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怎么现在才回来!”常嬷嬷看姐弟两个嬉笑怒骂着回来,然后再看看这准备了一大桌好菜,都凉下来,心里未免有些生气。
“嬷嬷,我们刚刚去找钱伯谈事情了,所以有些没有提前告诉您,不好意思呀!”王知若坐到常嬷嬷身边,抱着常嬷嬷说道。
“好啦好啦,快吃饭吧,我刚刚让丫鬟去热了这几道菜,还有几道在路上了,你们先吃吧!”常嬷嬷说道。
“好嘞,我正好饿了。”王知若满脸堆笑,都要开花了。但是又有谁知道,这笑容背后隐藏了多少的压力与无奈呢。
等吃完饭之后,王知若和李言一起,又接受了来自常嬷嬷的爱的叮嘱。(其实是神烦的叨叨)我们可怜的小李言,不只要听王知若逼叨逼,还要听常嬷嬷训话,真的简直不要太惨啊。
“我说的话,你们两个都听清了没有。”常嬷嬷清清嗓子,开始了收尾工作。
“听清楚了,姐弟两个一听到这话,就知道该结束了,然后马上强打起精神,用十二万分的马力来喊出了这句话。”
“好了好了,我是老了,但是我又不聋,你们没必要讲这么大声。”常嬷嬷听到姐弟两个这个分贝,赶紧清了清耳朵,这实在是太聒噪了点。
“好的,嬷嬷!”姐弟两个又齐声回答道。这么些年,倒也就在这种事情上练出了默契。
听常嬷嬷照例训话之后,姐弟两个就走了出去,然后各回各屋睡觉了。
李言因为明天一大早就要去蛮荒之地,兴奋的一夜都睡不着觉,心想着蛮荒之地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为什么大家都如此的闻风丧胆。自己可得好好的去一探究竟,说不定有什么新发现呢。
李言是兴奋的睡不着觉,王知若是担心的睡不着觉。这次过去谈不谈成她倒是不在乎了,反正也不缺这么一块地方,自己国家的银子是够花的。只是派出去的人,最好都能全数的回来。要是少了一个人,她怕是能动兵把这个蛮荒之地团灭。这人没啥别的爱好,护犊子倒是一绝。就像平时对李言一样,李言只有她能欺负,别人谁要是欺负了李言,绝对跟他一杠到底,绝不姑息。
这次过去那些蛮子不知道还会开出什么条件,不过这些条件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要是开的太离谱,那就直接走人。如果拦着不让走,就让钱忠把烟花一放,然后自己这边就派人过去把他们给救回来。
“你们路上一定要当心,千万要保护自己的安全,不要出什么岔子。谈不谈得拢不要紧,一定要给我安全回来呀!”王知若在早上上完朝之后,就去给他们送行了。
这送行送的还满脸不舍,王知若还想到什么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但是刚开始想就把这个念头给打断了,毕竟这一去兮不复还也不行啊,人得给整回来啊。
等到送别完,他们就上了马车。王知若看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车,心里莫名伤感,然后鼻子一酸,眼泪眼看着就要掉下来。
结果旁边萍儿一安慰,那眼泪就跟止不住了似的,一直往下掉。
常嬷嬷上午赶忙抱着王知若,王知若边哭边说:“我不想让言儿出事儿啊,他是我养了这么多年的弟弟,我真的不想看他出任何事情,这蛮子要是对他干出个什么来,我这心怎么安啊!”
“没事儿的,不哭不哭啊,言儿不会有事情的。他会保护好自己的,再加上不是还有你钱伯呢,没有事儿的啊!”常嬷嬷边拍王知若边安慰道。
“我真的好害怕,昨天晚上一夜都没有睡,要是那些蛮子敢对言儿干出来什么,我一定要把他们碎尸万段。”王知若用哭腔把这种最凶狠的语气给说了出来。
在场的大臣们,都脖子一紧寒毛一竖。现在都知道李言是王知若的***了,要是谁真的敢动,估计真的是不想要命了吧。
不过他们也是头一次看王知若这么脆弱的时候,以前王知若都是以铁汉形象示人的,虽然不是什么冷酷无情铁面无私,但是还是对人有一种疏离感,而且让人觉得她不像一个女子,也不像男子。就是一个无性别的人士,她就是她自己,然后游离在这人世间。
这一哭,好歹有些烟火气儿了,让人知道她还是有点心的,起码像一个活生生的人了。平时在处理朝政的时候,无论国家发生多大的事情,王知若都会不紧不慢的给出指令,丝毫不慌张,甚至非常的从容淡定。
但是这次面对自己弟弟出征,倒是真的不淡定了,她哭的这种撕心裂肺的模样,是能在他们心里记一辈子的。
王知若这边情况是撕心裂肺,但是李言那头倒是没有这种感觉,反而是一种很轻松自在的氛围。李言丝毫不担心,自己会在那边发生什么危险。
“钱伯,你说这谈判到底需要多久啊,我们能在一天之内谈完嘛?”李言问道。
“这个钱伯也不知道的呀,不过这件事情要是谈的顺利,那就一天,不顺利咱就两天嘛,反正这一天两天跟他们耗下去,也是无妨的。”钱伯说道。
“可是我不想耗,我想速战速决!”李言说道。
“言儿,切记不可说出这种速战速决的话。谈判讲究的是一种策略,还有消磨的时间,如果我们能速战速决的谈完,那就没有必要亲自去一趟了。他们直接过来跟我们签订文书就行,何必我们再跑到那蛮荒之地,去跟他们谈判呢。”钱忠说道。
“理倒是这个理,就是不知道那群蛮子会提出什么无理的条件。”李言说道。
“先不说会提什么条件,把那个蛮子的称呼给改了,万一你在人家那边脱口而出称呼蛮子,岂不是无理。这还显得咱们国家一点气度都没有,竟然叫他们蛮子,说不定就直接把你扣下了。这可是正当理由,因为你侮辱了人家。”钱忠叮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