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黄柳
淡黄柳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惟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根据作者自序,此词是写客居合肥的情怀。夏承焘《姜白石系年》编在光宗绍熙元年(1190)。由于金人南侵,南宋偏安,文恬武嬉,不思恢复,江淮一带在当时已是边区。符离之战后,更是民生凋敝,风物荒凉。“合肥巷陌多种柳”(《凄凉犯》序),作者客居南城赤阑桥西,虽时近寒食清明,春光正好,却“巷陌凄凉,与江左异,惟柳色夹道,依依可怜”。作者饶有感慨,便自度了这支曲子,即名之曰《淡黄柳》。
上片写清晓在垂杨巷陌的凄凉感受,主要是写景。首二句写所闻,“空城”二字先给人荒凉寂静之感,这样的环境中,“晓角”的声音便异常突出,如空谷猿鸣,哀啭不绝。其声随风吹入垂杨巷陌,像在诉说此地的悲凉。听的人偏偏是异乡作客,更觉难以为情,此二句与《扬州慢》“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意境相近。那词前面还说:“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此词虽未明说如此,但其首二句传达的“巷陌凄凉”之感,亦有伤时意味,不唯是客中凄凉而已。
紧接一笔倒卷,点出人物,原来他是骑在马上踽踽独行的,同时写其体肤所感。将“寒恻恻”的感觉系于衣单不耐春寒,表面上是记实,其实也有推宕,这种生理反应当更多地来自“清角吹寒”的心理感受。城市的繁荣已成过去,但春天还是照旧来临。下二句写所见,即夹道新绿的杨柳。“鹅黄嫩绿”四字形象地再出现柳色之可爱。“看尽”二字既表明除柳色外更无悦目之景,又是从神情上表现游子内心活动——“都是江南旧相识”。“旧相识”唯杨柳(江南多柳,所以这样说),这是抒写客怀。而“柳色依依”与江左同,又是反衬着“巷陌凄凉,与江左异”,语意十分深沉。于是,作者就从听觉、肤觉、视觉三层写出了“岑寂”之感。
过片以“正岑寂”三字收束上片,包笼下片。当此环境冷清、心情寂寞之际,又逢“寒食”这个踏青邀游的日子,虽是荒凉的“空城”,没有士女郊游的盛况,但客子想到本地的相好。白石词中提到合肥相好实有姊妹二人,如《解连环》云:“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乔”姓,本字作“桥”。此词“小桥”即指“小乔”。郑文焯谓“小桥宅”即赤阑桥西客处,然“携酒”己宅,应指所欢居处无疑。说“强携酒,小桥宅”,是本无意绪而勉强邀游,“携酒”上着“强”字,则醉不成欢可以预知。
上数句以“正岑寂”为基调,“又寒食”的“又”字一转,说按节令自该应景为欢;“强”字又一转,说载酒寻欢不过是在凄凉寂寞中强遣客怀而已。再下面“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的“怕”字又一转,说勉强寻春遣怀,仍恐春亦成秋,转添愁绪。合肥之秋如何?作者《凄凉犯》有云:“绿杨巷陌秋风起,边城一片离索。”作者只将李贺“梨花落尽成秋苑”易一字叶韵,又添一“怕”字,意恐无花即是秋,语便委婉。以下三句更将花落春尽的意念化作一幅具体图景,以“燕燕归来,问春何在”二句提唱,以“唯有池塘自碧”景语代答,上呼下应,韵味自足。“自碧”云者,是说池水无情,则反见人之多感。这最后一层将词中空寂之感更写得入木三分。
词从听角看柳写起,渐入虚拟的情景,从今朝到明朝,从眼中之春到心中之秋,用淡笔渲染“空”“寒”“岑寂”等感受,其惆怅情怀似不涉具体实事,然而,前人曾道“自古逢秋悲寂寥”,作者却写出江淮之间春亦寂寥,并暗示这与江南似相同而又相异,又深忧如此春天恐亦难久。这就使读者感到词情决非“客怀”二字可以概尽。白石的伤春,实反映出同时代人一种相当普遍的忧惧。故张炎把此词与《扬州慢》等并提,云:“不惟清空,且又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词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