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这个习俗,应该是从寒食悼念介子推演变而来的。清明节可以点火了,人们可以携带香蜡纸烛、酒食果品等物品为亲人扫墓。古人又有清明踏青的习俗,所以又称踏青节,暮春三月(相当于公历4月初),草木生长,是郊游的好时光。
杜牧《清明》,这首诗见于千家诗而不见于杜牧诗集,据说是诗人在池州写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开始就写出清明节气候的特点,就是晴雨不定。俗话说“春天孩儿面,一天变三变。”最初天气是晴好的,所以游人未带雨具。这里的“雨纷纷”,写的是阵雨。次句的“路上行人”乃是郊游踏青的人。唐代清明踏青的盛况,杜甫在《清明》诗中写道“著处繁华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此诗虽然说的是池州,风俗总是一样的。郊游遇雨,没有雨具,有淋成落汤鸡的可能,任何人都会感到狼狈,“欲断魂”写的就是这种狼狈相。有人把它和上坟联系,没分清这是哪儿跟哪儿。
前两句是清明郊外的全景,“路上行人”是复数;后两句则是一个戏剧性片断,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问答。“借问酒家何处有”,省去的主语是行人中的某一人。“借问”是向牧童打听。打听的内容是“酒家何处有”。目的很明确,一是为了躲雨,二是饮酒祛寒。末句“牧童遥指杏花村”之妙,在于牧童没有答话,因为牧童和牛也在避雨。不答话不等于没回应,牧童的回应用了肢体语言,那就是用手中的鞭子,朝杏花村的方向指了一指。有人说后两句的妙处,在于那牧童的一指,极富生活情趣,又如《小放牛》之舞台动作,连音乐都似乎听到了。全诗很有画面感,画出了一幅富于戏剧性的“雨中问津图”。
把“杏花村”和酒联系起来,是此诗的一大发明。这三个字是金不换的。日后的江南,到处都有酒家打这个招牌。四川清音有这样的发挥:“三十里路桃花店,四十里路杏花村。杏花村中出美酒,桃花店里出美人。好酒越吃越不醉,好花越看越爱人。”把“杏花村”所蕴含的诗意,作了充分的阐释。
还有人把这首诗重新断句,整成一首小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说明诗人裁词组合,具有一定的活性,重新断句,就如颠了一下万花筒,词语重新组合,会放出别的异彩。这首小令的组合,并未颠覆诗意。这是一种语言万花筒现象。这一断句把那个“有”字从韵脚调整为领字,就是天才发明或妙手偶得,使之特别富于词味。这件事也表明了此诗之受人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