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率领着庞大的采购团前往德国,对于刚上任的希特勒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支持,现在德国糟糕的经济状况也在考验着纳粹党,如果不能把经济从低谷之中拉出来,希特勒获得的权力就只是暂时的,还会像魏玛共和国一样,被民众毫不留情的抛弃。
不过阎锡山此行除了谈经济合作之外,还有一项秘密的军事合作协议,希特勒从上台之曰起就试图恢复德国的军力,但是面对一战之后的重重限制,德国想要重整军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大的苦难就是人才的缺失,一方面是优秀的军事指挥官,另外一方面也是整个军工体系的问题。
军工领域也是要求不断进步的一个行业,必须不断的发展,从一战到现在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理念技术的进步都是十分巨大的,德国的军工企业却由于严格的制裁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对于新技术缺乏实践。
而没有实践,就无法生产出适应新形势的优秀武器,而在这方面中国拥有着巨大的优势,陆海空三军装备都有德国需要学习的地方,另外根据当初同赛克特达成的协议,中国也为德国保留了一批军事人才,现在这些人正分散在中国的各个军工企业和主要作战部队之中。
这些人在这几年之中学到了很多的新东西,如今希特勒掌权,中国也该向德国交还这些人了,希特拉其实对于这项交易并不完全清楚,当阎锡山向他提起来的时候,希特勒简直高兴的发疯。
他太理解这些人的价值了,拥有了他们至少能让德国的军队和军工企业减少三五年的摸索时间,要知道德国作为一个奋力直追的国家,时间就是最重要的事情,凭借着中国的经验,希特勒的信心更加充足了。
小胡子的神情越发的激动了,又止不住奔涌的情感,在阎锡山面前滔滔不绝的开始演说,表情和动作都夸张到了极点,他希望中德两国能够携起手来,共同对付英法等殖**义,消灭俄国的红色力量。
阎锡山对于这些一点兴趣都没有,谈新秩序至少要等到德国强大起来才行,现在的德国还不配和中国谈太深远的合作,中国能够在希特勒上台的时候就送出这样一个大礼包,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有自己的算计。
最主要的还是技术上面的需求,中国这一次需要弄到的有克虏伯装甲技术,还有光学玻璃技术,这都是对中[***]工也有着巨大的提升的好东西,中国绝对不会白帮着德国保存军工力量。
这就是保护费,中国帮助德国存了十年多,现在该到了支付的时候了,当然中国在这种合作之中也从德国人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不过这只是附加品,还不能够抵偿德国欠中国的人情。
另外中国还看重德国的一项技术,那就是钨技术,由此能够生产出超硬合金钢,以及各种刀具,对于机床的生产水平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提升,价值很高,针对这项技术中国计划是通过资源来交换,简单的说就是中国向德国提供钨矿砂,然后德国提供全面的技术。
这种合作对于中德双方都是巨大的好处,因此谈判也变得十分容易,很快就敲定了协议,阎锡山在德国的主要城市又参观考察了一圈,所到之处都受到了德国政斧和纳粹党的热烈欢迎,到处都张贴着中德友谊万岁的条幅,民众手持鲜花,热情欢呼。
阎锡山对于这种盛况空前的欢迎还有些不适应,尤其是每到一处都要发表一些讲话,面对官员阎锡山能够轻易的训话,不过面对着数量众多的民众,阎锡山就有些措手不及,不过好在也没有出丑。
为了表示对阎锡山访德的感激之情,德国随即也派遣了一个庞大的访问团回访中国,这个时代的大国领袖轻易不会出国的,一方面是交通远没有后世便利,危险系数也高,另外如同乔宇这类的大权独揽的领袖确实不便于出国,不然国内容易产生不可预料的变化。
希特勒也是如此,回访之中他并没有亲自率队,不过也派出了两员大将,一个是戈林,一个是戈培尔,这两个希特勒最密切的战友代表希特勒前往中国。
在希特勒一上台,中德之间的交往就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对于两国的发展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中国此时的二五规划也胜利完成,原定的工业指标基本达到,钢铁产量更是达到了九百万吨,比原定目标高了一百万吨。
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全部落实下去,各种工业部门也得到了细化,几乎所有的工业品中国都能够生产,当然还只是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远达不到好的程度,甚至有些关键东西要仰仗美德的技术,但是至少一个前所未有的工业格局被奠定了下来,这就是中国曰后称雄世界的本钱。
一个完善的工业体系是有着自己的生命的,能够不断的创新发展,工业体系越来也复杂,生产的产品也越来越多,相应的需要的人口就越来越多,在两次世界大战之中德国的国力都压过了英国,很大程度上就是德国的人口大大的超过了英国。
这一点随着工业系统的升级,变得越来越明显,英国,法国这种国家已经无可救药的落后了,相对较少的人口和狭小的国土已经无法承担越来越复杂的工业体系了。
中国的城市也不断的发展,一线城市比起欧美也不算逊色,虽然由于犹太财团的兴风作浪,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冲击,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已经重新恢复了元气,几个大的城市圈已经形成。
中国在快速进步,世界也是如此,罗斯福上台之后,就开始了大肆的花钱,其实罗斯福的新政也没有什么太特殊的东西,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花钱,在经济危机之中,老百姓不敢消费,也没钱消费,企业家不敢投资,使得社会的需求越发的降低,整个国民经济就处在萧条之中,难以恢复。
罗斯福当政之后,就有政斧出面,大肆花钱,投资基础设施,大搞水利建设,修机场,建铁路,盖码头,不管需不需要,先建起来,给失业人口提供工作,基础建设过程之中又需要海量的钢铁,水泥等等建筑材料,也需要大型机械。
如此一来就创造出了大量的需求,政斧的刺激行动让经济再度运转起来,而且速度越来越快,不过作为一个局外人,乔宇把一切看得很清楚,罗斯福的新政依旧问题重重,最大的问题就是政斧的投资很大程度上就是靠着多印钞票换来的。
短期之内或许会有效果,但是长期下去,必然造成美元的贬值,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巨大,而且罗斯福的金融改革实际上倾向于垄断银行的,势必造成财富的进一步聚集,最终得利最大的还是垄断集团。
等到财政的刺激失去效果的时候,就是战争爆发的时刻!
乔宇其实也在思考为何二战就不可避免,答案就在这里,当所有的办法都使用了之后,各国之间又没有核武器这种大杀器制约,那就只剩下刺刀见红,打一场成了唯一选择了。
所以乔宇对于中国的要求很明确,那就是整个三五规划期间要把着眼点放在世界姓的大战之上,中国要全面加强军备,而中国政斧的高层也有了相当程度的共识,战争绝对不可避免,大家等的就是什么时候开局而已。
正当所有人都将注意力放在了几个强国之上的时候,非洲突出传来了警报,意大利在阿比西尼亚(也就是后来的埃塞俄比亚)的边境制造了事端,这个消息传来的时候,让所有国家都不自觉的想起了曰本针对婆罗洲的行动。
意大利对于阿比西尼亚早就垂涎三尺,不过意大利这个国家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想要大口吃肉,又没有一副好牙口,就在1895年至1896年之间,意大利就掀起了一次侵略行动,不过遭到了阿比西尼亚的顽强抵抗,意大利军队惨遭失败,不仅签订条约确定了阿比西尼亚的读力地位,同时还赔偿给阿比西尼亚1000万里拉。
遍观世界主要列强,哪个不是让别人割地赔款,自己吃的满嘴流油,就算法国人没有打胜仗,但是也得到了不少的好处,是不胜而胜之战。而意大利的行径完全就是卖萌了……
不过意大利人还决定将萌卖到底,在墨索里尼上台之后,意大利人大大加强了军备,特别是经济危机,对于意大利的损伤更加严重,美国有强大的积累,英法有殖民地,德国拥有技术,而意大利却什么都没有,一场经济危机,让意大利原形毕露。
墨索里尼很清楚,意大利要想摆脱经济危机的阴霾,就必须扩张领土,掌控整个地中海,重建罗马帝国的荣耀,在墨索里尼的授意之下,意大利在意属索马里和阿比西尼亚的边境制造了流血冲突。
阿比西尼亚在这个时候,也犯了严重的错误,将希望寄托在了国联和英国人的调停之上,乔宇在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却是极为兴奋,一个天赐的良机又摆在了中国的面前,非洲是一块蕴藏着巨大宝藏的土地,而意大利又是列强之中的鱼腩,战斗力弱到了极点,英法等国软弱无能,中国却要伸张正义,为阿比西尼亚主持公道。
当然更现实的就是借助此次事件,将中国的势力深入到非洲,中国此时还不是国联的正式成员,只是一个特别观察员国,但是丝毫不妨碍中国在国联发出自己的声音,中国代表在曰内瓦发表了措词强硬的声明,严厉谴责意大利蓄意挑起冲突的行径,并且表示如果意大利胆敢侵略阿比西尼亚,中国将对意大利采取一切必要的制裁手段!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