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中野京子的世界名画之旅(套装共6册)

12幅名画里的英国王朝(下)

  ※ 12幅名画里的英国王朝(下)

  第三部 汉诺威王朝

  第7章 《南海泡沫事件》 威廉·贺加斯

  牛顿损失惨重,而亨德尔因此大大赚了一笔。就在这个时期,威廉·贺加斯登场了,从此之后英国式更加充满讽刺意味的画作发展了起来。

  来了一个讨厌鬼

  公主是不能随便嫁人的。为了维持国家正常运转,她们得尽量和其他国家的王族成员成婚,因为只有王族之间生下的孩子,当发生继承者人数不足时,才有资格成为重要的候补对象。

  随着安妮女王的离世,斯图亚特王朝也同时迈向了终点。通过上述这种机制,英国寻踪觅迹找到了詹姆士一世的女儿伊丽莎白公主(查理一世的姐姐),她嫁给了波希米亚王,其女索菲亚公主出嫁汉诺威,成了汉诺威女公爵。安妮去世后,这位索菲亚是唯一符合具备“拥有斯图亚特王朝血统的新教徒”这一条件的高贵王族成员,于是她成了下一任女王的候选人。然而,当这个决议通过时,她已经八十高龄,并在安妮女王过世的前两个月也离世了。

  不过不用担心,索菲亚很能生孩子,她诞有三个健康的男孩,长子汉诺威选帝侯 乔治,一边兼任选帝侯一边加冕为英国国王。1714年,乔治一世登上了历史舞台。有德国血统的汉诺威王朝揭开了序幕。

  实际上,这位第一任国王当时已经54岁。他和罗曼诺夫王朝的始祖米哈伊尔一样,对这个新职位并不那么感兴趣,他最害怕的就是暗杀和政变。一会儿清教徒革命,一会儿又是光荣革命,英国国王这个职位可一点儿也不安全。

  他不太懂英语,对议会制度也有诸多不满。他觉得自己身上虽然流着少许的英国和苏格兰的血液,但自己完完全全是一个德国人。

  其实那时还没有叫作“德国”的国家 。三十年战争以后,德国这片土地分裂成几百个小领地(真让人震惊!),每个领地上的领主都把自己当成小太阳王,统治着自己的地盘。他们当时的情况和日本群雄割据时期差不多,只不过在当时德意志人的头脑中并没有什么以一位绝对君主来统一全国的概念(德意志帝国的统一是在150年以后)。各个领地的宗教信仰分成天主教和新教,在别的王国看来,这个状况真是充满了便利性,不管是作为自国公主所嫁之地,或是为自国王子选娶结婚对象。小国集团的德意志就像一个很好的狩猎场。

  《乔治一世》,克内勒爵士,1716年

  汉诺威虽说是德国北部一个很有势力的选帝侯国家,但面积与普鲁士或拜仁相比还是小得多,与英国更是无法相提并论。从首都人口数上就如实地反映了它们之间的差距。当时伦敦人口几乎有55万之多,而汉诺威市还不满1.5万人。如果以今天的日本来打比方的话,汉诺威市就好比距离东京十万八千里的一个偏远小城。不过,现在的市长是由淘汰机制产生的,而当时的领主却是世袭制的,可以在领地里随心所欲,对待自己领地里的臣民和对奴隶无异。

  《索菲亚·多萝西娅》,杰克·班扬,1691年

  乔治讨厌他知性的母亲,变得跟他父亲一模一样——军人气质、粗暴、毫无教养、吝啬、大胃王,喝了酒之后就喜欢放声高唱,就像个乡下人一样,一旦发怒,不管是谁,抓过来就是破口大骂。王室聘请的莱布尼茨和亨德尔很早就逃离了宫廷。而且他好像还有些不正常,喜欢虐待以美貌闻名的妻子索菲亚·多萝西娅。索菲亚多次逃回娘家,乔治又以与她离婚为借口把她骗了回来,结果把她幽禁了32年,直到她离世。他不让他们的儿子(之后的乔治二世)与母亲会面,也不允许他们互通信件。不但如此,他还没收了儿子和母亲之间所有的相关物品,这一切导致儿子和父亲长期关系对立。汉诺威家族以关系不睦闻名,人们都觉得他们在这方面是个很奇葩的家族。

  英国国民之前一直听说乔治一世是一位多么仁义的君王,可一旦见到本尊,他不讨人喜欢的形象和不知礼仪、缺乏教养的言行使大家震惊万分。更让大家惊奇的是,在国王身边赫然以王后姿态出现的情人,竟然是一个枯瘦的丑女人(在德国,她的外号是“稻草人”;在英国,人们把她叫作“五朔节花柱”)。乔治一世不喜欢美女的说法由此而来。后来他在英国也有一些情人,基本都不怎么好看(如果其中有让人眼睛一亮的美女或才女,相信历史学家们也不会放过这些情节的)。

  总之,英国人的感想就是来了一个讨厌鬼,而这个感想在这位国王的生前生后都没有发生过改变。

  泡沫经济的崩溃

  就在乔治一世加冕后的第二年,发生了一件他一直担心害怕的事——“詹姆士党人之乱”。“詹姆士党人”就是“詹姆士派”的意思,他们想立詹姆士二世的儿子为王,以天主教国法国为后盾。

  因为中途路易十四突然过世,所以这场动乱转眼之间就被镇压了下去。而这一切让乔治更讨厌在英国的生活。他虽然对旁人残酷无比,自己却是一个胆小鬼。在战争中,他可以毫不在意地下令使用各种武力,自己却无法适应这种不知敌人在何处的生活。只要能拿到一大笔王室补贴金,他可不在乎英国的命运到底如何。对于乔治来说,他的故乡才是第一位。他一年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在汉诺威度过的,只在英国做短期滞留。他把内政托付给了大臣们,只要不出差错能有好的结果,随便他们怎样都行,这对于英国人来说正是求之不得之事。

  “君临天下却并不统治国家”的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在乔治一世的无能和对国家的不关心之下确立的——这种说法也许并没有错。

  就是这样一位无忧无虑,同时享受着第二国王生活的乔治一世,遇到了第二个危机,那就是1720年的“南海泡沫事件”。这里所说的泡沫,指的是泡沫经济的崩溃。事情是这样的:

  早在十年之前就创立的南海公司,从国家那里得到了独占签约权,垄断了与南美之间的所有贸易活动。起初公司利润丰厚,乔治一世作为公司总裁,获得了相当大一笔报酬。可渐渐地,公司经营开始举步维艰。另一方面,因为之前连绵不断的战争导致国库空虚,所以南海公司接受国债,被允许发行股票。具有国家担保的南海公司的股票被大众抢购一空,股票在眨眼之间涨了将近十倍,不断有人因此一夜暴富。既然这么赚钱,于是100多个“泡沫”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创立起来。但继而不断有因泡沫经济连带产生的受害者出现,政府赶紧出来控制局面,南海公司开始衰败,仅仅一年之间就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

  这个事件成了“泡沫”的语源。牛顿损失惨重,而亨德尔因此大大赚了一笔。就在这个时期,威廉·贺加斯登场了,很快他就雕刻出了这个铜版画狂想曲。从此之后,英国式更加充满讽刺意味的画作发展了起来。

  让我们细细来看一下这幅画(贺加斯对拟人像都标注了英文字母,并在栏外做了说明)。

  首先是中央那个巨大的旋转木马正在一边旋转一边上下移动,它象征着股票。在它的上面是写着“想乘的人就上来吧”的广告牌和公山羊(象征恶魔),右面是苏格兰的贵族、老妪、擦鞋匠、祭司和妓女。下面的群众不断抬高旋转木马,有的人还想爬上梯子再乘上去。

  《南海泡沫事件》,威廉·贺加斯,1721年,铜版画,26.1厘米×32.8厘米

  画面左边的是“幸运女神”,她被人用自己的头发给吊了起来,而恶魔正用镰刀一刀刀在切割她的头发。恶魔为了让大家开心,把幸运的碎片(就像撒豆子一样)撒向下面的人群。在它旁边的阳台上排成一列的一群贵夫人,正在靠抽签抽取“靠股票而一掷千金的新郎”们。

  画面左下方的三人分别是犹太教、天主教和清教徒的祭司,他们明显是在模仿《圣经》中“剥下圣衣”的场景,并在用色子决定受刑的耶稣的衣服究竟属于谁。证据就是在右边,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耶稣在受鞭刑的画面。不过在这里受到鞭打的是“名誉”,而狱吏是“恶行”的拟人化。在他们的旁边,正在遭受车轮刑的裸体男人是“诚实”,举着棒子的是“自我利益”的拟人像。有个英国国教会的祭司正读着《圣经》,在他的右边倒下并陷入濒死状态的是“贸易”的拟人像。

  右边的建筑物本是为了纪念查理二世时代伦敦大火后复兴而建造的塔,但浮雕所绘和实物不同,在这里改成了这样一句话:“这个纪念碑是为了追悼1720年因南海公司而遭到破坏的城市所建。”

  作为一幅可读之画中的典型,在今天看来依然妙不可言。当年那些经历过泡沫经济的人在第二年看到这幅画时,应该更觉得无比有趣吧(除了那些受到极大损失或者获得巨大财富的人)。

  沃波尔发挥力量

  乔治一世和他的情妇“五朔节花柱”还有他的王子及政府相关人员都参与了这次泡沫经济。他们从南海公司拿到回扣,在股票暴跌之前获得消息抛出股票,因而幸免于难。任何一个时代都是这样,最后倒霉的总是平民百姓。那些受到波及的人,其实就相当于被国家给骗了。

  把这场金融界的大混乱给完美压下来的,是被任命为第一首相、当时44岁的沃波尔。在后来的二十多年中,也一直是他实质性地操控着英国的政治。第一首相这个职位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英国首相的正式名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首相兼第一财政大臣兼公务员大臣”这样一个很夸张的称呼。

  乔治一世安心把国家交给这位拥有政治铁腕手段的第一任首相,而国民更加感到放心。当国王在汉诺威唱着歌、暴饮暴食的时候,这位第一首相努力致力于和平外交,对内颁布了优先地主阶级的内政,给英国带来了被称作“沃波尔的和平期”的一段长时间的稳定和繁荣。

  《罗伯特·沃波尔》,戈弗雷·内勒,18世纪

  乔治一世因中风突然去世是在这场泡沫经济七年之后,享年67岁。在此之前的半年前,人生的一大半时间都在幽禁中度过的可怜的王后索菲亚·多萝西娅病死了。对此乔治认为没有必要办理正式丧礼仪式,只是命人把她放进了一个铅做的棺材里。也许是人们都觉得他冷漠无情又不人道,于是留下了这样一个传闻:索菲亚·多萝西娅在死之前,把她对乔治一世的怨恨都写进了遗书,然后托付给身边的人,让人扔进国王的马车里。国王读完遗书就惊吓而死了。

  当然,充满暴力的乔治一世是绝不会因为这点儿程度的小事就被吓死的,他粗壮的神经是感受不到旁人的痛苦的。这就是他招人讨厌的原因所在,也是之后人民再遇到异国与众不同的王室,感到那种违和感的源头。

  喜好战争的乔治

  1727年,一生仇恨父王的儿子在43岁时加冕为王,他就是乔治二世。他虽然憎恨他的父亲,却变得跟他一模一样——军人气质,喜欢耀武扬威,粗鲁,有数不清的情人,与自己儿子的关系也很恶劣。

  幸好他的身边有一位聪慧的王后——卡罗琳,他们在汉诺威时代就成了婚。她一直忍耐着并没有指责丈夫到处拈花惹草的行为,出人意料的是他们的关系还挺融洽。应该说这也是公公乔治一世的功劳。坏心眼的乔治一世,故意在自己孙子的诞生宴上给乔治二世送去了一个他原本就非常讨厌的人,乔治二世因殴打了那个人而遭到一时监禁。公公国王讨厌这个儿媳妇更甚于讨厌儿子(也许是因为她也是一位知性美女的缘故吧),他夺走了她的王室宝石,以致她在加冕仪式上只能借来使用。因为这个人,乔治二世夫妻二人变得更加团结了。

  《王子时代的乔治二世》,戈弗雷·内勒,1716年

  《乔治二世的王后卡罗琳》,戈弗雷·内勒,1716年

  当公公去世以后,这位王后和沃波尔联手一起料理国政。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小曲:“英俊的乔治再威武,统治国家的还是卡罗琳王后。”可惜她只做了十年王后就病死了。于是,沃波尔的和平社会开始慢慢瓦解。乔治二世非常好战,他不顾沃波尔的反对意见,在1739年开始征战西班牙,翌年又参加了奥地利的王位继承战——因为哈布斯堡家族没有男性继承人,玛丽亚·特利莎加冕为王之事成了列强诱饵而引发的一场战争。

  乔治二世站在玛丽亚·特利莎这一边,1743年在拜恩州击退了法国。他是最后一位亲临出征的国王。不要以为他在国民中支持率很高,虽然在病死前他在王位上坐了30多年,但在历史上并没有什么存在感。

  第8章 《乔治三世》 威廉·比奇

  乔治三世与之前汉诺威家的男儿风格完全不同,除了同样讨厌自己的儿子这点以外,他和他的曾祖父、祖父还有他的父亲,在想法和行动方面可以说截然相反。

  一记板球

  汉诺威家族的传统(?)就是由于父亲在女性问题上的品行不端,导致继承父业的儿子极度讨厌自己的父亲。在被父亲虐待过的乔治二世和自己的儿子弗雷德里克·路易斯王子之间也关系疏远。乔治二世把儿子一人留在汉诺威,不许他来英国,甚至没有让他参加祖父的葬礼和自己的加冕仪式。不得不说,这样还没有废除嫡子之位也算是奇迹了。

  弗雷德里克21岁时第一次住进了英国宫廷。因为从7岁起就被放任不管,一来到英国,他就开始发泄一直积压在心中的不满和愤怒。他不但和宫廷乐长亨德尔针锋相对,还出版了暴露父母私生活的讽刺书,和反对沃波尔一派联手扰乱政治。他在29岁时迎娶了王妃,虽然二人有众多子女,但和他的父亲一样,他也拥有数不清的情人和私生子。因为资金不够,最后,他对政府直接提出要增加王子费用。

  就是这样一个连仆人也为之担心,如金钱无底洞般令人束手无策的不良王子,在他44岁的一天,被球突然打中头部,就猝然离世了。对于自己的孩子在事故中丧生,乔治二世没有流下一滴眼泪,只是以一场简朴的葬礼埋葬了他(这让人联想起他们的祖先)。

  王位继承权落到了弗雷德里克13岁儿子的身上,这就是后来的乔治三世。

  过于认真以致过犹不及

  乔治三世与之前汉诺威家的男儿风格完全不同,除了同样讨厌自己的儿子这点以外(关于这一点我们后面会详述),他和他的曾祖父、祖父还有他的父亲,在想法和行动方面可以说截然相反。

  乔治三世不但品行端正,除了王后以外对别的女性不多瞧一眼,而且非常重视家庭。他做事认真,爱看书,喜欢简单朴素的生活,以至于人们把他那种极端的节省看成是德国人的一种小气。吉尔雷在这幅讽刺画中揶揄了国王夫妻的就餐情景——他们喝的是白开水,吃的食物只有鸡蛋和沙拉,没有肉也没有汤。为了减少椅子后背的摩擦,他们在椅背上套了一个破破烂烂的罩子。

  即使被这样嘲讽,乔治三世不论在生前还是死后,人气都很高。他生于英国,长于英国。比起汉诺威,他对英国更有感情,也非常喜欢庭院作业——这个英国人特有的兴趣爱好。他拥有三个私人农场,在森林里或者田地里散步时会和平民百姓亲切地打招呼。大家给他取了一个亲民的外号——“农民乔治”。

  詹姆斯·吉尔雷画的乔治三世的讽刺画,1792年

  到他加冕为王之前近十年的王子生活中,母亲严格地让他学习了帝王之术。德国贵族出身的母亲让儿子不要只做一个对首相言听计从的摆饰国王,要成为过去那种强大的绝对君主,提升被轻视的王室权威,把国家政治重新夺回自己的手中,恢复因战费而陷于疲态的国力——这些是母子二人共同的目标。因此,他又得到了另一个外号——“爱国国王”。

  他在22岁时戴上王冠,在议会上发表了名为《我作为一名英国人感到无比自豪》的演说,赢得了大家的喝彩。可不久,大臣们因这位新国王和身边的亲信们开始慢慢介入政治而感觉棘手,他们无法忍受经过半个世纪终于稳定下来的责任内阁制又变回国王的直接统治。他们觉得,即便这位年轻国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如此强烈,但他和他身边的亲信们,都没有太强的政治能力。

  英国米字旗的构成经过

  乔治三世积极处理朝政将近二十年。在他“爱国心”的驱使下,为了让英国变得更加富有,他在北美十三州的殖民地上增加新税,严厉征收,此举影响到了后来的美国独立战争。受到众人批判的国王不得不任命能谋善断的小皮特(与他的父亲威廉·皮特同名)为首相,以此来推进议会。从此,国家实权又落回议会手中。

  虽然如此,乔治三世的统治依然延续了下去。与此同时,他还一直和病痛做着斗争。

  苦难重重的私生活

  历经六十年的乔治三世时代,经历了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等动荡期。另一方面,这段时间英国通过贩卖奴隶这种三角贸易的方式集聚了巨大财富,推进了产业革命,也是一个富国强兵时期。这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开始逐渐形成的时期。

  当时,法国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瓦内特被处刑;在瑞典,古斯塔夫三世被暗杀;在西班牙,波旁王朝卡洛斯四世夫妻亡命天涯。与他们相比,英国王室稳如磐石,成了那些亡命贵族的避难所。

  然而,发生在乔治三世的弟妹和子女们身上的苦难却接连不断。乔治有一个姐姐、三个妹妹、四个弟弟,其中两个弟弟偷偷地和平民结了婚,这对王室来说可是一件大事。因为他们和对方所生的孩子是不被王室所承认的,那样王位继承人的数量就会减少。于是乔治在1772年宣布施行王室婚姻法,法令中规定不满25岁的王族成员结婚必须得到国王的批准。

  比他小13岁的妹妹——卡罗琳也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乔治把她嫁给了克里斯蒂安七世当丹麦王后。在她出嫁六年之后的1772年,卡罗琳作为“丹麦王室最大丑闻”的当事者震惊欧洲。她和德国宫廷医生施特林泽不但有了感情,还生下了孩子。施特林泽取代无能的国王,开始进行独裁统治,不久之后就被反对派逮捕,被大卸八块,而这位公主也被抓到克伦堡城(别名为哈姆雷特城)幽禁了起来。

  乔治三世出面调停,虽然把妹妹从丹麦接了出来,却无法接回英国,最后把她安排在汉诺威领地的城堡中,给她安排了侍女,让她安稳度过余生。卡罗琳·马蒂尔德之后也没活几年,23岁就在寂寞中香消玉殒了。

  乔治三世的结婚对象并非英国人,而是跟历代国王一样,娶了一位德国女性。这位王后和乔治的母亲一样对政治从不插嘴,像所有从音乐之国来的人那样喜欢弹奏歌唱。在音乐方面,她师从大巴赫的儿子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夫妇二人在私人会馆的白金汉屋(后来的白金汉宫)里邀请过少年莫扎特,还为他举办过演奏会。

  《卡罗琳·马蒂尔德》,弗朗西斯·考茨,年份不详

  这对关系和睦的夫妻一共生育了15个孩子,但不断有孩子给他们制造麻烦。在一丝不苟的父王的严格教育下,以及同样为人端正的母亲的温柔抚育下,也不对,不知是过于严苛还是过于宠溺,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可以说一点儿也不成功。其中有三人和平民结了婚,有的参与了受贿事件,有的频繁对人使用暴力,甚至传闻打死过仆人。还有的在花街柳巷里乱交,发生了各种女性问题。不愧是汉诺威家族,各种事件层出不穷。

  最惹乔治三世生气的还是王子乔治(之后的乔治四世)。这位王子一开始虽然备受期待,然而自甘堕落、挥霍浪费,渐渐展现出像画中那种不肖子孙的本性,而他受到的斥责越多,反抗心理就越重。在他23岁的时候,和一个比自己大6岁的天主教徒的平民寡妇秘密结婚了。他还真能找到这样一个把所有不利条件都集于一身的女人作为结婚对象。

  秘密当然很快就被揭穿,这桩婚姻被取消,因为它本来就是违法的。如之前所述,未满25岁的王室成员必须得到国王认可才能结婚。而且,根据《王位继承法》,王室成员禁止与天主教徒成婚(没有一个国民希望重燃血淋淋的宗教战争)。作为王子,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些规定。这桩婚姻应该是他对父亲的一种嘲讽吧。

  这个事件发生之后,王子依然挥霍无度,负债累累。正当他思考如何增加可以任由自己支配的金钱时,他的父亲病倒了。当时乔治三世50岁,王子以为父王已经人事不知,想靠摄政把政治和钱财都弄到自己手上来,他向议会提出了摄政方案。不过,出人意料的是,乔治三世很快就恢复了健康,并得知儿子竟然希望自己早点儿死。

  就像之前所有汉诺威家族的父子命定互相憎恨一样,这两个人的关系也在这次事件后彻底决裂了。

  不治之症

  在汉诺威家族中有高度责任感且品行端正、热心于工作的王室成员中,乔治三世是第一人。也许正因此,他的肉体和精神都受到了不良影响吧——一旦发生状况,他会发自内心地烦恼该如何运用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这种过大的压力无休无止地侵蚀着他的身体。在政治或家族问题上发生重大变故,让他感到巨大压力时,他的病会毫无征兆地发作。

  1764年,他26岁时,在宫廷内第一次有人看到他疾病发作。他大叫着胡说八道,陷入了一种错乱状态,把身边的人吓得手忙脚乱。幸好他不久就恢复了常态,让人们以为他只是做了一场白日梦,觉得有些古怪而已。在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没有再发作,众人渐渐忘记了这件事。

  然而到了中年,这位国王又开始被各种幻觉和强迫症困扰。1783年美国独立那年的发作,他将近花了一年时间才恢复过来。而1788年那场至今为止从未有过的大发作,让人们以为这一次国王肯定好不起来了(王子策划摄政就是在这个时候)。

  如今基本可以认定,当时这位国王患的是遗传性的血液病——急性卟啉症,它是由于红细胞的异常而引起的神经系统及腹部的病变。虽然是周期性发作,但病状因人而异。轻度的会头痛、腹痛、对光过敏等,重度的话,就会产生幻觉、失眠、忧郁、严重腹泻、疯狂,如果病情更加严重,会因呼吸困难而导致死亡。

  当时大家并不知道这是一种病,都以为他是被恶魔附身了。乔治三世接受过过度的放血以及鞭刑(为了把恶魔从体内赶出来)等粗暴的治疗方法,导致原本就憔悴不堪的身心变得更加虚弱,之后还是不断有些小发作。直到1810年他疼爱的小女儿在和平民结婚后又因病离世,这成了他发病的导火索,之后直到82岁离世之前的10年时间,他对外界毫无意识。

  描绘独立战争的《康华利爵士投降》,约翰·特朗布尔,1820年

  乔治三世的病情对外一直保密,深深印刻在人们心目中的依然是这位国王在田野及农田里悠然漫步的形象。威廉·比奇所画的那个从马上跃下伫立着的,还是那个虽然穿着军装却让人感觉无比亲切的爱国国王及农民乔治的形象。

  《乔治三世》,威廉·比奇,1799—1800年,画布油画,国家肖像美术馆,233.7厘米×144.8厘米

  第9章 《奴隶船》 威廉·透纳

  不详的红色晚霞和覆盖着的厚重白云,预告着风暴即将来临。奴隶的手和脚用铁链绑在一起,无法动弹。大自然的残酷和人类的残酷一起,如同一幅启示录般的地狱之画。

  放荡儿子欺负妻子

  在伦敦观光时,一定会有一个参观高级购物街“摄政街”的项目,这条街道就和乔治四世的摄政时代有关。他的父亲乔治三世在1811年已经完全不能料理政务,将近50岁的乔治四世终于可以正式摄政。他干劲十足地着手市内大改造,摄政街和摄政公园等都由此得名。

  这位王子,就如我们在前面一章介绍过的那样,在摄政前完全是一个“不孝子”的形象,在女性和玩乐上大肆挥霍金钱。31岁的时候,他以免除自己所有借款为条件同意了结婚。结婚对象是他父亲姐姐的女儿——德国的不伦瑞克·沃芬比特侯爵的女儿卡罗琳。因为这位王子讨厌父亲,所以恶其余胥,当他第一眼见到这位比他小六岁的表妹时,就非常厌恶她,理由是她又矮又不漂亮,打扮土气,更重要的是受不了她的体臭。当然这只是王子的一面之词,因为首先他根本就没有资格这么说别人。

  让我们来比较一下描绘乔治四世的两幅画。

  全身肖像画《乔治四世》是人气画家托马斯·劳伦斯的作品。画中的王子一身华丽服装,充满朝气,一副花花公子的派头,连发型也经过刻意修饰,不同寻常。而在另一幅讽刺画中,让人完全不敢相信他们是同一个人。这幅画中的王子头上戴着洛可可风的灰色假发,两腮涂得艳红,暴饮暴食让他成了一个大肉墩。他吊儿郎当地坐在椅子上,像吸烟一样嘴里含着一把叉子,西装背心上只有一个纽扣好不容易扣着,感觉打个哈欠就会崩掉。

  大家一定会以为这是一个人过四十后惨不忍睹的例子吧,曾经英姿飒爽的王子随着时光变迁慢慢变得肥胖,曾经的容颜变成了画中的那副尊容。其实不然,两幅画的创作年份写得一清二楚,讽刺画上的那个胖子是在他30岁结婚前,而肖像画上那个威武勇猛的男人其实已经54岁了!

  是他减肥有成效了吗?

  非也。王子的肥胖程度在他一生中一直不断增加,他30多岁时就已经超过了100公斤(据说他最后的体重达到了将近200公斤)。也就是说,这幅画完全是靠画家的技术美化了他,美化程度不要说30%,几乎是翻了一倍。劳伦斯原本就是一个凭借翻天覆地的粉饰效果来博人气的画家,在这幅画中,他在提升王子的形象上还是花了很多心思的。为了让乔治四世的脸显得小一些,画家特意将他的脖子画长,达到瘦长身形的效果。乔治四世的一只手插在腰上展开斗篷,起到了模糊体形的作用。

  《乔治四世》,托马斯·劳伦斯,1816年

  詹姆斯·吉尔雷所画的乔治四世讽刺画,1792年

  那时照相机还未发明,如果凭这样的肖像画来想象本人,见到真人时你一定会大吃一惊。新娘卡罗琳当时一定也是那样吧,也许她就是没有隐藏好自己的震惊和失望之色。虽然这位卡罗琳和一个世纪之前的那位聪慧夫人——乔治二世的王后卡罗琳(第7章)名字相同,但这一位明显欠缺操控渣男老公的能力。

  虽然夫妇二人都对对方期待幻灭,不过在造人这件王族大事上还是尽心尽力的。但他们的女儿出生后,王子就对王后极尽虐待,不再同床共枕,在公共场合对王妃所说的污言秽语让旁人都不忍听下去,而且隔绝母女不让二人相见,让女儿生活在自己的情人身边。虽然国民都同情这位王妃,不过王子早已经习惯了自己不受国民爱戴的事实,所以对此毫不介意。

  戴冠丑闻

  拿破仑战争结束后,大陆地区终于恢复了平静。忍受了15年孤独生活的卡罗琳,离开了没有自己一席之地的英国,四处漂泊。她度过了六年的漂泊生活,后来得知女儿结婚,翌年因褥热突然离世,公公乔治三世去世,还有丈夫乔治四世即位后,立即向议会提出离婚申请并要求获得通过。

  卡罗琳立即从定居的意大利急速赶回伦敦,但是乔治四世拒绝和她见面。他直接以妻子不贞为由让贵族院通过他们的离婚案。这时,大众对卡罗琳的同情言论更加沸腾了,原本这位新国王对自己的婚姻就完全不忠,他对她的所作所为让人们想起了汉诺威家族的祖先乔治一世对索菲亚·多萝西娅王后的残酷折磨,看来同样的事情还会发生。因众怒难犯,下议院否决了乔治四世提出的离婚申请。他们没能离婚。

  这一切让乔治四世又想出了另外一个坏主意。第二年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行加冕仪式时,他没有让王后出席。卡罗琳为了行使自己的正当权利赶往大教堂,但受到了实权阻拦的侮辱。不知是打击过大还是发生了什么阴谋,总之不到一个月,王后就突然去世了。王室对外宣称是她得了腹膜炎,但大家并不相信。

  国民对这位乔治四世的嫌恶也和他的体重一样直线上升,而这次戴冠仪式更让议会与他的关系变得疏远。像他这般待人不公又残酷的男人,如果像曾经的国王那样掌握了绝对权力,估计会随心所欲、毫不犹豫地就把王后给处死了吧。幸好这不是在亨利八世时代。

  历代汉诺威王朝的国王基本都没能过多参与政治,大概是为了一泄心中忧愤,所以他们不断制造丑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也成了大众娱乐的源头。(如今也是?)

  不过,乔治四世在自己的兴趣范围内,倒给世界留下了庞大的遗产,比如之前提及的摄政街。他在修缮上的兴趣让他不惜金钱,他把父王生前那个窄小雅致的白金汉私人官邸改造成了威风凛凛的宫殿(不过在他生前未能完工,所以乔治本人未曾使用),还改造了温莎城堡及海德公园等建筑。乔治四世作为风雅的实践者,并为了证明自己在艺术上的高深造诣,收集了大量艺术品放在自己的美术馆里,还把父王的藏书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并开设了图书馆,没有特殊情况都可以对外开放。

  《卡罗琳王后的裁判》,乔治·海特,1820—1823年

  乔治四世在服装上的趣味使他在苏格兰获得了很高的人气。当他加冕后第一次访问苏格兰时,在乔治一世和二世时发生的“詹姆士党人之乱”(第7章)之后,苏格兰的民族服装——“苏格兰短裙”(用格子花纹的布像裙子一样绕着腰裹起来)一直被禁止穿戴。而乔治四世却把他们的民族服装穿戴整齐参加了典礼,这个举动获得了苏格兰人民的喝彩。可以说乔治四世很有男人气概地风光了一把,当然,他如啤酒桶般的身材肯定需要大量布匹。

  他在王位宝座上坐了10年之久(算上摄政期将近执政20年),一直都没有再婚。他和卡罗琳离婚后,也许也想过再娶一个能给他生下继承人的年轻王后,但经过那样的骚乱之后,国民不会同意,议会也不会承认。关于这一点,他心里还是很清楚的。他的晚年是和他的情人(这之前应该有几十人了吧)在他永不衰退的食欲下平静度过的。他在67岁时因病离世,死因是胃部出血。

  王冠到了他弟弟威廉四世的手里。

  汉诺威家族的四位乔治一共历经100多年,这个时期有时也被叫作“乔治王时代”。议会不断限制国王的权力,最后国王成了一个象征性的存在。而在这个过程中,英国这个国家急速成长,经过了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而成为世界霸主。他们不断积累财富,滋润了王室,让他们可以尽情享受奢侈的生活。

  乔治四世的奢靡程度与玛丽·安托瓦内特不可同日而语。但和在断头台上结束一生的玛丽·安托瓦内特相比,虽然乔治四世到死一直被人诟病,但最后离世时却是平静的。那是由于英法经济状况的不同导致的。乔治四世一直积极庇护因法国大革命而逃到英国的亡命贵族。

  奴隶制废止法令

  威廉·透纳出生于乔治三世时代。作为英国风景画的代表画家,他经历了乔治四世、威廉四世和维多利亚女王时代。

  威廉·透纳的自画像

  《奴隶船》的原名是《奴隶船:奴隶贩子把死者和垂死之人丢入海洋》,是透纳60多岁时的一幅作品。虽然它画于维多利亚女王时代,但题材是取自发生在乔治三世时代的“‘桑格号’事件”。

  当时在货船“桑格号”的船底挤满了440个黑人奴隶。传染病暴发后,置身于恶劣环境中的奴隶们接二连三地被感染。船长害怕最后全体人员都被感染,就把将近140个死者和病人扔进了海里,锁链还系在他们身上,而且有一大半还是活着的。不但如此,船长还向保险公司申请对这些“货物”要求损失赔偿。这件事最后闹上了法庭(初审时胜诉,最终败诉)。

  这幅画具有透纳一贯的宏大场面。不详的红色晚霞和覆盖着的厚重白云,预告着风暴即将来临。画面的左边已经开始掀起巨浪,船只被巨浪打得东倒西歪,人们已将所有船帆从桅杆上降下,准备迎接暴风雨。画中的景物乍看上去虽模糊不清,但定睛细看,细节就会渐渐明晰起来。在前景右边可以看到有一条套着锁链的褐色的腿。数不清的鱼和鸟,成群结队地围攻啄食着依然活着的人。在画面的左边,从海中伸出好多只求救的手臂。奴隶商人为了防止奴隶逃走,在运输途中把奴隶分成二人一组,把他们的手和脚用铁链绑在一起,让他们无法动弹。因此,奴隶们根本无法游泳。大自然的残酷和人类的残酷一起,如同一幅启示录般的地狱之画。

  说到黑人奴隶,大家都会如同条件反射般先想到美国,那只是在能看到的地方,奴隶们在无情的鞭打下,挣扎喘息于重度的体力劳动中。但实际上,作为贩卖奴隶的中心国家,获利最大的还是英国,但基本上他们并不在自己的国家把黑人当作劳动力,所以一般的英国人对奴隶制度的感觉是迟钝的。

  根据B.爱德华的研究,1791年,非洲海岸上有40多家欧洲诸国的代理店,其中英国就拥有14家。英国买卖奴隶的数量最多,仅一年间就买卖3.8万人。据说第二位是法国,2万人;第三位是葡萄牙,1万人;第四位是荷兰,4000人。黑人奴隶在这场三角贸易中只是作为“商品”,就像在“桑格号”事件中大家知道的那样,他们是不被当作人计算的。

  英国在17世纪加入奴隶贸易,伴随着砂糖需要的增大渐渐扩大贸易范围,在18世纪开始了三角贸易。这也是从合理性诞生的需求。船只从加勒比诸岛运来砂糖及烟草,与其空船而归,不如再装上一些货发出,这样也不显浪费。于是从英国运出武器,卖给非洲西海岸捕抓奴隶的部族;而部族从当地廉价购得奴隶,让他们乘上船,再把他们高价卖给加勒比诸岛的庄园主。三角贸易就这样形成了。从奴隶贸易中压榨而得的巨大利益,推进了工业革命。

  《奴隶船》,威廉·透纳,1840年,帆布油画,波士顿美术馆,90.8厘米×122.6厘米

  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一切真是太可怕了。不对,18世纪的一些英国人也同样觉得这件事非常恐怖。通过他们不间断的运动,在威廉四世时代的1833年,《废除奴隶制法案》颁布。这个法案不但在英国本土,而且在包括西亚等所有的英国领地上一起实行。这个法案的实行一共历时五年,其间经过了王室的世代交替。

  威廉四世即位时已经65岁高龄,只治理了国家7年。最后,他低调而无甚存在感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英国终于又迎来了女王时代。

  第10章 《维多利亚的家族》 弗朗兹·温特哈尔特

  维多利亚女王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被爱着的妻子”“温柔的母亲”。当年伊丽莎白一世,也有着超越一切的存在感。而维多利亚与她相比又有何不同呢?

  恋父情结?

  幸运女神直奔维多利亚。和300年前的伊丽莎白一世一样,维多利亚成为女王的概率本来也是极低的,不对,应该说原本她出生于世的可能性都很小。

  她的父亲爱德华只不过是乔治三世的第四个儿子,因为和王冠无缘,所以也拒绝政治联姻,一直享受着和情人的安逸生活,活到50多岁。然而,长兄乔治四世、第二个哥哥、第三个哥哥(后来的威廉四世)虽然有数不清的私生子,但都没有嫡出的儿子。王座慢慢进入了他的视野,他急急忙忙从德国迎来了妻子,开始努力造人。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维多利亚出生了。就像红海在摩西的眼前一分为二,在海底出现了一条光明大道一样,遮挡在维多利亚眼前的障碍被一扫而光。爱德华呢?他在即位之前突然病死了,当时女儿维多利亚刚出生8个月。

  《四岁左右的维多利亚女王》,斯蒂芬·坡因兹·丹宁,1823年

  如果爱德华继承王位,并在那个位置上一直活到很老的话,一切又会如何呢?是否会像汉诺威家族的负面传统那样,也会发生父王和继承者之间互相憎恨的事情?或者这次因为是父王和女儿,情况会有所不同?不管怎样,维多利亚在自己的记忆中大大美化了那位早亡的父亲。这件事——之后我们会在书中详述——也许才让她对首相梅尔本子爵产生了超出常规的倾慕之情吧。

  维多利亚18岁即位,是汉诺威王朝的第一位女王。因为之前的男性国王们放荡不羁,全国为这位冰清玉洁的年轻女王的诞生而欢呼雀跃。虽然维多利亚算不上是一位美女,但当时她的身上自有一种稚气可爱的少女气质。从她4岁的肖像画中可以推测出,这位女王身材非常娇小,即使穿了高跟鞋可以一定程度模糊身高,但身高最多也只有一米五左右,任谁见了这位我见犹怜的年轻女王都会心生支持之意。

  但维多利亚的身心绝不像她表面那么柔弱,她精力充沛,身体健康(众所周知,她出生后曾被扮成过“矮胖子” 了)。她作为未来的君王被抚育长大,有觉悟,有实务能力,也喜欢处理文件方面的工作。在她即位后,大家发现她性格方面有洁癖,做事很有条理,也有浪漫的一面。她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自己的母亲斩断关系。她母亲因为自己的女儿成了女王,为了满足自己和侍从(貌似是情人)的权力欲望,滥用权力,胡乱发号施令。维多利亚之前一直和母亲同床共枕,但即位后不顾母亲的意见与她渐渐疏远,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独立。之后,她还用女王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立即还清了父亲欠下的债务。

  《维多利亚女王的戴冠仪式》,乔治·海特,1838年

  这时,梅尔本子爵登场了。

  他是辉格党成员,当时正值成为首相第二年,虽然已经58岁,但依然富有魅力,对异性充满吸引力。他的名字常和诗人拜伦一起出现在文学史上,那是他30多岁的事情了。他的妻子卡罗琳(后来与其离婚)和拜伦明目张胆的婚外情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从这点看来,梅尔本的确是个受害者,但他其实也因和别的女性发生关系而被两次起诉,风流韵事不断。这位首相生来英俊,头脑清晰,言谈举止得体,与人交流谈笑风生。维多利亚总是以崇拜的目光望着他,梅尔本成了她政治上的良师,并得到了她的充分信任。

  当时在维多利亚的日记及信件中记录的都是梅尔本的事情,若是不知情的人读到这些,一定以为这些赞美之词是出自情人之笔。对于维多利亚而言,梅尔本既是老师又是父亲,还是倾慕对象。这位幸福的女王当时唯一担心的事就是梅尔本离开宫廷,无法与之再见。然而,两年后,这个担心成了现实。议会选出托利党的皮尔作为新首相,梅尔本提出辞职。

  《第二代梅尔本子爵威廉·兰姆》,约翰·派特立吉,1844年

  这件事遭到了维多利亚的坚决反对,这让周围惊讶不已。她以抗拒皮尔为她选择的女官为由(“寝室女官事件”),阻止了首相的交替。议会不得已只好让梅尔本内阁又延任两年。这次明显的政治干预让维多利亚的人气一落千丈,人们背后把她叫作“梅尔本夫人”。

  多年后,维多利亚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件事是由于她年轻不懂事导致的,并做了反省,但做得如此明显也暴露了她的依赖本性。虽然梅尔本一直告诫她要遵守“君临而不统治”这条规则,但她并不在意,因为她真的非常害怕失去他。维多利亚对自己的父亲没有什么印象,又与母亲关系疏远,从小就被想利用自己的长辈包围。所以,她常深感孤独,一旦她对谁倾注了爱和信任,就会紧紧抓住对方绝不松手。

  所以,反过来说,如果有另外值得信赖、值得爱的人出现的话……这时,阿尔伯特出场了。

  王位和美德的结合

  年轻的女王需要一位丈夫,这位丈夫可以在政治上影响她,女王也将对他言听计从——各国君主这么想也是理所当然。维多利亚当然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这方面的戒备从没有松懈过。所以当她的舅舅、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一世强烈推荐萨克森·科堡·哥达公爵家的阿尔伯特时,虽然他们之前也有信件往来,但维多利亚一直推推拖拖不肯与之见面。他是维多利亚母亲的哥哥的第二个儿子,也就是她的表弟。他们在数年之前只见过一次面,那时的阿尔伯特还无法与梅尔本相提并论。

  1839年秋,等得不耐烦的比利时国王带着阿尔伯特直接来到了白金汉宫。这一次,维多利亚对阿尔伯特一见钟情,因为此时的阿尔伯特已经长成了一位翩翩公子。这时维多利亚意识到梅尔本已经越来越老,而且永远不可能和她结婚。而阿尔伯特与自己一样,都是21岁,一旦结婚,他们就可以从早到晚在一起,他们的子孙可以继承她的王朝。尽管这也算是一场典型的政治联姻,但在这两个年轻人中间,爱情之花毫无疑问已经绽放。

  阿尔伯特的英语不熟练,维多利亚和他用德语交流。二人的性格都是认真而勤勉,在想法和音乐的趣味上也有共同点,所以在一起有很多共同语言。维多利亚主动向阿尔伯特求婚,仅4个月后就举行了婚礼。当时维多利亚穿着一身纯白色的丝绸衣裙,据说就是从那时开始,新娘的嫁衣固定为纯白色。他们开始了无比幸福的夫妻生活,人们都希望能够像他们一样幸福。

  维多利亚从心底爱着阿尔伯特,有时也会和他商谈政治上的事。但是她并不准备和他分享公务,因为那是她一个人的领地。维多利亚从少女时代起就非常讨厌别人侵犯她的权力,在这点上甚至有些神经质。阿尔伯特在这方面还是很能理解她的。从这点上来说,比利时国王可以说是打错了算盘。

  实际上,阿尔伯特——和玛丽娅·特利莎女王的贤明丈夫一样——并不是一个热衷于政治的人。他以王室经济方面的工作为己任,彻底取消了宫廷中各项无用的开销,显示了他优秀的财政能力。1851年,他充分利用自己在学术和艺术上的才华,在伦敦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博览会。5个月间,总共有600多万人到场,让全世界见识了英国的繁荣昌盛。

  但比起这些,阿尔伯特最大的功绩还是成了维多利亚精神上的一剂安定剂。他和维多利亚有9个孩子,他很爱自己的妻子,在外面也没有情人(在王室中几乎没有这样的先例)。他把德国装饰圣诞树的风俗习惯带入了英国。多亏在民间流传着的许多照片及版画,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当时在客厅里装扮圣诞树、幸福地庆祝节日的情景。他们浪漫地从恋爱到结婚,又组织了一个理想家庭——把并非童话故事而是现实的一切展现给国民。人们看到女王夫妇,相信了利顿·斯特雷奇所说的“王位和美德的结合”这句话。这对于维多利亚王朝时代的一切,有着超乎想象的决定性意义。

  《水晶宫(伦敦世界博览会)》,路易·哈弗,1851年

  这对夫妻在钱财上没有穷奢极侈,也不热衷于各种衣装打扮,一见之下也许有人会觉得连王侯贵族都比不上,最多比中产阶级强一点儿,当然实际并非如此。然而,这对夫妻以这样的身份已经算是过得非常朴实稳重了。维多利亚的人气,就是在有了阿尔伯特这位丈夫之后得到了确立。她开始公平对待两大政党,议会和王室之间的不睦关系也渐渐得到修复。

  维多利亚女王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被爱着的妻子”“温柔的母亲”。当年伊丽莎白一世,也有着超越一切的存在感。而维多利亚与她相比又有何不同呢?

  女王在位期间的繁荣

  在英国有一种说法:只要是女王在位期间,国家就会变得繁荣。维多利亚女王简直就是子孙满堂。

  让我们来看看《维多利亚的家族》这幅画。结婚6年时,维多利亚已经有了5个孩子。从左开始分别是穿着女娃娃衣服的二儿子阿尔弗雷德、长子爱德华(后来的爱德华七世)、维多利亚女王、丈夫阿尔伯特、二女儿爱丽丝、出生不久的三女儿海伦娜和大女儿维多利亚(之后她又生了二男二女)。

  画这幅肖像画的是德国人温特哈尔特。他是各国宫廷非常受欢迎的人气画家,他画的伊莎贝拉王后以及尤金妮娅王后的肖像画都非常有名。维多利亚非常喜欢这幅画。在这幅画中,画家对维多利亚进行了相当程度的美化,那时的她应该已经在为自己的肥胖而烦恼不堪了。

  《维多利亚的家族》,弗朗兹·温特哈尔特,1846年,画布油画,王室收藏,250.5厘米×317.3厘米

  维多利亚的另一个外号是“欧洲的祖母”,因为她把她的女儿们送到了欧洲各国王室做王后,又从欧洲各国的王室中为自己的儿子选了妻子。她一共有40个孙子(女)、37个曾孙子(女),她的血脉像网一样在欧洲王室中铺散开来。她第一次真正当外祖母是在她的大女儿生下孩子时,那时她只有39岁,据说她当时非常震惊(不震惊才怪)。

  让我们来看看她和哪些大国结下了姻亲:她的大女儿维多利亚做了德国国王腓特烈三世的王后,长子爱德华的王后是丹麦公主亚历山德拉(俄国罗曼诺夫王朝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皇后达格玛的姐姐),孙子(女)里有德国国王威廉二世、罗曼诺夫王朝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皇后阿里克丝,还有瑞士王后、挪威王后、西班牙王后、希腊王后。维多利亚真是荣光至上。这就是所谓的有钱人和有钱人结婚就是锦上添花,而穷人与穷人结婚就只能……

  但是,有光的地方就会有阴影。就像狄更斯笔下真实记录的那样,一边是贵族和新兴的中产阶级不断积聚地位和财富,一边是平民的生活越来越可怜。不,应该说现实远远超过了小说。在《开膛手杰克》中,杰克在贫民区徘徊,残忍杀害妓女后逃之夭夭。这场连环猎奇杀人案的犯罪嫌疑人之一就是维多利亚的孙子克拉伦斯公爵。由此可见,那个时代具有两面性。

  这幅名为《告别英国》的画中画着一对贫穷的夫妻从英国去往澳大利亚,福特·布朗,1852—1855年

  另一个问题就是血友病。维多利亚是这种病的基因携带者,她通过她的孩子、孙子(女)和曾孙子(女)们把这种病传给了欧洲各个国家的王室和最高贵族们。很多人都知道罗曼诺夫家族的根绝,有一个原因就是最后的王子是血友病患者(请参考拙作《王朝物语 12幅名画里的罗曼诺夫王朝》)。

  维多利亚在位一共64年,在当时的英国史上算是最长的了。这段时间分为光明期和阴影期,治国前半期的光明和后半期的灰暗,界限分明。

  第11章 《爱德华王子》 弗朗兹·温特哈尔特

  大家一定都以为爱德华王子有着令人羡慕的童年吧,其实不然。阿尔伯特公爵和维多利亚为了让儿子成为一位合格的王位继承人,从小就毫不心慈手软地对他进行斯巴达式教育。

  让人期待落空的儿子

  站在碧海蓝天的悬崖边,穿着当时刚刚开始流行的海军服,漂亮合身,双手插在口袋里,两脚分开。这个从孩提时代起就具有威风凛凛的气质的少年,就是维多利亚的长子爱德华王子,当时他5岁,也就是后来的爱德华七世。

  大家一定都以为爱德华王子有着令人羡慕的童年吧,其实不然。阿尔伯特公爵和维多利亚为了让儿子成为一位合格的王位继承人,在他很小的时候(画这幅画时已经开始了)就给他指定了教导官,并毫不心慈手软地对他进行斯巴达式教育。工作勤恳的双亲只看到了儿子轻佻的一面。也有人说是太过严厉的教育适得其反,引起了王子的逆反心理。谁也说不清是先有蛋再有鸡,还是先有鸡再有蛋。不管如何,爱德华的确爱玩爱喝爱赌博,不过也很有人气,身边总有一群人围绕着他。他也很有女人缘,据说在他一生中和他有染的女性超过100人。

  《爱德华王子》,弗朗兹·温特哈尔特,1846年,画布油画,王室收藏,127.3厘米×88.3厘米

  1861年年末,在校读书的爱德华因品行不良又惹出祸事,在读的剑桥大学向王室投诉。阿尔伯特公爵本来身体就不太好,当时又大病初愈,但他不顾自己身体的虚弱,为了尽父亲之责在严寒中走出家门,等他回到家时已经开始发高烧。阿尔伯特公爵因此在42岁如此年轻的年纪就与世长辞了,王室对外公布的死因是伤寒。

  结婚21年后,维多利亚成了有9个孩子的寡妇,无法想象这对于一直依赖着丈夫的维多利亚来说究竟是多么大的打击,她把这一切都归罪于放荡儿子爱德华。爱德华心中也不是没有愧疚感的,但对于母亲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自己身上,他还是感到了愤怒。母子关系变得更加恶劣,一直持续到死(汉诺威家族的亲子关系真是代代相传)。

  维多利亚的伤心从她的信件和日记中可见一斑。“幸福的人生终结了,这个世界对于我来说已经毫无意义,一个人坐在地板上感到害怕……”她在给嫁到普鲁士的长女的信中有一段话这样写道。她曾经是如何每天祈祷丈夫千万不要走在自己的前面,可惜事与愿违。我们可以看到维多利亚的这种依赖心理,与当年梅尔本首相的时候丝毫未变。

  那么,如果再出现一位可以让她依赖的人,又会如何呢……

  布朗夫人

  葬礼之后,维多利亚整天穿着黑色的丧服,躲在白金汉宫的宫殿深处。她从公众的视线中消失了。第二年的议会开席仪式,她没有出席。不久之后,她就远离了伦敦和温莎,往返于南部怀特岛上阿尔伯特公爵设计的行宫奥斯本宫殿和苏格兰的巴尔莫勒尔堡之间,日夜哀叹。人们对她抱着深深的同情,再次感动于夫妻之间的深厚感情。不过,这只是在一开始。

  两年过去了,维多利亚依然走不出阴影,几乎不在任何公众场合露面,即使偶尔现身也依然穿着丧服,挂着镶嵌亡夫肖像的链子,一副愁云惨雾的样子。国民实在受够了这样的女王。如果不工作,那就退位吧,让位给和蔼可亲的年轻的爱德华王子——当时出现了这样的呼声。

  更恶劣的情况是,有杂志把维多利亚称为“布朗夫人”。事情是这样的:

  在苏格兰高地出生的约翰·布朗,是王室夏天避暑之地巴尔莫勒尔堡的仆人(主要照顾马匹),当然维多利亚和他之前就已相识。但在丈夫过世后的第三年,他们的关系突然变得亲密起来(日记中开始频繁出现约翰·布朗的名字)。维多利亚以高薪让布朗成了自己的随身仆人。之后,她一点儿也不顾及旁人的目光,对布朗宠爱有加,不让他离开自己半步。旁人都甚觉困惑。

  毕竟,他们的身份太过悬殊。这个年纪比她小、性格粗野,只会说带有浓重乡音英语的体力劳动者,虽然拥有一双漂亮的眼睛和高大的身材,但他不顾及森严的等级制度,对女王的态度太过随便。在维多利亚的孩子中,尤其是爱德华把这种不快明显地表现在了脸上。但对于维多利亚来说,正是布朗的这种态度让她觉得开心,可以缓解她心中的抑郁之情。渐渐地,笑容又回到了女王的脸上,她开始在苏格兰巡幸。每一次,布朗都作为管家在旁伺候,也难怪会被人说闲话了。

  《巴尔莫勒尔堡的维多利亚》,就描绘了这样一个画面。46岁的维多利亚依然穿着丧服,连骑的马也是黑色的。39岁的布朗抓着马辔近身在旁,也是一身黑色。这也是维多利亚的心爱之画,一是因为画了她和布朗的双重肖像,二是在他们脚下的红盒子(定期送来装有内阁重要文件的盒子)表现了女王即使不在伦敦,依然兢兢业业继续工作的形象。

  对于维多利亚不常住伦敦的指责越来越多,加上爱德华的不良品行被揭发,大家认为与其王位交替,不如就此废除王室政权改为共和制,大家感到时机已经成熟。而拯救这个局面的,从某个意义上来说,是已故的阿尔伯特公爵。

  《巴尔莫勒尔堡的维多利亚》,埃德温·兰西尔,1865年

  复活

  1871年,一向身体强壮的爱德华因伤寒倒下了,他差点儿和他的父亲一样陷入病危状态,维多利亚也赶回来照顾病重的儿子。但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爱德华在他父亲忌日的那天突然痊愈了。

  一落千丈的王室人气,因为这个“奇迹”(或许是能干的首相迪斯累里细致的“剧情”安排)满血复活。当初叫嚣着要废除王政的人,现在是一片女王万岁、王子万岁的呼声。第二年,即1872年,在圣保罗大教堂举办的庆祝王子病愈的纪念礼拜上,维多利亚恢复公务,现身了。对于很久未听到的欢呼声,女王本人也并不是不享受的。

  回到伦敦以后,布朗依然日夜陪伴在女王身边,维多利亚的精神一直处于安定状态。有一次,暴徒袭击宫廷马车,布朗身先士卒保护了女王,他的勇敢的确让人不得不佩服。他不但得到了女王的特别奖赏,还获得骑士之下的Esquire 称号。维多利亚对他的宠幸越来越明显,她把温莎古堡的部分房间赠予他,供他私人使用,还在奥斯本宫里放了他的上身雕像。虽然传闻并不如之前那么沸沸扬扬,但一直有人交头接耳说其实女王已经和布朗秘密结婚了。

  布朗在56岁时因丹毒 而病死。维多利亚在温莎古堡为他举行了葬礼,并邀请王族成员列席参加,不过大部分都以各种借口而并未出席。不久之后,她又扬言要亲自执笔写下对布朗的思念并作为刊物发行,此举因遭到激烈反对而作罢。不过,温莎古堡的布朗卧室和阿尔伯特公爵的私人卧室一样,一直保持着他生前的样子。

  维多利亚在她70岁的日记中频繁出现“我孤独一人”的词句,可见虽然她子孙满堂,身边到处都是友人和仆从,却在孤独中备感痛苦。对于真性情的维多利亚来说,始终需要一个外貌俊朗、可以依靠的男性陪伴在她身边,可惜那第四个人再也没有出现。

  布朗真的是给予维多利亚身心慰藉的情人吗?

  这种可能性还真不小。有大臣证明说,维多利亚曾在遗言中说让人把布朗的遗物悄悄放入她的棺材里,但遭到即位的新国王爱德华的强烈反对。他不但把母亲保留的布朗照片统统处理了,毁坏了母亲让人制作的布朗的上身雕像,把母亲命令不许任何人动的布朗卧室改造成了桌球室,还把母亲与布朗长时间在一起待过的奥斯本宫赐给了海军学校。

  对于爱德华来说,不管母亲自诩生性多么浪漫,他只感到了她的虚伪。她责备儿子玩弄女人,自己不正做着同样的事情吗?这正是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化两面性,上面摆出高雅的样子,下面却是藏污纳垢。

  一边上流人士觉得说出椅子的“脚”这个词也是一种下流,而另一边,仅是伦敦妓女的数量就达8万人,60家店铺里就有1家是妓院(根据1857年的统计)。夫妻一边穿着内衣做着生意,一边欣赏着学院派风格的全裸油画。在富人的身旁,就有饿死的贫民。如同上一章提到的,开膛手杰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正是维多利亚的孙子,也就是爱德华的长子克拉伦斯公爵。在《维多利亚的王室家族》这幅画中,中间是维多利亚,站在她身后的是爱德华,而站在他右边的少年就是克拉伦斯公爵。国民们一边表面上对王族成员们表达着敬意,一边在背后说着他们的坏话。

  《维多利亚的王室家族》,M.W.里得雷,1877年

  在1886年出版的罗伯特·史蒂芬森的《化身博士》一书中,高尚的杰基尔博士和邪恶的凶手海德为同一人,可以说是直指当时时代核心的一部小说。

  英国强权下的世界和平

  虽然当时存在着各种矛盾和混沌,但维多利亚时代与英国“空前的繁荣”是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一点上应该没有人会提出异议。有人仿照“Pax Romana”(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和平),称呼那个时代为“Pax Britannica”(大英帝国统治下的和平)。英国通过在世界各地扩张殖民地获得巨大财富,这并不是信口胡说,看一下下面这个例子就会明白。

  当英国不情愿地结束了奴隶贸易之后,又把目光转向了另外的三角贸易。为了消弭和中国贸易中发生的贸易逆差问题,他们选择把印度生产的鸦片作为奴隶的代替品进行出口贸易。他们拼命把鸦片送往中国(当时的清朝),对方若有抵抗就出兵讨伐(鸦片战争)。尽管英国在野党以“不道德的战争”大加反对通过毒品来削弱他国这种卑劣手段,但梅尔本内阁还是通过了这个决议,而最后批准的就是维多利亚本人。

  英国就像当初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一样,成了一个“日不落帝国”。1886年处于鼎盛时期的英帝国,在地图上傲视群雄。

  相比一个世纪前,英国的领土范围大幅扩大。

  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开朝鼻祖

  据理查德·瓦格纳日记上的记载,他在谒见完维多利亚女王后这样说过:“那个蠢女人,为什么始终不让位给她的儿子呢?”

  德国的作曲家还是没有这个资格对此说三道四的,不过女王的儿子和瓦格纳的看法是一致的。等了一年又一年,当新世纪1901年到来时,讨厌的母亲终于去往天堂。有人说他在母亲的床下放声大哭,也有人说他在葬礼席上大笑祝酒“干杯”,貌似还是后者的可信度更大一些。爱德华七世在年近60时终于戴上了期盼已久的王冠,他以父亲阿尔伯特故乡的名字把王朝的名字改成了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

  虽然爱德华被称作万年王子,被母亲认为无能而不让其接触政务,但因为他善于社交又灵活,不但游历了欧洲各国,还去过印度、美国、俄国等国,完美地担任起了王室外交的责任。人们奉承他为“和平制造者”。

  他的王后是丹麦公主亚历山德拉,以美貌闻名。这次又沿袭了汉诺威家族的传统,国王对王后很是冷淡。亚历山德拉的妹妹达格玛(俄国名字是玛丽亚·费奥多罗夫娜)是罗曼诺夫王朝亚历山大三世的皇后。这两个家族之间亲密的聚会交流,对英俄两国之间关系的建筑起了重大作用。

  爱德华和亚历山德拉

  维多利亚一直担心在自己死后,那个没出息的儿子若是继承王位,不知英国的未来会变得怎样。由于之前大英强权下的和平社会积存了巨大财富,爱德华七世放荡潇洒地活到了最后,结束了仅9年的治世生涯。

  直到最后,他身边也不缺情人,他最后的公开情妇也是他最爱的女人,名叫爱丽丝·卡佩露,而她的曾孙女就是当今查尔斯王子曾经的情人、如今的再婚对象卡米拉·鲍尔斯。时代嗖的一下拉近了。

  第12章 《白金汉宫的王室成员》 约翰·拉维利

  这幅画的背景是白金汉宫,被乔治四世重建之后,从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起就作为国王官邸使用。它就像一座城堡一样,一旦发生情况,还可以开启秘密通道。

  又是一个让人期待落空的儿子

  爱德华七世被自己的母亲认定没有出息,他也断定自己的长子——将来要成为王子的克拉伦斯公爵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

  关于克拉伦斯公爵,的确有很多并不太好的传闻。在1889年克利夫兰街丑闻(伦敦克利夫兰街上的男妓馆被揭发事件)中,据说他和一名客人发生过口角。当时,男同性恋是犯罪。数年后,就像大家熟知的那样,奥斯卡·王尔德因此被判有罪,服了两年苦役,因此断送了他的文学生命(可惜王尔德没有可以给他撑腰的高贵的祖母和父亲)。

  当大家以为又一位没出息的儿子要继承王位之时,克拉伦斯公爵在28岁时突然因肺炎去世。当然,比起这份公告,更多的人相信他是在精神病院里因脑梅毒而死。

  于是,王位继承权落到了海军军人出身的二儿子身上。父王在1910年去世后,45岁的乔治五世登上了王位。和他的父亲、哥哥完全不同,他有一种军人气质,谨慎耿直,喜欢搜集邮票(常被人嘲笑是一个上不了台面的兴趣爱好),缺乏幽默感——就是这样一个国王诞生了。但正是他的低调和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把王室从最大的危机中解救了出来。

  不言而喻,这位乔治五世也为了他那个没出息的长子而烦恼不堪。

  大战前夜

  在《白金汉宫的王室成员》中,画的是加冕为王3年后的国王夫妻和他们的长子长女。他们还有4个儿子,不过没有被画进去。

  这幅画的背景是白金汉宫,被乔治四世重建之后,从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起就作为国王官邸使用。在众多奢华的客厅中,这间白色画室尤为优雅。房间以白色和金色为基调,摆放着具有“乔治王时代”(乔治一世到四世)风格的古董家具,墙上挂着好几面超大的穿衣镜。它就像一座城堡一样,一旦发生情况,还可以开启秘密通道。

  爱尔兰画家拉维利在日本的知名度不高,他和英国王室关系密切,后来入选皇家艺术学院。他受到了同时代唯美派画家惠斯勒的影响,对房间的描绘与人物周身散发的氛围非常和谐。在古色古香的背景下,人物的存在感反而显得稀薄,甚至给人一种画在泛黄的黑白照片上的感觉。从高高的屋顶上垂下的枝形吊灯没有一盏是开着的,虽然阳光从右手边的窗子中照射进来,但本应雪白的墙壁仿佛被一种沉重的空气所压迫,在那里一点点沉寂下去。

  《白金汉宫的王室成员》,约翰·拉维利,1913年,画布油画,英国国家肖像馆,340.3厘米×271.8厘米

  画中的乔治五世穿着海军提督制服,衣服上隆重地挂着勋章,如同平常一样一本正经,和他的笔挺立领一样摆着一张一丝不苟的脸。他两手放在军刀上保持直立不动的姿势,就是一副严格的一家之长的典型。

  他的妻子与他稍稍分开,虽然画中二人并没有站在一起,其实夫妻关系还是不错的(毕竟这位国王一生没有别的情人)。当年维多利亚女王很喜欢王后玛丽那种刚毅的性格,一开始她是克拉伦斯公爵的未婚妻。因为克拉伦斯公爵突然离世,在维多利亚的促使下,她嫁给了克拉伦斯公爵的弟弟。玛丽的母亲是维多利亚女王叔叔的女儿(也就是说她俩是堂姐妹),所以乔治五世夫妻(说起来又是很复杂)二人也是有血缘关系的。

  斜靠在王后膝盖上的是他们的长女(他们也只有这么一个女儿)——16岁的玛丽(和母亲同名)。后来她活了半个多世纪,虽然并不算特别长寿,不过在她的一生中经历过五位国王——祖父爱德华七世、父亲乔治五世、哥哥爱德华八世、弟弟乔治六世和侄女伊丽莎白二世。

  这五人中站在画中沙发后面的,就是当时19岁的王子爱德华(后来的爱德华八世)。比起真实年龄,他看上去好像更稚嫩些。根据他后来的自传,他当时受到奶妈的虐待,在学校也常常受欺负。从那时起,他的父王就给他烙上了窝囊废的烙印。画中的他独自茕茕,眼睛不知望向何方。不过话说回来,这位英俊的爱德华很早就开始学会玩女人了。

  20多年之后,沃尔特·沙卡特(令人惊讶的是他也是开膛手杰克案件中的一个重大犯罪嫌疑人)画了一幅和爱德华等身大小的肖像画。穿着近卫军第五连队名誉连队长制服的爱德华仿佛身陷丑闻,在保护着自己一样,手里拿着一顶大大的黑色毛皮帽,好像一个大盾牌。他的左臂上绑着黑纱,那时父王乔治五世刚刚去世不久。

  据说他的父亲曾在临死之前的床上预言,自己死后,这个儿子也会在一年之内“毁灭”。如果这里所说的“毁灭”指的是从王座上下来的话,那还真是灵验了。爱德华八世为了美国的辛普森夫人“不要江山要美人”,仅做了十几个月国王,就把王位让给了弟弟。但我们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件事的话,他只是抛下了沉重的公务,逃去恋爱结婚了,过了一段奢侈随意的长寿人生而已。这样其实也很难被称作人生毁灭吧。

  《爱德华八世》,沃尔特·沙卡特,1936年

  不管如何,在拉维利所画的这幅家族画像中,任谁也想不到后来会发生这样前所未闻的离奇事件吧。而当时可能发生的最恶劣的事态则是——有人要废除王政实现社会主义、殖民地的独立和局部地区引起的经济恶化。愁容满面的乔治五世,也代表着当时王室的忧虑。

  “表兄弟之间的战争”

  1914年6月末,奥匈帝国哈布斯堡家族王储斐迪南夫妇在巴尔干半岛的塞尔维亚遇刺,史称“萨拉热窝事件”。这个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但其实星星之火早就被点燃。

  19世纪下半叶的英国、俄国和奥匈帝国三个大国统治着世界上将近一半的地方,各国之间以一种绝妙的平衡感保持着和平。但新兴的德国以猛烈的势头推进了工业化和军事化,进入新世纪后,复杂的四国局面在平静的水下开始波动。不久之后,德国暴露了从巴尔干向中东进军的野心,各国的利害对立关系渐渐明朗,进入一触即发的形势。作为对德战略,英国与法国、俄国分别签订了协议,而德国为了与之对抗,与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结成了同盟。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发生的背景。

  《萨拉热窝事件》,阿基勒·贝尔特拉梅,1914年

  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因为王储被杀,故向塞尔维亚宣战。德国的威廉二世旋即表明态度支持奥地利,而俄国的尼古拉二世则站在塞尔维亚一方。各国把敌人的敌人当成己方结成同盟关系,战争瞬时扩大到了世界规模。奥匈帝国、德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等同盟国对阵俄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塞尔维亚、比利时、罗马尼亚、日本、美国等协约国。英国的自治领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也加入了战争。

  每个国家的君主都以为可以在5个月后的圣诞节前结束这场战争,然而飞机、毒气、防御兵器的进化达到了可怕的程度,这场近代战争把普通老百姓都卷入其中,到处堆尸如山,像一场恶作剧般一再延长。战争终于在4年后因美国的加入而结束。等一切终了时,哈布斯堡王室、罗曼诺夫王室、奥斯曼王室,还有德帝国(霍亨索伦王室),以及其他弱小的君主国家全部灭亡了(保持中立的瑞典、丹麦、挪威的北欧三国至今仍保有王室)。从狭义上来说,英国的萨克森·科堡·哥达王室其实也不复存在了(关于此点,之后会详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作“表兄弟之间的战争”。当初各国王室原想通过政治联姻,构建血缘关系而避免战争,在几世纪反反复复的近亲通婚中,已经不存在没有血缘关系的敌国了。他们想永远独占财富和地位,当无法再从旁人那里获取时,只好从亲戚中开始争抢。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4个国家中,除了天主教的哈布斯堡家族,新教的诸国(英国、德国、俄国)首领都是表兄弟关系。

  让我们来看一下尼古拉二世和乔治五世的这幅肖像画。这二人不但样貌和身材相似,连气质都像双胞胎般如出一辙,也难怪据说有时连他们的仆从也会混淆二人。二人的母亲是从丹麦王室嫁出去的一对美人姐妹,而且正如第10章中介绍的那样,尼古拉二世的王后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孙女,所以毋庸置疑,罗曼诺夫家族诞生时已经有德国血统了。

  乔治五世和威廉二世关系也不浅。威廉二世的母亲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女儿,他的王后的母亲又是维多利亚女王同母异父的姐姐。乔治五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还出席了他女儿的结婚仪式。

  尼古拉二世(左)和乔治五世的肖像画

  威廉二世

  温莎王室的诞生

  四国之一的哈布斯堡家族的老弗朗茨·约瑟夫一直以来被人们神格化,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最高潮时,在公务中如熟睡般悄然驾崩了。威廉二世在大战末期,从柏林革命政府手中逃亡荷兰。最悲惨的要数尼古拉二世,被俄国革命的怒涛吞没,被党卫军连同全家一起杀害。

  不论受到外界多少责难,乔治五世还是舍弃了两个表兄弟,这应该算是个正确选择。他已经顾不上救助别国国王了,英国正处于君主立宪制的生死存亡时刻。国民对德国的憎恶开始转向外来王朝的萨克森·科堡·哥达家族。不要说汉诺威的称呼,如今王朝的名字也是德国的,大家依然记得维多利亚女王夫妇就是一直用德语交流的。无人不知英国的历代王后都娶自德国,现任王后玛丽就是一个德国人。

  这时乔治五世面临着一个苦涩的抉择,在现今的王室,已经不可能无视民意而存活下去了。开战不久,国王舍弃了从父母那里继承的萨克森·科堡·哥达的王朝名称,向公众宣布从今以后使用温莎这个家族名号,这取自伦敦城外作为王室别墅的温莎城堡。乔治五世和国民走得更近了,他大张旗鼓地告知民众,自己是站在民族主义这一边的。

  他们也的确言行一致。新温莎一家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开始四处活动。在战舰出航的港口和军机出发的机场,以及在回归的负伤士兵所在的医院等,都能看到他们造访激励大家的身影,鼓舞征兵的家庭。他们不但将王朝改名,为了抹去宫廷中与德国相关的所有东西,还把曾经授勋给德国人的嘉德勋章也取缔了。总之能让人想到德国的语言、文化都被扫除干净了(就如《潘趣》杂志中所画的乔治五世扫地的讽刺画那样)。他们也封印了玛丽王后有一位德国血统的父亲一事,而常常宣扬她母亲是英国人的事实。在一连串努力之下,温莎家族终于赢得了国民新的敬爱之情。

  这位不起眼的乔治五世,面无表情地默默工作,考虑到国民的感情,带领王室闯过了难关,他的政治能力应该获得世人更高的评价。

  于是,温莎家族延续至今。乔治五世的不肖长子爱德华八世虽然马上就退位了,但二儿子乔治六世带着英国度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他的女儿伊丽莎白二世的在位时间超过了之前的维多利亚女王,而且仍在更新纪录中。

  肃清德国一切的乔治五世,取自《潘趣》杂志中的讽刺画

  现在的温莎城堡

  哈布斯堡王朝历经近650年,罗曼诺夫王朝历经300多年,波旁王朝历经约250年,那么温莎王朝呢?100年?温莎王朝就是汉诺威王朝,如果不曾改名,那么汉诺威王朝已经历经300多年,它是比罗曼诺夫王朝更长命的一个王朝。

  后记

  这本书是“王朝物语”系列继哈布斯堡王朝、波旁王朝、罗曼诺夫王朝之后的第四辑。原本我并没有把这套书做成系列的计划,但众多读者提出想了解更多其他王朝的故事,为了满足这些令人喜悦的要求,虽然进展很慢,这个系列还是慢慢增多了起来。

  我原来也并没有写英国王室的打算。自都铎王朝以后,他们家族的名字就改变了五次,也许会给人以整个王室被替代的错觉。我一直担心读者是否会误以为这本与之前的三册并不是同一系列。

  不过,等大家读完以后就会明白,虽然写的是“王室转换”,但和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绝嗣后由西班牙波旁王朝接手的事例完全不同,都铎、斯图亚特、汉诺威、萨克森·科堡·哥达、温莎——这五个王朝的君主,即使血缘关系很远,但还是相连着的。至少从汉诺威王朝到如今的王朝完全是直系血统,只是家族名字改变了而已。像哈布斯堡及波旁那样传统意识非常强的家族是绝不会轻易改变家族名号的,但英国的王室很轻易,也许是左思右想纠结到最后,当时的君王和议会协商的结果就是通过改变国号来突破困境。英国王室对其他王朝的灭亡如此不屑一顾,他们能存活下来的胜利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具备这种柔韧性,不,应该说是因为他们具有这样一种强大的力量。

  而这个国家君主们的个性,就像故事中的国王一样,真是形形色色。有残虐的绝对君主代表亨利八世,处事老练的处女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恶魔研究专家詹姆士一世,在农作业和疯狂之间摇摆不定的乔治三世,还有和所处时代一样具有双面性的维多利亚女王……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大部分君王和将要继承自己王位的孩子之间的关系都是不同寻常的恶劣,不断引起大骚动,不但让自国国民,连周边国家也不断处在震惊之中。

  每个王朝的形象也浮现了出来: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通过婚姻外交像变形虫一样扩大领土”;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打着日不落之国的旗号,由于反复近亲结婚而绝嗣”;波旁王朝“华丽的宫廷文化和由此招来的法国革命”;罗曼诺夫家族则是“彻底的秘密主义和由农奴制招致的反动发生的俄国革命”;而这次的英国王室则可以说是“历代女王时代带来的繁荣和只需君临无须统治的成功”吧。

  希望本书加上之前的三册,能带给大家一段愉快的阅读经历。

  和之前一样,这一次也感谢樋口健先生多方面的帮助,借此深表谢意。

  中野京子

  主要参考文献

  《英国的历史》(J.拜伊洛等,明石书店)

  《英国摄政时代的肖像》(C.埃里克松,Minerva书房)

  《另一个维多利亚时代》(S.马卡斯,中公文库)

  《维多利亚女王》(L.斯托莱奇,山房百科文库)

  《账簿的世界史》(J.索尔,文艺春秋)

  《宗教改革史》(R.贝因顿,新教出版社)

  《乔治王时代的英国》(J.米诺瓦,白水社)

  《伊丽莎白——女王之路》(D.斯塔基,原书房)

  《透纳》(M.伯凯缪路,Taschen日本)

  《恋爱和奢侈和资本主义》(W.松巴鲁多,讲谈社学术文库)

  《恐怖的城市·伦敦》(S.琼斯,筑摩文库)

  《最底层的人们》(J.伦敦,岩波文库)

  《十七世纪英国的宗教和改革》(C.西路,法政大学出版局)

  《讽刺画解读18世纪的英国》(小林章夫等,朝日新闻出版社)

  《莎士比亚的时代》(F.拉洛克,创元社)

  《世界历史体系英国史1~3》(青山吉信、今井宏、村冈健次等编著,山川出版社)

  《图解英国历史》(指昭博,河出书房新社)

  《英国王室物语》(小林章夫,讲谈社现代新书)

  《伦敦塔》(出口保夫,中公新书)

  《存在幽灵的英国史》(石原孝哉,集英社新书)

  《猎杀魔女》(森岛恒雄,岩波新书)

  《大笑着的大英帝国》(富山太佳夫,岩波新书)

  《另一个英国史》(小池滋,中公新书)

  《伦敦=燃烧火焰的世界城市》(见市雅俊,讲坛社选书Métier)

  《英国史上的重要人物101》(小池滋他编,新书馆)

  《英国美术》(高桥裕子,岩波新书)

  《危险的世界史》(中野京子,角川文库)

  《王朝物语 12幅名画里的哈布斯堡王朝》(中野京子,光文社新书)

  年表

  (仅摘录与正文相关的事项)

  1066

  威廉一世即位。诺曼王朝建立。

  1078

  威廉一世命令在泰晤士河北岸建造要塞(伦敦塔)。

  1154

  法国的安茹伯爵亨利,作为亨利二世即位。金雀花王朝建立。

  1337

  英法百年战争开始。

  1453

  英法百年战争结束。

  1455

  玫瑰战争开始(1455—1485)。

  1483

  爱德华四世去世。爱德华五世即位两个月后被废。理查三世即位。

  1485

  理查三世战败而亡。

  1501

  王子亚瑟与阿拉贡的凯瑟琳成婚。

  1509

  亨利八世即位。与阿拉贡的凯瑟琳成婚。

  1534

  制定《至尊法案》。英国国教会成立。

  1536

  安妮·博林被处刑。亨利八世与简·西摩成婚。

  1547

  亨利八世去世。爱德华六世即位。

  1553

  爱德华六世去世。玛丽即位。

  1554

  玛丽一世与西班牙皇太子腓力成婚。

  1558

  玛丽一世去世。伊丽莎白一世即位。

  1567

  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被废,逃亡英国。

  1587

  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被处刑。

  1588

  西班牙无敌舰队袭击英国。

  1603

  伊丽莎白一世去世。詹姆士一世(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即位。斯图亚特王朝建立。

  1605

  发生盖伊·福克斯的火药阴谋事件。

  1625

  詹姆士一世去世。查理一世即位。

  1629

  查理一世宣布议会无限期停止。

  1642

  在国王派和议会派之间发生动乱。

  1648

  国王派投降,查理一世被捕。

  1649

  查理一世被处死刑。英国建立共和制。

  1660

  议会决定复辟王政。查理二世即位。

  1665

  伦敦鼠疫流行。

  1666

  伦敦大火。

  1685

  查理二世去世。弟弟詹姆士二世即位。

  1688

  荷兰大军登陆。詹姆士二世逃亡法国(光荣革命)。

  1689

  威廉三世、玛丽二世即位。颁布《权利法案》。

  1701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4)。

  1702

  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

  1707

  与苏格兰合并。大不列颠王国成立。

  1714

  安妮女王去世。汉诺威选帝侯乔治作为乔治一世即位。汉诺威王朝成立。

  1720

  南海泡沫事件。

  1727

  乔治一世去世。乔治二世即位。

  1739

  对西班牙战争爆发。

  1740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爆发(1740—1748)。

  1745

  “詹姆士党人之乱”爆发。

  1760

  乔治二世去世。乔治三世即位。

  1772

  颁布王室结婚法。

  1775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755—1783)。工业革命正式展开。

  1788

  乔治三世生了一场类似精神障碍的病。

  1789

  法国大革命爆发。

  1810

  乔治三世发病,病情恶化。

  1811

  王子乔治摄政就任。

  1815

  拿破仑战争结束。

  1820

  乔治三世去世。乔治四世即位。和卡罗琳王后之间的离婚事件震惊全世界。

  1830

  乔治四世去世。威廉四世即位。

  1833

  《废除奴隶制度法案》颁布。

  1837

  威廉四世去世。维多利亚女王即位。

  1840

  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成婚。

  1851

  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开幕(伦敦)。

  1861

  阿尔伯特因伤寒去世。

  1901

  维多利亚女王去世。爱德华七世即位。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成立。

  1910

  爱德华七世去世。乔治五世即位。

  1914

  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7

  把家族名称改为温莎。

  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36

  乔治五世去世。爱德华八世即位,因和已婚的辛普森夫人的关系而退位。弟弟阿尔伯特作为乔治六世即位。

  1952

  乔治六世去世。伊丽莎白二世即位。

  本书选取的画家简介

  (按出生年份顺序)

  汉斯·荷尔拜因(1497或1498—1543):出生于德国,作为宫廷画家,受到了亨利八世极大的信赖。代表作品有《在坟墓中死去的基督》《大使们》。

  安东尼斯·莫尔(1520—1578?):出生于荷兰乌特勒支的肖像画家,从意大利去往葡萄牙,给玛丽一世和伊丽莎白公主画过肖像。

  艾萨克·奥利弗(1565—1617):出生于法国鲁昂,后来去往英国,在肖像画和宗教画上名声大噪。代表作品有《查理王子像》。

  约翰·迈克尔·赖特(1617—1694):在巴洛克风格的肖像画方面很有人气,受到查理二世的赞助。代表作品有《查理二世》《伊丽莎白·克莱波尔》。

  威廉·贺加斯(1697—1764):出生于英国伦敦,洛可可时期的画家,活跃于18世纪的英国画坛。作为版画家,他也创作了许多讽刺作品。

  威廉·比奇(1753—1839):出生于英国的肖像画家。1793年画的夏洛特女王的肖像画被公众认可。

  威廉·透纳(1775—1851):英国风景画家的代表,浪漫主义的巨匠。代表作品有《被拖去解体的战舰无畏号》《雨、蒸汽和速度——西部大铁路》。

  保罗·德拉罗什(1797—1856):出生于法国巴黎,是著名的历史画家。代表作品有《塔中王子》《简·格雷的处刑》。

  弗朗兹·温特哈尔特(1805—1873):出生于德国,之后移居巴黎。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等众多王侯贵族都向他订购过肖像画,是当时红极一时的画家。

  约翰·吉尔伯特(1817—1897):出生于英国,一边经营不动产,一边自学绘画和版画。1876年成为皇家艺术学院会员。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1829—1896):英国拉斐尔前派的代表画家,代表作品有以小说哈姆雷特的女主角为主题的《奥菲利娅》等。

  约翰·拉维利(1856—1941):苏格兰画家,以银行家及演员的肖像画成名,后被提升为宫廷画家。代表作品有《伊丽莎白二世》《温莎公爵》。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