弹的轰击下,打不死、杀不绝的中国士兵依然射出密集的子弹,在烈火硝烟中时隐时现地呐喊拼杀,这情景实在令他们大惑不解,又感到心惊肉跳。
一天的进攻下来,鬼子的伤亡已经达到了三百多,可宝塔阵地岿然不动,很多被击毙的鬼子尸体都为不及收走,凄惨地倒在阵地前。
黄昏时分,鬼子不得不承认,他们的进攻遇到了强硬的对手,光凭六门四一式山炮、十二门九二步兵炮,以及十几门迫击炮,难以撼动对手的顽强防御。
到了这个时候,日军指挥官也产生了疑问,对手是骑一师吗?在他想象中的骑兵汹涌冲锋,却在蝗军凶猛炮火和密集子弹面前伤亡惨重的景象,根本就没有发生。而作为骑兵,能有这样坚韧的防御能力?各种武器的配备和使用也如此完备、纯熟?
如果防守阵地的不是骑一师第二旅,那――鬼子指挥官突然产生了不祥的感觉。激战了半天,人困马乏,弹药消耗很大,而敌人是不是还隐含着实力,等着进行反攻?
这样一想,鬼子指挥官便犹豫迟疑起来。是马上撤退,返回淮阳?还是就地防御,或发挥火力优势,重创反攻之敌;或等待淮阳运来更多的弹药,再行进攻?
说起来,鬼子对自己的防守相当的有信心,一个中队如果有坚固阵地依托,国×军一个团都未必能攻破。如果是倚险防守,那就更难打了。
所以,鬼子指挥官尽管意识到了有可能遭到敌人的反击,但却不相信敌人有这么大的胃口,敢向这一个大队的人马下手。
夜幕正在降临,在接到了淮阳城的电报后,鬼子指挥官带兵稍退,在田庄集结固守,等待明日抵达淮阳的驻商丘的一个骑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前来增援,还有淮阳运来的弹药物资。
时间终于站在了杨天风一边,虽然他按照历史作出了一定的预防措施,但还是不能十分地确认淮阳日军在周边形势发生变化后,依然大举南下。
显然,淮阳日军也没有料到杨天风已经联络了占优压倒性优势的兵力,并制定出了针对淮阳的完整计划。
得到淮阳日军大举南下的情报,杨天风立刻调整了布署,只留下周团、四支队和一个骑兵团截击柘城日军,接近黄昏时亲率郭支队和两个骑兵团过郸城集,向西分路疾进。
入夜,得到电报的马彪率骑一师第三旅,以及已经调至项城的山炮营和防空部队渡过黄河,在****楼歼灭日军一个小队后,在南下日军的侧翼完成了兵力展开,并把师部由项城西关移到距淮阳城仅十五公里的新站集一带。
晚八时,两个骑兵团抵达目标地,立刻秘密包围王店,并切断了王店据点的对外联络;晚九时许,郭支队到达王店,稍作整顿后,便开始攻击。
至此,我军完成了对淮阳南下日军的三面包围,只给日军留下了背水一面。
凌晨十二时左右,在飞雷炮、步兵炮、迫击炮的轰击掩护下,郭支队攻入王店据点,全歼日伪军二百余人,彻底封闭了南下日军返回淮阳的退路。
凌晨一时,由郸城集开来的蒋支队的一个大队押运着大批辎重物资赶到王店。杨天风派郭松林率领直属警卫团(又名郭支队)的一个大队和部分炮兵,以一个骑兵团为先导,星夜南下,向田庄逼近。
一夜之间,天翻地覆。南下日军做梦也不会想到,上万中国×军队的行动如此迅速,如此协调一致,已经从三面形成了包围。
这就是杨天风的厉害之处,提前的准备,预测性的措施,完整的计划,一旦行动起来便不会拖泥带水、延误时间。
同时得到电报的还有驻周口的骑十四旅,他们也开始向河边移动,堵住了南下日军背河的一面。
凌晨二时许,马秉忠率骑兵旅由宝塔、孔庄出击,突袭攻击田庄外围之敌,也可以说是打响了围歼敌人的第一枪。
随后,驻守宝塔、孔庄的步兵,还有马彪亲率的骑兵第三旅及部分炮兵,也陆续赶到田庄附近,加入战团。
日本指挥官举着望远镜久久不放。在远处爆炸的火光映照下,骑兵的身影奔腾跳跃,人数极多,正从四面八方涌来。
这就是敌人的反攻?鬼子指挥官还不知道大难临头,他认为骑兵的流动性虽然大,但要突破有简易阵地依托的步兵防守,还是很困难的。在火炮、机枪、步枪的火力下,马匹就是很明显、很大的目标。
令日本指挥官注意的是南面的进攻,敌人的步兵顽强、稳健地向前推进,并不断使用六零迫击炮、抛掷集束手榴弹和榴弹发射器作为火力掩护,轻机枪也很多。他不得不派出一个中队的援兵,并提供炮火支援,以确保外围不被敌人突破。
“淮阳来电,要我们固守待援。”
“淮阳来电,商丘骑兵中队和机枪中队天亮便会抵达县城。”
野泽选择了服从命令,在维持外围防线的同时,他开始布置村落工事,要与敌人战斗下去。
一方面是淮阳方面的情报和命令,另一方面野泽也认为在大股骑兵已经聚集于周围的情况下,撤退是愚蠢的。无阵地依托的步兵,在平原开阔地遇到骑兵的猛烈冲击,后果是很严重的。
但情况似乎比野泽的想象更艰险,马彪下令,第三旅骑兵下马作战,并用迫击炮和炮兵营的晋造山炮轰击敌人,从东面向敌人施加了更大的压力。马秉忠的第二旅也接到命令,组织了步兵,从西向敌进攻。
又是一个中队派去增援,野泽对敌人的数量产生了严重的忧虑,再次向淮阳发电,请求速速增援。
凌晨三时许,郭松林率部赶到,稍作整顿,便从北面开始猛攻。两发试射后,八二迫击炮、120重型迫击炮直接向田庄和敌炮兵阵地进行炮火轰击。
有什么样的官儿,便有什么样的兵。杨天风喜欢进行斩首攻击的作风,不可避免地传染给手下军官。
距离太近了,敌人的41式山炮已经没有了射程上的优势,三纵的重迫、八二迫击炮,第三集团军支援的晋造山炮,都进入了轰击范围。鬼子也不客气地调集所有火炮,双方展开了对轰。
但此时,一向倚仗火力优势的日本鬼子悲哀的发现,敌人的火炮数量很多,占有很大的优势。很快,重迫和八二迫击炮,以及晋造山炮,便压制住了鬼子的炮火,并不断摧毁其火炮,杀伤其炮兵。
十几枚黑乎乎的炮弹突然凌空飞起,在夜幕中划过死亡的弧线,落在鬼子的阵地上,猛烈的爆炸象一串雷鸣,疯狂卷起的黄、黑色硝烟,淹没了鬼子的阵地。
在三四百米的距离,在夜幕下,借着土堆、弹坑为掩护,郭支队突然在攻击队伍的身后施放了飞雷炮,这一轮猛轰便使阵地上的鬼子死伤惨重,幸存的“蝗军”,大半丧失听力、目光呆痴、手足无力,基本失去了战斗力!
伴着轻重机枪的嘶叫声,伴随着炮火的隆隆爆炸声,郭支队的官兵们吼叫着,端着霰*弹枪、上了刺刀的步枪、喷吐火舌的捷克造,冲上了敌人残破的阵地。
北面的外围阵地失守,野泽急忙派出反击部队,以免其他方面的防线受到影响,出现崩溃。
要说把杨天风的阴狠诡诈学得最透的便属郭松林和宋青圃,两个人都是从特战队出身,只不过郭松林更愿意指挥部队,宋青圃则对特种作战乐此不疲。
郭支队占领敌人外围阵地后,竟然停了下来,并没有继续深入。这当然是有违猛冲猛打的战术原则,但郭松林却另有想法,另有布置。
一个中队的鬼子以各种战术动作向前移动,准备在合适的距离再发起反攻。夜色下,在爆炸的火光映照下,象一群小妖怪在忽高忽低、忽隐忽现。
榴弹发射器、机枪、步枪突然开火,迫使鬼子减缓了推进速度,开火反击,在一片不大的区域内,人员的密度逐渐增加。(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