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裴艳玲倒真的成了束鹿县京剧团的或者说是阴德运的摇钱树,所到之处无不轰动,场场爆满。包括石家庄、天津的一些大剧院里,也能连满几十场。演出不断,批判也从未中止,隔几天总要给她念一次紧箍咒,哩哩啦啦一直持续到一九六〇年。
进步呀,入党入团呀,荣誉呀,心红呀,都跟裴艳玲无缘,她十分知趣,连想也不想这些属于下一辈子的事情。只有一条路是属于她的——就是专!她只有躲进艺术的深宫高堂之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乐趣;只有拼命练出绝活,登上别人达不到的绝顶,在观众的掌声里她才能得到一点安慰,尝到一种真正胜利的喜悦。
她先后又拜过几个师傅——
李兰亭的弟子郭景春,在北方颇享盛誉的武生,教戏也与众不同,只收三五个徒弟,一出戏教两年,登台一演果然不同凡响,使人才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李兰亭认为裴艳玲短打上的功夫十分惊人,便集中向她传授李派在“厚底”和“身段”上的绝技。
侯永奎,人称“活林冲”,著名的北昆演员。裴艳玲跟侯老先生学了《夜奔》、《钟馗嫁妹》等戏。
李少春,教了她猴戏。裴艳玲从李少春身上得益最多的是表演的凝练、含蓄、精粹、大方、帅而不浮,稳而不滞。不论多么繁难的技巧,经她演来,似乎是轻而易举,使人看着舒服,不必替演员着急或捏一把汗。
在一片白眼的斜视中,裴艳玲的演技却长足前进,逐渐成熟了。阴德运想压她也压不住了,想把她永远扣留在自己的身边也不可能了。酷爱河北梆子的省委领导人林铁、刘子厚,雄心勃勃,想成立一个尖子剧团,能在全国打得响,最好能把河北梆子推向全世界。抓出一台好戏,只要一拍电影或一出国演出,不就让全世界都知道河北省有个美妙的剧种——河北梆子吗?
这个剧团的名称叫“跃进河北梆子剧团”。
两位领导人下令把裴艳玲调来,月工资定为一百七十元,此数目在这个新剧团里已经算是高的了。因为省委领导有指示:“人家原来是挑班的,应该定高点儿!”
好像还是对裴艳玲的照顾。殊不知,她的名气越来越大,工资却越来越低。
裴家父女对降工资当然不会欢欣鼓舞。特别是听说阴德运向省里提了条件:如果非要从束鹿京剧团调走裴艳玲,也必须把他调到省里来。由束鹿县转到省会大城天津市来,由县管干部变成省管干部,这真是一招好棋!省里下大力气调裴艳玲,就不能不答应阴德运的条件,裴园却坚决不同意。他父女受够了阴德运的气,可不愿再看他的鬼脸,在他的鞭子下唱戏。更主要的是裴园瞧不起河北梆子,不愿让女儿改行……
这是省委书记拍的板,裴园不是自找倒霉吗?
开批判会!
裴园的罪名仍然是他的女儿,阴德运说:“告诉你,孩子是国家的,不是你的!是党把她培养成现在这个样子,你却把她当成私有财产,带着个小毛孩子满天飞,是不是想置房子置地,当地主恶霸?”
摆开这阵势,裴园就一点本事也没有了。他想摆肉头阵,任你把老天说下来,他反正有一定之规。阴德运当然有办法治他,转脸对裴艳玲说:“裴艳玲,你已经挑班好几年了,也懂事了,往后你的事由你自己做主。你是党培养的,由县团到省团,这是省委领导对你的信任,你自己说,来不来?如果不来就天天开你爸爸的批判会,直到他点头为止!”
十三岁的裴艳玲使出吃奶的劲才想明白:她不是爸爸的女儿,而是国家的财产;不是爸爸裴园、奶师李崇帅以及李兰亭、郭景春、侯永奎、李少春等老前辈培养了她,而是阴德运那个党培养了她。反正她答应了,她只能答应。
裴园一气回傅家佐村种地去了。他辛辛苦苦拉扯起来的女儿,才刚满十三岁,把她一个人扔在天津实在不放心!没有办法,前功尽弃,他只好撒手闭眼了……
艳玲怎么哭也不行,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了。她怎么能离得开父亲呢?父亲对她管得很严,她虽然已经挑班多年,父亲还是对她说打就打,说骂就骂。早晨她晚起一会儿,扫帚把就打过来了,练功练不好也打。父亲惯了,她也习惯了。其实是打不疼的,如果父亲不打她,那真是要出事了。每逢父亲挨批判的日子,就不管她。在继母不在身边的这几年,她的衣服,包括袜子、内衣都是父亲给洗,而父亲的衣服从来不让她摸……
一九六〇年五月一日的晚上,毛泽东主席在天津干部俱乐部的大剧场里观看了裴艳玲的《大闹天宫》。演出后上台接见的时候特意把她拉到自己身边,裴艳玲战战兢兢,她真想偷眼看看阴德运的脸色,不知该不该靠近毛主席。万一说错话会不会又惹麻烦。刚才还是神通广大、胆大妄为的孙猴子,一回到人间立刻变成了过分早熟的孤儿,胆小而又谨慎。
毛主席说:“好一个毛猴子,有真本事!”
她更不知说什么好了。
毛主席问:“你多大了?”
“虚岁十四。”
“唱戏几年了?”
“从五岁开始。”
“还会唱什么戏?”
“……”这怎么回答呢?她会的戏多了。
不知为什么,那天晚上毛主席兴致格外高,想听听裴艳玲唱两口儿。
裴艳玲清唱了一段京剧《空城计》:“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她忽然想起自己的父亲,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