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东汉末年枭雄志

一千三百六十八 找到大银矿了

东汉末年枭雄志 御炎 6209 2023-08-18 02:15

   郭瑾给郭珺送来了一整艘船的赏赐物。

   有钱有粮食有吃的穿的还有用的,很多东西。

   就算郭珺自己不想要,拿去赏赐给部下也是可以的。

   跟随他一起创业的部下们,要想留住他们在自己身边,必要的支出是很有意义的。

   大家都是来自富庶的魏国,家乡远在中原,忽然间要离开中原定居在这样的地方,他们心里没点想法是不可能的。

   所以厚待军队、部下就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树立威望,厚待部下,让他们到最后都不好意思、不舍得离开自己。

   郭瑾不仅给郭珺送东西,还写了信告诉郭珺,说他需要的东西自己会准备好,随后送到,现在送来的是身为兄长的一点心意。

   这个意思就非常明确了,生在帝王家的郭珺怎么会不知道呢?

   他知道自己改变不了,所以也没有想着要改变什么,只是……只是心情稍微有点复杂而已。

   怀着复杂的心情,郭珺写回信给郭瑾,向他表示祝贺。

   并且在书信中正式向他称臣,以臣子的身份向帝王恭贺,祝他万寿无疆。

   郭珺觉得郭瑾需要的可能就是这个。

   父亲的时代结束了,兄弟的时代开启了。

   魏帝国和西蜀公国之间不再有父子关系,而是具备了兄弟之间的特殊关系。

   兄弟之间就和父子之间不同了,该做的改变就必须要做出。

   当然,与此同时,他的时代也开启了。

   兄弟是皇帝了,他怎么说也是个国君,怎么说也是可以在一地叱咤风云的人。

   兄弟在国内大展拳脚的同时,郭珺觉得自己也很有必要展露一下自己的拳脚,以显示自己也是郭鹏的儿子。

   于是乎,郭珺也开始了第二轮的殖民征伐。

   在没有遇到足够强势的、拥有足够多人口的本地势力之前,郭珺觉得军事征伐是很有必要的。

   一旦遇到了拥有一定势力的本土势力,比如人口超过十万的大聚落,郭珺感觉自己就很有必要采取一些特殊手段去对付他们。

   他手上的兵力不是无限的,郭鹏给他的投资就是一万人,而可以增加兵员数量的人口想要抵达这里至少需要三年时间,他不可能获得更多的兵力投入。

   所以,他需要用点特殊手段避开和大势力的正面交锋,而要采取弯道超越的手段和大势力交锋。

   比如王海波这群人之前摸索出来的,用先进兵器换取信任与合作,然后挑唆几个势力之间进行搏杀,从中渔翁得利的办法。

   兵力有限,一味地军事征伐并不能获取胜利,战国纵横家的手段才是王道。

   郭珺接受过纵横家学说的教育,知道这一手改天换地的本领该如何施展。

   这片土地,正是给他施展才华的绝佳舞台。

   不过在没有发现大型政治势力的情况下,军事征伐还是主要手段,眼下他的目标是攻伐深入内地之后发现的七个人数或多或少的部落。

   大概加起来能有个三四万的人口。

   这批人口再给抓过来奴役一下,建设一座城池的人力就该齐聚了,接下来,就是等着魏国国内的专业人士前来指导了。

   等国内的筑城专家们抵达之后,郭珺就能着手建设他想要的城池了。

   总是住在军营这种地方也不是个事儿。

   短期还可以简单的应付一下,长期必须要有一座可靠地城池用来遮风挡雨,规避风险。

   城池才是一切的根本。

   郭珺开始大展拳脚的时候,郭瑾在洛阳城内得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郭鹏从延德六年开始就派驻到倭岛上探索金银矿产的探索团队火急火燎的从倭岛归来。

   他们火急火燎的赶回了洛阳城,向新皇帝郭瑾汇报,说他们在倭岛上找到了一个巨大的银矿。

   具体多大还不清楚,但是就目前勘探到的矿脉,已经是十年都无法开采干净的巨大矿脉了。

   他们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的矿脉,尤其还是银矿这种贵重金属矿。

   按照目前的估算,每年采个几千斤乃至上万斤的白银应该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难题,只要人力物力和运力跟得上,他们可以源源不断把白银送回魏帝国。

   郭瑾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大为兴奋,立刻将这个消息告知了正在搞教育改革的郭鹏,郭鹏得知以后愣了一会儿,露出了笑容。

   “上天待你不薄,阿瑾,为父探索七年探索不到,你一登基,就找到了,如此一来,在你做皇帝的时候,应该不用担心没有钱用了。”

   郭鹏随后建议郭瑾派遣更多的人去勘探开采银矿,然后运输更多的白银回来做储备金,然后做好发行银币,推动货币改革的准备。

   “铜钱笨重,价低,大宗交易往往极不方便,绢布丝绸价格高,能用来进行大宗交易,但是本身脆弱易毁,并不保值,一旦遇到大型灾祸,容易血本无归,不利于民间商业发展。

   若要更好地推动商业发展,收取更多的商税,则推动白银作为货币流通是必须要进行的事情,你要尽快储备数量足够多的白银,制作数量足够多的银币,然后把白银和粮食挂钩。”

   “为什么一定是粮食?”

   郭瑾询问。

   “因为人不能没有粮食,到了灾荒之年,家财万贯比不过手中有粮,粮食才是最硬的硬通货,阿瑾,你记住,不管你用什么做钱,必须要和粮食挂钩,粮食才是根本。”

   “如此……儿子明白了。”

   郭瑾表示已经明白了郭鹏的意思,然后下令,从内廷东厂内调派足够多的专业人手奔赴倭岛大银矿,前往开矿,增加银矿的开采量。

   又下令亲信卢毓奔赴倭岛,担任白银转运使之职,全权负责银矿开采和转运的工作,确保开采出来的白银可以最大限度的转运到魏国来。

   怀着激动的心情,郭瑾期待着来自倭岛的更多好消息——

   根据前来汇报消息的人说,不单单是银矿,还有小规模的铜矿和金矿,若是开采到位,每年能给魏帝国带来数量极大的收益。

   小小列岛,支离破碎,结果却找到了那么多贵重金属。

   如此开采下去,不用一年,就能把之前七年郭鹏为此支出的成本全部收回,开始盈利。

   这让郭瑾非常高兴。

   本来因为大运河和大驰道这两大工程而显得财政有些紧张的魏帝国因为这个巨大的收益,忽然变得有钱了起来。

   这笔财富的增加,让郭瑾的底气足了不少,之前不敢想也不敢做的事情,现在有想法了。

   大运河和大驰道的支出,依靠延德十年郭鹏从天下豪强庄园里掠夺的财富可以支持下去,可是想要做点其他的事情,就略显不足。

   现在有了银矿的巨大收入,郭瑾被束缚住的手脚就得以获取自由。

   他固然可以把发现大银矿的消息作为好消息公之于众,宣扬自己上位的合法性与注定性。

   但是比起这些,他觉得还是实打实的功绩比较有意义。

   实打实的功绩更能让人们感受到他作为皇帝的存在感。

   他是皇帝,他不是提线木偶,不是郭鹏推到台前的橡皮图章。

   他有自己的意志,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办事,而不是听从郭鹏的吩咐去办事。

   但是依然活着并且担任司隶校尉的程昱总是让人们有这样的想法,而他并无法扭转人们的这种看法。

   这让他感到无奈。

   于是,他想到了证明自己存在感的最好方式——发动战争。

   魏帝国的四周的确没什么敌人了,就算有,也被打服了。

   漠州和平州的犁庭扫穴战略是以积累小胜变成大胜的模式,几十上百的斩首并不能激励人心,常年累月的战争模式已经让人们习惯了。

   交州和云州的战事也并不激烈,多是类似于犁庭扫穴的战争进行方式,经常捷报,但是斩首数和战利品的量也不大,不能激励人心。

   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战争,只是教训那些不听话的土著。

   对方根本不是一个国家,体量不同,打起来也没什么意思。

   打到最后也就是开发多少多少土地,获得多少多少可以做工的奴隶罢了。

   哪有灭国之威来的酣畅淋漓?

   要想立威,要想真正确立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最好的莫过于拿一个不听话的国家开刀,以此证明自己同样是一个尚武的皇帝。

   魏帝国文武双举并立,不仅重视文举,也重视武举。

   文武官员是两条不相干的平行线式的晋升法则,这也就注定了魏帝国不仅对文治重视,对武功也一样重视。

   郭鹏在位期间办了太多的大事,把自己文治武功的业绩推向了高峰。

   然后在最为荣耀的时刻光荣退休,留下不败传说——他戎马一生,未尝一败。

   这是他威压天下的重要原因,他在世人眼中就是无敌的。

   只要他活着一天,就没人敢挑战魏帝国的正统。

   可要是他死了呢?

   郭瑾知道自己不能和父亲相提并论,但是文治武功上,怎么着也要向父亲致敬才是。

   他不能只是专注于文治,武功上,他也必须要有能拿的出手的战绩。

   讨伐西域姑且不论,他自己亲自主导的战争必须要有那么一两次。

   武力强横永远是一个国家兴盛的基石。

   武力不强横,一切都白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