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421闭上眼,走进幽暗深处(第二更)
不知怎地,这一刻她有一点担心李乐文家的大门会忽然打开,然后李乐文会一脸笑容地迎出来,向她客气地躬身问:“嫂子这是急匆匆的去哪儿啊?”
总有一种被时刻注视的感觉,而每句问话分明总有深意。
而明明没有什么,却反倒要每每为了这样一句充满了刺探意味的问话而格外费一番周折去解释,深恐哪个字眼、何处情绪不对劲,倒叫人家多心了。
可是出乎时年预料,李乐文家的大门紧锁,挂着明晃晃的黄铜锁头砦。
时年略停脚步,垂首细思:仿佛的确是有几日没见李乐文了。
许是入了秋,到了花树凋零的时候,山间小村的生活开始变得单调和凄迷起来,所以村里的外来人开始不声不响地一个一个离开了。
村民说他们还是耐不住寂寞,回到了热闹的都市生活里去了。可是时年却总觉得,这些人走的时机选的,未免有些太巧。
不是那种不约而同,而是仿佛大家商量好了,都固定选在哪几个日子一起离开鳏。
仿佛是要一起去做一件什么事似的。
不过幸好她与这些人的交往也不算深,她只带着解忧享受这小山村的平静生活就够了。于是这些人究竟是不约而同离开,还是约好了一起走,对她的影响并不大。
只是山村安静,先生这一走也有好些日子没回来。她也明白是先生的生意忙了,一时抽不开身吧。况且小山村这时候开始变得阴湿,先生的腿也会感觉不舒服。
昨晚先生还打来电.话,说这几日就派人来接她走,说想她。
一阵风吹来,将白色的雾气兜头蒙在她脸上,打湿了她的鬓发。
她含笑摇摇头,她知道自己又是想多了。
她便攥紧了相机,继续朝前走。
.
古村里最多的是美轮美奂的徽派老建筑,村里最少的反倒是人。于是十室九空,那些美丽的老宅子一间一间地都空着。
这些日子来,独自带着相机去寻访这些无人的古宅,成了时年最大的乐趣所在。在无人的老宅子里,等一角阳光,然后捏下没人打扰的图片,心里便会无比满足。
也正因为渐渐对这些古宅细节的了解加深,所以她才会觉得微博上那个博主po出的照片有些古怪――因为在那些散碎的细节画面里,她分明看见了几处本村古宅才有的细节!
在旁人眼里,可能徽派的建筑都是一个模样,马头墙、粉墙、乌瓦、青石、苔藓而已,并不能分清彼此之间的差别。可是时年却知道,这些古建筑每一栋都是独一无二的。
再加上古代工匠都是手工操作,所以每个构件上的刀工实则都是不同。她潜心观察这些古建的细节许久,于是才能够这样地洞察秋毫。
所以既然是那些照片里出现了本村古宅的一鳞半爪,那就只能说明那个博主有可能也在本村。而且从那照片拍摄的季节背景来看,很可能他本人此时就在这个村子里啊!
可是这个村子人这么少,她却怎么想不到哪个人有可能是这位博主呢?
好奇之下,她便循着照片里的记忆而来,想找出他在照片里所记录下的本村的古建构件来。然后在那些地方,是不是也能找到证据,证实她的直觉?
她一路寻来,走过几间古宅。再度用镜头记录了那几个构件,印证了自己的直觉没有错。可是却也在那些地方并未找见任何有价值的线索,证明那个人曾经站过、看过、拍摄过。
她不甘心,便沿着小村的石板长径,越走越远。
最后走进靠着古河道边的一幢古宅。
这是幢明代的古宅,村人说这家曾经是村里的首富,子孙将生意都做到南洋去,还有子孙用赚来的钱捐了官儿当。
可是这间古宅却衰败得最严重,村人寻常都躲得远远的,没人愿意去。
都是因为传说这间宅子闹鬼。
据说因为这家的名声在外,结果引来了强盗,那一夜烧杀抢掠,天亮之后一家三十多口全都死了。而淳朴的村民相信横死的人不肯离开,魂灵永远缠着这座古宅,于是闹鬼的传说越来越盛。
时年自然不相信这样的故事,于是曾经来过一次。
只是那次也不是她自己来的,是皇甫华章陪她来的。不是她要向他求助,而是他听说了她有这个想法之后,非要陪着她来才能安心。
那次来,老宅子是否有杀气她倒感觉不深,不过那宅子的腐朽气味重倒是真的。这么多年的老宅子,每一根木料里头都一定集聚了大量的真菌。真菌腐蚀木材之后放出的气息,多年不散。
这一回时年独自推开了虚掩的大门,立在白雾笼罩的老宅子里,鼻息之间的那种衰朽的味道便更重。
她不由得停步,闭了闭眼睛。
这气息让她想起一些画面。长廊,很长很窄的走廊,她立在进门处,鼻息之间便都是这样的味道。
她还知道,通过这样的气息实则是可以推测出两栋古老建筑之间的大致关系的。
又是这样没前没后的片段画面,叫她不由得皱眉。
.
一阵风来,风卷着白雾,咔嗒一声,将院门吹得关上了。那空空幽幽的动静将时年也吓了一跳。
当看清只是门被风吹得关上了,她便笑了,拍拍自己心口。
人啊,都是疑心生暗鬼罢了。
从那照片里,她隐约感觉当中有两个构件是来自这座宅子里的。可是因为这宅子她也只来过一回,而且这宅子的衰朽程度格外地高,所以对某些细节的记忆不是太深了,于是她小心地缓慢挪动脚步,一点一点去寻找她脑海中的记忆,与眼前的所见进行细节比对。
太过凝神在仰头观看木制构件,便没注意脚下,脚不小心踢着地上衰朽的篾筐,又是哗啦一声,惊得时年好悬坐在地上。
就在此时,她隐约听见楼上有脚步声。
不是一声促响,而是符合人的布幅频率的规律的声响,嘎吱,嘎吱,嘎吱。
徽派老建筑的楼上都跑马楼,能从前厅一直通到后宅,前后贯通。可是从外面,隔着这小小的窗格子,是根本就看不清里头的半点端倪。
时年惊得抱紧相机,片刻之间有一点犹豫,是应该转头就朝门外逃出去,还是――走进去,攀上楼,看看究竟是不是有人在。
犹豫了片刻,时年还是深吸一口气,攥紧了相机走进宅子去。
她来是为了探究实情的,如果这么走了,便什么都没探究到,那就白来了。
退一万步说,若真的是遇见危险,她将手上的相机砸过去就是了。然后放声大喊,这小山村宁静而拢音,一定会有村民听见的。
手脚并用,攀上古老而狭窄的楼梯,她上了二楼。二楼的楼板有几处已经衰朽了,露出大洞,从上面能看得见一楼的青砖地面。她小心沿着墙根儿,扶着墙壁和柱子挪动脚步。
不知为什么,方才听见的脚步声虽然曾经将她吓了一跳,可是沉淀下来之后她回想起来,反倒觉得安心。
人的步幅、走路脚掌脚跟的着力点等,也是每个人都不同的。与指纹和声纹类似,不管用什么样的伪装,可是有些本.能的习惯是怎么都改不掉的。
这脚步声……她轻轻闭上眼睛,只觉,仿佛曾经十分地熟悉。
.
窗外的雾越发地大了,之前还朦胧照耀的太阳也终于败下阵来,彻底被白雾遮蔽住,难以用光和热来为这小山村驱开白雾。
老房子的内宅本就幽暗,这样一来便更是考验眼力。在这样的光影条件下,眼睛虽然还能视物,可是却看得模糊,甚至有可能会出现判断的差错。于是这时候显得眼睛好像有些多余了。
她便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睛。
不知怎地,仿佛对自己的耳力十分自信。并不担心眼睛所看不见的黑暗环境,自信凭着耳力就能代替眼睛去,而且两种感官之间可以自由转换,并不存在太大的准确度的差异。
就像,之前听见那脚步声的感觉。
那么微小的动静,她的脑海中却会自行分析出那么多细节来,足见她的耳朵是真的很灵。
时年甚至不用伸出手去帮着探路,依旧如常淡定自然地朝前走去。循着那似曾相识的脚步声,走向雾霭笼罩的古宅深处。
那幽暗一层层地加深,她的心却异样地跳得活泼。
---题外话---【明天加更。因为现在的情势已经跳脱司法管辖权范畴,安澄和汤燕犀就不会多写了。他们俩会另外开文或者开番外。】
谢谢晶晶的10花、looknovel的红包、如清风的鲜花
3张:zhaoli681029
2张:cmeisme、清舞云心
1张:manystars的月票+鲜花、颜_西_早、临风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