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镜花笔谈

第17章 唐隆之变三

镜花笔谈 绍紫 3844 2021-08-07 11:48

  还是说一下吧。

  毕竟大家可能会很好奇。

  怎么那么多政变,国家都没乱?!

  为什么政变那么容易?!

  就那么几个兵马就能发动政变?!

  其实尽管从武则天主政开始,朝局就非常动荡,各种废立、各种杀戮、各种清洗、各种政变。

  但其实这些都属于高层统治阶层的问题,几乎都没出长安和洛阳,死的也都是宗室和朝臣,很少涉及底层百姓。

  所以尽管高层动荡,但底层还是很稳定的,等于王朝的延续始终是稳固的,国家也始终在往前发展。

  毕竟谁当皇帝,谁当官,对老百姓来说其实没什么关系。

  并且唐王朝历来好战,所以对外战争非常频繁,外患也多。

  所以采用了“内轻外重”的政策,大量的军队都在边镇,而在都城内南北衙的禁军加上十二卫所的常备军人数不算多。

  这些边镇还军政不分,使得各个边镇都成为一个独立的“小王国”一样。

  而唐王朝还延续了隋朝以来的粗犷的地方统治风格,只划分州府而没有具体的细分,也只对州府的主要领导人,才进行管理任免。

  一州刺史几乎什么都是一把抓,什么都能管,官员任命,军队调动都集于一手。

  跟明清两朝相比,唐王朝的官制应该是介于中央集权制和分封制两者之间的,并且应该是偏向于分封制,或者确切点应该是地方自治。

  中央集权制和分封制本身就是各有优劣。

  中央集权制的好处是,权力和资源都由中央掌握,个别地区发生意外,影响不了大局。

  坏处是,中央如果出现动荡的话,地方直接就瘫痪了,这种国家也经受不起像李唐王朝这种,那么频繁的高层变动。

  而唐朝这种制度的好处就是,中央随便闹,地方看大戏,该干嘛干嘛!

  在长安或者洛阳几百几千人就敢发动政变,而边镇几十万大军却管都不管中央的事情,依旧在开疆拓土,打自己的仗!

  坏处是,地方实力越来越大,军队又都是百战老兵,一起异心,中央根本就无力压制。

  困扰唐王朝的藩镇之患,几乎是从立国开始就注定迟早会发生。

  无非是因为唐王朝前中期中央威望巨大,各地不敢轻举妄动罢了。

  后来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中央威望扫地,地方藩镇自然就开始光明正大的阳奉阴违了。

  言归正传。

  李旦登基改元景云后,迎来的第一份贺礼就又是一场政变。

  发动这场政变的主人公乃是李显的庶长子,李重福。也就是李重俊和李重茂的哥哥。

  这人还是蛮可怜的!

  典型的姥姥不亲,舅舅不爱。

  李显不喜欢他,韦后就更加如此了!

  神龙元年就被韦后诬陷,被贬。

  父亲李显登基大赦天下后,独独不愿意赦免他,他想上表求情自述,都没人理他。

  韦后掌权后就更加是时时派人监视着。

  同样是庶子,李重俊最起码还当过几天太子,李重茂就更加不用说了,还当了几天皇帝呢!

  他这个长子反而落了个此等地步,所以心性偏激,铤而走险也可以理解!

  可惜就是太不自量力了!

  庶人重福,中宗第二子也。初封唐昌王,圣历三年,徙封平恩王。长安四年,进封谯王,历迁国子祭酒、左散骑常侍。神龙初,为韦庶人所谮,云与张易之兄弟潜构成重润之罪,由是左授濮州员外刺史,转均州,司防守,不许视事。景龙三年,中宗亲祀南郊,大赦天下,流人并放还。重福不得归京师,尤深郁怏,上表自陈曰:“臣闻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均刑殊,则百姓惑。伏惟陛下德侔造化,明齐日月,恩及飞鸟,惠加走兽。近者焚柴展礼,郊祀上玄,万物沾恺悌之仁,六合承旷荡之泽。事无轻重,咸赦除之。苍生并得赦除,赤子偏加摈弃,皇天平分之道,固此乎?天下之人,闻者为臣流涕。况陛下慈念,岂不愍臣恓惶?伏望舍臣罪愆,许臣朝谒。傥得一仰云陛,再睹陛圣颜,虽没九泉,实为万足。重投荒徼,亦所甘心。“表奏不报。

  及韦庶人临朝,遽令左屯卫大将军赵承恩以兵五百人就均州守卫重福。俄而韦氏伏诛,睿宗即位,又转集州刺史。未及行,洛阳人张灵均进计于重福曰:“大王地居嫡长,自合继为天子。相王虽有讨平韦氏功,安可越次而居大位!昔汉诛诸吕,犹迎代王,今东都百官士庶,皆愿王来。王若潜行直诣洛阳,亦是从天上落,遣人袭杀留守,即拥兵西据陕州,东下河北,此天下可图也。“初,景龙三年,郑愔自吏部侍郎出为江州司马,便道诣重福阴相结托。至是又与灵均通传动静,亦密遣使劝重福构逆,预推尊重福为天子,温王重茂为皇太弟,自署为左丞相。重福乃遣家臣王道先赴东都,潜募勇敢之士,重福遽自均州诈乘驿与灵均继进。

  王道始至东都,俄有泄其谋者,洛州司马崔日知捕获其党数十人。经闻重福至,王道等率众随重福径取左右屯营兵作乱,将至天津桥,愿从者已数百人,皆执持器仗,助其威势。侍御史李邕先诣左掖门,令闭关拒守。又至右屯营号令云:“重福虽先帝之子,已得罪于先帝,今者无故入城,必是作乱。君等皆委质圣朝,宜尽诚节,立功立事,以取富贵。“有顷,重福果来夺右屯营,坚壁不动,营中矢射如雨。便趣大臣掖门,拟取留守,遇门闭,遂纵火以烧城门。左屯营兵又来逼之,重福度数穷,出自上东门而遁,匿于山谷间。明日,东都留守裴谈等大出兵搜索,重福窘迫,自投漕河而死,磔尸三日,时年三十一。

  诏曰:“集州刺史谯王重福,幼则凶顽,长而险诐。幸托体于先圣,尝通交于巨逆。子而不子,自绝于天;有国有家,莫容于代。往者颇不含忍,长令幽絷。自大行晏驾,韦氏临朝,将肆屠灭,尤加防卫。洎天有成命,集于朕躬,永怀犹子之情,庶协先亲之义。所以开置僚属,任隆刺举,冀其悛改,以怙恩荣。而诖误有徒,狂狡未息。便即私出均州,诈乘驿骑,至于都下,遂逞其谋。先犯屯兵,次烧左掖,计穷力屈,投河而毙。虽人所共弃,邦有常刑,我非不慈,尔自招咎。且闻其故,有恻于怀。昔刘长既殁,楚英遂殒,以礼收葬,抑惟旧章,屈法申恩,宜仍旧宠。可以三品礼葬。“(《旧唐书》)

  兵变失败,投河自尽,曝尸三天!

  这就是他的结局。

  但李旦对这个侄子还是给了点面子的,以三品的礼仪安葬了他。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