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我真的只是村长

822 搞定康力,苏联的第一批设备到了

我真的只是村长 葫芦村人 12562 2023-08-17 22:12

   刘春来的话,让郑秋生不能反驳。

   他有这样的底气说这个。

   只要技术!

   也只是发展技术。

   利用技术进步来挣钱。

   而不是通过生产规模进一步占领市场……

   “郑总,如果不是之前你们瞎搞,或许我们的合作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刘春来停顿了一下。

   提醒郑秋生。

   当初技术合作的时候,康力就搞了自己一次。

   泥人还有三分泥性呢。

   郑秋生顿时沉默不语。

   这事情……

   “生产,并不是乐视发展的主要方向。即使后面占领了市场,国内那么多彩电生产线,总有一部分会因为市场竞争无法生存下去,那时候,我们可以提供订单,他们帮我们代工就是了。”

   刘春来依然平静。

   声音很轻。

   却如同一声炸雷。

   炸得郑秋生外焦里嫩。

   他从来没想过,刘春来的野心这么大。

   同样也认同刘春来的说法。

   只要手中掌握了技术,那么,未来直接把生产交给代工厂,他们甚至都可以不需要生产线。

   康力这么多年,基本上没有在技术上投入。

   就因为技术研发投入成本太高,见效太慢。

   “康力,如果你们舍不得在技术研发上投入,我个人的建议,是成为代工厂,为其他有需要的企业提供各种你们能生产的核心零部件,以规模生产来创造利益,否则,就只有破产一途……”

   刘春来的这话,一点都不客气了。

   在他看来,这也是康力目前想要继续生存的唯一出路。

   成为代工厂。

   为其他品牌生产各种零配件。

   要不然,真的死路一条。

   不掌握技术。

   高层舍不得投入。

   甚至,为了利润都能赶走核心团队。

   “我还有别的事情,你们如果能谈,就去会议室谈。如果不能,就不要耽搁大家时间了。时间就是金钱。”

   刘大队长直接下了逐客令。

   他懒得理会这些人。

   具体情况也了解了。

   康力现在处境不佳,如果调整得当,未来做代工厂,或许还能成为富士康那样的企业。

   可看郑秋生的处事方式,并不像能成为那样人的人。

   格局太低。

   做不大的。

   留在这里,完全是浪费时间。

   “老板,对方已经完全表明了态度,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俞建邦问郑秋生。

   “想办法寻求别的客户。这样的人,不值得长期合作。”

   廖珍没好气地说道。

   没有谈妥。

   他们暂时就住在了大队的招待所。

   目前大队招待所比县里的招待所条件还好。

   每个房间都有一台彩电。

   要是有空调,就完美了。

   不过这山上山风比较大,夏天也不会太热。

   就是冬天比较冷。

   “闭嘴!”

   郑秋生冷冷地对廖珍说道。

   这女人,难道还看不清眼前的局面吗?

   “难道我说的不对?降价三成,我们基本上没有太大利润了。您怎么向股东们交代?”

   廖珍没好气地说道。

   自己这可是为老板在考虑。

   却被他如此态度。

   “如果不接受他们的条件,我们已经不只是少三成利润,而是面临破产!”

   俞建邦冷冷地说道。

   大陆的其他厂?

   想要供应的,拿不出外汇。

   很多生产线,也吃不下这么大的量。

   而且,也没有经过合作,谁都不保证资金问题。

   “我们这样做,会不会太狠了?”

   赵志雄问李弼。

   虽说压低三成价格,对刘春来算是有交代。

   以郑秋生及康力董事会的习惯,利润损失如此大,不一定会接受。

   如果没法达成合作,康力最终就会倒闭。

   不管怎么说,他们在康力干了这么多年。

   是有感情的。

   何耀祖叹了口气、

   “以郑秋生的性格,很可能不会接受这样的条件。”

   李弼笑着摇头。

   “郑秋生会同意的。整个康力,都没有其他选择。即使想要开拓新的市场,跟其他公司合作,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如果能寻到其它合作公司,郑秋生会主动求上门来?”

   康力在彩电技术研发方面长时间基本上没有投入,也没有什么进展。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整个康力的整机销售数量一直在不断萎缩。

   现在每个月销售数量不足四千台,而且还在不断减少。

   对于这点,李弼还是有信心的。

   康力目前只有两种选择:

   要么破产。

   要么接受他的条件成为乐视的代工厂。

   “跟乐视合作,如果郑秋生有魄力扩大生产规模,至少可以保证利润规模不比现在低,只是没现在这么高的利润而已。”

   李弼提醒两人。

   他们谁都不希望康力倒闭。

   可康力现在跟他们没关系。

   不管是大陆彩电发展前景,还是对康力公司的了解,李弼做出这样的判断都不过分。

   “这也是我们仨给老板的投名状。”

   李弼又补充着。

   两人看着他,只是苦笑。

   这是李弼的投名状。

   赵志雄倒没太多其他想法。

   这段时间,他对乐视的了解,让他清楚刘春来投入有多少。

   刘春来说不在意。

   是骗郑秋生他们的。

   乐视赚的钱,几乎全部投到技术研发以及扩大生产方面。

   技术研发中心很多技术都是康力都不具备的。

   乐视的未来前景,不是康力能比的。

   这样的企业,也值得他服务。

   刘春来手下极度缺乏高级管理人员。

   依刘春来的性格,绝不会在他们没做出任何成绩时就把他们放到高位上。

   老老实实干好本职工作,刘春来就会对他们委以重任。

   一旦得到了刘春来的信任,手中有多大权利,从他下面高层人员现在的状况都能看到。

   就像这次放权给李弼一样。

   经过一夜思索。

   为确保康力不破产,郑秋生接受了李弼的条件。

   降低三成价格。

   当天就签订了新合同。

   “郑董事长,难道真不考虑扩大生产规模?每年百万台的产能,利润会增加很多。越多越好……”

   面对李弼的询问,郑秋生直摇头。

   “利润是会增加不少,成本也会降低不少,投资呢?”

   郑秋生的态度很冷。

   如果不是为了康力不倒闭,他根本就不可能接受自己手下提出的这样条件。

   手里的钱投资其它产业不香?

   投资到股票市场或金融市场,能带来更大收益。

   康力现在利润只有10%左右。

   郑秋生昨晚上做出决定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想法。

   不仅不会继续投资到康力,回去后,反而会把手中康力股份全部卖出,让别人接手。

   接受这样的条件。

   也不过是为了保证生产。

   有业务,有稳定利润来源的企业,出售很容易。

   对康力的感情?

   工厂,只是给自己赚钱的。

   “那咱们只能表示遗憾了。”

   李弼有些无奈。

   “这50万台的供应可不能出问题。”

   “放心吧,不会有问题。”

   俞建邦表示。

   上一次断供,直接让利润降低三成。

   除非寻找到更好的客户。

   要不然,康力在谈判上不会有主动权的。

   除非能降低生产成本,否则未来,很长时间都只能维持这样的低利润。

   这次,郑秋生几人离开时,乐视厂里的专车送几人到了县城。

   甚至帮着联系了客轮,让他们到山城乘飞机返回。

   得尽快重新组织生产,提供零配件。

   “搞定了?”

   刘春来看着进来的李弼几人。

   “老板,为了让他们加大产能,我们提出在50万台基础上,增加供应量比这次商定价格提高5%结算……”

   李弼一脸忐忑地看着刘春来。

   这事情是他自作主张。

   提前没跟刘春来打招呼。

   现在对乐视来说,产能是最关键。

   一台彩电将近一千块的利润。

   国内市场缺口很大。

   苏联那边需求量同样不小。

   刘春来疑惑不已。

   “康力那边,50万台的年产量还不到极限?”

   “不到。康力还有组装生产线。这条生产线越来月没用,郑秋生可能会放弃,每个月几千台的销量,成本太高了……或许,咱们可以考虑把这条生产线接手……”

   说的时候,李弼一直都盯着刘春来的反应。

   见他神色没有变化,才继续说。

   “如果康力不再自己组装彩电,以现有的设备,极限产能可以提升到80万台左右。”

   赵志雄也跟着解释。

   他一直负责整个康力的生产。

   对产能等情况自然非常清楚。

   “那也没什么问题,和原来价格相比,这多出来的仅仅提升了3.5个百分点的成本,却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利益。”

   刘春来说道。

   心中已经快速算了出来。

   多出来的30万台彩电产量,比原来的供应价格,降低了26.5%。

   都是利润。

   在长虹没有发动价格战,国内大多数引进的彩电生产线尚未投产的情况下。

   供应越多,意味着利润越高。

   现在就缺钱。

   “那行,就这样操作吧。你们跟陈锋沟通就行了。”

   刘春来说道。

   他并没有表扬几人。

   也没有给几人许诺什么。

   在他看来,这些都是本质工作。

   现在,刘春来也没有太多精力关注这些事情。

   只要解决了彩电产能问题就好。

   核心零部件等生产,乐视已经可以生产。

   有了康力的供应,每年产能达到了百万台。

   不仅可以更快地占领国内市场。

   也能确保在跟苏联交易中提供更多的彩电,换取更多的机械设备。

   彩电换重工业产品,是最为划算的。

   服装跟卫生巾等东西,用量大是没错。

   可单件产品的价值太低。

   刘春来没有太在意这问题,不是他不在意。

   而是有另外更重工要的事情让他必须投入精力。

   达科集团的第一批生产线设备。

   到了!

   包括一套发电机机组。

   还有一条直接从停产工厂里面拆卸下来的各种生产设备。

   汽车制造的四大工艺装备,有些可不少。

   特别是车架整体冲压成型的大型冲床等。

   动不动都是数十吨,上百吨。

   即使拆卸成零部件,也依然很庞大。

   对于运输要求很高。

   达成协议后,季米诺夫等人很快就回去找了一条汽车生产线拆卸。

   一个多月时间,就运输到了东北边境。

   十多天时间,才完成转运。

   这已经是非常快的速度了。

   宋瑶从东北回来,晚上找刘大队长征粮后,才把事情汇报。

   刘春来直接就开始召集相关人员。

   一方面是加快供应到苏联的各种轻工产品的生产。

   另外一方面就是要求协调运输能力。

   “铁路没有问题,有省里跟市里的支持,直接开通了专运列车,每个月两趟。困难的是从山城运输到望山码头,码头运输回来也比较麻烦,我们没有重载卡车,同样也没有重型吊车……”

   宋瑶把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来了。

   “苏联人不是有?”

   刘春来有些懊恼。

   当初怎么就没想过这样的问题。

   汽车生产,很多大型钣金件需要重型冲床的。

   “紧急订购了一批,在路上,还得一个多月时间才能到达。第一批是用不上了,除非我们把设备留在山城。”

   “那不行。先运回来的,先安装,他们的人员呢?”

   刘春来直接否定了。

   “人员还没到,我们直接包机,让他们的飞机飞山城。同时,也让川航的领导们看看那飞机……”

   “这都都搞定了?”

   刘大队长兴奋了。

   宋瑶这女人,能力挺强啊。

   “这不是你之前跟达科集团谈的?”

   宋瑶很是不满。

   倒不是因为刘春来背着自己私下跟达科集团的人达成协议。

   而是刘春来这种装傻充楞。

   刘大队长很是尴尬。

   “那行,为了补偿你,再交一次粮……”

   “一次能够么?这么长时间……”

   宋瑶可不乐意。

   很快,葫芦村下属以及刘春来手下高层就再次坐在了一起。

   “不仅是玉春号,所有能调动的货运轮船,全部暂停运输业务,把第一批的设备运回来!”

   “咱们的卫生巾跟服装,主要就是玉春号运输……”

   赵玉军急忙说道。

   随着船运公司的快速发展。

   玉春号也在不断换。

   从原本几十吨的船,变成了目前可以在嘉陵江航行的最大货运――1200吨。

   这是今年才买回来的。

   不是赵玉军不想买更大的货轮。

   嘉陵江通航条件限制了。

   丰水期能走三千吨级的散货轮,到了枯水期就不行。

   容易出问题。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