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中野京子的世界名画之旅(套装共6册)

12幅名画里的波旁王朝(上)

  ※ 12幅名画里的波旁王朝(上)

  第7章 《蓬帕杜侯爵夫人全身像》 康坦·德·拉图尔

  “身材修长,举止端庄优雅。漂亮的瓜子脸,栗色的头发……性感的嘴唇……”——这是宫廷中人对蓬帕杜侯爵夫人的赞美。

  《蓬帕杜侯爵夫人全身像》 康坦·德·拉图尔

  约1755年,粉彩画,卢浮宫博物馆,175cm×128cm

  具备一切的情妇

  “身材修长,举止端庄优雅。漂亮的瓜子脸,栗色的头发,淡茶色的眼睛,完美的鼻形,性感的嘴唇,牙齿也长得非常漂亮。”——这是宫廷中人对蓬帕杜侯爵夫人的赞美。这幅画就是她的代表性肖像。粉彩画很少会有这样大幅的作品。据说画家拉图尔获得了2.4万里弗尔的巨额报酬。在历代杰出的宫廷情妇——阿涅丝·索蕾、黛安·德·波迪耶、加布里埃尔·德斯特雷、蒙特斯庞等——之中,蓬帕杜夫人无论在美貌上还是在政治影响力上都更胜一筹。要讲路易十五时代,就绕不开她。在法国王朝史书中,就算不出现路易十五的皇后玛丽·蕾捷斯卡的名字,也不会有一本不记载蓬帕杜的名字。

  当然她们在世的时候也是,各国的大使和要人对王后的问候都是草草了事,却都带着高昂的礼品和不便告人的请求涌到蓬帕杜的居室。

  这幅画中的她,是在成为情妇之后过了大约10年,三十四五岁。一般人到了这个年纪,都会担心容色衰减,或者出现年轻的竞争对手,但是她的态度却非常自然而放松,一定是相信自己完全掌握了国王的心,所以才会如此从容。看她脸上的表情,恰似一个能干的职业女性。即使直接把她带到现代的高楼大厦里,让她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大概也不会叫人感觉出丝毫的不和谐。可以说,她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有的,凭着美貌和才智爬上高位的女性的典型。

  这位宫廷首屈一指的实力派美女也非常善于展现自己。在本作中也充分展现了她才色兼备的气质。完美的时尚品位是她作为华丽而细腻的洛可可文化的牵引者的证明。用指尖轻轻翻起的乐谱和背后的乐器、桌子上摆放的厚重的书籍(《论法的精神》《百科全书》)和地球仪、脚边的素描本(一般认为是她本人画的)分别显示着她对音乐、对最前沿的学问和对美术的关心和贡献。

  但是,拥有可以随心所欲的权势的她,并不是出身于贵族人家。“侯爵夫人”这个说法容易让人误以为她有一个侯爵丈夫,但事实并非如此。是国王把蓬帕杜的领地和侯爵这个贵族的地位封给了她(后来升到公爵),准确地说应该称为“蓬帕杜女侯爵”。

  这么说她没有丈夫?——有过。她的丈夫就像被大卫王夺走妻子拔士巴的乌利亚一样。但是与乌利亚不同的是,德·蒂奥勒没有丢掉性命,而且路易十五还以高官厚禄为诱饵,让他献出妻子,虽然这被他愤然拒绝了。

  蓬帕杜夫人的乳名叫让娜·安托瓦内特·普瓦松。她出身于新兴统治阶级——富裕的资产阶级,有着较高的文化修养和不逊于贵族的举止。她20岁时嫁给了年长4岁的法官德·蒂奥勒,生下两个孩子(都夭折了)。也有人说她是个野心家,早就把目标锁定在凡尔赛。她在别墅举办宴会,请来伏尔泰、孟德斯鸠等文化人;为了引起前去打猎的路易十五注意,她还亲自驾起四轮马车。结婚第三年,她终于成功地赢得了国王的爱(丈夫如梦初醒)。24岁,她正式成为国王的情妇。

  把持国际政治

  蓬帕杜非常明确自己要做的工作,那就是讨国王的欢心。她做到了。国王在她的身边感到无拘无束,让她一同出席政务的场合,受了她很大的影响。他们最初作为热烈的恋人,后来作为信赖的朋友,或者作为能干的政治顾问和不可或缺的同伴,一起走过了将近20年。

  王后和王子等国王的家人都敌视并憎恨着蓬帕杜。这在情理之中,蓬帕杜也可以理解,所以她对他们一味地卑躬屈膝,竭尽所能地避免冲突。但是对宫廷里的其他人,那些鄙视她的平民出身,一有机会就想拉她下位的人,她会毫不客气地加以反击,甚至把他们赶回领地。这一招非常见效。

  自太阳王时代以来,身居高位的贵族已经把宫廷当成了他们的整个世界。让他们回到自己乡下的领地,就像流放到鸟不拉屎的孤岛一样(和喜爱乡村生活的英国贵族太不一样了)。有不少人因为被赶出凡尔赛,对生活失去了希望,身心憔悴,提早结束了生命。

  人们渐渐地开始拜倒在国王的情妇脚下。她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支持,不但成了艺术文化的伟大的资助人(安排在宫廷演出,资助《百科全书》出版,创办国立塞弗勒工厂等),而且承担着和大臣一样繁重的公务。因为路易十五对政治的兴趣不大,替他执掌政务也就成了取悦他的手段之一。

  著名的“三条衬裙(女性内衣)”之一就是蓬帕杜。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玛丽亚·特利莎、俄国的伊丽莎白女皇和蓬帕杜三位女杰联起手来,意欲包围打压方兴未艾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法国和奥地利多年以来一直相互敌对,现在他们终于意识到敌人的敌人是朋友,于是建立起友好关系,为后来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出嫁铺好了轨道(好坏暂且不论)。

  玛丽亚·特利莎女皇

  伊丽莎白女皇

  腓特烈大帝

  荣华的终结

  在1756年爆发的奥地利对普鲁士的战争(即“七年战争”)中,“三条衬裙”联合了起来。这是一场争夺欧洲霸权的战争,一开始,玛丽亚·特利莎有法国和俄国两个战友,占据上风,差点儿将可恶的腓特烈打得体无完肤,结果却因为伊丽莎白的突然离世而败北。最终,奥地利和法国衰退,普鲁士跻身大国,和普鲁士站在同一阵线的英国也取得巨大的成功,不但接管法国在美洲的领地,而且夺取了印度。

  这样的结果令蓬帕杜非常痛心。周围就像等着这一天似的指责起这个一步登天的女人,连国家的财政恶化也全部归咎于她。实际上,这并不能说是她的政策失误,只能说腓特烈大帝运气太好了。伊丽莎白女皇死后,新即位的愚蠢的沙皇彼得三世(不久就被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女皇暗杀)竟然是腓特烈大帝的狂热崇拜者,因为他轻易地脱离战线,才上演了这一幕逆转剧情。如果伊丽莎白女皇能够活得再久一点儿,蓬帕杜很可能树立卓越的功勋。

  不过,受到指责也无可奈何。宫廷情妇这一体制就像便利的安全阀,一旦有事就把责任推到情妇身上,从而让国王和大臣免受责难。没有权利而享受荣华的人,也要随时准备承担不属于自己的罪责。

  战败后,蓬帕杜的身体状况进一步恶化。当时,年幼的莫扎特由父亲带领着来到宫廷,展现神童的天赋,但是夫人却一句话也没有说。莫扎特的父亲以为这是因为她性格冷淡,其实并非如此,而是因为她正忍受着病魔的折磨。她42岁去世。她的朋友伏尔泰认为她是劳累过度而死,并由衷地为她的死感到难过。

  按照宫廷的规矩,王侯以外的人是不可以死在凡尔赛的。无论病情多么严重,都要送到别的地方。但是因为有路易十五的特赦,蓬帕杜得以一直待在自己的居室,结束了她短暂而华丽的一生。据说国王在阳台上俯瞰送葬的队伍,流下了眼泪。

  另一方面,王后在几天后写道:“已经没有人再提起她,仿佛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一样。”是啊,谁会向王后提起已经死去的情妇呢?

  在蓬帕杜死后的4年时间里,国王一直让宫廷情妇的位子空着。但在王后去世才一个月之后,他就把娼妓出身的杜巴丽拉进了凡尔赛。这时,人们再次认识到蓬帕杜这样的女人是多么罕见。

  20岁的路易十五(里戈绘,1730年)

  “被喜爱的”美王

  那么,我们来讲讲这个路易十五。

  请看太阳王的画家里戈笔下的20岁的路易十五。他对得起“美王”这个绰号吧。

  如果说富裕人家的孩子是“含着银勺出生的”,那么路易十五恐怕应该说是“嘴里塞满了纯金的特大号勺子出生的”。作为全欧洲最显赫的国家的王室成员、全欧洲最受仰慕的国王路易十四的曾孙,他是在祝福的狂风暴雨中长大的。在那个男孩儿生存率低的时代,他不但全身健全,聪明伶俐,而且是个美男子。虽然他即位时只有5岁,但是曾祖父已经为他碾平了坚实的道路,叔父的摄政政治也顺风顺水,在他成人之后向亲政的过渡也非常平稳。

  此时的他,“脸庞漂亮得像姑娘,是个面带忧郁,冷若冰霜的无情的俊美青年”。他从懂事时起就已经是国王,周围的视线和阿谀奉承就像香水一样环绕着他,在把保持尊贵看得比一切都重要的宫廷里长大,形成把人不当人的“无情”个性或许是必然的吧。

  享乐的时代——洛可可的绘画《秋千》(弗拉戈纳尔绘,1767年)

  15岁的时候,他和年长6岁的波兰公主结婚(因为波兰是小国,所以这曾遭到强烈的反对),生下11个孩子,因此早就不再需要担心没有王位继承人。他的情妇和私生子也接连不断。因为他毕竟是美貌的“被喜爱者”,要从围拢过来的女人中间挤过去就已经很累了。

  路易十五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在人世间所能得到的一切。健康、魅力、除了神以外至高无上的地位、可以随意挥霍的财富……不过这是否意味着幸福却是另一个问题。拥有一切,想要的东西今后也将全部得到。这样一来,那就不能称之为想要的东西了。那么,他又如何拨动活着的热情呢?

  所有人都在指责路易十五的倦怠。他百无聊赖。安托瓦内特嫁到波旁家以后,母亲玛丽亚·特利莎曾在信中责备她耽于玩乐,她发牢骚道:“母亲为什么生气呢?我只不过害怕无聊罢了。”而同样的无聊,或者比这更为根深蒂固的无聊,路易十五却背负了半个多世纪。

  他没能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国政由大臣维持着,运转还算正常,最重要的是,贵族们厌倦了太阳王晚年戒律森严的生活,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以年轻的美王为中心轻松愉快地玩乐。国土扩张等问题被束之高阁,路易十五不再像他的曾祖父那样走上战场。虽然国库一直在减少,但即便如此,和其他国家比起来依然绰绰有余。

  漫长的绝望

  民众的苦恼呢?

  这种东西在当时王侯贵族的眼中根本就不存在。在君权神授说的控制下,他们还没有产生民众的概念。比起他们的法国同胞,其他国家的王侯贵族更让他们感到亲近。贫穷、邋遢的民众只是看到就觉得烦。

  就和有太多玩具的小孩儿会变得没有精神一样,不幸的美王青年时期的无所作为持续了一生。可惜他的聪明都没有用武之地,就像没有竞争对手的海狗的一雄多雌集团一样,把苍白的热情都耗费在女色上,结果就是被人背地里说:“国王唯一的能力就是作为男人的能力。”他被蓬帕杜迷住的真正原因,可能也是因为她在玩乐上的擅长,减轻了他对无聊和死亡的恐惧。

  路易十六和安托瓦内特的婚礼

  在选择26岁的杜巴丽作为宫廷情妇时,国王眼看就要60岁了,大概是想借着她的年轻和美貌来延缓衰老吧。他已经不再是“被喜爱者”,而是沦落为“无差别地喜爱年轻女子的国王”,宫廷中人对他的尊敬和他在民众中的人气都已经低到了尘土里。

  因为儿子死得早,孙子(后来的路易十六)成了王位继承人。据说,在前去品评王储的新娘候选人安托瓦内特的大使回国之后,路易十五问的第一个问题竟然是:“胸大吗?”

  路易十五的死因是天花,而且传闻是“因为和平民出身的年轻的红发女子有关系而感染”。之所以有这样的传闻,是因为他真的就是这样一个色鬼。据说,即便是蓬帕杜和杜巴丽在时,他的情人也多达几百个,让人感觉有点儿冷。

  茨威格在《玛丽·安托瓦内特》中这样描写他的死亡:“与其说是人死,不如说是一块黑色的腐肉逐渐垮掉。然而路易十五的肉体却如同凝聚着波旁祖先全部的力量,像巨人一样抵抗着一刻不停的毁灭。”

  上天恩赐的健壮的肉体,反而延长了他死亡的痛苦,这是多么讽刺啊。

  在64岁时,他漫长的无聊终于画上了句号。而国王这一恐怖的死法竟有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效用,那就是减弱了医生们以前对种痘固执的反对态度。

  第8章 《富兰克林像》 格勒兹

  发量,额头的形状,眉间深深的竖纹,富有特点的嘴形——应该在哪里见过吧。没错,他就是现在美国百元纸币上头像的主人,本杰明·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像》 格勒兹

  1777年,油画,美国哲学学会博物馆,72cm×57cm

  百元美钞上的头像

  发量,额头的形状,眉间深深的竖纹,富有特点的嘴形——应该在哪里见过吧。没错,他就是现在美国百元纸币上头像的主人,本杰明·富兰克林。

  在钞票上他的眼睛还要大一点儿,脸颊也更丰润,给人的感觉更加亲切,可以说是“善良的美国人的典型”,但是在这幅画里却找不到一丝亲切的影子,如果再套上假发,完全是一副高傲的法国贵族的嘴脸。

  这也难怪,因为这幅画的作者是当时的法国学会会员格勒兹。他还留下了思想家狄德罗和少年莫扎特等肖像。他在画这位来自新大陆的名人时,大概是觉得应当把他粗鲁的一面掩藏起来,稍微加以粉饰,来增加宫廷式的威严(跟好莱坞电影里的东方人总感觉不像东方人一样的道理。非要套用自己那一套标准不可吗?)。

  这样一来,富兰克林就变得一点儿都不像富兰克林了。富兰克林是贫穷的劳动者一家的第十五个孩子,尽管10岁就辍学了,却成了成功的实业家。他在暴风雨中放起风筝,冒着生命危险证明打雷是一种电现象。他发明了避雷针和远近两用眼镜,创办了美国第一家公共图书馆。他还是著名的作家,作为政治家成为美国《独立宣言》起草委员之一,他的《富兰克林自传》至今仍被全世界的人阅读。他性格乐观,充满人格魅力,而且多才多艺。这一切,我们从这幅画里都看不到。

  在美国流通的百元美钞上的富兰克林

  从美国吹来的自由之风

  不过,这个天生的自由主义者跟波旁家族究竟有什么关系呢?那关系可大了。70岁的他不辞辛苦,乘船千里迢迢来到法国,不是为了游山玩水,而是为了向路易十六争取独立战争的资金援助。他于1776年12月抵达。美国刚刚在夏天宣布独立,接下来面临着与英国的持久战。

  富兰克林凭着天生的幽默和直率的言行(法语也会讲一点儿),很快成了沙龙里的红人。巴黎的青年贵族们已经陶醉在《独立宣言》中的“自由”“独立”等词语中,在当面听了富兰克林的讲述后更是受了刺激,很多人作为义勇军涌到了新大陆。其中就有后来在法国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拉法耶特。

  富兰克林在巴黎一共待了9年。他在达到预期的目的,与法国签订条约,让人们见识到了他的才干之后,又作为大使留了下来(令人遗憾的是,他的《富兰克林自传》到1757年就结束了。真想读一下他对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瓦内特的直率描写)。

  1777年的萨拉托加战役(特朗布尔绘,1822年)

  1783年,美国正式成为独立国家。然而投入了无数人命和莫大开支——10亿里弗尔!——的法国却只得到了西印度的多巴哥和非洲的塞内加尔之类的微薄的战利品。如此亏本的结果,如实地体现出法国外交实力的衰退。

  1781年的约克镇战役实质上结束了独立战争(特朗布尔绘,1787年)

  加入美国独立战争

  一开始路易十六并没有打算参战,因为一个专制的君主去支持一个自由主义国家确实有点儿奇怪。但是英国毕竟是法国的宿敌,为了削弱英国,他一直在暗中煽动美洲殖民地叛乱。富兰克林来法之后并没有立即谒见,表面上一直摆出宫廷与己无关的态度。

  后来在萨拉托加战役中,原以为贫弱的美军战胜了英军,形势有利的消息传来以后,亲信们开始催促说早日参战为好。就这样,优柔寡断的国王迟疑地望着空虚的国库,在条约上签下了名字。

  英国不好惹。在意识到自己将要失败之后,英国马上转变了思路,决定今后将美国作为本国产品的市场。随后,英国暗中使美国疏远法国,单独议和。法国应了那句话,“赢了打架却输了比赛”,形势不利。尽管挽回了些许在欧洲的威信,实质性的利益几近于无。

  以高利息筹措的战争费用,令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国家财政雪上加霜。5年后,即革命爆发前一年的1788年,也是路易十六加冕后的第十四年,这期间的借款已经增加到了45亿里弗尔——其中将近1/4都浪费在美国身上。同样是在1788年,国家支出大约是路易十五时代前期的3倍,有6亿里弗尔,其中一半充当了借款的利息。这已经不是濒临破产,而是已经破产了。

  尽管如此,宫廷里依然日复一日地继续着奢华的生活。这并非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像把青蛙扔进开水里它会跳起来逃走,而将水慢慢地加热它就会老老实实地被煮熟一样,波旁家族的借款也从太阳王治世后期开始变成常态,因为持续了太长的时间,已经没有人能看清危机的分界线在哪里了。

  也或许他们心里清楚?因为内心深处已经觉察到日益逼近的大爆炸,所以宫廷中人才沉溺在狂躁的奢靡生活里……

  闭门不出的国王

  回顾历史,有些人的出场方式只能说“时机太差”,路易十六也是其中之一。他全盘继承了前任留下的负遗产,不得不承担全部责任,用自己的生命抵偿。

  路易十六不是路易十五的儿子,而是他的孙子。他10岁成为王太子,是一个做任何事都没有自信、唯唯诺诺的少年。原因之一可能是他其貌不扬,根本想不到是美王的孙子。另一个原因据说是他的父母在抚养他的过程中一直认为他无能。本来按顺序讲,他是5个儿子中的老三,王冠轮到他的可能性比较小。长子很优秀,父母将其作为完美的继承人加以偏爱,结果却病死了,次子也死得很早。

  可怜的路易十六承受着残酷的视线,似乎在责备他为什么没有代替长子去死,或者只是他以为那视线中带着这样的责备。在这种扭曲的内疚中,他刻苦学习,博览群书,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改变父亲对他的看法。并非没有这样的可能。

  然而不幸的是,本应成为下一任国王的父亲在36岁早早地病逝了,年幼的路易十六成了王太子,被交到了祖父路易十五的手中。有些忧郁而又不甘寂寞的路易十五虽然对女人有兴趣,对孩子却并不关心。更何况在他的眼里,这个孙子呆头呆脑,身体孱弱,态度举止没有一点儿王者的威严,可悲可叹。

  宫廷对气派的要求很高,要仪表堂堂,而且能随机应变地进行机智的对话。而这个继承人这两点都不及格。祖父的冷笑,很容易就会演变成整个宫廷对他的轻蔑。未来的国王绝不像他外表看上去那样愚蠢,但是却连他的两个弟弟都看不起他,他的愚蠢甚至点燃了他们的野心。

  王太子还一次都没有机会出席国政会议(据说路易十五和蓬帕杜一同出席过),因此他所接受的帝王教育仅限于抚育官所传授的知识性的东西。通过书籍了解到的政治,在实务中几乎派不上用场,路易十六继承王位之后所表现出的懦弱和缺乏决断力——除了性格因素之外——无疑也来源于此。

  不想当国王却不得不坐上王位的他变得越来越自闭。制锁、读书和打猎是他的三大爱好,只要轮流反复地做这几件事,他就知足了。路易十四超级自恋而又热爱战争,路易十五好色异常,路易十六则接近一个“闭门不出的宅男”。他不喜欢抛头露面,比路易十五还要讨厌那些宫廷礼仪,加冕第二年连国王圣礼也停止了。国王圣礼原本是一项惯例,因为有民间信仰认为经国王的手触碰可以治病。他认为这已经不符合时代精神,以此为由切断了与民众直接接触的机会。

  这可以说是严重的决策错误。即使单纯地相信国王的手是神圣之手的人减少了,可一旦将奇迹的因素从君权神授的依据里剔除,国王就不再神圣,延续王朝的意义也就变得淡薄了。更何况路易十六既没有太阳王那般强烈的感召性,也没有路易十五那样的美貌,再失去神圣性,那就只剩下一个没有王者之才的平庸的人了。

  为什么周围的人会支持他这样做呢?很简单。周围的人也不知何时变成了一群只会说漂亮话的平庸之辈。凡尔赛这座牢笼里已经飘荡着腐臭。

  不受欢迎的新国王夫妇

  路易十六在15岁还是王太子的时候迎娶了比他小一岁的玛丽·安托瓦内特。由此波旁家族和哈布斯堡家族联系在了一起(关于安托瓦内特,参见《12幅名画里的哈布斯堡王朝》)。

  他明显对这场婚姻没有兴趣。这并不是因为不喜欢安托瓦内特,而是因为他和早熟的路易十五不同,对结婚生子还没有自信。他留下了一段有名的逸事——

  在结婚的晚宴上,新郎狼吞虎咽,路易十五看不过去,提醒他:“今晚不要给胃太大的负担。”他却反问:“为什么?晚饭吃饱了睡觉才香。”这让新娘大为沮丧。

  由此可以看出包括路易十五在内的宫廷中人的坏心眼儿。在他们的心目中,像宙斯一样妻妾成群才是“理想的国王形象”,而对可爱的新娘爱答不理,只顾吃饭的王太子只不过是一个笑柄。

  他们结婚7年才有孩子。受责备的是安托瓦内特,其实真实原因是路易十六胆小怕事,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手术,他却迟迟下不了决心。与其说迟,不如说太迟了。在这期间,安瓦托内特已经完全染上了法国式的倦怠,化装舞会、戏剧、纸牌赌博、宝石、衣服,尽情地玩乐、购物,败坏了名声。路易十六的弟弟对他后继无人深信不疑,一门心思地打起了下任王冠的主意。

  最终,他们生了两男两女(次女夭折),但是路易十六的人气在19岁加冕时达到顶峰以后就一直下降,加上安托瓦内特扯后腿,人气更是一落千丈。他对异国的王后言听计从,不找情妇,神圣的责任也没有履行,而且也没有太阳王所接受的骑士教育和战场上的实战体验。这使得他与人们所期望的国王形象相去甚远。不过因为体重激增,倒是使他多了几分威严,原本瘦弱的外表得到了些许的改善。

  我在第2章里提到,路易十六曾阅读休谟的《英国史》,尤其对关于查理一世的章节进行了研究。因为他发现了这位同样从前任那里继承了巨额负债的英国国王和自己有许多共同点,他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不想落得和查理一样的下场,就必须放弃他所采取的高压政策。这也是他不断妥协的原因之一。但是在周围的人看来,这却成了懦弱的表现,因此对他越发轻视。

  革命的孤独与幸福

  自古以来,死亡恐惧病都是王侯贵族的通病。这源于得到想要的一切的人陷入的暗渠般的虚脱感。路易十五表现得就很明显。

  但是,路易十六就没有这个问题。

  革命爆发后,国王被囚禁了起来。可是当我们了解他在囚禁中的生活,反而能感受到某种平静的幸福感。他读书,在狭小的院子里散步,和儿子玩耍,饱食三餐,还玩台球。

  处决前夜,安托瓦内特希望能够全家人在一起度过,国王却想独处,躲进了自己的房间。第二日清晨,他也避开了想见他一面的妻子,独自一人从容地用了早餐,坐上去断头台的马车。有人说他是不想让大家悲伤,或者不想看到大家悲伤的样子,不过,也可能是因为他觉得独处更舒服吧。

  豪华绚烂的凡尔赛宫内部,安托瓦内特的卧室

  他就这样淡泊地面对了死亡。

  安托瓦内特的长子路易·约瑟夫和长女玛丽·泰瑞丝

  玛丽·安托瓦内特

  路易十六

  第9章 《卢浮宫的大画廊成为废墟的想象景象》 休伯特·罗伯特

  太阳王路易十四把宫廷从巴黎迁到了凡尔赛,被扔在巴黎的正式宫殿卢浮宫,虽然作为王宫变得萧条,但学院却依然保留着,一直是美术的中心。

  《卢浮宫的大画廊成为废墟的想象景象》 休伯特·罗伯特

  1796年,油画,卢浮宫博物馆,115cm×145cm

  公共美术馆的形象

  太阳王路易十四虽然把宫廷从巴黎迁到了凡尔赛,但是却并没有打算把这个小乡村城市化。从搬迁到革命差不多经过了一个世纪,凡尔赛镇本身并没有变大,只是有一座宏伟壮丽的宫殿而已,就像过分花哨的巡回马戏团在乡下小镇经营一样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而被扔在巴黎的正式宫殿卢浮宫,虽然作为王宫变得萧条,但学院却依然保留着,一直是美术的中心。在路易十五在位时开始的启蒙思想的潮流中,为了教化民众,公开王室收藏的要求变得强烈起来,王室一度在卢森堡宫举办了为期很短的画展。后来,思想家狄德罗提出将卢浮宫辟作博物馆的建议,路易十六接纳了这一建议,并准备付诸实施。就在这个时候,革命爆发了。

  卢浮宫的大画廊改革方案

  国王被废黜,王室的物品被国有化。在革命政府的推动下,将卢浮宫辟作博物馆的工程得以继续。1793年,在卢浮宫内的巨大通道大画廊举办了作品展,卢浮宫博物馆正式开放。

  画家罗伯特从革命前就开始参与该画廊的改建,并在革命后成为绘画收藏负责人。1796年,他在沙龙上展出的两幅作品博得好评。一幅是《卢浮宫的大画廊改革方案》,具体展现了未来的公共博物馆是多么美好;另一幅就是本作《卢浮宫的大画廊成为废墟的想象景象》。

  当时,因受到意大利的庞贝古城被发掘出来的影响,知识阶层都对废墟和古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罗伯特本人也长期在罗马学习,画过许多历史遗迹,甚至得到了“废墟画家”的绰号,所以他会创作这样的作品并不奇怪。

  尽管如此,这幅作品还是令人们受到了不小的震撼。这或许只能归因于他把科幻小说般的想象的舞台放在了巴黎的旧王宫。两年前发生了热月政变(参见第11章),新生的法国还不知该走向何方,所以很难说这幅画里的景象不会变成现实。当时的人们看到这幅画的感受,或许和我们看到“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录像时差不多吧。

  名为废墟的辉煌

  画面上部是朗朗的蓝天。玻璃天井全部碎落,屋顶的残骸上杂草丛生。粗大的圆柱上锈迹斑斑,里面有人生起火来取暖。原本挂在墙上的画已经一幅都没有了,毁坏的罐子和雕塑散落一地(右下角可以看到米开朗琪罗著名的《濒死的奴隶》)。唯独有一件,《观景殿的阿波罗》完好无损地屹立在画面中央,一个画家正坐在它前面写生,仿佛揭示着艺术的永恒……

  罗伯特是在歌颂自己生活的新时代和古代一样崇高吗?看起来是这样,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因为罗伯特在感情上是保王派。路易十六批准了将卢浮宫改建为博物馆,而且革命后罗伯特曾一度被关进监狱。他和逃亡的女画家维杰·勒布伦(因为画了许多安托瓦内特肖像而知名)是朋友关系,革命的前一年还请她画过肖像。

  废墟离不开昔日的辉煌。或者更准确地说,没有对辉煌的记忆,废墟就无从谈起。

  罗伯特将卢浮宫以废墟的形式加以呈现,与其说是对(尚未看到的)博物馆,不如说是对(曾经的)王宫,进而对君主制度的终结——路易十六之子路易·夏尔的死讯传来时,他正在创作这幅作品——百感交集。那是对一个美好的旧时代的惋惜。

  资产阶级的胜利

  法国革命并不是被欺压的穷苦大众对君主制度的自发反抗,而是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即新兴势力为掌握国家政权而进行的战斗。

  当时法国总人口约2300万。其中第一等级教士(高阶教士统统是贵族出身)12万,第二等级贵族40万,这二者形成特权阶级,免缴直接税,霸占着地位和名誉。其余全部是第三等级。但是第三等级中大资产阶级(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帕杜就是出身于这一阶级)已经在金融和商业领域获得了巨额财富,具备了雄厚的实力,农村地区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富农阶层。

  前任留下的赤字,再加上对美国独立战争的援助,使路易十六苦于资金周转。他企图向特权阶级征税,却因为贵族们的顽强反对而受挫。不仅如此,他们还开始反击,要求召开三级会议限制国王的权力,并强迫路易十六同意。然而接下来却出乎意料,贵族的主导权被资产阶级夺走了。

  就这样,从贵族的反抗开始的小雪球,随着从山坡上滚下被大资产阶级吞掉,法律工作者和商人、自由行业者等小资产阶级也加入进来,最后连遭受饥荒的平民和农民都混在一起,演变成雪崩,葬送了君主制度。

  近邻各国都为之震惊。

  如果只是波旁家族绝嗣,那不过是改朝换代,无须在意,但如果是君主专制本身崩溃,那就另当别论了。明天就会轮到自己。

  各国的君主都感到了危机,他们无论如何都要处理这个严重的事态,想方设法要把革命军连根拔起。

  让我们按照年代,来简略地看一下革命前后的动向。

  1780年

  安托瓦内特的母亲玛丽亚·特利莎女皇去世。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失去顶梁柱。

  1785年

  发生“项链事件”(以安托瓦内特的名义行骗的事件)。尽管事后证明与王后没有任何关系,反体制派却对此事最大限度地加以利用。这注定了安托瓦内特要当替罪羊。

  1786年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去世。(继特利莎之后)又少了一位一直压制欧洲的专制君主。

  1787年

  法国和俄国签订通商条约。

  1788年

  因为夏天遭遇了天降冰雹的异常寒潮,人民苦于饥馑。英国农学家杨格考察了法国的农村,指出农业的前现代性与农地的荒废。农民暴动频发似乎在为他的话背书。

  西班牙波旁家族的卡洛斯四世即位。实权由王后玛丽亚·路易莎及其情夫戈多伊掌握。

  英国的乔治三世精神病发作。除了遗传性的疾病之外,美国独立等国际局势动荡带来的压力也被认为是发病的原因之一。

  1789年

  攻陷巴士底监狱。路易十六和大臣的对话——“巴士底狱的司令官被杀,他的首级被挂在枪头上在整个巴黎游街示众。”“这是叛乱吗?”“不,陛下,是革命!”(摘自茨威格《玛丽·安托瓦内特》)。

  涌到巴士底狱的民众

  在法国的刺激下,德国、瑞士、波兰、意大利等地发生叛乱,均遭到镇压。

  1790年

  安托瓦内特最后的依靠,哥哥约瑟夫二世去世。弟弟利奥波德二世即位。

  俄国叶卡捷琳娜女皇认为有必要加强王权,将批判农奴制的思想家拉季舍夫流放到西伯利亚。

  安托瓦内特的亲兄弟利奥波德和约瑟夫

  叶卡捷琳娜女皇

  1791年

  路易十六一家在瓦雷纳出逃失败。当时直接施以援手的是瑞典的费尔森(安托瓦内特的恋人),但是他替他们伪造的身份是“俄国贵族柯尔夫男爵一行”,可见受到了俄国的援助。

  叶卡捷琳娜女皇就逮捕王室事件发表声明称:“这是对全欧洲君主的重大侮辱。”

  罗马教皇庇护六世谴责法国的《人权宣言》。

  利奥波德二世和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发表共同声明《皮尔尼茨宣言》,呼吁各国支持王室并进行武力干预。俄国和西班牙提供军费。俄国还要求英国保持善意中立。

  西班牙秘密地对革命派进行收买。

  1792年

  利奥波德二世突然去世。因为时期敏感,有暗杀的嫌疑。其子弗兰茨二世即位。对他而言,安托瓦内特只是一个素未谋面的姑母。

  一直支持法国王室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在化装舞会上被人从背后枪击身亡(后来成为威尔第的歌剧《化装舞会》的原型)。

  巴黎的民众袭击王室蛰居的杜伊勒里宫。议会宣布废黜国王,成立共和国。

  国王一家被囚禁在圣殿塔。

  1793年

  革命法庭判处路易十六死刑,1月行刑。走上断头台的国王似乎想对聚集的群众说些什么,但是他的声音却被淹没在了队列中士兵连续击打小鼓的声音里。

  据说叶卡捷琳娜女皇在得知处决的消息后哭了。另一方面,她又趁着奥地利为法国的事忙得不可开交,和普鲁士联起手来进行了“第二次瓜分波兰”(总而言之就是夺取小国的土地),显示了她老奸巨猾的一面。她限制来自法国的报道,撕毁通商条约。

  被送上断头台的路易十六

  西班牙、奥地利、荷兰、英国、普鲁士等国结成反法同盟。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宣布在对法战争中中立(对曾经支持过独立战争的路易十六而言,一切都是徒劳)。

  安托瓦内特和孩子们分开,被送往巴黎古监狱。经审判,她被判处死刑,10月行刑。与处死国王时相比,各国没有太大反应。

  1795年夏

  10岁的路易·夏尔(路易十七)在圣殿塔死去。此后一直有人主张死的是替身,2000年通过DNA鉴定,证明确实是法国王子。

  1793年,囚禁安托瓦内特的巴黎古监狱

  路易·夏尔(路易十七)

  1795年冬

  路易·夏尔的姐姐玛丽·泰瑞丝通过人质交换,回到了母亲安托瓦内特的祖国奥地利。据说那时她才第一次被告知父母的死讯,当场昏倒。

  第10章 《卡洛斯四世一家》 戈雅

  这是首席宫廷画家戈雅笔下的西班牙波旁家族第四代,卡洛斯四世及其亲属的形象。天才的画笔无意之间揭露了堕落的宫廷、徒有其表的权威和王朝终结的预兆。

  《卡洛斯四世一家》 戈雅

  1800—1801年,油画,普拉多美术馆,280cm×336cm

  预感

  这是首席宫廷画家戈雅笔下的西班牙波旁家族第四代,卡洛斯四世及其亲属的形象。

  戈雅曾扬言自己有三个老师——委拉斯开兹、伦勃朗和自然。他在创作这幅画时,想到了150年前委拉斯开兹的作品《宫娥》(参见《12幅名画里的哈布斯堡王朝》),并借鉴了画家本人站在巨大的画布前看向观众的构图。

  但是,两者是多么不同啊。

  委拉斯开兹让有纵深的巨大空间里充满了王族和直接服侍他们的人的自尊,以及不容侵犯的威严,而戈雅却把人物像纪念照片一样排列,他们的面貌和表情没有一个配得上华丽的衣裳。法国作家戈蒂耶的感想——“仿佛是中了彩票的面包房老板一家”——之所以有名,不就是因为他说到了多数人心里去了吗。

  天才的画笔无意之间揭露了堕落的宫廷、徒有其表的权威和王朝终结的预兆……

  西班牙波旁家族的起源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一些。

  如第5章所述,18世纪初,波旁家族从哈布斯堡家族手中夺取了西班牙的王冠。路易十四的孙子,也是路易十五的叔父——安茹公爵菲利普于17岁时作为腓力五世,成了西班牙波旁家族的鼻祖。

  太阳王在为年轻的国王送行时,鼓励他:“好好做一个西班牙人,但也不要忘记你是法国人。”然而,他一直也没能适应西班牙的环境。在全欧洲最华丽的凡尔赛宫出生并长大,在他的眼里,衰败的西班牙只是一片穷乡僻壤。他禁止在宫廷使用加泰罗尼亚语,对西班牙恶语相加,还召集来法国艺术家,把墙上的艺术品基本都换成了法国宫廷式绘画,以此来镇定心神……却没有达到目的。

  在因为改朝换代而阴谋四伏的异国宫廷,腓力五世的神经渐渐地变得失常。最终,他在41岁时决定退位,将王位让给16岁的长子,然而不幸的是,儿子在这一年里突然得病死去了。他不得不再次戴上王冠,而这次,王冠变得比之前更加沉重了。

  到了50多岁,他严重的抑郁症看不到治愈的希望。正当人们担心他会朝着狂躁一直发展下去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到了受邀来到马德里的意大利阉伶(阉人歌手)法里内利的歌声。国王凭直觉认为发现了一条治愈之路。这就是现在所说的音乐疗法。

  就这样,腓力五世不惜重金聘请了这位被誉为“只有一个上帝,也只有一个法里内利”、令全欧洲的歌剧观众为之疯狂的大歌手,每晚为他唱安眠曲。这就好比把活生生的迈克尔·杰克逊或者帕瓦罗蒂当成CD(激光唱片)一样独自占有(在那个时代,听音乐只能听现场表演)。这令国王的神经多少得到了缓和。

  法里内利虽然再也没有站上舞台,但却通过作曲和导演歌剧,引领着马德里的音乐界,同时又作为宫廷中人,在20年的时间里先后服务了两任国王。他最终离开马德里,是因为第三代的卡洛斯三世讨厌阉伶,他毫不客气地说:“只有放在餐桌上的鸡才允许阉割。”这令他很不舒服。他在故乡博洛尼亚度过晚年,但是他的名声依然未减,不断有人从各国前来拜访他(连安托瓦内特的哥哥约瑟夫二世也慕名约见)。

  《法里内利肖像》(贾昆托绘,1753年)

  腓力五世于63岁去世。儿子作为费尔南多六世即位,但是他在位时间很短,而且没有子嗣,因此王位传给了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卡洛斯三世。

  这位新国王是历代国王中最正常的一个。作为启蒙君主,他使西班牙的国力有了——虽然不能说是大幅——相当程度的恢复。他还进行了马德里的城市建设,其中一个部分就是普拉多(“牧场”的意思)的动工。不过他只关心自然科学,他的设想是将这里建成博物馆(作为普拉多美术馆开放是在他死后)。

  卡洛斯三世(门斯绘,1761年)

  将戈雅任命为宫廷画家的也是卡洛斯三世。另外他还兼任那不勒斯国王,曾下令发掘庞贝古城的遗迹。但是这一行为被指责为大规模的盗掘而非学术调查,最后被罗马教皇勒令停止。

  他娶了德国的公主为王后,生下13个孩子,其中7个长大成人。因为长子有智力障碍,所以次子成为王太子(后来的卡洛斯四世)。这位的脑袋也没有多聪明,但是身体却像教堂的吊钟一样结实。卡洛斯三世非常沮丧,每次遇到事情都会慨叹:“你怎么这么笨!”也许因为一直被父王这样贬低,儿子变得更加不行了。

  活在父王和王后的阴影里

  王太子17岁时,新娘子来了。她就是比他小3岁的堂妹——玛丽亚·路易莎。她的父亲是卡洛斯三世的弟弟,母亲是路易十五的女儿,祖父是腓力五世。她有着毫无争议的波旁血统,这也是一场毫无争议的近亲婚姻。

  虽然玛丽亚·路易莎后来被评为“西班牙史上最差王后”,但是看她刚刚结婚十四五岁时活泼的肖像(门斯绘),令人禁不住感慨,这张脸竟会在三十几年后被戈雅画得像踏扁的蟾蜍一样。前后对照如此鲜明,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婚事定下之后,王太子对自己力量的自信也不知哪儿去了,完全乱了阵脚,泄气地说不知该如何对付女人,被父王大喝了一声。这位王太子喜欢打猎和摆弄钟表,只要有这两件事做,其他什么也不需要。直到婚后第七年,夫妻二人才有孩子。

  《卡洛斯四世一家》(局部)中的玛丽亚·路易莎

  年轻时的玛丽亚·路易莎(门斯绘,1775年)

  ——这样的故事似乎在哪里听过……

  没错,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瓦内特,卡洛斯四世和玛丽亚·路易莎,同时代的这两对夫妇的情形简直一模一样,仿佛是上天开的玩笑。

  安托瓦内特和玛丽亚·路易莎的出生只差4年。两人都出身名门,14岁嫁给王太子,迟迟没有孩子,丈夫缺乏男性魅力到可悲的程度,也没有领导力,对女人不感兴趣,令周围的人都瞧不起。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他们的兴趣(打猎因为无论哪个王侯都喜欢,所以暂且不谈)都是精细的手艺活儿,简直可以作为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的绝佳案例。这足以令懂得享受生活的她们幻想破灭,很快沾染宫廷的污浊,在玩乐、宝石、衣服等嗜好中堕落下去。

  但是西班牙组和法国组相比运气要好得多,理由之一就是前一任国王很有能力,而且长寿。路易十六是在19岁加冕的,而卡洛斯四世却是在40岁。只要父王在位,王太子就没有失政的担忧,即使被人说成傻瓜,至少不会引来仇恨。

  另一方面,王太子妃玛丽亚·路易莎作为已故王后的代理,很早就在公公身边处理公务,而且因为办事周到,赢得了欢心。她因此变得傲慢起来,开始牵着丈夫的鼻子走——尽管有人这样指责,不过反正卡洛斯四世在戴上王冠之后也没有打算搞政治。成为国王之后的变化只是增加了打猎的次数。

  据实画出

  请再看一下戈雅的肖像画。

  如前所述,画面左侧靠后的微暗处,画家本人站在画布前。这当然是在模仿委拉斯开兹,也有人说是因为王族的人数是13,不吉利,所以画家亲自出场凑一个人数。

  主角是站在正中央的穿得富丽堂皇的王后玛丽亚·路易莎。她此时已经生下14个孩子,传闻其中两个——站在她两侧的小女儿和小儿子——不是国王的,而是她和情夫戈多伊生的孩子。画上的她看起来似乎有什么怪僻,风度全无甚至有些丑陋。对于这样的画法,她为什么没有提出不满也是一个谜。有人说因为画得跟本人一模一样,所以她很满意(或者忍了),但却难以令人信服。戈雅为王后画过多幅肖像,如此毫不留情地表现是第一次(这也是他最后一次画她)。

  卡洛斯四世胸前挂着灿烂的勋章,大腹便便地站在和玛丽亚·路易莎隔着一个人的位置。训斥他“你怎么这么笨”的父亲早已不在人世,他登基已有12年,政务全部交给戈多伊(因为受到王后的宠爱,从军人一跃升为首相,用令人无法放心的手法掌舵国家)。这时法国那对夫妇已经在革命中被送上了断头台,或许他觉得与他们相比西班牙太平得多,并没有露出紧张的神色。

  但是站在画面左起第二个位置的年轻的王太子(后来的费尔南多七世)却满心不满。他讨厌他的父母,在母亲的情夫把持的宫廷里形成反对派,很受民众欢迎。不过这里又有一个前后对照,再看1814年戈雅所画的加冕不久的费尔南多的形象,变化多么大啊。

  他的第一任王后曾在给自己母亲的信中这样写道:“感觉迟钝,无所事事,骗子,卑鄙,腹黑,(中略)不读书,不写字,不思考,总之就是一无是处。”感觉这幅画几乎把这些统统都画了出来。

  以戈雅的能力,要想把人物美化到任何样子都绝非难事。但是他没有这样做,而他们也没有要求他重画。在专制主义行将就木之时,无论哪国的宫廷都已经变得松散不堪,但至少其他国家还会做一些表面功夫,肖像画也会要求加上其实本身并不具有的气质。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可能已经不在乎体面了。

  加冕不久的费尔南多七世(1814年)

  这样的西班牙波旁家族,令人不禁为之担忧(?),不要紧吧?当然,不可能不要紧。

  拿破仑驱逐王族

  本作完成后不久,企图称霸世界的拿破仑开始显示他对西班牙的野心。这个时候为拿破仑带路的是谁呢?正是费尔南多王太子。可以说他出卖了自己的父母。

  据说玛丽亚·路易莎大发雷霆,在法军面前骂儿子:“你这个私生子!”此事不知真伪,但这样的传闻却表达出了人们对她混乱的男性关系和被戴绿帽子的国王的嘲笑。

  卡洛斯四世退位,带着妻子、戈多伊和满车的金银财宝出了国。玛丽亚·路易莎称长期一起过着逃亡生活的三个人为“地上的三位一体”——在旁人看来不过是“无能的丈夫、话多嘴碎的妻子、玩弄女性的妻夫”的冤家——她还算长寿,67岁时在意大利感冒恶化,在戈多伊的照料下死去。与安托瓦内特相比,可以说是相当幸福的晚年了。被迫退位的国王因为妻子的死很受打击,不到半个月就紧随其后去世了。戈多伊在那之后却又活了32年,一直到伦敦世博会举办那年,他写下了回忆录,最后死在巴黎。

  戈多伊的肖像(戈雅绘,1801年)

  而赶走父王、成为费尔南多七世的儿子得意扬扬地前往法国与拿破仑会面,马上就被抓了起来。皇帝本来的目的就是使王室内部分裂,并没有打算将王冠一直戴在费尔南多之流的头上。他很快就将自己的哥哥约瑟夫作为何塞一世派到西班牙担任国王。

  此后由民众发起的反法运动(戈雅的杰作《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充分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开始了,西班牙人呼吁法国归还他们的国王,但是仔细想想,这个国王也是波旁家的人,没有一滴西班牙的血统,真是奇怪。

  5年后,拿破仑倒台,何塞一世此前无非是仗着弟弟的威风,所以此时也出逃了,费尔南多七世重新坐回王位。前面提到戈雅画的披红色斗篷的单人肖像画就是出自这一时期。回归的国王马上开始复仇。

  他重拾了被何塞一世视为中世纪的野蛮而加以禁止的异端裁判所,将(他所认定的)叛徒一个接一个地处以火刑。他对一切反对君主专制的人加以镇压,甚至处决了在独立运动中有功绩的人。其残暴程度比法军在时有过之而无不及,使西班牙化为一片血海。人们这才意识到,费尔南多七世完全不是他们所期待的样子。

  与西班牙近代史的联系

  看到西班牙的这段不幸遭遇,我不禁想起伊索寓言中《想要国王的青蛙》的故事。

  池塘里的青蛙央请宙斯赐给它们一个国王。宙斯扔给它们一截木桩。青蛙们被溅起的水花吓得老实了几天,但是渐渐地习惯了以后,就爬到木桩上放肆起来。它们又求宙斯给他们换一个国王,这次宙斯赐给他们了一只兔子。好脾气的兔子整天无所事事,青蛙看不起它,吵着要再换一个国王。于是宙斯送了它们一只苍鹭。苍鹭每天都把青蛙当作美食,最后池塘里一只青蛙都没有了……

  费尔南多七世没有儿子,只好将3岁的女儿立为伊莎贝拉二世。此举再次引发了继承问题。女王出逃,从意大利来了新国王,但不久就因为政变而退位,伊莎贝拉女王的儿子阿方索十二世即位,接着是阿方索十二世的儿子十三世,然后是佛朗哥独裁政权的开始。

  到了这里已经是近代史的范畴。众所周知,西班牙如今是君主立宪制国家。现在的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 是阿方索十三世的孙子,是波旁的后人。

  第11章 《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 大卫

  《人权宣言》并不能控制面包价格的高涨,争取面包的暴动在各地频频发生。法国就像暴风雨中的一艘小船,持续着剧烈的颠簸。

  《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 大卫

  1807年,油画,卢浮宫博物馆,621cm×979cm

  革命的大混乱

  1789年8月,国民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宣言共17条,其中包括高歌人类理想的“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1792年又召开了国民公会,宣布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制度。

  乍看起来,革命似乎进展得很顺利。

  然而,单凭宣言并不能控制面包价格的高涨,争取面包的暴动在各地频频发生。虽然砍了国王和王后的脑袋,但是年幼的王位继承人——虽然已经被关进了单身牢房——还活着,路易十六的两个弟弟已经出逃,正在煽动其他国家的王族帮助波旁家族复辟。四周都是敌人。法国就像暴风雨中的一艘小船,持续着剧烈的颠簸。

  这时就发生了内部派系斗争。

  领导雅各宾派、实施恐怖政治的罗伯斯比尔

  如前所述,这场革命是由新兴的产业资本家大资产阶级主导的。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利害放在第一位,所以并没有考虑在推翻君主制时并肩作战的民众和农民的权利,他们构成吉伦特派,不断右倾。左边则有雅各宾派,起初试着做资产阶级和民众的中间人,最终决裂。后来以罗伯斯比尔为中心的雅各宾派驱逐了吉伦特派,进入独裁体制。

  但是很快,雅各宾派内部又发生了派系斗争。昨天的朋友成了今天的敌人,而且比原来的敌人更加可恨。罗伯斯比尔先后肃清了丹东等右翼和埃贝尔等极左翼政敌,拉开了世人所称的恐怖政治的序幕。断头台上刀刃吸的血比以前更多了。然而这不但没有增强,反而削弱了罗伯斯比尔的力量。这是必然的吧。把自己党派的右端和左端都削掉之后,获得的支持就会变少。

  《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口的拿破仑》(大卫绘,1801年)

  吉伦特派趁机发动政变(这就是“热月政变”),这次罗伯斯庇尔被送上了断头台。

  事情发生得令人眼花缭乱。这期间,路易十六和安托瓦内特之子路易·夏尔在单身牢房里无人问津地死去。这时距离宣布废除君主制,才过去两年不到的时间。

  革命的方向决定性地指向了右。资产阶级——将自己和民众割裂开来——虽然掌握了控制权,但是地盘还不坚固。残存的雅各宾派还在煽动民众,由逃亡贵族组成的保王派也乘机活跃起来。路易十六的弟弟普罗旺斯伯爵自己在安全区,自立为路易十八(立路易·夏尔为路易十七),虎视眈眈,企图复辟波旁王朝。

  资产阶级深切地感受到有必要以武力保护自己。这只能依靠军队。而军队的指挥官,就是如今已控制了北意大利,被奉为国民英雄的实力派,出身于科西嘉岛的那个男人,拿破仑·波拿巴!

  英雄的野心

  就这样,拿破仑就像一个压轴出场的演员,不慌不忙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毫无疑问,他是“革命之子”。国王手下的将军都逃亡了,革命政府相互碾压,正是在这种缺少大人物的混沌中,他才得以爬上去。但是他并没有打算做家犬,1799年,他发动雾月政变,掌握了政权,成为比罗伯斯比尔更甚的独裁者,最后在1804年加冕为皇帝拿破仑一世。

  之所以不选择国王而选择“皇帝”这一称号,虽然也是因为皇帝可以管束多个国王,但最重要的,他是为了告诉世人,自己不是继承波旁王朝的“法国国王”,而是“法国人民的皇帝”。当然他本人也知道这是诡辩。他有自我矛盾的一面,他的支持者是资产阶级和拥有土地的富农,而他自己却是强大的军事政权的领袖。而且他还希望让自己的子子孙孙继承皇位,所以这无非是一个新王朝的开幕。《人权宣言》的“平等”究竟会怎样?

  很多同时代人的幻想就这样破灭了。拿破仑的生母就强烈反对,并缺席了自己儿子的加冕典礼(这不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女杰吗?)。

  贝多芬也很气愤。“他也不过是凡夫俗子,接下来肯定会为了自己的野心,践踏一切人权,成为一个专制君主。”于是把原定献给拿破仑的第三交响曲的曲名从“拿破仑”改为“英雄”。司汤达谴责道:“他不想再做革命之子,而想成为一个普通的君主。”出身于西班牙世家、出生在南美加拉加斯(现委内瑞拉)的玻利瓦尔虽然出席了加冕典礼,但是他目睹新皇帝的反动化之后,就返回了南美,投身于独立运动,成为玻利维亚的总统(而非国王)。

  拿破仑大概也有危机感,觉得不称帝就没有办法平定国家。但是毫无疑问,他作为男人的野心更胜一筹。在当时的时代,要想摆脱君主制的意识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即使是憎恶旧体制,远渡重洋来到新大陆,并通过战争从英国赢得独立的美国人也不能幸免。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部下的军官就曾恳请他担任“君主”。华盛顿义愤填膺,在信中拒绝道:“从来没有感到这样不愉快……再也不想听到同样的意见。”但是如果这个时候他有一点儿拿破仑那样的想法,合众国完全可能变成和现在不同的样子。

  包藏谎言的加冕礼

  言归正传,让我们继续讲“科西嘉的暴发户”的加冕典礼。典礼在巴黎的圣母院大教堂举行,有两万人到场,耗时5个小时,场面非常隆重。

  这幅画的作者是原雅各宾派党员大卫,花了3年时间才完成这幅画作。为处死路易十六投出了赞成票,并在路旁画下了被送往断头台的安托瓦内特,憎恶王侯贵族的他,对拿破仑称帝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抵触。他受聘成为首席画家,为皇帝画了一幅又一幅政治宣传画。

  拿破仑平日里常说:“大即是美,可以让人忘掉许多缺点。”(他本人身材矮小)他对这幅纪念碑般的大作一定非常满意吧。如果把画放在地上,我们就会知道它有多大——将近60平方米,相当于两室一厅的房子的面积。近景中背朝观众站着的男性,一个个都比真人大上许多,身高均超过两米。

  加冕礼(局部。右侧披红色披风的人物是塔列朗)

  头戴月桂冠,又瘦又高,相貌英俊的(大幅度的美化!)拿破仑正准备为爱妻约瑟芬戴上宝冠的瞬间凝固在画布上。在画面的左上角,天光从高处斜照在新皇帝身上,暗示着皇帝受到上帝祝福的荣耀。

  加冕典礼的实际情形并没有这样庄严。坐在画面中央的贵宾度上,面朝正前方的是拿破仑的母亲,但实际上如前面所述,她认识到了儿子犯下的错误,并没有到场。

  另外,教皇庇护七世坐在皇帝身后,虽然他脸上没有表情,但是内心想必非常气愤。拿破仑把他从罗马叫来,却并没有让他主持加冕仪式。因为拿破仑自己给自己加冕,做了一场否定教皇神权的华丽表演。

  前列右端,披着红色披风,面带微笑的人是外长塔列朗。他在3年后就对拿破仑失去了信心,策划了路易十八的回归。在后来的“维也纳会议”上,他作为法国代表,提出“正统主义”,维护君主专制的旧体制,充分展现了一个老奸巨猾的谋士形象。

  至于约瑟芬,尽管处在了人生的巅峰,但却心中不安。她感觉自己已经没有生育能力,担心拿破仑将来会不会换一个能为他生下子嗣的女人——5年后两人离婚,她的预感应验了。拿破仑强娶了名门哈布斯堡家族的公主,因为他想提高自己王朝的威信(关于这次再婚,参见《12幅名画里的哈布斯堡王朝》)。

  新皇帝的转变

  君主专制长期持续,阶级严重固化之后,即使可以从一介少尉一跃成为皇帝,但是要维持下去,无论对什么样的天才来说都并非易事。拿破仑只能通过征服欧洲,来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可动摇。他也因此走向了毁灭。

  在没有间断的战争中,起初他战无不胜,让几个兄弟分别登上这里那里的王位(如上一章所述,让哥哥约瑟夫做了西班牙国王),后期则败仗不断(在俄国战场上几乎全军覆没)。帝政时期的法国人口约3000万,其中在拿破仑发动的战争中战死的士兵人数据说多达百万。这样的人员损失令人瞠目结舌。不用说其他国家,就连法国国内也必然是怨声载道。

  无法取胜的拿破仑被流放到厄尔巴岛,在进行战后处理的维也纳会议上,波旁重获新生。

  厄尔巴岛上残存的拿破仑宅邸

  路易十八在经历了1/4个世纪的逃亡生活之后,乘着套八匹马的马车重返巴黎,登上王位。王政复辟。为革命而洒的无数鲜血,究竟换来了什么?知道德川的大政奉还的我,除了震惊还是震惊。抑或,是否日本的无血革命才是异常的呢……

  59岁的路易十八——塔列朗说他“忘恩负义”“骗子”“什么也不忘,什么也不学”——似乎觉得可以回到那个美好的旧时代。他将拿破仑军队的军官免职或减薪,而将6000名没有实战经验的逃亡贵族提拔为近卫兵或军官。法国再一次笼罩在不稳定的气氛中。对新国王的嘘声,对拿破仑的怀念,人心是多么易变啊。

  重返巴黎途中,受到士兵热烈欢迎的拿破仑

  厄尔巴岛上的前皇帝笑了。不满分子遍布全国。流放还不到一年的他从岛上逃脱,带着逐渐壮大的支援者队伍,途中一枪未发,北上巴黎。

  这一时期的报纸文章也不知该说是可鄙还是可笑,从《怪物逃出流放地》开始,《科西嘉之狼登陆戛纳》《王位篡夺者进入格勒诺布尔》《专制皇帝拿破仑占领里昂》《拿破仑逼近枫丹白露》,最后变成《皇帝陛下明日重返巴黎》。

  百日王朝的终结

  当这位皇帝陛下时隔14个月再次踏入杜伊勒里宫时,路易十八早就躲了起来。在他还是普罗旺斯公爵的时候,我们就见识到了他的逃跑速度。他在哥哥一家于瓦雷纳出逃同一天,通过其他途径成功地突破了国境。这一次,他躲到了伦敦。

  但是在这之后,占据天时之利的是路易十八,而不是拿破仑。以英国、德国为中心的反法盟军在滑铁卢击败了拿破仑的军队,英雄的时运已尽,世人所称的“百日王朝”就这样结束了。之后他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一直到51岁去世。有功亦有过的巨篇小说就这样结束了。

  再次戴上王冠(毫无故事性)的路易十八没有从断头台和拿破仑的历史中汲取任何教训,他对大贵族的优待一如革命前,由此引发了“梅杜萨号”事件。

  路易十八(盖兰绘)

  “梅杜萨号”是一艘向西非殖民地运送士兵和移居者的军舰,舰长原是逃亡贵族,典型的无能之辈,在军舰触礁之后,自己第一时间坐救生艇逃走,把147个人扔在临时搭建的木筏上。这些人在缺水的状态漂流了15天,病死,饿死,进而发展到自相残杀,最终只有10人获救。事件成就了籍里柯的极富戏剧性的《梅杜萨之筏》,加深了人们对波旁家族的憎恶。

  《梅杜萨之筏》(籍里柯绘,1819年)

  这些又诱发了新的事件。因为路易十八没有子嗣,所以定最小的弟弟阿图瓦伯爵为继承人。阿图瓦伯爵的嗣子贝里公爵在从歌剧院里出来时遇刺身亡,是希望波旁绝嗣的自由主义者所为。

  螺丝被重新拧紧。君主专制复辟路线经过1824年路易十八死后登基成为查理十世的阿图瓦伯爵之手,变得更加激进。

  第12章 《自由引导人民》 德拉克洛瓦

  “自由”戴着弗里吉亚帽,在滚滚硝烟中,左手握着上了刺刀的枪,有力的右臂高高地举起三色旗。“自由”鼓舞着民众,踏过国王军队士兵的尸体和路障的残骸前进。

  《自由引导人民》 德拉克洛瓦

  1830年,油画,卢浮宫博物馆,260cm×325cm

  “自由”引导的法国

  这是浪漫主义代表画家德拉克洛瓦的杰作,对西方绘画不太关心的东方人看了大概会感到莫名其妙,为什么一个敞着怀的女人在指挥巷战呢?说不定会妄加揣测:战斗就在自己家附近打响,这位女中豪杰不能自制,光着脚就冲了出来。

  其实她并不是人,而是化作人的形象的抽象概念。用人体来表现抽象名词,这非常符合信奉人文主义的欧洲的风格,但是东方人却很难习惯这种思维,一不小心就会将其混淆为登场人物之一。更何况在以史实为题材的写实的画面中,画家不但赋予了拟人像以人的情感,甚至给她画上了腋毛,这就更容易混淆了。

  本作的准确的标题是“引导民众的‘自由’”。

  以往的惯例是把“自由”的拟人像画成头戴弗里吉亚帽(一种帽尖弯曲的圆锥形帽子)的样子。这起源于罗马时代,在女神费洛尼亚的神殿给被解放的奴隶发放弗里吉亚帽,在法国革命中作为自由的形象有特殊的意义,涌到宫殿的巴黎市民甚至强行给路易十六戴上加以嘲笑。

  这幅画中的“自由”也戴着弗里吉亚帽,在滚滚硝烟中,左手握着上了刺刀的枪,有力的右臂高高地举起三色旗。现代法国国旗的蓝、白、红配色,分别代表着“自由”“平等”“博爱”。王政复辟后路易十八禁止使用的旗帜,如今再度挥起。在这面旗帜下,“自由”鼓舞着民众,踏过国王军队士兵的尸体和路障的残骸前进。

  用步枪、手枪、军刀武装的人们分别来自不同的阶级——从巴黎特有的流浪少年,到劳动者、学生、小资产阶级——仍旧是通过帽子来表现。布头巾、贝雷帽、三角帽、高筒礼帽——后景里还能看到军帽,反映了军队中也有大批士兵投靠民众阵营的事实。

  在画面右端,路障的残骸上,画家得意地用鲜红的颜料签下名字“德拉克洛瓦,1830年”。他本人并没有参与这场被称为“七月革命”的追求自由的武装斗争;但是他大概想说他在感情上是和他们并肩作战的,有人推测画面中央,帽檐翘得厉害的高筒礼帽的主人可能是他的自画像。

  尽管这只是推测,不过德拉克洛瓦虽然出生于富裕的外交官家庭,但是关于他的生父是曾经背叛拿破仑的塔列朗的说法很有力。这样一来,就变成了父亲让波旁复活,而儿子却对波旁说NO(不)。

  复辟的王权

  1789年爆发的“法国革命”也是在酷热的七月。时隔41年,渴望变革的民众愕然地看着“现在”。他们看到了经历了多次的动荡和流血,波旁王室竟然还骑在国家的头上的事实。

  当然,站在波旁的立场上,看到的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王权明明是由神授予的神圣存在,底层人民要什么自由平等啊。

  路易十八病故,弟弟阿图瓦伯爵登基成为查理十世是在1824年。曾经是安托瓦内特的好玩伴,一起参加化装舞会,滑雪橇,赌纸牌,在享乐的时代讴歌青春的无忧无虑的第三王子,也在经历了漫长的逃亡生活的辛劳和屈辱,将来承继王位的儿子被暗杀等变故之后,变成了一个顽固的66岁老人。

  查理十世

  他一向不赞成二哥不断向自由主义者妥协的做法,下定决心要让国家回到专制主义的过去,所以恢复了许多华丽的王朝仪式,例如在兰斯大教堂举行的加冕典礼、祝圣仪式等。另外,他为了补偿逃亡贵族被没收的财产,支出了10亿法郎,并且恢复了以防止财产分割为目的的长子继承法。

  不光是制度,令人怀念的名字也回来了。

  查理十世的另一个儿子昂古莱姆公爵在逃亡途中和堂妹结婚(虽然只是名义上的),这个女人就是安托瓦内特的女儿玛丽·泰瑞丝。

  父母死在断头台上,本应成为下一任国王的弟弟死在单身牢房,自己也被长期囚禁,最后才通过人质交换被送回母亲的娘家哈布斯堡。玛丽·泰瑞丝因为政治婚姻嫁给了父亲的弟弟的儿子昂古莱姆公爵,在多舛的命运的引导下,再次回到了可恨的法国,坐上了王太子妃的位子。她不承认新兴的贵族,态度严厉而高傲,被称为“为了复仇而回来的公主”(考虑到她在少女时期的残酷经历,也并非不能理解……)。

  还有波利尼亚克。这个名字也和安托瓦内特关系不浅。安托瓦内特最信任和宠爱的人就是波利尼亚克伯爵夫人,并且把她的一家提拔到高位高官,年金、赏赐源源不断,导致自己失去民心。然而夫人却在革命爆发之后就逃走了。王政复辟后,她的儿子又给波旁带来了灾难,因为被查理十世任命为首相的朱尔·波利尼亚克接二连三地推出了触怒民众的反动政策。

  玛丽·泰瑞丝

  波利尼亚克伯爵夫人(勒布伦绘)

  三天的七月革命

  从优待逃亡贵族和圣职人员开始,以权力向国王集中为目的的政治上的倒行逆施,和当时的经济萧条互起作用,招致了民众和资产阶级的不满(另一面,在贵族回国的这段时间里,丝带和羽毛装饰再度流行起来,女性时尚恢复了优雅这一点倒是无可争议)。

  查理十世在波利尼亚克的建议下,准备采取与历任国王相同的手段,即通过战争来转移国民的不满。他决定出兵阿尔及利亚(法国对阿尔及利亚的控制由此开始,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戴高乐总统承认其独立为止,想必令阿尔及利亚不胜其烦吧)。

  但是最终,这场侵略战争也没能安抚民众。在选举中,反政府派占据了多数。国王让步了吗?没有,恰恰相反。查理十世深信,大哥路易十六就是因为一味软弱地接受对方的要求才招致了革命,被砍了头。所以,他绝不能重蹈覆辙,必须保持着强硬的态度,让人们知道国王的权威。

  法军进攻阿尔及利亚

  查理十世发出紧急敕令,企图解散尚未召集的下院,通过修改选举法来减少反对派,并停止报道自由。此举完全无视宪法的存在。

  请回想一下,路易十六曾研究《英国史》,发现查理一世被处决的原因是他的强硬路线,所以他选择了与之完全相反的道路。之所以没有奏效,可以说是因为时代和条件都相差太多。而这次弟弟又研究哥哥的失败,得出了应该采取相反策略的结论,也可以说他效法了查理一世路线,完全没有考虑时代的变迁和人权思想的兴起。

  巴黎市民对这项严重落后于时代的敕令极为愤怒。很快巷口就筑起了路障,自发聚集的人们振奋精神,带有波旁家徽的百合花旗被扯下,三色旗飘扬。这就是历时三天的“七月革命”。

  强势到底的国王立即出动了军队。枪声响起,刀剑交锋,怒吼,惨叫,鲜血喷涌。即便如此,市民依然没有停止抵抗,士兵的补给却跟不上了。因为士兵们缺乏斗志,有的投靠了市民一方,有的逃跑,而且因为阿尔及利亚战争投入了大量的兵力,人数原本就已经不多了(实在是个糊涂的国王)。

  七月革命

  人群涌到了卢浮宫。狼狈的查理十世宣布罢免波利尼亚克,撤回敕令,但为时已晚,因为所有人都要罢黜老国王。可以说,这次后来被称为“光荣的三天”的革命给了波旁致命的一击。

  波旁王朝的遗产

  在战斗的走势变得明朗之后,大资产阶级在水面之下决定了下一步棋。他们最想避免的,是曾经的恐怖政治再次到来。革命后的混乱是最可怕的。于是,他们想出一条秘计。为了阻止第二个罗伯斯比尔、第二个拿破仑出现,最后保留君主制,但必须是民主的君主制,像查理十世这种梦想着在法国再次实行君主专制的国王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那有谁呢?只有一个人。波旁支流的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普。从路易十四的弟弟开始,他是第六代。

  就这样,路易·菲利普一世诞生,查理十世被迫退位。脑袋还能长在身上就已经很好了。不,这或许是更大的屈辱。这无异于对他的蔑视:就算让你活着你也不能上场比赛了。被废失意的国王和儿子、儿媳玛丽·泰瑞丝以及一帮溜须拍马之徒一起逃亡英国,6年后死在意大利。兄弟两人,不足15年便演完了昙花一现的王政复辟剧。

  波旁家族——不,准确地说是核心的波旁支持派——还没有放弃。他们将已经放弃王位继承权的昂古莱姆公爵奉为路易十九,然后又将他的弟弟贝里公爵的儿子尚博公爵奉为亨利五世,抓着未做完的梦(大概是感觉太舒服了吧)不放。然而无论无力的贵族在逃亡地点怎么闹,都不过是斗输了的狗在远远地嚎叫。两个人在留下子嗣之前去世后,波旁的直系就此断绝。

  波旁王朝曾经极尽荣华,但是这样看下来,会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它的结束是必然的。昔日路易太阳王的光环太过耀眼,只是助长了自尊心,缺乏灵活性,最后自取灭亡。但是它还是为法国留下了凡尔赛宫,以及法国对世界的文化优势。

  迟到的共和制

  在此稍微提一下之后的法国。

  路易·菲利普一世在位18年,他在这期间变得越来越保守和反动,终于失去了民心,在“二月革命”中(法国好像在不断地革命,几乎让人觉得他们在滥用“革命”一词)被驱逐,君主制完全结束。终于建立了共和制。

  然而这还没完。因为接下来的是路易·拿破仑,拿破仑·波拿巴的侄子(弟弟的儿子)。他通过选举成为总统,却抱着和伯父一样的野心,发动政变,从半途开始成了皇帝拿破仑三世!

  对东方人而言,这种不屈不挠的反复——就像用人物来表达抽象概念的画一样——让人很难理解。法国完全恢复共和制,是从将拿破仑三世赶走的1870年开始的(这时也险些发生王政复辟)。也就是说,那不过是140年前的事情。

  法国送给美国的自由女神像

  或许是抱着这次一定要得到“自由”的愿望,1886年,在纪念美国独立100周年时,法国人募集捐款,将“自由女神像”作为礼物送给了美国。这就是现在屹立在纽约自由岛上的那座著名的铜像,让人不禁联想起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后记

  本书是《名画解读 12幅名画里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姊妹篇,建议读者完整阅读《王朝物语》系列作品。通过了解一面看到的风景从另一面看是什么模样,可以感受到历史复杂而生动的发展过程。

  哈布斯堡和波旁——彼此相邻的这两大家族在很长的时间里彼此仇视,在战场上剧烈冲突,又靠玛丽·安托瓦内特这一黏合剂维系了短暂的蜜月关系。国王、女皇、情妇个个施展权谋术数,在你死我活的斗争中开出一条血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想法和行动都暴露无遗,而这些都超出现代的我们的想象;另一面,则是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未曾改变的爱憎之心。说这恰恰是人的不可思议和有趣之处也不为过。

  受篇幅的限制,有几段轶事没能写进本书。《加布里埃尔·德斯德雷和她的妹妹》之谜、因为多代近亲结婚而灭亡的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的悲剧、大卫在路旁画下的安托瓦内特前往断头台的情形、阉伶巨星法里内利的晚年、《梅杜萨之筏》的背景等在拙著《胆小别看画》系列中有详细介绍,如果读者能一并阅读,我将非常高兴。

  一开始,事件和人物都不过是一个个很小的点,但随着其间的连线越来越多,你的兴趣会变得比以前更加浓厚……这可能与人际关系的法则(“越了解越喜欢”)是一样的道理!

  这次仍然是光文社的山川江美女士一如既往地为我“陪跑”。在此致以真挚的谢意。

  中野京子

  主要参考文献

  Allgemeine Deutsche Biographie(ADB[Bd.1~56]),Dunker & Humboldt/ Berlin 1967

  Der Treppenwitz der Weltgeschichte, William Lewis Hertslet, Haude & Spenersche Verlagsbuchhandlunng/ Berlin, 1882

  What Great Paintings Say, Rose-Marie & Rainer Hagen, Taschen, 2003

  Daily Life at Versailles in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Jacques Levron, Macmillan Pub.Co., 1968

  Die Kunst des 18. Jahrhunderts, Berlin, 1971

  Letters in American History, Jack Lang, Crown Publishers, 1982

  Goya, Jutta Held, Rowohlt, 1980

  《符号与意象事典》(Dictionary of Symbols & Imagery)A. de Vries/山下主一郎主编,大修馆书店,1984

  《西方美术解读事典》(Dictionary of Subjects and Symbols in Art)J. Hall/高阶秀尔监修,河出书房新社,1988

  《图解服饰百科事典》L. Kybalova, O. Herbenova, M.Romanova/丹野郁等译,岩崎美术社,1971年

  《世界名画之谜(作品篇)(作家篇)》R. Cumming/富田章等译,Yumani书房,2000年

  《法国史(上、下)》A. Maurois/平冈升等译,新潮文库,1956、1957年

  《法国史(新版)》井上幸治编,山川出版社,1968年

  《法国文化史》J. Duby, H. Mandle/前川贞次郎等译,人文选书,1969年

  《凯瑟琳·德·美第奇》O.内米、H.法斯特/千种坚译,中央公论社,1982年

  《路易十五》G. P. Gooch/林健太郎译,中央公论社,1994年

  《18世纪巴黎生活志(上、下)》L. S. Mercier/原宏译,岩波文库,1989年

  《疫病与世界史(上、下)》W. H. McNeill/佐佐木昭夫译,中公文库,2007年

  《改变历史的气候大变动》B. Fagan/东乡绘里香等译,河出文库,2009年

  《神圣王权波旁家族》长谷川辉夫,讲谈社选书METIER,2002年

  《法国绘画史》高阶秀尔,讲谈社,1990年

  《凡尔赛宫的历史》C. Constant/伊藤俊治监修,创元社,2004年

  《戈雅(1—4)》堀田善卫,新潮社,1974—1977年

  《玛丽·安托瓦内特》S.茨威格/中野京子译,角川文库,2007年

  《王朝物语 12幅名画里的哈布斯堡王朝》中野京子,光文社新书,2008年

  年表

  (仅摘录与正文相关的事项)

  1533

  凯瑟琳·德·美第奇与亨利二世结婚

  1547

  亨利二世即位

  1556

  西班牙腓力二世即位

  1558

  英国伊丽莎白一世即位

  1559

  亨利二世在骑马比武中身亡。弗朗索瓦二世即位

  1560

  弗朗索瓦二世去世,查理九世即位,凯瑟琳摄政。玛丽·斯图亚特返回苏格兰

  1562

  胡格诺战争爆发

  1572

  圣巴托洛缪大屠杀

  1574

  查理九世去世。亨利三世即位。“三亨利之战”开始

  1588

  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阿尔玛达海战)

  1589

  亨利三世遇刺,瓦卢瓦王朝灭亡。亨利四世宣布继承法国王位1593

  亨利四世改宗天主教

  1598

  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持续30多年的胡格诺战争结束

  1599

  亨利四世与玛格丽特离婚

  1600

  玛丽·德·美第奇嫁给亨利四世。最早的歌剧《优丽狄茜》首演

  1610

  玛丽的加冕礼举行。翌日亨利四世遇刺。路易十三即位,玛丽摄政

  1615

  奥地利的安妮与路易十三结婚

  1617

  元帅孔奇尼遇刺,玛丽囚于布卢瓦城堡

  1618

  基督教新旧两派之争引发三十年战争

  1621

  西班牙腓力二世即位

  1622

  鲁本斯创作《玛丽王后在马赛港登陆》(1622—1625,第1章)、《奥地利的安妮》(第3章)

  1624

  黎塞留就任宰相

  1625

  英国查理一世即位。亨利埃塔·玛丽亚出嫁

  1635

  凡·戴克创作《查理一世行猎图》(第2章)

  1638

  路易十四诞生

  1642

  玛丽·德·美第奇客死科隆

  1643

  路易十四即位。母亲安妮摄政,任命马萨林为宰相

  1648

  镇压投石党之乱。三十年战争结束

  1649

  清教徒革命。处死查理一世,英国变成共和国

  1652

  委拉斯开兹创作《玛丽亚·特蕾莎》(1652—1653,第5章)

  1659

  法国、西班牙两国之间签订《比利牛斯条约》

  1660

  玛丽亚·特蕾莎与路易十四结婚。查理二世即位,英国君主制复辟

  1661

  马萨林去世

  1668

  开始兴建凡尔赛宫

  1682

  路易十四将宫廷迁往凡尔赛宫

  1685

  路易十四废除《南特敕令》

  1700

  卡洛斯二世去世。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断绝。腓力五世即位(西班牙波旁家族开始)

  1701

  里戈创作《路易十四》(第4章)

  1713

  经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腓力五世的王位得到承认

  1715

  路易十四去世。曾孙路易十五即位

  1720

  华托《热尔桑画店》(第6章)

  1740

  普鲁士腓特烈大帝、奥地利玛丽亚·特利莎即位。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开始

  1745

  蓬帕杜成为路易十五的宫廷情妇

  1750

  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

  1755

  康坦·德·拉图尔创作《蓬帕杜侯爵夫人全身像》(第7章)

  1756

  七年战争开始。“三条衬裙”结盟

  1762

  俄国伊丽莎白女皇去世。叶卡捷琳娜女皇通过暗杀丈夫即位1764

  蓬帕杜去世

  1765

  玛丽亚·路易莎嫁给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四世

  1769

  拿破仑在科西嘉岛诞生。英国这一时期正在进行工业革命1770

  玛丽·安托瓦内特与法国王储(后来的路易十六)结婚

  1774

  路易十五去世,路易十六即位

  1775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1776

  美国宣布独立。富兰克林抵达法国

  1777

  格勒兹创作《富兰克林像》(第8章)。萨拉托加战役

  1783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

  1788

  卡洛斯三世去世。卡洛斯四世即位

  1789

  法国革命爆发

  1792

  法国废除君主制,宣布实行共和制。戈多伊掌握西班牙国政

  1793

  处死路易十六、玛丽·安托瓦内特。卢浮宫博物馆开馆

  1794

  热月政变,处死罗伯斯比尔

  1795

  路易·夏尔(路易十七)死在囚笼中

  1796

  罗伯特创作《卢浮宫的大画廊成为废墟的想象景象》(第9章)

  1800

  戈雅创作《卡洛斯四世一家》(1800—1801,第10章)

  1804

  拿破仑加冕为法国皇帝,并为约瑟芬举行加冕仪式

  1806

  神圣罗马帝国灭亡

  1807

  大卫创作《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第11章)

  1808

  法军入侵西班牙。王族逃亡国外。费尔南多七世即位,四个月后王位被夺,拿破仑之兄约瑟夫作为何塞一世即位

  1813

  王位归还费尔南多七世

  1814

  拿破仑退位,被流放到厄尔巴岛

  1815

  拿破仑返回巴黎,后在滑铁卢战役中失利,波旁家族复辟,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

  1820

  西班牙发生政变。西班牙自由主义政府成立

  1823

  法军入侵西班牙,西班牙君主专制复辟。后经历佛朗哥独裁政权,王室得以延续

  1824

  路易十八去世。查理十世67岁时即位

  1830

  七月革命爆发。查理十世退位。德拉克洛瓦创作《自由引导人民》(第12章)

  1848

  二月革命。奥尔良公爵菲利普逃亡英国。拿破仑侄子路易·拿破仑当选总统

  1852

  路易·拿破仑通过革命加冕为皇帝拿破仑三世1870

  法国恢复共和制,成为共和国制国家,直至今日

  本书选取的画家简介

  (按出生年份顺序)

  彼得·保罗·鲁本斯(1577—1640)被誉为巴洛克艺术最杰出的画家,其宏大的画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品件数超过2000件。代表作《上十字架》《帕里斯的审判》。

  安东尼·凡·戴克(1599—1641),佛兰德斯出身,却成为英国宫廷画家,留下了许多肖像画杰作。代表作《查理一世行猎图》《自画像》。

  迭戈·委拉斯开兹(1599—1660),西班牙画家。凭借无与伦比的性格描写和被称为印象派先驱的技法,被誉为“画家中的画家”。代表作《宫娥》《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

  亚森特·里戈(1659—1743),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国最重要的宫廷肖像画家。代表作《路易十四》《路易十五》。

  安东尼·华托(1684—1721),法国洛可可艺术代表画家,以细腻、优美、娇媚的画风著称。代表作《舟发西苔岛》《小丑(吉尔)》。

  康坦·德·拉图尔(1704—1788),粉彩画技法的完成者。留下了许多宫廷中人的肖像。代表作《蓬帕杜》《达朗贝尔》。

  让·巴蒂斯特·格勒兹(1725—1805),认为艺术家应当宣扬道德观念,他的风俗画很受欢迎。代表作《乡村里的订婚》《打破的水壶》。

  休伯特·罗伯特(1733—1808)对古代遗迹有极大的兴趣,有“废墟画家”之称。代表作《卢浮宫的大画廊成为废墟的想象景象》。

  弗朗西斯科·德·戈雅(1746—1828),西班牙代表作家。高产,除500幅油画作品外,还有300幅蚀刻画等。代表作《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黑画系列》。

  雅克·路易·大卫(1748—1825),19世纪新古典派代表。作为拿破仑的宫廷作家,称霸画坛。代表作《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雷加米埃夫人》。

  欧仁·德拉克洛瓦(1798—1863),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引领者。他的日记和评论也很有名。代表作《撒丹纳巴勒斯之死》《自由引导人民》。

  〇图片来源

  p.2:Photos.com/ Jupiterimages/ Thinkstock/ © Getty Images

  p.8、p.38、p.74:Lessing/ PPS

  p.12、p.41、p.60、p.77、p.80、p.103、p.143上、p.172、p.175:The Art Gallery Collection/ Alamy

  p.14:Lebrecht Music and Arts Photo Library/ Alamy

  p.25、p.73、p.221:iStockphoto/ Thinkstock

  p.32:Hilary Morgan/ Alamy

  p.36:INTERFOTO/ Alamy

  p.49、p.84、p.170、p.171右下、p.185、p.211:Photos.com/ Thinkstock/ © Getty Images

  p.91:World History Archive/ Alamy

  p.126、p.194、p.224:The Art Archive/ Alamy

  p.127下:Comstock/ Thinkstock

  p.154: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p.198右:AKG/ PPS

  p.237:The Print Collector/ Heritage Images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