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波兰“贵族民主制”有何弊端?
259.波兰“贵族民主制”有何弊端?
1505年,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议会在卢布林通过两国合并成立统一的波兰共和国的决议,首都由克拉科夫迁到华沙,史称波兰第一共和国。波兰共和国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农奴制国家,面积达31万平方公里。17世纪后半期,波兰的农奴制进入危机阶段,1648年,赫梅利尼茨基领导的哥萨克在乌克兰举行民族起义。统治阶级内部亦分崩离析,1652年,大贵族迫使议会通过自由否决权,1654年,沙俄对波兰宣战,兼并了第聂伯河以东的乌克兰。北方战争初期,波兰被迫追随俄国参战。1655年,波兰-瑞典战争爆发,波兰丢失部分领土。1733—1735年,俄、奥与法、西、撒丁为争夺波兰进行了战争,严重破坏了波兰主权和国家经济。
波兰第一共和国的政治制度非常特别,称为“贵族民主制”。这种制度有两根支柱,一个叫自由选王制,国王由贵族选举,凡不是贵族就没有民主权力;一个叫自由否决权,只要有一个议员反对,这项议案就不能通过。而真正的民主遵从的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所以这种贵族民主造成了波兰极端的民主和无政府状态,在有争议的议题上往往议而不决,从而导致波兰的最后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