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从军行
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这首诗用乐府古题作边塞抒情。四句一解,凡三解。篇幅不长,却令人百读不厌。诗中写征夫之苦,不采用客观叙述角度,而用第一人称语气写成,有如泣如诉之感。一解中说:白昼登山站岗放哨,黄昏傍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喂饮战马,这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天天如此,既辛劳又单调;边地风沙很大,日月暗淡无光,夜闻刁斗寒声,令人尤觉凄凉。
诗中用陪衬的写法,由征夫之幽怨,陪写入汉家公主的幽怨。昔汉武帝以江都王建女为公主,遣嫁乌孙,念其行道思家,故使工人裁筝筑为马上之乐,名曰琵琶。和亲本是汉文帝定下的睦邻外交政策,无论得失如何,对公主本人来说,总是被迫做出的牺牲,何况这牺牲还未能换来边地的持久和平。征夫与公主,贵贱悬殊,却在被迫做无谓的牺牲这一点上达成同情和共鸣,这是诗中极富于人情味的一笔。二解专事环境气氛烘托,陪写入胡儿胡雁的凄苦。胡雁哀鸣还可以说是因为自然环境的险恶,胡儿下泪则只能是因为战争不息的缘故了。在边塞诗中,从来胡汉对立,而李颀却着意于彼此的同情,他指出胡儿、汉儿同是战争的受害者,在征人泪的别一面,则是胡儿泪,这是诗中极富于人情味的又一笔。批判现实的精神,使诗人超出了狭隘民族主义的天地,而达到了人道主义的思想高度。是此诗过人之处。
三解再次运用汉事,武帝时李广利为夺取马匹资源攻大宛不利,表请回军,武帝大怒,派人遮断玉门关,下令“军有敢入得辄斩之”。言表请回军无望,只有继续进行开边战争。汉武帝开边的结果,随天马进入中国的还有葡萄、苜蓿种子。西域文明的引进,当然也是有重大意义的事,然而,文明的输入难道就非使用战争的手段不可吗?末二句极言统治者重物轻人,求之匪计,非战之意甚明。
《从军行》加一“古”字,仿佛只是沿袭古题,对汉代历史教训进行反思,然而借古鉴今的用意是很清楚的,可谓婉而多讽,发人深思。此诗多用骈句,调声上兼注意双声(刁斗、琵琶),叠词(纷纷、夜夜、双双、年年),重复(胡雁、胡儿)等手段,使得全诗音韵谐婉,唱叹生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