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和谐相处,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之道
一个家庭能否愉快和幸福,兄弟姐妹的关系占括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兄弟姐妹间互相体贴关心,互相帮助,长爱幼、幼尊长,产生矛盾时互谅互让,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必然觉得心情舒畅,十分幸福。然而,兄弟姐妹天天相处,出现纠纷和矛盾是难免的。如何才能避免将小事弄大,不伤兄弟感情呢?这就需要了解兄弟姐妹的相处之道。
――互相友爱
友就是和善相处,爱就是亲厚相待。兄弟姐妹能友爱,必定能使父母欢心,这也是孝顺父母的表现之一。一个人要能和别人互助合作,就要从兄弟姐妹之间的友爱做起。如果不能见友弟恭,哪能长幼有序,敦亲睦邻,为人友善呢?假如兄弟姐妹不互相友爱,弟妹对见姊不和顺,见姊对弟妹不友爱,轻则形同陌路,重则兄弟阅墙,同室操戈。
――要相互礼让
兄弟姐妹之间,应该见利不争,见害不避。我们时常会看到兄弟姐妹小时候就相争不让,长大以后,为争家产,对簿公堂,甚至手足相残,令人扼腕叹息!
要相互帮助。兄弟姐妹虽然是同父同母所生,但在智力体力方面,仍会有差异,在未来的成就上也有所不同。有的富贵,有的贫贱,总须互相帮助与扶持。朱柏庐《治家格言》说:“见弟叔侄,须分多润寡”,就是这个意思。兄弟姐妹能互相帮助,就能互相合作,所以俗话说:“兄弟同心,其心断金。”
要相互劝善规过,进德修业。兄弟有手足之情,相互影响很大,凡事最好商量,最易合作共事。但不可狼狈为奸,互陷于不义。当兄弟做错事时,要劝善规过,却不可同流合污。
兄弟姐妹的关系是很亲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讲究相处的艺术。兄弟姐妹相处时,还是要注意一些准则的。
尊重各自的隐私;
在感情上予以支持;
愿意当其参谋;
赠送生日礼物;
不要妒忌;
愿意听取和征求意见;
相互信任;
不要干涉各自的社会关系;
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维护其利益,即使他不在;
不要自充对方的庇护者;
将其作为自己的一个朋友;
谈话时,不要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帮助其与自己的朋友交朋友;
不要当众批评对方。
如果兄弟姐妹相处时,能注意这些准则,则能使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感情更加深厚。
在兄弟姐妹关系中,扮演兄弟姐妹等不同角色的人,在与其他同胞相处时,要注意的地方各不相同。
在一个家庭里,哥哥或姐姐是仅次于父母的重要人物。一个家庭和睦与否,和哥哥姐姐的为人有很大的关系。
在家庭里,哥哥姐姐应爱护弟妹,关心弟妹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由于年龄相近,弟妹们往往乐意找兄长交谈,这时候,兄长就应该耐心恳切地帮助他们,解答和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切不可流露出不耐烦或不屑回答的样子,切忌急躁、粗暴、敷衍了事的神态。因为这种神态,会使弟弟妹妹们伤心,会使他们以后不再求救于你,对你敬而远之。
当弟弟妹妹有了错误时,不要在父母面前斥责他们,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更不能经常在父母面前“告状”,而引起他们的反感。当弟弟妹妹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恋爱阶段时,哥哥姐姐应关心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促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并经常为他们在怎样选择恋爱对象等问题上,提些中肯的意见。在这方面,哥哥、姐姐的劝告往往更容易为他们所接受。哥哥姐姐本身谈恋爱时,如果弟弟妹妹还小,应注意不要在他们面前经常谈论起恋爱问题,更不能在他们面前做出亲呢的动作,如依偎相抱、耳鬓厮磨、搂腰接吻,甚至做出更加令人不堪人目的举动。这些会给尚年幼的弟弟妹妹留下不好的印象,因为他们可能会想要模仿你,做这种事,从而造成不良影响。当哥哥姐姐成家时,在结婚仪式(包括嫁妆)上要掌握分寸,新事新办,不要铺张,以便他们日后仿效。成家后如果与弟弟妹妹们生活在一起,要注意搞好他们与爱人之间的关系,如发生矛盾,一般以当“和事佬”为宜,切不可偏听、们信、偏袒任何一方,以免加深矛盾。如果与弟妹们分住,则须经常回来聚一聚、谈一谈,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给弟妹们买点穿的、用的,这样做可以使相互之间的感情接近。
对于弟弟妹妹来说,除了要做到哥哥姐姐应做的那些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尊敬哥哥姐姐。不能有“我比你小,你应该让我”的优越感。有问题,有事情时,除了告诉父母之外,可多与哥哥姐姐商量,如果与兄长发生争吵,不要利用自己的得宠地位,到父母面前去“告状”。以免加深兄弟姐妹间的隔阂。
另外在兄弟姐妹间如果有领养来的或非同胞亲生的更须注意团结友爱,对非亲生的弱者,要更多。的关心照顾;千万不能歧视或冷落他们,以避免给他们心灵增添创伤。
兄弟姐姐相继长大成人后,会出现一些新问题、新矛盾,要本着相互谦让的精神,妥善解决。
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当父母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或收入不能维持生活时,子女都有义务向父母提供瞻养费。
兄弟姐妹各提供多少,要根据各自的经济收入而定,不要强求一律。收入高的可以多提供一些,收入低的可以少负担一点,具体数字要相互协商,负担少的随着经济收入的变化酌情增加,各人负担多少不要斤斤计较。与父母居住在一起的,可能得益多些(尽的义务也多些)不住在一起的也不要眼红。父母若有偏爱,资助子女有厚薄,要想开些,立足于自力更生过日子,不要去眼红别人。总之,兄弟姐妹间要把钱看得轻一些,把情看得重一点,毕竟是血浓于水。
在父母亲病故而需处理遗产时,兄弟姐妹应互谅互让,不要为芝麻大的事而争执,更不能因几句口角就掀起轩然大波,使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感情毁于一旦。一定要学会善于克制自己,再不顺心,也不能出口伤人,要知道:“恶语伤人六月寒。”看见别人在火头上,就回避一下以免直接冲突,要协商解决。假如父母生前比较富裕,兄弟姐妹绝不要为了争夺财产而明争暗斗。姐妹不要依仗父母生前的宠爱,把娘家的东西大包小包往夫家搬,兄弟也不要以为自己是“顶门人”,而理所当然地独占财产。处理遗产重要的是,一要遵照父母的遗嘱,二要根据各人目前的经济状况,三要兼顾以往各人对父母所尽义务的多少。千万不可因贪钱财而影响兄弟姐妹情谊。
最后,当兄弟姐妹相继长大成家后,要经常相互走动,逢年过节除应买点父母喜欢吃的东西或礼物,到家庭探望他们外,还应到兄弟姐妹家看看,以便联络感情。当谁有困难时,大家要尽力相助,当谁身体不适时,大家也须前去探望,节假日可以相互邀请,团聚叙谈,在良宵寿辰时,也可前去祝贺;如果兄弟姐妹中有人远嫁他乡,应经常通通电话或书信往来,保持经常性的接触,使手足之情长久地保持下去。
总之,兄弟姐妹“本是同根生”,系一奶同胞,这种江海深情是其他任何关系也无法代替。切不要因争一时之气,或为了身外之物而破坏了手足之情。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兄弟姐妹关系是最真诚而持久的,是亲密和友谊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