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天下

第五百零二章 截断归途

天下 高月 7899 2023-09-07 18:45

   第五百零二章 截断归途

   大小勃律也就是今天克什米尔巴方实控区,位于高山和峡谷之中,延绵千里,小勃律在北面,大勃律在南面,在传统的地缘政治格局上,小勃律亲唐,而大勃律则偏向吐蕃。

   大小勃律之间尽管都是崇山峻岭,但也有路途相通,发源于吐蕃象雄的信度河向北奔流二千里后,在大勃律调头,转向西面的吐火罗,继而再转向南流入信德,最后在旁遮普入海。

   调头向西,流入吐火罗的信度河便成为了大小勃律的分界线,也是唐军需要克服的第一个障碍。

   此时已是贞治二年的一月中旬,尽管在平原地区已开始有了春的气息,但在高海拔的高原山区依然是冰天雪地的世界,这里的积雪终年不化,信度河却因流经峡谷底部,水流湍急而难以冻结,终年不冻,河水在这里谷深水急,根本无法渡河,如果不熟悉地形到这里,最后只能绕道千里,从健陀罗渡河前往朅师国,再从那里进入大勃律,但

   七千唐军在两名向导的引路下,来到了大峡谷的边缘,信度河在这一段又叫做狮泉河,向导知道有一条小路可以下到谷底,然后借助绳桥渡过湍急的河水。

   只是绳桥早在天宝八年后便被小勃律人斩断,这是为了防止吐蕃人借道大勃律再次进攻小勃律,但土生土长的猎人即使没有绳桥,他们也能渡过急流险滩。

   七千唐军从悬崖上的小路艰难地下到谷底,战马也跟了下来,谷底水雾弥漫,白浪滔天,巨大的激流轰鸣声震耳欲聋,这两名向导都是当地猎人,他们扎了一只木筏,在一段约两里长十丈宽的急流中漂流,他们机会只有短短的一盏茶功夫,如果木筏被冲翻,他们必死无疑,或者错过了时机,木筏撞上河中的巨石块,他们同样也会没命。

   但上天眷顾唐军,两名向导都有惊无险地渡过河水,这时,他们找到了两块突兀的巨石,将长绳绕过巨石,开始绑扎绳桥,其实他们只是搭几股绳子,真正的渡河索桥他们做不到。

   很快,三百余名唐军工匠攀着长索爬到对岸,开始迅速搭建索桥,而对岸,同样三百名军匠也在配合对岸一齐搭桥。

   如果是当地人搭桥,至少要一个月的时间,但在五百专业唐军工匠的努力下,仅仅三天,一座长三十丈,宽仅一长索桥便搭建而成,上面铺了木板,七千唐军渡过了狮泉何,向大勃律浩浩荡荡开去。

   ........

   大勃律的都城叫巴勒提,位于狮泉河西岸,是一座建立在高山上的城池,被称为高山之城,大勃律的居民都比较分散,分布在各处的高山峡谷之中,巴勒提城内居民却不多,只有一万余人,城池也不大,连中原最小的县城都无法相比,在雪域阳光的照耀下,它就仿佛一座梦幻中的城堡。

   大勃律最早也是向大唐臣服,早在开元年间,它曾三次遣派使者前往长安觐见李隆基,但由于路途遥远,唐廷无法给予大勃律庇护,大勃律终被吐蕃人所控制,成为了吐蕃的附庸国,天宝六年小勃律战役后,吐蕃军退出了小勃律,却依然控制着大勃律,这次吐蕃大军进军吐火罗,便是借道大勃律,可以说,大勃律就是吐蕃前往吐火罗最重要的桥梁,占领了大勃律也就截断了吐蕃人的归途。

   吐蕃人也深知大勃律的重要,因此他们也留了五千军驻扎在大勃律,五千军对于七千唐军人数略少,但吐蕃军占领了有利地势,有充足的补给,有高原作战的优势,两千军的差异已经弥补不了唐军处于劣势的事实了。

   战争有的时候是看诡道,但更多时候是拼实力、拼士气,这个道理安抱真也知道,在渡过狮泉河后,安抱真从斥候那里得到吐蕃军的实际驻兵,他便下令唐军停止前进,驻兵在距离都城一百二十里外的一座山谷之中。

   这时,一同前来的小勃律相国雅辛被士兵领来见安抱真,雅辛是一名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他是大勃律国王廷素的弟弟,掌管着小勃律的政务,这次唐军出兵大勃律,要对付的并不是大勃律的军队,而是驻扎在大勃律的吐蕃军,那么赢得大勃律国的支持,便是他们获得胜利的一个重要保证。

   雅辛年轻时在长安住了十年,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他来到安抱真面前,向他躬身施礼道:“参见安将军!”

   安抱真回一礼,将李庆安写给大勃律国王的亲笔递给了雅辛,诚恳地道:“下面就要麻烦先生了。”

   “没问题,我一会去说服我的兄长,让他识时务,明大局,与唐军合作,以保大勃律的国运。”

   “不知先生有多大把握说服国王。”

   雅辛想了想便笑道:“本来只有五分把握,但有赵王殿下的亲笔信,应该有七分把握,我知道兄长在吐蕃人的压迫下也很苦,如果唐军有足够的实力替他赶走吐蕃人,他应该很乐意和安西合作,我心里有数。”

   “那好!就拜托先生了。”

   雅辛当即离开了峡谷,带了几名随处前往巴勒提城去执行安抱真的命令。

   ......

   大小勃律原本是同宗同族,都是勃律国人,数十年前勃律国被吐蕃击败后便分裂成了大小勃律,尽管已经分裂,但两国的关系一直非常密切,小勃律女王雪莲还曾经许配给大勃律王子,只是因为天宝六年的小勃律之战,使小勃律被唐军控制,而大勃律依然被吐蕃军控制,正是这个原因,两个国家失去了一次统一的机会,尽管双方已经好几年没有官方往来了,但民间往来依旧络绎不绝,血浓于水,双方依然是兄弟之国。

   大勃律的国王叫做廷素,今年五十出头,掌控大勃律近三十年,从亲唐到亲吐蕃,期间时局的变化使他已经看透了大小国之间的博弈,大勃律没有什么选择,大唐强势,依附唐朝,吐蕃强大,依附吐蕃,只有这样,大勃律才不会被灭亡,这是他的无奈选择,可如果真要廷素选择,他宁可选择唐朝,原因很简单,唐朝不要他一文钱,相反还会赠他丰厚的礼物,而吐蕃就办不到,五税一的沉重税赋,他们已经缴纳了十几年,吐蕃人的盘剥和对经商的限制,使大勃律人一直处于一种赤贫状态,而他们的兄弟之国小勃律就要比他们富裕得多,这些年,很多大勃律人都渡过了狮泉河,去小勃律谋生,使得原本不如他们的小勃律开始将他们远远抛在后面,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繁荣,大小勃律的差距越来越大了,这让廷素心中充满了无奈,他也无计可使,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今天他一早起来,便觉头痛欲裂,总觉得今天或许会有什么事发生,就在这时,下人禀报,他的弟弟雅辛来了。

   廷素怔住了,他们兄弟已有三年未见面,这几天并不是什么特殊日子,他怎么来了?廷素一转念,便隐隐猜到兄弟此次来,恐怕和当前的局势有关,此事不能让吐蕃人知晓,他立刻吩咐一名心腹道:“将他从侧门带进宫,不要让人发现。”

   过了不久,雅辛便在两名侍卫的带领下进了房间,兄弟两人三年未见,此时见面格外亲热,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你怎么来了?”廷素拉着兄弟的手坐了下来。

   雅辛笑着试探道:“我是特地看一看兄长,看看兄长最近是不是过得很好,听说吐蕃赞普过境,有没有给大勃律带来什么实惠?”

   “实惠?”

   廷素苦笑了一声道:“他过境除了给我带来无穷的烦恼外,我看不出有任何实惠可言,他来一次,我的国库就变成空空荡荡。”

   说的这,廷素又叹息道:“吐蕃人就像蝗虫一样,恨不得把我的一切都吞噬,人民恨我,贵族怨我,可谁又知道我的苦处?”

   “那兄长又没有考虑过和唐军合作?”雅辛又试探道。

   “嘘!”

   廷素向外看了看,他上前将门反锁了,又将兄弟拉到里屋,这才低声道:“你给我说老实话,你到底是为什么而来。”

   “我自然是为了救兄长而来。”

   说着,雅辛取出了李庆安的亲笔信,递给兄长道:“这是安西节度使赵王殿下写给兄长的亲笔信,兄长自己看一看吧!”

   廷素也认识汉文,他仔细地看了两遍,又沉默了半晌,忽然问道:“唐军现在在哪里了?”

   “一万唐军已经渡过了狮泉河,现在离这里不到两百里了,我是特地来救兄长。”

   廷素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有些话不用多说,他完全明白,李庆安的目的他也很清楚,但这并不重要,李庆安若没有目的当然也不会来找他,他关心的是李庆安目的最终能给自己带来什么?

   廷素还是在吐蕃和唐朝之间徘徊,背叛吐蕃的代价他很清楚,那就是他的人头将悬挂在城堡最高处,但回归唐朝又意味着大勃律将彻底摆脱吐蕃的奴役。

   雅辛也看出了兄长的担忧,便劝道:“现在吐火罗的局势已经很明了,唐军将在吐火罗与吐蕃军大战,唐军之所以要进攻大勃律,用意也很明显,就是要截断吐蕃军的归途,唐军是想把吐蕃军全歼在吐火罗了。”

   “可是吐蕃有十八万大军啊!”

   这就是廷素最担心的地方,吐蕃有十八万军云集吐火罗,这是从未有过的兵力,唐军可能会是吐蕃军的对手吗?

   “我觉得是兄长多虑了,如果唐军没有把握的话,那在去年吐蕃刚占领吐火罗,尚立足未稳之际,唐军就会动手,又何苦等到现在,兄长,天宝六年,大勃律已经失去一次机会了,现在又一次机会出现在大勃律面前,兄长不能再失去这个机会了。”

   兄弟的苦劝终于让已经动心的廷素下定了决心,是的,他们不能再失去这次机会了,唐军一万军队既已渡河,那吐蕃人的末日也到了。

   “砰!”地一拳,他重重地砸在案桌上,毅然道:“好吧!我就听你的劝告。”

   .......

   吐蕃军在大勃律分两部分驻扎,一支两千人驻扎在狮泉河东岸,而另一支三千人驻扎在西岸,这是吐蕃人吸取了天宝六年的教训,当时吐蕃有两万重军驻扎在婆夷水东岸,就是西岸没有驻军,才导致唐军砍断藤桥后,他们无法过河。

   这一次吐蕃军在东西岸同时驻扎,就是为了防御唐军的偷袭,吐蕃在大勃律的主将叫论察德赞,是一名吐蕃万夫长,年约四十岁,在吐蕃军中的只是一名普通的将领,没有什么名气,而且论察德赞极为嗜酒,一天十二个时辰,他至少有八个时辰是在醉熏熏中度过,也正是这样,他只能留守大勃律,而无法去吐火罗参战。

   吐蕃人的军营在大勃律都城巴勒提城以东五里处,是一座地势险要的小城堡,扼住了东去的必经之路,这天中午,大勃律国王廷素派人来紧急通知论察德赞,在巴勒提城北面五十里外发现了一支唐军巡哨队,约四百余人,大勃律的军队不敢前往,特请吐蕃军去剿灭这支巡哨队。

   论察德赞对廷素地报信没有任何怀疑,他也相信大勃律的军队没有那份胆量,他他们哪里敢去对付唐军,不过四百名唐军不多也不少,着实让论察德赞考虑了一番,最后,他亲率一千五人前去剿灭这支唐军巡哨。

   浩浩荡荡的吐蕃军在高原上疾奔,他们在高原上的作战能力要远远强于平原,高原上稀薄的空气对他们没有任何影响,他们可以长时间地长途跋涉,在奔跑了两三个时辰后,体能依然充沛。

   天色已经渐渐到了黄昏时分,这时,吐蕃军已经发现了唐军的踪迹,确实有一支唐军巡哨队在十里外的出现,他们正向北逃窜,此时,立功心切的论察德赞已经顾不得天色将黑了,他立刻下令道:“加快追击,务必追上唐军,全部歼灭!”

   吐蕃士兵加快了步伐,五百骑兵和一千名步兵像一条黑色的长龙,浩浩荡荡向北追击而去。

   天渐渐地黑了,一轮皎洁的明月在高原上升起,天空如一块纯净的黑色晶石,一座座雪峰在月光的照耀下,笼罩着一种梦幻般的晶莹色彩。

   这时,一千五百吐蕃军经过了一座峡谷,峡谷并不高,但两边却如刀劈一般的笔直陡峭,峡谷内的光线变得昏暗起来。

   峡谷长约五里,吐蕃军走到一半时,论察德赞开始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唐军作战素来诡异,会不会有埋伏,可一想到唐军只有四百人,就算有埋伏,杀伤力也不大。

   他举起酒壶,一连灌下十几口酒,酒精在他体内挥发,使他的胆量的倍增,在高原上是吐蕃人的天下,唐军算什么?

   就在这时,他似乎听到了一种轰隆隆地闷雷般的声音,声音越来越大,不止是他,所有的吐蕃军都听见了,他四处抬头,忽然发现数十个黑漆漆巨大影子陡然出现在他们面前,速度极快,挟夹着狂风,‘呼!’地向他们冲来。

   吐蕃大军吓得魂飞魄散,他们已经看清楚了,每一块都是重逾千斤的巨石,吐蕃军还没有反应过来,数十个巨大的滚石便冲进了队伍中,霎时间惨叫声大作,骨骼的‘咔嚓!’折断声,被砸成肉饼的压迫声,此起彼伏,就在这一瞬间,数百名吐蕃军已经命丧当场。

   紧接着,又有数十块巨石从两边山顶滚砸下来,吐蕃士兵吓得四散奔逃,论察德赞也惊得目瞪口呆,他调转马头便逃,但一块巨石还是砸中了他的马后腿,战马惨嘶一声,摔倒在地,将论察德赞抛出十几步外,他侥幸逃过一劫,两名士兵连忙扶起他,向来时的谷口奔去,近千名吐蕃士兵跟随着他一起奔逃,另外两百人向另一边谷口奔去。

   突来的袭击和极为劣势的地形使吐蕃军无从适从,他们甚至连敌人的影子都没有看见,但有一点所有的人都很清楚,若再不逃出山谷,这里就是他们的丧身之地。

   论察德赞更是恨得心中滴血,他隐隐有些猜到他是被廷素欺骗了,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逃出去将那个该死的国王剥皮做鼓。

   就在他们离谷口还有不到百步时,只听一声梆子响,谷口万箭齐发,强劲的弩箭射穿了吐蕃士兵的皮甲和锁子甲,射穿了他们的木盾牌,哀号声骤起,霎时便倒下了一大片吐蕃士兵,这一次论察德赞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一支箭射穿了他的头颅,将他射毙当场。

   吐蕃士兵转身便逃,在奔逃中又有数百人被唐军的弩箭从后面射倒,最终还是有五六百人逃出了射程,又向另一边出口奔去,数千唐军不慌不忙,步伐凝重如山,一步一步向山谷内逼去.

   在谷口的另一边,两百余名吐蕃士兵也同样遭到了伏击,一支千余人的唐军骑兵杀出,刀劈矛刺,人头滚滚,死尸遍地,哀嚎声响彻山谷,仅片刻时间,将这两百余人一个不剩地全部杀死.....

   一场毫无悬念的屠杀在山谷内进行,吐蕃士兵反反复复被屠杀,唐军不接受投降,所有吐蕃军一概杀死,一个时辰后,山谷里安静下来,弥漫着刺鼻的血腥之气,唐军在迅速地整理着战场,不多时,一支约一千余人穿着吐蕃军盔甲,打着吐蕃军旗帜的骑兵队伍从山谷中出来,迅疾地向大勃律都城巴勒提城飞驰而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