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领悟生活.

2、回归自然

领悟生活. 任宪宝. 2678 2021-08-19 02:23

  世界上有许多人在做事的时候常钻“牛角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偏执。当然,谁也不能否认偏执有很大的正面作用――**、电灯、蒸汽机等一系列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便是源于偏执。然而,任何人也绝不能忽略偏执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失败与毁灭。

  《六祖坛经》上所讲的“心若住法,名为自缚”,偏执显然是束缚我们思维发展的罪魁祸首;并且还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正确的处理办法,那就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如果自己在主观上对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执著,这就是道的流动畅通。

  不正常的形态大多始于偏见,不协调的意象多半来自偏执。偏执往往让我们的思想执迷其中不能自拔,故而显得越发狭隘,不能产生建树。

  陆亘大夫爱好佛法,有一天他特意向南泉禅师请教问题。

  “从前有人在瓶子里养了一只鹅,后来这只鹅逐渐长大,瓶子里面装不下了。现在既不能毁了瓶子,又不能伤了鹅,你能不能把鹅弄出来?”

  南泉禅师突然叫他的名字:“陆亘!”

  陆亘习惯地回应:“在。”

  南泉禅师淡然道:“鹅已经出来了。”

  这位大夫在和南泉禅师打什么哑谜呢?

  我们在思想的范围下长大,然而却慢慢发现思虑反而障蔽了自身思维的发扬,这便是陆亘的疑惑。而南泉禅师正是看出了这点,特意在陆亘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称呼他的名字,知道陆亘必定会应然作答。此举,自然是南泉禅师点拨陆亘最好的办法。

  生活中存在许多固执的人,但固执不同于偏执。适当的固执,为人平添一份可爱的“原则美”,而偏执往往容易把人生打成死结,既伤害自己,同样又伤害了他人。

  《金刚经》中讲,“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意思是说,须菩提,菩萨对于任何外界事物,都不应拘泥留恋。这个原则运用到布施上,就是要不拘泥留恋于色的布施,不拘泥留恋于声、香、味、触、法的布施。须菩提!?菩萨应这样布施,不能拘泥留恋于事物的相状。

  须菩提问:为什么呢?

  佛回答说:如果菩萨布施时不拘泥留恋事物的相状,那么他的福德就会不可思量。

  还是通过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来证悟吧。

  师父和徒儿两个和尚过河,碰巧旁边一年轻女子也要去河对岸。但河水又漫过了小桥,水流湍急,年轻女子不敢趟水过河。师父便毫不犹豫地抱起年轻女子,淌过了水流湍急的小河。

  小和尚则独自一人跟在师父身后也趟过了河。三个人到达河对岸后,年轻女子向师父辞谢离去,两个和尚则继续赶自己的路。

  师徒二人走了很久之后,小和尚忍不住满脸狐疑地问师父:戒律上不是说出家人不能近女色吗?师父你怎么能抱着那个那个女子过河呢?

  师父不动声色的回答回答说:哦。你说的是那个过河的女子吗?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怎么还抱着她吗?

  这则故事中的师徒二人,到底谁着相了?从大乘佛教的教义来看,抱女渡河的师父是无住无相的,当然也就没有着相。倒是那个没有抱女子渡河的小和尚着相了,因为他的心里一直有住有相。

  “无住”是金刚经的中心要义。

  释迦牟尼从两个方面作了解释,来宣讲这一要义:一是“应无所住”;二是“如所教住”。让弟子们困惑的是,前者讲“无住”,后者却又讲“住”,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释迦牟尼所说的“应无所住”,指的是“菩萨于法,应无所住”。也就是在修证大乘菩萨道时,对于一切佛法的基本原则都应当是无住无相,布施也不能例外。如果一有所住,就是住相,也就违背了修证大乘菩萨道的总则。至于“如所教住”,则指若要修证大乘菩萨道时,就应当按照他所教之法而“住”,即释迦牟尼所说的“住”:“应无所住”“住无所住”和“住而不住”。故而,他所言及的“如所教住”,仍然是无住。

  由此看来,这两者就是统一、不矛盾的。无论是“应无所住”“住无所住”,还是“如所教住”,修证大乘菩萨道的总原则就是“无住”。但《金刚经》所言及的“无住”却并不是“空”。如果勉强套用的话,则应是一种“空灵”境界。“空”即心境空:心胸若谷,心如大海,博大开阔,心如长空。

  所谓“灵”,即心态无住:一切尘缘烦恼、功名利禄、富贵荣华、世态炎凉等都如风来疏竹,雁渡寒潭,都是稍纵即逝的过眼云烟。事来则应,事后不留。过往不住,一切无住。因此,拥有一颗无住之心,就能获得如菩萨般觉悟而又有情的人生智慧,并由此证悟到你心中的理想境界和信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