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孤生竹
冉冉孤生竹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亮君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吴淇《选诗定论》认为此诗是“怨迟婚之作”,甚是。
全诗由两套比喻组成,构成全诗的形象整体。一是以孤竹结根大山,菟丝附生于女萝(同属藤蔓植物,菟丝有花,女萝无花),比喻女子对男子的依附关系。孤竹结根于山阿,即“菟丝非独生,愿托乔木”之意。“菟丝附女萝”又有以植物的相互缠绕比喻爱情之绸缪,如民歌:“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即见树缠藤。树死藤生缠到死,藤死树生死也缠。”“菟丝生有时”承上比语,兴起“夫妇会有宜”之意,“会有宜”也就是“合有时”。
诗中第二套比喻,即以兰蕙芳草过时则衰自喻青春易逝。“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没有雨露,鲜花也会如同秋草一样地枯萎。“过时而不采”云云,使人联想起唐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诗中人还有一种潜在的顾虑,那就是对方迟迟不归,未必不产生变数(参《西厢记》“若见那异乡花草,休要似此处栖迟”);对方信息中断,是个不祥的预兆。所以诗的结尾说,君虽姗姗来迟,只要能给出一个肯定的信息(“执高节”即誓不变心),则诗中人便会立刻感觉踏实,坚持等下去。这话大有意味,从反面参悟,则新妇之怨,又不止于“青春已大守空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