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重生之首富人生

第1622章调研二

重生之首富人生 饱食 4164 2023-09-07 17:03

   第1622章调研二

   “开饭喽!同学们,今天吃面条。”刘校长乐呵呵的端着一大盆热气腾腾的面条走出厨房,一下子就愣住了。

   外面的操场上,站了十几个人,看样子都像是上面来的大领导。

   他环顾一圈,终于看到了党爱群这么一个熟人。

   这个地区教育局局长虽然上任只有一个月,但是已经来过两次他们学校了。

   “党局长,这是上面领导来检查了吗?怎么也不提前通知我一声,我好多做些面条。”刘校长端着盆站在那里,显得十分局促。

   党爱群大步向前,伸手接过他手里的盆,“刘校长,你不要紧张,今天不是检查,我们只是随便过来看看,了解一下情况,剧组来了几天了?拍摄还顺利吗?”

   党爱群对这里的一切都很熟悉,端着面盆就到了厨房边的一间屋里,这里有两张老式的折叠圆桌,几把凳子,这就是襄达小学所谓的食堂。

   “昨天到的,一到他们就开始拍摄,昨天拍了半天,今天一早上又拍上了。”刘校长跟在党爱群身后进了食堂,一边回答问题,一边偷眼观察特别小组的人。

   这些人面生得很,穿的又好看,肯定不是地区那些干部,闹不好是省城来的。

   一想到这儿,刘校长心头升起一股热忱。

   难道说省城来人要给他们捐献物资了?

   容不得刘校长想太多,他刚才那嗓子开饭了已经震动全校,从各个教室里涌出了三四十个小学生,向食堂这边跑来。

   “都给我站好队,守点规矩,今天有客人来。”刘校长的大嗓门再次响彻校园。

   小学生们规规矩矩排好队,拿着自己的餐具,眼睛盯着桌上那盆热气腾腾的面条,有几个没出息的,口水差点都掉出来了。

   方才厨房里那个中年妇女端着一盆刚刚炒好的土豆丝走进食堂,她和刘校长开始给学生打饭。

   一份面条,加一勺子土豆丝,打好饭的学生坐在折叠圆桌边,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面条很好吃啊!”

   “要是天天都能吃到面条就好了。”

   孩子们小声的窃窃私语,那一盆只加了一点葱花和盐的面条竟成了天底下最美味的食物。

   三台摄像机全部涌进食堂,从各个方位拍下这一场景。

   整个特别小组的人静静的看着,谁也没出声。

   他们在燕京时,知道边区的条件艰苦,可是没想到会艰苦成这样。

   刚才那几个嫌弃宿舍味道大的女老师,此时已经开始垂泪。

   所有的学生都吃上饭了,刘校长这才出了食堂,尴尬的搓着双手走了出来,“党局长,不知道你们要来,面条没做那么多……”

   “我们是吃过饭来的,刘校长,不要客气,你和老师先吃,吃完后,我们想向你了解一下情况。”不等党爱群说话,苗霖先开了口。

   刘校长不知道苗霖是谁,不过看她的派头,知道很有可能是比党爱群还大的官。

   他没动,望向党爱群。

   “老刘,这是教育部的苗司长,专门下来调研的,你别傻站站了,赶紧和老师们先去吃饭,吃完饭咱们开个小会。”

   党爱群发话,刘校长这才吆喝学校的老师进食堂吃饭。其实襄达小学算上校长一共才三名老师,老刘、做饭的冯大姐,还有一个四十多岁的张老师。

   刘校长让冯大姐和张老师先吃,他又去邀请摄制组的人。

   这支拍摄小组一共七个人,导演、赵丽、三名摄像师还有两名剧务,除了三名正在工作的摄像师,其余四人都看出来有的孩子根本没够吃,但为了给他们留一份故意说吃饱了。

   赵丽早已经泪水涟涟,她擦着泪进了食堂,大声道:“同学们,赵老师一点都不饿,我们都不吃。好,现在老师问一个问题,你们都要诚实回答我,没吃饱的举手。”

   孩子们面面相觑,终于,一个六年级的男生迟疑的举起了手。

   有带头的就好办了,陆陆续续又有几个孩子举了手。

   “来,赵老师给你盛面条。”

   赵丽抄起了大筷子,给没吃饱的孩子捞面。

   导演和剧务则回到自己的车里,搬出了两箱方便面火腿肠和榨菜,这都是他们带过来的。

   三人给每个孩子发了一根火腿肠和一袋榨菜,一边发,一边说:“慢慢吃,如果面条不够吃,叔叔这里还有方便面。”

   孩子们拿着火腿肠和榨菜,开心的就像过年一样。

   “这是什么?真好吃啊!”

   “这都不知道,这个叫火腿肠,我在电视上看过,是大城市孩子吃的。”

   苗霖慢慢转过身,抬头看向半空中的那面国旗,缓缓道:“小党,谢谢你的那份报告,我在这里向你保证,我一定尽自己最大努力,改善这里的条件。”

   “苗司,谢谢你。”

   “不,我们都应该谢谢你,我为教育系统有你这样敢说真话的老师感到骄傲。”这位女司长说话的时候,眼眶始终是湿润的。

   午饭后,刘校长安排了一间教室,把苗霖等人请了进去,襄达小学三位老师全部参与了会议。

   会上,苗霖详细的询问了襄达小学现有的学生数量,以及襄达镇周边群众的平均收入等情况。

   刘校长就是本地人,对这些都非常了解,对答如流。

   苗霖亲自将这些答案记录下来。

   苗霖问完之后,扭头开始问自己的下属,“你们都说说,如果想要改善襄达小学的现状,都需要做些工作?”

   没人比党爱群更清楚,这些答案都装在他的心里。

   “苗司,如果只是单纯的改变孩子们的食宿和教学条件,我算了一下。襄达小学共有42名学生,其中29名走读生,13名住宿生,走读生回家吃饭,住宿生要在学校住五天,一日三餐,按照每人每顿3元的标准,一天需要9元……”

   “还有,可以将现在的宿舍简单翻修一下,增添几张上下铺的铁床,还有炉子等取暖设施,榆树地区早晚温差大,这些是必不可少的,还有取暖用的煤,这些都算上,一年大约是……”

   “还有就是老师的问题,目前小学三名老师都是本地人,因为襄达小学地理位置偏僻,地区教育局不会将援教的老师分配到这里,导致有些科目的师资力量不足……”

   党爱群随口就说了一大堆,苗霖认真的记录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