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命运之子曹操

第104章 反董联盟 形成

命运之子曹操 曹玉辉 2542 2021-08-18 22:03

  董卓控制京城以后,横行霸道,胡作非为,不顾王法,败坏纲常,东汉王朝迎来了,新的灾难。

  哪里有压迫?哪里自然有反抗?董卓在滥杀大臣的同时,也要考虑维护自身的统治,虽然是一介莽夫,出身军旅,但在几位大臣的建议下,董卓尝试用实际行动,收买人心,为自己所用,以赢得支持。但董卓没有想到的是,这人心如果没收买好,让他们去地方上任,反而会对自己,有更大的威胁,毕竟这是放虎归山,祸患无穷。千算万算,还是走错了一步。

  另一边,逃出去的曹操,在陈留起兵后,以区区五千人马,就发布了,讨董檄文,各地的群雄,为了打倒董卓,开始集结兵马,结成了反董联军。一时之间,气势磅礴,震动朝野上下,百姓们,仿佛看到了希望。

  此时,天下的豪杰之士,大多准备,起兵讨伐董卓。袁绍在勃海郡,冀州牧韩馥,派了几个干部,来监视他,使他无法起兵。东郡太守桥瑁,伪造了一份三公,给各州郡的文书,陈述董卓的种种罪恶,最后慷慨激昂的说:我们受到逼迫,无法自救,盼望各地,有志之士,共同兴起义兵,铲除乱臣贼子,解除国家的大难。

  虽然董卓极力拉拢世家大族,希望获得他们的支持,借此稳定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但依然改变不了,他纵兵烧杀抢掠,擅杀大臣、淫乱后宫等行为,造成的恶劣影响,犯下的滔天罪恶,改变不了世人的眼神,已经深入人心。

  而董卓,刚刚任命的那些刺史郡守们,便拿着委任状,一到地方,就纷纷起兵,征讨给他们官位的董卓,拥立袁绍为盟主。袁绍自称车骑将军,与王匡屯兵河内,韩馥在冀州供给粮草。兖州刺史刘岱、东郡太守桥瑁、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行奋武将军曹操,俱屯兵于酸枣,豫州刺史孔伷屯兵于颍川,而官职最高的后将军袁术,则屯兵于鲁阳。这些绝大多数都是董卓任命的地方实权人物,结果非但没人领他的情,回过头,就联合讨伐他了。

  董卓得知这个消息后,大为震怒,但也无可奈何,已经改变不了什么,事实如此,唯有将举荐这些人的伍琼、周毖二人斩杀,以解心头之恨,准备发兵征讨关东联军,此时联军刚刚集结,立足未稳,如果凉州精锐杀到,那等待联军的恐怕就是死伤惨重了。

  而关东联军这边,张邈等人,虽然声势浩大,但都是作壁上观,没有人真的愿意,派兵攻打董卓,都担心把自己手里的兵力打光了,只有曹操例外。在利益面前,诸侯们,露出了自己的丑陋嘴脸。

  曹操在苦劝众诸侯,出兵无果后,见大家沉默,只想占便宜,愤怒不已的曹操,唯有怀着满腔热血,独自领兵,西去进攻,只有跟曹操一向关系不错的张邈,派卫兹带少量兵力跟随。一行人,过了荥阳,刚刚渡过汴水,随即遭遇了徐荣的埋伏,卫兹当场阵亡,曹操自己也被流矢射中,曹洪将自己的马让给曹操骑,自己步行渡过汴水,方才逃过一劫。

  曹军顽强的战斗力,让徐荣不敢追袭,驻守在酸枣的联军,也因此避免了一场硬仗,要真打起来,以这帮人的水平,很难打得过徐荣,估计损失会很惨重。

  而北线的袁绍,身为盟主毫无作为,即使在董卓杀了自己宗族,五十余口后,依然不动如山。袁绍有自己的心思,与其费心费力的攻打董卓,不如拥立刘虞为帝,不仅自己有了拥立之功,还能得掌大权,比出兵要划算的多。

  南线的袁术,跟他的哥哥,袁绍一样,采取龟缩大法,袁术虽然很贼,但手底下有一个猛人孙坚。在征讨凉州北宫伯玉时,董卓与孙坚同在张温帐下,对孙坚的情况,是有一定了解的,所以把主要兵力,集中在了南线,并且将击退了曹操的徐荣,调往南线对抗孙坚。

  十八路诸侯蜂拥,都说要拿董卓开刀,实际上除了曹操、孙坚等少数人之外,其他人心中,都有着自己的算盘,想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连其中挑头的两个人都这样想,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四世三公的后代,袁绍袁术两兄弟。

  袁绍袁术两兄弟与董卓有着国仇家恨,董卓把持朝政,还杀了袁家没有逃出洛阳的几十口人。按道理,这两兄弟应该团结起来,将董卓消灭,可惜,这两兄弟不仅没有同心,还窝里反。

  十八路诸侯反董时,诸侯们需要选出一个反董联盟的盟主。当时诸侯们纷纷认为袁绍能力强,能够胜任盟主一职,于是公推袁绍做盟主。

  虽然联盟结构松散,但是各位豪杰还是达成了一个共同目标:消灭篡夺者董卓。

  面对董卓的暴行,反董联盟的继续壮大,不断逼近洛阳,这样就给了董卓巨大的压力。董卓此时,也在思索自己的未来,洛阳虽是东汉根基,但是离自己的老巢太远,且反董联盟,极易攻破洛阳,如果汉献帝,被他们夺走,那么董卓,肯定会被宣布为叛乱分子,进而遭到天下诛杀。但是如果董卓,将皇帝迁至长安,一则可以避开敌军的锋芒,一则可以贴近自己的凉州,那里董卓有更多的支持者。

  乱世出英雄,战火燃烧,又有几人称王?又有几人?真心为天下百姓考虑。这世间,唯有我曹操一人,敢于力挽狂澜!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