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浮沧录

第一百零八章 一剑,一指,一莲花

浮沧录 会摔跤的熊猫 7956 2023-09-07 21:47

   西妖东君北仙南圣中菩萨。

   这五个年轻人,在九品境界就被认为与那些宗师有着一战之力,提前被冠上了“大修行者”的头衔。

   他们就是站在大世最巅峰的人。

   很难去衡量他们的战力,究竟处于怎么样的一个境界。

   在大世刚刚开始之时,南北庙堂里尚有能够与这些初露头角的天才相提比论的人物。

   譬如青衣大神将,譬如森罗道大殿下。

   只是这五个人崛起速度之快,堪比天人,论资质论修行背景,放到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最拔尖最惊艳的存在。

   甚至在那个时候,女阎王对上其中一位妖孽,胜算还稍高一筹。

   踩在大世末流的森罗道大殿下如今依旧是踩着江湖庙堂两头盖压一代的人物,只可惜无法像八大国年间那般肆无忌惮的为曹魏披上令世人闻风丧胆的血衣。

   面对千军万马,这位女阎王依旧能做到取发杀人,轻轻松松一骑破千甲。

   可若对上一位妖孽,基本上是尘埃落定的结局。

   ......

   ......

   易潇有九品的元力。

   有半步大成的杀戮域意。

   剑道境界比不上任平生的大圆满之流,却差得不远。

   这些揉在一起,其实真的不算妖孽,连天才都算不上。

   如果只有这些的话,可能连十年前的北魏剑道大师宗横都打不过。

   但小殿下早就对世间剑诀烂熟于心,剑术基础底子极牢,所以即便只有这些,也不至于被十年前的玄黄剑打的太惨。

   勉强算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九品。

   再加上一把芙蕖。

   那么便可以与宗横四六开,凭借剑主大人神兵之利,可以做到有来有往。

   这世上的大部分九品,再勤奋,再刻苦,肯下狠心,肯下死心去修行,基本上就只能停留在这一步了。

   人往高处走,可终究有所瓶颈。

   这就是所谓的“天赋瓶颈”。

   易潇还有“株莲相”,还有“龙蛇相”,还有圣岛汲取的海量元力,还有莲池里篆养的域意胚子。

   万众瞩目并且嫉妒的天赋,还有可遇而不可求的机缘。

   没人知道小殿下在圣岛修行一年之后,对于天相的挖掘,抵达了什么样的一种境界。

   世上对于“天人八相”的认知本就薄浅,而五位妖孽里,四位并无天相。

   独占魁首的北仙身负“剑骨相”。

   每一位天相修行者都背负着天缺,命途多舛。

   所以成长起来,注定会成为所谓的“大修行者”。

   他们没有“天赋瓶颈”。

   人类的天相修行者只需要活下去,就已经是极为艰难的一件事,所以他们更该得到上天的恩赐。

   这就是他们强大的来源。

   要么强大,要么死亡。

   小殿下背负着两道天相,从来没有人像他一样,自诞生以来,就被赠予了世上最毒的两样礼物。

   株莲与龙蛇。

   若是他不曾牺牲完美的修行之路,以剑道域意大圆满晋入九品,两道天相的加持,他就是当之无愧的九品境界第一人。

   八百年前的妖僧?

   挂壁道教百年一见的剑胚张玄生?

   这些人物是当年他们时代九品最强势的人物,没有之一,可若是放到春秋大世,便不可能再无争议地坐上第一人的宝座。

   因为北仙这些人......实在太强了。

   可若是易潇没有放弃完美的九品之路,他就可以被誉为某种意义上最强的九品修行者。

   理论上来说,能够在九品层次上,以战力境界上压倒他们的,在易潇放弃完美九品之后,就只有一个人。

   易小安。

   ......

   ......

   借出芙蕖剑的女子客卿默默退出数丈。

   她一手抬起,素袖内元力出窍,封锁住大榕寺外的三丈清净土地。

   元力出窍。

   可她的元力境界却没有达到九品。

   诸如此类不可思议的小手段大手段,这位佛门女子客卿袖内不知藏了多少,除了当年的白袍老狐狸,就只有易潇知道,在忘归山上,易小安造就了怎么样的一副动荡场面。

   六道佛门大域意都选择在她体内扎根,相互交融。

   单论在九品境界的破坏力,若是这些域意都萌芽,远远比两道天相还要恐怖。

   所以在大榕寺修行的岁月里,青石从来不要求易小安的修行境界,练剑也好,修佛也好,这些都无所谓,六道大域意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生根,不断壮大,不断融合。

   甚至青石不断压制着易小安的修为,试图将她的元力气机锁定在很低的品阶。

   每一品都压到不能再压,水满溢出。

   易小安若是不修行,最终以缓慢速度不得已而晋入九品,彼时六道大域意交融,便可以造就佛门千百世一见的辉煌,传闻当年的世尊六道大域意加身,能够普度众生,开辟极乐,重铸六道轮回。

   这是何等宏伟的伟力?

   只可惜再是压制,也无法在九品境界让六道大域意融合。

   易小安听说过外界盛传她的天资,甚至有人说自己能够成为第二个“北仙”,这些言论对于静心修佛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捧杀。

   有些人修佛为了放下刀剑。

   有些人修佛为了拎起刀剑。

   易小安修佛,却与刀剑无关。

   只为了打发时间。

   她静静站在圈子外,看着圈内的黑袍与青袍相对而立。

   两个自己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人。

   两个彼此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人。

   红髻别发的女子捋了捋发鬓。

   她平静看着那个圈子,圈子里的那个黑袍男人比印象里要高了些许,背影却恢弘了很多,像是一座山,巍峨而气势磅礴,依旧像当年那样拎着自己的芙蕖,却不再像是当年那样的瘦削卑微。

   这其实只是一场很平常不过的对峙。

   与流亡北魏的时候不同。

   不会见血。

   不会受伤。

   甚至算不得对峙,只能算是切磋。

   易小安笑了笑,望着那人拎剑的背影,只觉得他变了许多。

   却有一点没有变。

   拿起剑之后,心中便再无其他。

   ......

   ......

   一句“请教了”。

   能担得起易潇这句话的人已经不多。

   青石就是其中一位。

   小殿下一目株莲,一目龙蛇,目不转睛盯住面前的那袭青袍。

   这位年轻的监院大人双手抬起,卸下脖颈悬挂的绿檀佛珠,双手合十,佛珠开始自行轮转。

   一圈又一圈无形的气机荡开。

   青石轻轻说道:“孩子们还在院里。”

   易潇笑了笑,说道:“我懂的。”

   这一道三丈之圈已经被易小安的元力封锁,不会有声音和气机传出去,无须担心影响内院的小沙弥。

   小殿下缓缓收敛笑意。

   对攻杀伐有千百般手法,女阎王的摘发杀人是一种,红衣儿的出鞘归鞘是一种,任平生的剑境,钟玉圣的指杀,东君的拨弦......这些都是极强的杀伐之术。

   而佛门的金刚体魄,则是这些杀伐之术最不愿意碰见的对手。

   小金刚体魄横行九品。

   大金刚体魄堪比宗师。

   青袍鼓荡复又落下,青石小和尚双手合十,宝相庄严。

   他的肌肤之上泛起了琉璃之色,晶莹剔透,流转青色佛光。

   大金刚琉璃境界。

   易潇深吸一口气,他距离青石只有三丈距离。

   也就是一眨眼的距离。

   他脑海里闪过了无数的杀伐之术,自行悟出的也好,偷学的也好,几乎没有一样可以奈何得了大金刚体魄。

   青石轻轻说道:“尽管出剑。”

   易潇将芙蕖剑尖抵在地上,刹那奔行而起,剑光叮叮当当在地上斩出无数火光,一袭黑袍刹那飘摇而起。

   却不是直奔青石。

   而是绕行着不大不小的三丈圈子。

   圈子里已经看不清那道黑袍身影,唯有芙蕖妖剑擦在地上拖行而出的火光。

   芙蕖热烈亲吻地面,越发越炽热的剑意伴随着剑光的短暂绽放而暂留,接着堆叠,接着积攒。

   如火式。

   最后迸发。

   那柄芙蕖轰鸣一声,在看不清的角度被大力掷出。

   伴随着那道剑影,滔天的火焰刹那被引燃,轰鸣卷向那袭青袍。

   青石没有回头。

   三丈圈子里尽是域意与剑意引动的焚焰。

   青石的身形被火光刹那吞没,却纹丝未动。

   那柄芙蕖顺利射入火光里,沉寂了一刹那。

   接着陡然被大力射出,刹那钉在地面之上,入地三分,剑身疯狂震颤,几欲碎裂。

   易潇依旧高速掠绕着三丈圈子,目不转睛盯住那道巍峨不动的青袍身影。

   莲池里未曾被杀戮域意吞噬的域意胚子被小殿下疯狂丟掷而出。

   那道火光里有龙蛇咆哮,一龙一蛇的浩瀚虚影于大火中迅猛探出头颅,接着狠狠咬入火焰里。

   火光里看不真切那个僧人的面容。

   他似乎带着笑。

   易潇的株莲相盯紧大火里的那个年轻僧人,那人缓缓摊开双臂,不再是双手合十,绿檀佛珠每颗珠子自行飞散,高速旋绕着僧袍,如同星罗棋布,令人眼花目眩。

   纳须弥于芥子。

   滔天的焚焰入了绿檀佛珠,便如水入大海大洋,刹那被吞没无影,即便易潇的剑意域意再过催动,即便火势再盛大千倍百倍,也不可能真正焚到青石的一缕衣袍。

   先天立于不败之地。

   青石笑着望向易潇。

   他说道:“等你一剑,一指,一莲花。”

   腹部发音,天地震颤。

   易潇心神动摇。

   大势至。

   整片三丈天地都是煌煌雷音,振聋发聩。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