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我真的只是村长

832 最早的国际劳务合同,苏联技术人员被压榨太厉害

我真的只是村长 葫芦村人 13082 2023-08-17 22:12

   图-154。

   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制的三发喷气式中远程客机。

   机高11.4米,机长47.9米,翼展37.55米。

   最大商载18吨,最大航程6600公里。

   经济布局180人。

   跟波音737-300、空客A320体积差不多大小的同类型飞机。

   如果只论性能。

   图-154吊打这两种飞机。

   可要论其他的,这种苏联飞机秉承老毛子产品的一贯缺陷――耗油。

   刘春来看着眼前庞大的飞机,也是叹息不已。

   国产运-10下马了。

   “留下干什么?摆在这里供人参观?”

   刘春来没好气地说道。

   停在远处的中巴车队,向着这边开来。

   舷梯搭好。

   飞机舱门打开。

   两名穿着干部服的人率先走出来。

   这是安全人员。

   紧跟着的,则是季米诺夫跟卡列科夫斯基等刘春来熟悉的。

   “达瓦里氏,没想到你居然亲自来迎接我们!”

   季米诺夫老远就张开了双臂。

   向着刘春来扑来。

   刘春来急忙躲开。

   伸出手,握着他的手。

   “达瓦里氏,一路辛苦了。”

   其他的苏联技术人员跟专家们也从后面下来了。

   刘志强跟机场的人员引导着苏联技术人员们下了飞机上停在旁边的中巴车。

   来自苏联的技术专家跟技术人员。

   脸上都是疲惫不堪。

   不过都是脸色蜡黄,身上也都是穿着陈旧的工作服。

   现在苏联的普通工厂,都已经到了这样的条件?

   刘春来很是意外。

   “这次一共127名技术人员,都是汽车领域的专家,很快,你们的生产线就可以安装调试完成,生产出合格的汽车。”

   卡列科夫斯基向着刘春来邀功。

   刘春来可不想当着何国华跟川航的领导谈论跟对方的技术人员交易。

   “这两位是航空公司的技术专家,想要了解一下飞机。”

   刘春来对季米诺夫介绍着吴跃明跟程毅文等人。

   具体的身份,也不需要介绍太多。

   要不然,到时候川航的人跟对方撇开自己这个中间商。

   没法赚差价了。

   虽然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

   不是刘春来不知道这种的后果。

   空军手里的那四架图-154,都是给了国航。

   他们想要只能自己搞。

   而川航手里只有钱,也搞不到外汇。

   季米诺夫等人除非傻了,才会抛开刘春来。

   如此大规模的以货易货。

   没有点实力,能行么?

   至于政府见组织?

   很难。

   空军还没引进苏-27呢。

   “上面的机组是咱们的空军飞行员,两位可以上去了解一下。”

   刘春来对吴跃明跟程毅文说道。

   “我们自己空军的飞行员?”

   吴跃明满脸诧异。

   随后,欣喜起来。

   他以为上面是苏联的飞行机组,一直愁着没法跟对方交流。

   不懂俄语。

   怎么交流?

   “这是在咱们国内,飞机需要安全检查,这里也是军民共用机场,有战机呢……”

   刘春来说道。

   两人欣喜若狂地登上飞机。

   要购买图-154,自然得了解飞机的状况。

   何国华几人跟达科集团的联络人寒暄后,准备上车。

   季米诺夫一行人这次过来不仅送人跟设备。

   还要考察刘春来对货物的组织能力。

   为新一轮的合作扩大做评估。

   宋瑶跟季米诺夫几人都比较熟悉,双方直接用俄语交流着。

   刘春来听不懂,也不着急。

   宋瑶是自己人,有什么问题,都会告诉自己。

   何国华倒是闹心不已。

   听不懂。

   刘春来不给他说,他啥都不知道。

   只能暗自嘀咕,一定得找个俄语翻译。

   要不然,什么都听不懂,容易吃亏。

   到时候被刘春来卖了还得帮着数钱。

   “刘,这架客机你真不需要?”

   季米诺夫问刘春来。

   一架民航客机价格,比其它设备价格高很多。

   用一架民航客机,能换取上百个车皮的货物,甚至更多。

   从中国搞的轻工产品在苏联境内利润有多大。

   他们比谁都清楚。

   结果,刘春来现在的态度,好像是不想要这架客机。

   确实,之前没有太多沟通。

   客机飞过来,需要刘春来支付更多的额外产品。

   “要啊!怎么不要!”

   刘福旺听着宋瑶的翻译,急忙表态。

   开玩笑。

   飞机都已经飞过来了。

   难道让这飞机飞回去?

   油钱也不便宜呢。

   刘春来摇头,“我们倒是想要,不过目前看来,并不是非常合适。”

   刘福旺疑惑地看着刘春来。

   急了。

   这飞机,自己看着口水都流出来了……

   何国华也是意外不已。

   川航需要飞机,刘春来是知道的。

   现在不换回来,等以后再换。

   苏联人坐地起价,可就不好了。

   季米诺夫等人同样不解地看着刘春来。

   刘春来提出用轻工产品换飞机。

   现在不愿意换了!

   “不是不想换。现有生产能力有限,完成之前的交易都很困难。短时间内无法提供换取这架飞机的货物。毕竟,这是民航客机,价值很高。”

   刘春来很无奈。

   不管怎么压价格。

   换图-154需要的货物至少都是上百个火车皮。

   他提供给苏联人的货物,都是价值低廉的轻工产品。

   彩电价值倒是高些,苏联市场也大量需要。

   可目前乐视彩电厂的产量,抛开了支付苏联货物的数量,国内市场都无法满足。

   苏联市场虽然大,比起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国内市场,小了太多。

   何况,苏联撑不了几年了。

   苏联人连吃饭都成问题。

   未来有多少人买彩电的?

   国内才是主要市场。

   “价格问题,是可以谈的。”

   季米诺夫急忙表示。

   第一批货他们已收到。

   第二批货也在运输中。

   从中国搞到的这些轻工产品,刚进入苏联境内,就被分销商全部分走了。

   西伯利亚铁路的运费都不需要他们承担。

   除了庞大的大毛外,还有数量不少的加盟共和国。

   都需要刘春来提供更大规模的轻工产品。

   图-154客机,价值足够高。

   飞来一架,刘春来来就得组织上百车皮的货物。

   东西的价值越高,刘春来就需组织更多的货物交付给他们。

   比起其他的设备,这玩意儿才值钱。

   “现在还不是谈价格的时候。”

   刘春来不想这时候谈。

   “你们从苏联飞过来,一路辛苦,接下来咱们还得坐很长时间的船……”

   他不想谈价格。

   因为有外人在场。

   季米诺夫无奈,只能闭口不提。

   等了好一会,吴跃明跟程毅文两人兴冲冲地回来了。

   有苏联人在场,没表现得太过分。

   脸上的喜悦,却掩藏不住。

   想搞到这架飞机,得先等刘春来从苏联人手上弄过来。

   再跟刘春来谈。

   由大巴组成的车队很快启程,直接到达朝天门码头。

   这时候的朝天门,没几个人。

   一艘客轮静静地停在码头前面。

   数量众多的苏联技术人员在刘志强跟达科集团安排的联络员的引导下,有序地登上了客轮。

   很快,客轮趁着夜色,沿着嘉陵江逆流而上。

   向望山公社驶去。

   “那边设备到了,马上组织船把能运的先运到望山公社,吨位比较大的,到时候想办法。”

   刘春来走之前,向刘志强一再交代。

   刘志强清楚这些设备关系到葫芦村甚至整个蓬县未来发展。

   刘春来把家当都砸在了这上面。

   自然不敢大意。

   为了双方便利的交流,达科集团专门安排了联络员。

   布里维奇,40出头,懂汉语。

   一名精干的中年人。

   是联络人负责人。

   在船上,刘春来认识了达科集团派过来的汽车厂的技术专家跟技术骨干们。

   都是从瓦兹面包车厂里面来的。

   对苏联人长长的名字,刘大队长能记住的不多。

   苏联专家跟技术人员一路上,并没有表现出高兴跟期待。

   任由谁,到一个陌生的国度,从事不知前途的工作,都不可能有多兴奋的。

   早餐是简陋的。

   每人一个鸡蛋,几个包子。

   都是沿途让饭店提前准备的。

   中午时分,轮船才达到望山公社码头。

   宋志杰跟谢国强等人早在码头等着。

   一阵欢迎之后,上百号人被带到了公社食堂。

   午餐采用自助餐形式。

   苏联人不会用筷子,无法坐多少桌,体会一下川西宴席的感觉。

   所有的一切,都是宋瑶提前安排好的。

   不知是一路太过疲惫,还是饭菜不合口,苏联的技术人员们,面对中国美食,却没有表现出多少兴奋。

   季米诺夫等人只把技术人员跟专家当挣钱工具。

   根本就不太在意他们的感受。

   午饭后,没有休息,直接就催促刘春来安排车子把人送到目的地。

   这次不再是中巴车,而是大解放。

   几辆大解放,货厢里坐满了苏联人。

   从望山公社食堂出发,一路上,不少人围观。

   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大家其实也见过。

   科尔特夫妇经常出现在这边。

   突然来了这么多外国人,吸引力自然很大。

   出去吹牛都是很多的资本不是?

   “怎么这些人行李都很少?”

   刘春来问季米诺夫。

   “出发前,就要求他们只带少量换洗衣服,他们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享受的。”

   布里维奇说道。

   刘春来听到这话皱起了眉头。

   “他们穿的衣服太旧了。到时候给他们每人先发两套工作服。”

   刘支书不满地说道。

   这些人可都是宝贝疙瘩。

   是来给自己汽车厂造汽车的。

   载着苏联专家团跟技术员的车队,沿着快速路向幸福镇而去。

   道路两边的工地上,很多人停下工作,跑到路边围观。

   葫芦村大队部,早已有无数人列好队。

   车队一出现,锣鼓顿时喧天。

   村里小学跟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整齐列队在垭口的道路两边。

   手里舞着大红花。

   喧天的锣鼓声中,大声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幸福公社的热情,终于让苏联团队感受到了热情。

   不少人疲惫的脸上微微露出了笑容。

   “爹,这些苏联技术人员,一定得安排好,尤其是生活方面。”

   刘春来专门对老头子强调着。

   “放心吧,我晓得。不过那布里维奇,我这看着不像好人啊。”

   刘福旺说道。

   布里维奇的对技术人员的态度,并不是很友好。

   “如果不是这些人,他应该不会长期留在这边的。这些技术人员需要集中管理……”

   对于苏联来的技术人员。

   刘春来现在肯定不会让他们到处乱跑的。

   虽然不至于让他们禁止出门。

   为了避免引起麻烦,也不行。

   “真不用给更多更好的待遇?”

   刘福旺问道。

   除了工资高一些外,刘春来要求给他们提供与其他技术人员一样的福利待遇。

   跟最早过来的香江技术人员那种远高于其他人的待遇相比,差了不少。

   苏联过来的普通技术人员。

   月工资只有150美元。

   甚至会被季米诺夫等人截留。

   通过打听才知道。

   苏联来的技术人员,跟季米诺夫等人签订了合同。

   每月基本工资150美元,需要支付600美元的中介费!

   中介费则是由季米诺夫等人从他们工资里扣!

   刘春来都不知道,这算不算最早的国际劳务外包。

   苏联国内的情况,通过这些都能了解很多。

   “不。”

   刘春来摇头。

   “只有做出更大贡献的人,为我们创造更大利润的人,才能得到特殊对待。”

   “康力最早归来的人,要不要把工资什么的降低下来?”

   不仅是刘福旺。

   就连其他的股东,现在也觉得给那些技术水平并不是特别高的人太高的工资了。

   一个月最差都是上千。

   国内的技术人员工资都没到这程度。

   “那个倒是不用。他们是最早加入我们的,不能让人寒心。”

   刘春来不在意这点。

   未来,将会有更多苏联技术人员的加入。

   从一开始如果就让他们觉得高人一等,最后将会麻烦不断。

   之前给外来技术人员的工资不低。

   这几年,其实也没有怎么涨。

   倒是国内的技术人员跟普通工人,工资上涨了不少。

   平均工资已经从最开始的几十块,上涨到现在两百多。

   在刘春来这里。

   绝对没有洋大爷的存在。

   “季米诺夫达瓦里氏,对于我们的生产规模,可还满意?”

   这几天,季米诺夫等人到处参观刘春来下属的工厂。

   蓬县跟果城市的一些规模稍微大些的工厂都在他们参观范围内。

   宋瑶则是跟着当翻译。

   每天晚上向刘春来征粮的时候,再把情况汇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