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领悟生活.

5、山穷水尽的境界

领悟生活. 任宪宝. 6310 2021-08-19 02:23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凡事不过度的追求,不留恋过往,从容平淡的应对,随心,随情,随理。在这繁忙的名利场中,若能常得片刻清闲,放松身心,静心体悟,日久功深,便会识得自己放下诸缘后的本来面目:清静无染的菩提觉性。

  人生一世,究竟在追求什么?为何而活?纷繁世界,事事烦扰。做事则烦,不做亦烦。如何解脱?如果不到“水穷”之地,是否还能逍遥自在?其实,“水穷”之地不在天边,也不在山巅,它在我们的心里。悟到“水穷”之地,自然能够活得洒脱,一切缘起缘灭皆随浮云飘去。

  正如佛语,“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什么是世间呢?世间就是四大五阴,就是六根、六尘、六识,如果离开了这个世间,要求觉悟,是悟不到的。只有在世间的各种烦恼的因缘里面去探究它,在各种爱�及不爱不�的活动中去体会它,才会觉悟。

  既不悟空,又不着相,便能见本性。

  一位修道多年的女道士虔诚的问赵州道:“佛门最深的法意是什么呢?”

  赵州于是面向女道士用手掐了她一下,轻松的说道:“就是这个。”

  女道士怒气的说道:“没想到您的心中还有这个。”

  赵州不紧不慢的说道:“不,是您的心中还有这个呀。”

  对于一个人的内心,如若口中总是念着空,就永远不会做到万物皆空,这就好比那位女道士一样。

  对于“空”的理解,其真正的悟在于修行。在自己的内心上直接把这个空感受到,不需要在道理上说长到短,正如赵州只是轻轻地掐了女道士一下,道士心中便起了杂念,又怎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空呢?

  梁朝傅翕,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也是一位具有修为的禅者。他自称为“当来善慧大士”,后来世人称他为“傅大士”“善慧大士”。

  傅翕在24岁的时候,与同乡去捕鱼。打到鱼后,他又把鱼篓子沉浸在水中,老乡见此便劝他说道:“你这样鱼会跑掉的。”

  傅翕说道:“去留自便”。

  为此,世人都说他很愚蠢。

  后来,梁武帝听宝志禅师讲《金刚经》,于是宝志禅师便推荐傅大夫去讲。但是,傅大夫刚走上讲台用手一挥,便走下讲台。

  此时,禅师问梁武帝该怎样理解,梁武帝答道:“不解”。

  傅大士走上讲台未说一字,挥尺走下讲台,这是释迦摩尼拈花不说的禅理。傅大士正是运用释迦摩尼的禅理,不说即说。

  世间的烦恼皆因心起,还需心灭。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这是六祖慧能禅师的经典名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主要在于打破修持中对身心的执著。神秀禅师将染净、圣凡绝对地对立起来,要求人们“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但在慧能禅师看来,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染净、圣凡关键在于自心一念,心生善端即为善,心生恶念即为恶。心性自然,本来清净。故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从前有一位名叫金碧峰的高僧,他有很深的禅定功夫。他禅定功夫已经到达无念的境界,只要一入定,任何人都找不到他。

  有一天,皇帝送他一个紫金钵。他心里非常高兴欢喜,于是对钵起了贪爱之念。

  一日,金碧峰的阳寿将尽,阎罗王便派了两个小鬼前来锁命。可是任他们东寻西找,就是找不到金碧峰的魂魄!

  俩小鬼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去找“土地”帮忙。

  “土地”对小鬼说:“金碧峰已经入定了,你们根本找不到他的。”

  俩小鬼央求“土地”为他们出个主意帮帮它们,否则回去没法向阎罗王交差。

  “土地”想一想说:“金碧峰他什么都不爱,就爱他的紫金钵。如果你们想办法找到他的紫金钵,轻轻地弹三下,他自然就会出定。”

  于是,两个小鬼东找西找,找到了紫金钵,轻轻地弹了三下。

  当紫金钵一响,果然,金碧峰出定了,说:“是谁在碰我的紫金钵?”

  小鬼就说:“你的阳寿尽了,现在请你到阎王爷那儿去报到。”

  金碧峰心想:“糟了!自己修行这么久,结果还是不能了脱生死,都是贪爱这个钵害的!”

  于是,就跟小鬼商量:“我想请几分钟的假,去处理一点事情。处理完后,我马上就跟你们走。”

  小鬼说:“好吧!就给你几分钟。”

  于是,金碧峰将紫金钵往地上一摔,砸得粉碎。然后,双腿一盘,又入定去了。这一回,任两个小鬼再怎么找,也找不到他了。

  心生妄念,必然难以入定,不定就无法到达智慧的彼岸。不过,一切禅机皆因一个缘字。

  众生世界,有事必有缘,如机缘,善缘,恶缘等。万事随缘,这是禅者的态度。也是一种生存的态度。

  据说,自从释迦牟尼佛来到舍卫国为大众说法教化后,全城的人都成为有道德、有礼貌、懂事理的人。他们互相爱护、帮助、和睦相处,舍卫国简直是一块乐土。?

  当这个消息传到其它国家时,远在罗越祗国的地方,有一个外道,生起钦佩佛陀的威德之心,因此他不辞旅途的艰辛,长途跋涉来到舍卫国,想拜见佛陀,请求教示。可在他还没有见到佛陀时,却遇到一件令他不解之事。

  原来,舍卫国是个热带的地方,毒蛇很多,如果被咬伤,立即会丧命,所以,在这个地方,被毒蛇咬死的人很多。当这个外道走到城外的时候,看见两个父子在田里干活,忽然从草丛中窜出一条毒蛇,把那个儿子咬了一口,不久毒发就死了。而那个作父亲的,却依旧照常干活,儿子的死,对他并没有很大的影响。

  外道觉的很奇怪,就问老人道:“这个年轻人是谁?”“我的儿子。”老人回答。“既然是你的儿子,为什么他被蛇咬死,你却一点悲伤都没有?还有心情继续干活,他不是你的亲生儿子?”

  “这有什么好悲伤的,人生总是要死,事物的兴盛与衰败自有它的规律,人既然死了,如果他有善因,自有好报,假如他的恶因成熟,恶报就现于其前,我忧愁啼哭,对死者有什么好处呢?”老人说到这里,看着发呆的外道,又问他:“你是不是要进城去?顺路的话,我拜托你一件事,可以吗?”

  外道问什么事,老人又继续说,“你在进城后向右拐弯的第二家,路过时,请对我家人说中午送饭的时候,只送我一个人的就行了,对她说儿子已经被蛇咬死了。”

  外道觉的非常奇怪:为什么这个老人一点善心、仁慈心都没有。儿子死在这儿,毫无悲哀,反而不忘自己的午餐,世界上竟有如此冷酷的父亲。

  外道进了城,拐了弯,找到老农的家,对老妇人说:“你的儿子被毒蛇咬死了,他的父亲叫我带口信给你,中午只送一个人的饭就好了。”

  妇人听了这话,只向来人感激,并无悲伤。外道奇怪的又问:“老妇人,你难道不怜悯儿子的惨死吗?”

  老妇人却很自然的回答道:“这个儿子托生到我家,并不是我去招呼他的,他自己要来的;现在他走了,我也留不住他。正如旅店里住一夜旅客,晚上路过寄宿,天亮各自离开,谁也留不住,其实也无须留。我们母子之间,也是如此,儿子的去来,是随他的业缘,我一点也护救不得。”

  外道听完这些话,心里想,这真是一对硬心肠的夫妻,又糊涂又不近人情。

  这时里面又走出一个女人,是死者的姐姐,外道好意的问她:“你的弟弟死了,你难过伤心吗?”

  “他已经死了,我为什么要伤心呢?我们如同被编成大木筏的木头,在水中航行,一旦遇到大风暴,木筏被冲散了,那木头各自随流水飘散,木头不能永远拴结在一起。我们因为偶尔的因缘而变成了姐弟,同生在一家,但寿命各有长短,生死并没有规定的时间,他既然先走一步,我做姐姐的又有何能力相救?”

  姐姐说完,身边又一妇女说:“噢,我丈夫死了。”

  外道这时已经如坠在云雾中,他问妇女:“你自己的丈夫死了,竟然这样若无其事,毫无悲伤之意?真的无所谓吗?”

  死者的妻子平静地说:“我们夫妻的结合,和空中的飞鸟一样,夜间停宿在一起,天一亮,各自去寻求食物,各有各的命运,鸟儿一旦飞开而不能回来,是他的造化。我既代替不了他,也无法为他承担业力,就好比在途中相识的客人一样,相会以后,总要各奔东西。”

  外道听了这一家人的话,满心愤怒,甚至后悔自己跑了一趟冤枉路,本来听说这舍卫国的人最有孝道的,以为自己弃邪归正,来此寻找真谛,岂知是这样一般毫无道理没有仁慈心的人。

  尽管如此,他还是想见佛陀一面,空手而回,毕竟是遗憾的。因此他来到祗园精舍,求见佛陀。

  外道心里充满疑问,拜见佛陀后,默默坐在一边,低着头,并不开口寻问。其实他的心思,佛陀早已明白,因而故意问道:“什么事使你如此忧愁?”

  “因为希望不能如愿,所遇之事,违背我心,所以忧愁”,外道回答。

  “忧愁不能解决问题,有什么失意的,你尽管说”,佛陀慈悲的对他说。

  “我从远方慕名而来,是因为崇拜舍卫国有您的佛陀的教化,人民都依法奉行,岂知一到这儿,就遇到这么一点也不近人性的事情……”

  外道将碰到老农夫及儿子乃至他一家人的事情告诉佛陀。

  佛陀微笑着向他开示道:“话不是这么说的,你所希望看到、听到的是人情、人性的事。而法理是不能顺着人情人性的。把人性净化,与真理相应,那才是最要紧的修行。你所见的那一家人,在道理上,他们并没有错。他们能知道人生无常,人不能永远保持自己的有为的色身生命,这是从古至今,所有的圣凡都是一样的。一个人死了,大家为他大哭大喊,这对于死者有什么益处?况且当人在有生的时候,注定就有死。生喜死悲,这是世俗对于生死的迷惑,所以在生死的流转中,就永远也没有止息的时候。”

  外道听了佛陀的开示后,心里顿时开悟,从此,他真正改宗,皈依佛陀,做了一个虔诚精进的比丘。

  人生百年,匆匆一瞬,荣华富贵,更是过眼云烟,虚幻不实。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中,一切都是“因缘而起,因缘而灭,缘生则生,缘灭则灭”。

  但是,“随缘”有时常被误解为不为,借此听天由命,逃避问题和困难。其实,随缘不是没有原则、没有立场,更不是随便。随缘是一种智慧,是一种修养,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对生老病死、情痴情绝、荣辱贵贱的坦然面对。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