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成都街巷志(上册)

北门桥(北门大桥)

成都街巷志(上册) 袁庭栋 1380 2021-08-19 04:06

  北门桥(北门大桥)

  从北大街向北的北门桥是一座古桥,虽然曾经有过多次改建,但其位置基本未变,所以无论是老成都人还是新成都人一般都把它叫作北门大桥。清代重建的北门大桥是一座三洞石拱桥,长54米,1952年改为缓坡,1966年扩建为较为宽阔而平缓的五孔石墩桥,一直使用到改革开放之后才改建为一座钢筋混凝土平桥,很多老成都人至今都还记得当年拱桥上面的那些石栏杆。

  今天的北门大桥是清代的北门外的大桥,清代的成都北门名叫大安门,又叫迎恩门,所以北门大桥的正式名称应当是“大安桥”或“迎恩桥”,但是成都人一般都将其叫作北门大桥。

  几十年前,北门大桥一带还有一些船码头,而在一百年以前,从这一带一直到合江亭、九眼桥一线则长期有着十分繁荣的水运业,是成都地区与金堂、新津并列的三大港口之一。当时从彭山、眉山等地上行的中小型木船,从灌县、郫县漂流而下的木材、竹子以及运货的小船与筏子都云集于此,来自四面八方的各路客商一年四季在此奔忙。码头有柴草码头、煤炭码头、百货码头、盐码头、粪水码头、砖瓦码头、石灰码头等专业分工,其景象就有如今天八里庄的火车站。在各种运来成都的货物中,又以家家户户一日三餐所大量使用的木柴的数量最大(成都人做饭的燃料长期是以木柴占绝大多数,只有极少数的团体伙食团和餐馆才用煤炭,后来家家户户使用的蜂窝煤是1955年由廖新祈工程师发明的)。只是由于河道在近代不断加剧的严重淤塞失修,同时,因抗日战争时期公路的修建而出现了更为快捷的汽车运输,锦江的水运业才逐渐衰退,锦江中船只往来、江岸边码头林立的景象也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

  北门大桥 1993年 周筱华摄影

  北门大桥侧的府河石梯1994年 陈维摄影

  在北门大桥之下,还有在老成都人心中印象深刻的“十八梯”,即用红砂石砌成的18级台阶,附近的人们就是经这18级台阶上下挑水,包括不少茶馆中冲泡“河水香茶”的用水。在没有水文测量的年代,这个“十八梯”也正好作为人们观察水位涨落的标志。每到夏天,人们担忧是否会有洪水到来,总会有不少人不时询问:“十八梯的水涨到好多梯了?”

  府河北门桥段,左岸街道是金华街。 1994年 周孟棋摄影

  如今在成都开了无数家的小吃肥肠粉在改革开放以前并不多见,民国时期就更少(笔者在清代文献中还没有见到相关记载),而民国时成都最著名的肥肠粉小摊就摆在北门大桥北边曹家巷口,人们都喊为肠肠粉。《锦城旧事竹枝词》是这样描述的:“天色微明炉火熊,桥头贾客过匆匆。肠汤滚加椒水,一碗银丝暖融融。”现在老一辈成都人仍然称之为肠肠粉,而年轻一代才称之为肥肠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