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第一
学而第一
学而时习之:如何应对人生中的一切痛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一共分了二十篇,后人以每章第一节的两个字作为篇名。
第一篇的名字取自开篇的两个字:学而。
大家应该都很熟悉。我们在中学时就学过这一段:“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大部分人会觉得这句话很平淡。直接翻译过来,意思是:一个人学了知识后经常复习或者使用,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这不是一件很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这难道不是君子所为吗?
为什么这句看起来平淡的话如此重要?中国古人写书,整本书的第一句往往是点题的部分。
不知道你是否认同一个道理:对个人而言,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如果我们也这样认为,就会明白,摆正学习的态度是极为重要的事情,要放在第一句来讲。
曾经有一个说法,叫作“半部《论语》治天下”,说的是宋朝宰相赵普的故事。这句话源于宋朝一个叫林駧的学者所写的著作,书中说赵普一生建功立业,是一代勋丞,但所学的书籍,除了《论语》之外,别无其他。
故事真假不论,单从这句话本身来理解,我觉得一点都不夸张,我们甚至可以说“一句《论语》治天下”——如果有人觉得自己记忆力有限,记不住半部《论语》,只能记住一句话,那就可以在《论语》中找到那句话,然后反复念诵,让它像“咒语”一样在脑海中不断盘旋。遇到任何问题,这句话便能立刻浮现出来,帮你理清思路。
比如遇到难题,你能瞬间想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就能把握解决问题的大方向。
或者,你若是能够想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叮嘱自己从学习中找答案,这也够了。
为什么我敢有这样的提法?因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概括了我在“樊登读书”讲过的两本非常重要的书,一本叫作《刻意练习》,一本叫作《终身成长》。《刻意练习》里说明了所有的天才其实都是有目的地训练的结果,《终身成长》里则强调了我们要培养成长型思维,享受学习的过程。而这两本书,事实上就是在阐释这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在此,我们要去理解这句话中的一个句式:“不亦”。
“不亦”,通俗地说就是“不也是……吗”,这是一个反问句式。我们不妨仔细体会一下这句话的情感色彩,推测孔子说这句话的背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显然是因为有很多人持反对态度,觉得“学而时习之”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所以孔子才会说:“不也是快乐的吗?”
你不妨也问问自己,对你而言,“学而时习之”是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呢?
我每次讲完书,就有很多人说:“樊老师,为什么听了你讲的书,我的生活还是没有过得更好?”之所以问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他们只是在“学”,还没有“习”。学是明白知识,习是要不断地应用,不断地尝试、践行。《礼记》中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说法,说的是学习的几个层次,同样也是落脚在“行”上,让你去尝试和践行。
在尝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遇到了困难由谁来解决?学而时习之,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面对困难时应该怎么办。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在两种情况下会遇到困难:第一种情况是根本不学。这种情况孔子没有进行讨论。因为《论语》本身就是孔子和自己学生之间的交流,而他的学生们已经在学习或者准备开始学习了。
第二种情况是对于已经开始学习的人,要如何去应用和内化。应用和内化的过程有长有短,并没有固定的时间。有的人短期内看不到理想中的结果,会误以为学习没有用,学习无法改变生活,因此感到焦虑。这种焦虑感源自想走捷径的心态,似乎“我听了一本书,我学了一个知识,就立刻能变得不一样”。
孔子说,不要那么着急追求结果,不要想着一步到位,“学而时习之”的过程,原本就是一件快乐的事。
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找到快乐,也是《终身成长》所提出的核心理念。终身成长的心态,就是要从错误和挫折中学习,去体会其中的乐趣。
再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么,有没有人认为“有朋自远方来”不是一件好玩的事呢?
我小时候,每逢有人来家里拜访,我爸爸就发愁,因为这打扰了他做数学题,打破了家庭生活原有的节奏。还有的家庭并不宽裕,在遇到亲友投靠的时候,会担心吃饭问题。
我们当下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肯定比孔子那个时候要好多了,人们的困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不愿意被打破生活节奏;第二,招待访客,难免要付出时间和精力。
所以,孔子这句话的背后,传达的是如何面对合作和变化,如何看到他人的力量给自己所带来的改变。
有朋友远道而来,我们不用焦虑,这意味着有一个志同道合的人,愿意靠近你。
很多创业者都有一种感受,就是在创业之初很不适应。因为创业之前,大家面对工作都是单打独斗,做销售也好,研发产品也罢,一个人就能胜任。而创业则不可能单枪匹马,而是需要合作。在合作中,难免会出现很多不在自己预料之中的事情。当合作伙伴在行动之前没有与你沟通时,你可能会陷入疑惑:“为什么不跟我沟通,是不是瞧不起我……”
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说的是我们与他人合作时要培养开放的心态,这是一种不断进步的人生态度。
“学而时习之”说的是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有朋自远方来”讲的是如何面对合作和变化,最后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讲的是修为的境界。
我们整体串联这三句话:
学而时习之——自修;有朋自远方来——共修;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修行的结果。
这样看来,几乎一个人生命中所遇到的所有困难,都被孔子一语概括。
首先,遇事不知道该怎么办,或者知道了怎么办,却做不到,那么,“学而时习之”;其次,自己与外界合作的时候很痛苦,那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最后,一个人觉得自己已经做得足够好,但别人还是不了解,那么,“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生最困难的,便是避不开这些痛苦。如果我们每个人可以时刻默诵这三句话,就会发现,我们面对一切困境都能淡然处之。这些痛苦,也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为什么这句话作为《学而》的第一句?因为它给我们提供了人生中面对困难、面对变化,以及面对他人的不理解时的应对方法。
应对方法其实只有一个字:乐。
“樊登读书”有一档节目叫《我有一个问题》。在节目中,大家和我分享生活中的苦恼。有一次,我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家里有个亲戚特别糟糕,整天欺负我,怎么办呢?”
我的答案是:“为什么不用喜剧的眼光来看待他呢?当你用喜剧的眼光来看待他时,你会发现,这都是生活中难得的佐料,难得的可爱之处。”
这个答案当然也是受到孔子的启发。孔子最大的优点就是“乐”,他的乐并不是隔靴搔痒、浮在表面的;不是让一个人使劲逗乐自己,也不是肤浅的励志和“打鸡血”。《梁漱溟先生讲孔孟》曾说,孔子之乐的核心是“不找”,就是不必向外使劲,不必说服自己,不必跟自己作战。
孔子认为“不亦乐乎”,这种快乐是油然而生的。
我们曾经以为的那些难以挣脱的痛苦,难道不是同样蕴藏着快乐吗?如果我们能够用快乐的方法来面对,那么学习的困难、合作的困难、别人不理解的愤懑,便都将迎刃而解。
希望在读本书的你,也能在心中默念一遍“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如果在本书的阅读中,各位读者能够从学会这一句开始,连续默诵十遍,我们的人生,就已经开始发生改变了。
君子务本:“微习惯”有多重要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叫有若,是孔子的第三代学生,他很年轻,大概比孔子小三十三岁。有若长得很像孔子,所以孔子去世后,很多人在怀念孔子时,就让有若假装成孔子的样子,坐在台上去讲课。
在整本《论语》中,除了孔子,只有两个人被称作“子”:一个是有若;一个是曾参,就是曾子。
像子路、子贡、颜回,都是直呼其名,而不会称他们为“子”。所以也有后人怀疑《论语》是有若和曾参的学生编的,学生们尊称自己的老师为“子”。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鲜”是“很少”“几乎没有”的意思。这句话的整体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在家庭中孝顺父母、兄友弟恭,他会去犯上吗?几乎没有这种情况。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和上一句连起来理解,说的是一个人在家庭中是很好的成员,在工作岗位上也是非常好的员工,尊敬领导,做事靠谱,与同事沟通顺畅,这样的人去作乱的可能性就很小。作乱就是背叛,在我们今天的语境中,可以指代做出背信弃义的事。
“君子务本”,指君子做事一定要抓住根本。什么是根本?在有若看来,根本就是孝悌,是家庭伦理,当一个人能够抓住家庭伦理的时候,本立而道生。
为什么说“本立而道生”?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当时所有求学的人,其实都是奔着一个目的,就是悟道。
但如果一个人脑海中,一天到晚只想着“我要悟道,我追求道,我与凡夫俗子追求的不一样,我向往更高级的生活”,那反而远离了“本立而道生”的“本”。
有若劝这样“一心求道”的人:你一心求道,可道在哪里?道可能在你临近生命尽头的一刻,突然出现。谁都无法预测道何时出现,如果你一直活在对道的虚无的追求中,那就“跑偏”了。真正的“本立而道生”,如同大树一般,必须把根扎下去,才能枝繁叶茂。人最应该抓住的根本是孝悌——先把自己的家庭经营好,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我在做投资的时候,有一个小小的心得:一定要去了解我要投资的人与他父母的关系。
我在“樊登读书”推荐过一本书,叫《原生家庭》。作者苏珊·福沃德认为,虽然原生家庭并不能够完全决定你的命运,但一定会影响你的命运。不健康的家庭模式,会极大程度影响我们的性格和情绪,乃至我们与外界的关系。如果一个人跟他父母之间的关系很糟糕,一天到晚吵架,那么他跟其他人的关系模型必定也是如此。
李中莹先生也说过,每个人的一生中,只需要面对两种关系:一种是和父母的关系,一种是和其他人的关系。而与其他人的关系,其实也是与父母关系的投射。因此,如果你和你的父母、兄弟的关系都处不好,那么你与其他人的关系也会出现问题。
有若告诉我们“其为仁之本与”,也就是说,我们把家庭关系处理好是最重要的。
我们不妨回到春秋那个时代去看看,那时候,伦理纲常刚刚建立,为什么人类会建立伦理学呢?为什么我们要如此注重道德感的培养?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家庭的出现。所有的道德感,所有的关爱,所有的人性,以及个体对他人的关怀,都是从家庭开始发端的。
与其向外界求索,毋宁向内寻找。如果你不能将家庭关系经营好,把它当作自己最重要的修炼,以此为基础,不断地改善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并在整个过程中不断地获得爱与肯定,获得价值感,你怎么能在社会上做得更好呢?
此时,我还想到了一本我推荐过的书——《掌控习惯》。“其为人也孝弟”是一件小事,接下来“而好犯上者”是一件大事,之后,“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是一件更大的事。
我们行为的最终结果,是由我们初期的微小习惯积累而成的,这叫作微习惯。
如果我们每天能够对自己的微习惯有一点点调整,那么一年或者五年以后,将会收获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
人们总是容易高估一年中的变化,同时又会低估五年到十年的变化。如果你坚持做一些小事情,经过五年到十年,你的生活会发生巨变,但很多人却没有耐心去等待“长期的结果”,却总期待着“短期回报”,希望自己能在几个月,或者一年之内有一个大的变化。
大家见过这个“励志”的算法吗?1.01的365次方,等于37.8,和0.99的365次方差多少呢?差37.77,而0.99和1.01只差0.02。人和人之间看起来只比对方努力了一点点,但是只要时间足够长,差别是巨大的。好多人对此不屑,觉得这是机械类比,这是心灵鸡汤,这是骗人的。
的确,这种机械类比没有太大的说服力,但我们仔细想想,它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有一定的道理。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一点点改变,如果逐渐变成习惯,经过千万次的累加,就会大不一样。人和人的分界线,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一个人下了班以后回家,是看电视还是看书,是陪孩子运动还是陪孩子学习,这些微小的习惯,在每天看来似乎差异不大。但五年到十年之后,两种生活方式肯定迥然有异。
在家庭教育上,这个理论也成立。大人对待孩子的方式不同,起初我们可能觉得没太大差别,孩子依然在成长。但五年以后,孩子则会成长为完全不同的人。
这就是这个算式给我们的启发。
有人又加了一笔,你知不知道1.02的365次方是多少?1,377.4。而0.98的365次方是0.0006。那这个数字放在一块儿说明了什么呢?就是说你是1.01,我是1.02,看起来我只比你努力了一点点,但是只要时间足够长,差别是巨大的。
撒切尔夫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小心你的思想,它会变成你的语言;小心你的语言,它会变成你的行动;小心你的行动,它会变成你的习惯;小心你的习惯,它会变成你的性格;小心你的性格,它会变成你的命运。”
有若所讲的这句话,通俗如同大白话。他是想告诉我们,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追求远大而虚无的目标,而是把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做好。在家庭中,努力成为好父亲、好丈夫,抑或好母亲、好妻子。以此为基础,你跟整个社会的关系便会逐渐理顺,你也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巧言令色,鲜矣仁:如何从面部表情识人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句话非常有名,我们经常用“巧言令色”这个词来形容某些令人不齿的行为。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如果花言巧语、油嘴滑舌,表情极其丰富,这种人八成不会太好。孔子不喜欢特别伶牙俐齿的人,或者说,孔子不喜欢那些矫揉造作之人。
哺乳动物中,尤其是灵长类动物,只有人类有眼白。
比如大猩猩的眼睛周围是黑的,而人的眼睛是黑白分明的。有很多美好的词形容人的眼睛和眼神,例如顾盼生辉、美目盼兮。从这些词,你就可以感受到人类表情的丰富性。我们需要用丰富的表情传递各种各样的信息,用丰富的表情去表达情绪,这是其他任何动物都无法做到的。
但正因为有了这种独特性,也随之出现了很多骗人的手段。人们可以用表情骗人,用语言骗人,用多样的表达和各种肢体语言骗人。
孔子不喜欢巧言令色,他喜欢的是诚恳朴实、刚毅木讷。孔子在《论语》中说过,“刚、毅、木、讷近仁”,这句话刚好与“巧言令色,鲜矣仁”相照应。什么叫刚毅木讷,就是说一个人刚毅、果敢、质朴而沉默寡言。
《论语》中还有一句:“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似不能言”,就是一个人看起来好像不太会说话。
不知道正在阅读本书的你,此前对我的了解有多少。你觉得我算不算是一个会说话的人呢?
我自以为算是能说会道,所以,我以此为戒。实际上,我在很多场合,并没有那么会说话,比如说在酒桌上。
你参加过饭局吗?你觉得饭局的气氛如何呢?其实,很多饭局都让我无法适应。尤其令我眼界大开的,就是饭局上总有无数种劝酒的方法。甚至,我还知道有《酒桌上劝酒格言300句》这样的文章。
而如果一个民族沿着这个方向去走,就完全背离了孔子的思想。
酒桌上巧舌如簧的那种状态,就是孔子所说的巧言令色。
我在酒桌上特别不会说话,经常只说:“对不起,我不喝酒。”“不行,我真不喝。”我没有更多的理由,也不会骗人,不会想方设法找理由,比如“我有高血压,我不能喝”。这就是真诚的态度——既不欺骗,也不奉迎。
如果酒桌上的巧舌如簧你有幸没见识过,那么婚礼上的司仪,用“粗暴”的方式,故意把大家都说哭的这种态度,是否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有的司仪说完一串词,父母听得流眼泪,司仪心里得意:“怎么样?被我说哭了吧!”这种表现没有真情实感,只是一种毫无诚意的工作习惯。
还有一些培训课上的浮夸表演,整个场地放着躁动的音乐,有人不断地教你如何“起范儿”,如何号召。还有的培训,讲到开心的时候,突然唱一首《我的老父亲》,台下哭成一片……这种感觉,难免会让一些身处其中的人觉得异常尴尬、如坐针毡。这种浮夸的表演,不是发自内心的,也是孔子讲的“巧言”。
所谓过犹不及,凡事一旦超过尺度,就缺乏真诚,它背后一定有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目的。
比如商务宴请,双方好好聊天,谈合作、谈条款,在商业社会是很正常的沟通。如果非得把人灌醉了,才能谈条件,这里就可能有猫腻——一方有着不合理的诉求,在正常情况下是达不成的,必须得跟对方混成哥们儿,打破彼此的商务边界,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那什么叫“令色”呢?西方有一个词,叫baby kisser(亲婴儿的人)。Baby kisser形容的是政客,他们走到人群里,总要找小孩,赶紧冲过去抱过来亲一下,小孩不愿让他亲也要亲。
有的下属对待老板,并不是从内心里恭敬,如何辨别呢?真正的恭敬是有尺度的,是带着尊敬的态度,进行平等的对话。倘若是虚假的恭敬,则会表现得很过分、很夸张。比如,下属的眼睛永远只在领导身上,目不转睛地盯着领导——领导笑,他也笑;领导皱眉,他也皱眉。但在平常老板不在的时候,这位下属却是一个很威严的人,一旦老板出现,他就变成了一个“政客”,而老板则是“孩子”。
一个人如果想费尽心思取悦另外一个人,他的表情会不断地变化,毫无风骨。
孔子不喜欢眉飞色舞的人,但很多人就是喜欢夸张的表达。战国时期,最有名的人是苏秦、张仪,他们纵横捭阖靠的是舌头,但这种行为被孔子和孟子所不齿。
几千年过去,虽然苏秦、张仪名声还在,但并没有多大的人格魅力。而孔孟之道之所以越来越兴盛,则缘于孔孟走的是刚毅木讷的路线。
所以,有时候你在社会中,在派对上,未必需要左右逢源,也无须能说会道,更不必为自己没有那么多“漂亮话”而感到汗颜。
对一个人而言,保持真诚的生活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人跟人之间最好的状态,就是有话说话,没话静坐。两个人安静地坐着,但不会觉得尴尬,这才是朋友相处的最佳境界。见面之后,大可不必为了套近乎而没话找话,开一些低俗的玩笑,或者故意互相调侃,来显得两个人之间有话聊。
我们生活中,真的不需要那么热闹的关系。我们需要的是安安静静的、真诚的、踏实的、相互理解的关系。有问题可以说出来,还可以坦然地指出对方的缺点。
“巧言令色”,之所以“鲜矣仁”,就是因为过分了。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关心,真正的认同,不需要使特别大的劲,而真正的尊敬,亦不必昭告天下。
如果你愿意将这句话理解得更透彻的话,我推荐你阅读如下书籍:《演讲的力量》《高效演讲》《关键对话》。
“樊登读书”分享了很多关于演讲的书,但从来不教套话。比如上台后三板斧的套路、公式,或者“先说……再说……”的“表达模型”。
演讲者首先要遵循的原则,是真诚。要理解自己想给听众传递的东西是什么,要用送礼物的态度去跟对方沟通,带着“利众”的态度,给听众价值。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才是我们沟通的最好方式。
没有一条道路是通往真诚的,真诚本身就是道路。
吾日三省吾身:批判性思维的最高境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为人老实忠厚,对学问也特别能够下功夫。孔子曾经评价他,“参也鲁”,意思是曾参憨憨的。他没有颜回那么聪明,也没有子贡那么会说话,但是他说的东西,往往很有力量。
曾子说自己每天要反思自己三次,关于“三”,你可以理解成三次,也可以理解成多次。
你经常要问问自己,因为一个人最怕的是不会反身自问。
我推荐过《思辨与立场》这本书。《思辨与立场》提醒我们批判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批判性思维的最高境界,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批判性的反思。
如果一个人缺乏批判性思维,每天生活在惯性中,他只能用旧习惯去延续生活。大多数时候,人们只审视他人,诟病他人,认为别人做事不对,别人值得反思,整天挑别人的毛病,却从来不愿停下来反思自己。
曾子用这句话,直白而全面地诠释了批判性思维。一个人,应当经常性地停下来问自己几个问题:我还有初心吗?我是不是在做我之前想做的事?我有没有变成一个连自己都讨厌的人?
曾子的三个问题,第一句“为人谋而不忠乎”是关于事业,第二句“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是关于人际关系,第三句“传不习乎”是关于修养。
我们将这个道理稍微变通一下,就是“樊登读书”所推荐的三类书:事业、家庭、心灵。
一个人在事业、家庭、心灵这三个层面,要不断地问问自己。
在事业层面:“为人谋而不忠乎?”
什么叫忠?尽心竭力。
尽心竭力有一个前提,这是我从增田宗昭的茑屋书店学到的。
增田宗昭的经营理念是,书店不仅仅是卖书的。在茑屋,不管是一楼的书店,还是二楼的电影区、音乐区,都会专门配有接待员。接待员要结合每一位顾客的需求,找出对顾客而言有价值的商品,进行选择、提案。尤其对书店的店员而言,他们不只是普通的售货员,还是店面的“编辑”,要用自己的思想去与顾客互动。
那么,你在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时,怎么算是尽心竭力呢?每天晚上加班加到吐血,这是尽心竭力吗?当然不是。尽心竭力并不是疯狂地加班,透支自己。你万一过劳死,公司还得赔偿,两败俱伤。
尽心竭力的核心,是带着思想工作。很多人工作久了就麻木了,每天流水线式地操作。倘若有一个人想的却是:“我怎么把这事做得更好?”这才叫作忠心。
忠,就是你能不能够站在老板的角度去思考,理解老板让自己干一件事的目的是什么。就像稻盛和夫在公司里被冷遇的时候,老板让他扫地去。哪怕只是扫地,稻盛和夫也不允许自己机械化地挥动扫把,他每天都在琢磨怎么能够扫得更好,怎么能效率更高,把地扫得更干净,他甚至发明了好几个扫地的工具。这就叫好员工。
“为人谋而不忠乎”的核心是,一个人是不是带着思想在工作,你是不是每天真的替老板在思考问题。不要听老板怎么说,而要观察老板到底想要什么;不要盲目地给顾客推荐商品,而要给顾客真正想要的东西。这才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应当做的事情。
大家都可以经常问问自己:是不是带着思想在工作?
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上班的心情像上坟”呢?因为他们只是日复一日地完成别人的要求和指令,自然会既无趣又疲惫。
而当你真的开始带着思想去工作,去不断地思考,设身处地地替老板和公司考虑问题,甚至考虑对社会的责任时,那么你一定会在工作中感到愉快,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能够找到自我价值。
在人际交往方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跟别人交往要保持信用。大部分人会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没问题,觉得自己即便别的地方不完美,但是守信还是能做得到的。
可讲信用真的那么容易吗?
一个人想要守信用没那么容易。我反省自己就不是一个特别守信用的人。在很多情况下,我做不到完全守信用。
第一,可能是不想做,答应别人的时候,只是因为不想丢掉面子而表面上答应,对别人说“行”,后期再找一些借口推掉这件本不愿意做的事,告诉对方:“哎呀,不行,时间不允许。”
第二,可能是你答应了别人的事,却做不到。我有一个朋友,创业之初壮志满怀,跟我说:“我到时候给你买辆奔驰。”
我旁边的一个朋友开玩笑问:“那我呢?”他说:“我给你买辆宝马。”
说这些话的时候,可能是出于好玩。但干了这么多年,他也没创业成功,后来见面,只要听到“奔驰”“宝马”,他就敏感得抬不起头来。
第三,可能是很多人体会不到的,就是以为自己遵守了承诺,以为自己做到了。
这涉及一个双重标准:你用自己的标准,觉得自己尽心尽力、仁至义尽。但是每个人对事情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你竭尽所能,对方却觉得你其实没做到。
我们千万不要过高地估计自己的信用。当你对自己的信誉值估计过高时,就会觉得很痛苦,觉得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守信用,别人都做不到。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大部分的人会遇到不想做、做不到或者以为能做到的事情。比如,父母承诺对孩子好,但只是用他们自认为好的方式对孩子,并且觉得自己已经付出了所有去满足孩子。但孩子呢?他觉得父母扼杀了自己的独立性,控制了自己的梦想。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值得天天问自己一次。比如,我反思自己在跟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就没有做到有节制地承诺。
中国古代有句话,叫“极喜时莫与人物,极怒时莫与人书”。这句话反映了人的共性。人们经常在高兴的时候,就许诺别人东西,之后却无法做到;在特别生气的时候,发信息骂人,或者发朋友圈宣布跟谁决裂,一旦发出去就收不回来了。
所以,再高兴,也不要轻易许诺会赠予别人什么东西;再愤怒,也不要发表冲动的言论。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值得反躬自省。
“传不习乎”存在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孔夫子教给我的知识,我有没有努力去做”。这种解释和前面的“学而时习之”是相关联的。“学而时习之”是孔子对学生的教诲,而孔子教给了学生这么多知识,学生并没有学习,就叫作“传不习”。
我个人认为曾子这句话可能还有一个更好的解释。因为曾子是个著名的老师,他教的学生可能不比孔子少,甚至孔子的孙子子思就是跟着曾子学习的。曾子说“传不习乎”是对老师的一种要求,老师给学生传授那么多内容,也要反思自己有没有做到。
有的老师传授的东西和自己的行为是有天壤之别的,在讲台上义正词严,讲台之下却不能自律。如果一个人能够把自己所教授别人的东西先用来约束自己,每天不断使用它、体会它,就会成为一个好老师。不要觉得“我没有做老师,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要知道每个人都是老师,每个人都在影响别人。
比如对父母而言,他们也是自己孩子最好的老师。那么,父母就应该反思一下:“我在影响孩子的过程当中,对孩子提的要求,我做到了吗?让孩子不许说谎、少打游戏,让孩子跟别人友爱,要和别人分享,我做到了吗?”如果大人教给孩子的东西,自己首先能做到,那就相当了不起,是近乎完美的人了。
同样,当一个领导对下属提出某种要求时,也要反思自己做到了没有。我推荐过一本书,叫《哈佛商学院最受欢迎的领导课》。书中提醒领导,要求员工做到的事,自己必须先做到。领导要成为员工的楷模,因为你一旦成为管理者,立刻就会变成团队里的大猩猩,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员工放大很多倍。
曾子的这三问,我称为“灵魂三问”。我们每天要问问自己,在事业上,有没有带着思想去好好工作;在人际关系上,有没有言而有信,有没有努力做到理解他人,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在修养方面,能不能用对别人的要求来提醒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既传又习。
王阳明有一部著作叫《传习录》,书名就出自“传不习乎”。从《传习录》的内容上来看,也更偏重于对自己的修炼。《传习录》所记录的,就是王阳明怎么把学到的和思考到的理论,在他的生活中一点一滴地使用起来,做到知行合一。
所以,关于“传不习乎”,我更倾向于认为是一个人教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不断地使用。
当然,“老师教给我的,我有没有用”与“我教给别人的,我有没有用”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只是后者更偏重于对自我行为的反思。
曾子著名的三问,也足以成为我们的家训。“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可以成为一个家庭对孩子人格进行熏陶的训诫。
在我小时候,家里挂着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而现在,我建议读者可以从《论语》中选出某一句,作为家训,贴在家里的墙上。
敬事而信:带着敬畏心工作,怀着同理心管理人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有种说法是,这段话不是孔子说的。
在此,我们不做真假的推敲和论证。我想分享的是,这句话里,可学的部分在哪里,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什么叫作千乘之国?千乘之国就是有一千辆战车的国家。古代的战车是有标准配置的,一辆战车,车上有三个人,车后跟七十二个步兵,还有二十五个为这辆车服务的后勤人员。一辆战车大约配置一百个人。
千乘之国就是有十万人部队的国家,十万人的部队在春秋战国时期,代表着大国。
这个“道”字是个通假字,通“导”,领导之意。领导一个千乘之国,要“敬事而信”。
“敬”在宋明理学中被发挥得特别大。
很多人做事,往往就是缺一点敬畏心,不把一件事放在心上。这种例子从古至今有很多。
最典型的例子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为什么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会亡国?因为他不敬,敢把国家大事当儿戏。他认为国家管理到此,江山稳定,自己是天子,当然可以和所有人开玩笑。于是点起烽火来,发出求救的信号,大家领兵而来,却发现天子只是为了好玩。这种不尊敬自己的工作,不重视自己责任的人,自然没法管理好一个国家。
诚恳是很重要的。我记得早年间有一个案例,当时引起了公愤。
观众看甲A比赛,看着看着,突然发现球场上有个体形偏胖的人在跑,大家想:“怎么会有这么胖的运动员?”连解说员都愣住了。过了一会儿,大家才知道这是甲A的老板,他在投资甲A以后膨胀了,自己也想上场体验一下,就报名上场了。
要知道,场下踢得再好的人,跟专业人士还是不能比的。
那场球踢完了以后,球迷非常愤怒。大家认为这是在侮辱足球,即便有钱也不能这么玩。但对这位老板而言,他认为自己合法。他作为老板,自己批准自己上场,谁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一个人不尊敬一件事,缺乏敬畏心,是很要命的。在日常生活中,大量问题的出现,就在于缺少敬畏心。
我们现在提倡匠人精神,也是期待中国的制造业,能够通过认真对待各个细节,制造出更多、更好的产品。
不只是制造业,所有行业都是如此。我有时住在五星级酒店,起床吃早餐,经常会发现面的味道远不如重庆路边小面馆的。
是因为五星级酒店的厨师技术不好吗?我想并不是。当五星级酒店的厨师在煮面时没有注入匠心,只是觉得煮熟就行,再随便配点菜,味道一定比不上路边传承了几十年的小面店的。小店里的厨师以煮面为生,以煮出一碗香喷喷的面为荣,每天认真地做出一碗碗面,道在其中矣,这就是敬畏。
我常常说,我们一定要“敬事”。关于敬事,我分享过两本书:一本叫《扫除道》,一本叫《匠人精神》。
当我们尊敬一件事的时候,其中自有神灵,神灵就在现场。
对治理国家而言尤其如此,应该极尽严肃和认真,要深切地体会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有一个关于曹丕的故事。曹丕听说自己是王位的继承人,回到后院以后,手舞足蹈,高兴地跟他的幕僚分享这个消息。
幕僚就劝他:“你知道你的担子有多重吗?你被选上了以后,现在应该感觉特别沉重,甚至不敢笑。笑就代表你把管理天下当作儿戏,当作面子,当作荣誉,但天下不是关于你一个人的事情。”
如果每一个人在工作中都能够把这句话挂在耳边,记在心中,“敬事而信”,就会尊重自己的工作,以工作为荣。
很多人不以工作为荣,觉得工作是负担,甚至是耻辱。比如,打扫卫生的人,不以打扫卫生为荣,觉得这是丢脸。对于这样的人,我推荐他去读读《扫除道》。作者键山秀三郎认为,扫除能锻炼人丰富的感受,让人懂得感恩和敬畏细小的事物。即使打扫卫生这样平常的事,做好了也能改变一个人,改变一家企业,甚至整个社会。
还有个别老师不以教书为荣,觉得只是混口饭吃。但这份工作完全不是混口饭吃这么简单。老师传道授业解惑,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窗口。任何一个人,怎么能用这么多孩子的未来命运来“混饭吃”呢?
“敬事而信”也是治理国家的首要方法和原则。“敬事而信”的“信”,就是你要与团队之间、与臣民之间拥有共同的信仰和目标。商鞅上台之后发起变法,为了取得百姓的支持,做的第一件事是在咸阳城的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柱子,说谁将柱子搬到北门去,就赏给谁黄金。百姓听了都不当回事,因为这件事情太小了,怎么会真的给黄金呢?后来有个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柱子扛到北门,结果真的拿到了黄金。商鞅这么做,就是为了和民众之间建立信任关系。
我最近读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叫《东京传》,作者将东京的历史描述了一遍。幕府将军时代过渡到明治维新时代的一段时间,朝代到了强弩之末,政府每天发布新政令,发到老百姓都觉得好笑,觉得太逗了,没人在乎。于是,整个国家就陷入了无信。
朝令夕改,是一个国家的大忌。
公司也一样,如果老板说的话,大家都嘻嘻哈哈的,不放在心上,公司就没有向心力。
“节用而爱人”也是重要的管理方式。公司要做到节用,节用是讲经济,公司得有现金流保持良好的运转。
很多创业公司,创业之初风生水起,快速融资到几个亿,甚至十几个亿,后来却以更快的速度倒闭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没有节用。起初觉得融资很容易,疯狂“砸钱”,反正花光了可以继续融资。结果等到还剩一个亿的时候,发现融不到新的资金了。
古罗马是如何消亡的?奢靡。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王朝是怎么消亡的?领导者筹集了很多钱,却全耗费在打仗上了,没有想如何钱生钱,所以逐渐没落,被荷兰和英国取代。这都是历史上的教训。
爱人就是心中要有老百姓。当你告诉一个领导人,要做到节用而爱人时,他可能会不以为意地说:“人当然重要,这有什么好强调的。”但是,要让一个领导者从心底知道人很重要,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
中世纪之所以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正是因为那时候,没有人认为人命重要。大量的领导者都在草菅人命,动辄就将人施以火刑,或者用很多方法折磨人,甚至把折磨人作为一项公众娱乐。
人们深陷绝望,觉得活着还不如死去。既然准备好要死,为了死后在天堂过得好一点,就花大量的钱去买赎罪券。
美国作家斯蒂芬·平克写过一部鸿篇巨制,叫《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书中用一系列的历史案例以及科学方法和数据表明,从古至今,人类虽然经历过无数暴力事件,但历史上的暴力是逐渐减少的。读完这本书,我们就会明白人文主义的态度,我们能够理解,人的价值高于一切,人应该尊重他人的生命,这些自由的权利对于我们而言,是多么可贵!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优先提出“节用而爱人”。一个国家在发布政令时,要先想到老百姓会有什么感觉,否则,就会出现“何不食肉糜”的情景——老百姓都没饭吃,皇帝还说“既然没饭吃,那为何不吃肉粥呢”,这就是完全不了解百姓的疾苦,不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
“节用而爱人”的时代意义,在今天其实也是如此。公司的各级领导在做决策之时,要想到会给哪些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领导者的心里要有员工,而不是只有财务报表,只有自己想实现的伟大蓝图。当一个人只奔着蓝图去做事,总想着“我要上市”“我的财务报表要健康”时,就可能会忽略人的成长。
公司真正的健康,不仅仅是体现在财务报表上,而且是来自人的健康,在于所有人都在不断成长,越来越有劲。
最后一句是“使民以时”。古代的政府都比较小,人不多,所以修长城、修皇帝的陵寝,都要从百姓里征大量的劳工。
如果君王心中没有老百姓,想什么时候修长城,就什么时候去抓人;不管百姓家里是不是只有唯一的劳力;不管百姓是不是正需要种地,都被拉去修长城。那么,地也就荒了,饥荒就产生了。
孔夫子说“使民以时”,就是在农闲的时候可以找人干活,可以建大工程,但前提是不要破坏老百姓基本的生产建设工作,因为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是很重要的。这句话的核心,是心中要有人本主义的精神,要考虑到老百姓的难处。
居上者到底是为谁,是一个核心问题。孔子和孟子一直倡导居上者一定要以老百姓为中心,国家才能变得越来越好。孟子比孔子更激进,甚至认为皇帝是可以被推翻的——如果国君对老百姓不好,推翻是没有问题的,他看到的是一个独夫民贼,没有看到一个被推翻的皇帝。
孔子则比较温和,他提醒治理千乘之国的人,要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不要劳民伤财。对应到我们当下的生活,一个创业者要知道现金流是很重要的,要节用而爱人,要想到员工的成长,不要朝令夕改,不要整天折腾员工。
我有个朋友曾经跟我抱怨,说领导经常半夜十一点突然通知所有人来公司开会,如果有人不去,就会被开除。有一次,大家听老板信口开河到凌晨两三点,老板挥挥手说:“你们回办公室吧,上班。”
老板睡觉,员工去上班,老板白天睡好了,到了晚上八九点又召集大家“聚会吃饭”。这位老板永远不考虑员工有家庭,要陪孩子,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间,而是把员工当成随叫随到的工具人。
员工是独立的人,作为领导者,你要尊重他,要让他有自己的生活,这是治理一家公司最起码的要求。
我们一起再默诵一遍:“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愿我们每个人都能用这句话作为准则,成为好的领导者。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习的最佳路径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的“弟子”,可以是一个年轻人、一个小孩,或者一个开始准备学习的人。“入则孝”,就是在家的时候孝顺,把父母当作自己修炼品格的对象。
有个笑话说,有人长途跋涉到寺庙里拜佛,寺内的和尚说:“为什么要跑这么远拜佛呢?佛就在你家。”参拜者说:“我们家没有佛堂,没有佛。”和尚说:“坐在堂上的人就是佛,好好拜你的父母,这就是拜佛。”
“孝”这个字,我们能做到吗?很多年轻人觉得父母有时候挺难缠的,他们说的话不好听,他们有时会有负面情绪,还有很多不合理的指令和要求。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将父母当作自我修炼的对象,在家能够保持孝敬。
俗语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出则悌”,指的是行走社会,跟其他人打交道的时候,能够把别人视为自己的兄弟,真心相待,尊敬别人,诚恳地沟通,将他人当作自我修炼的对象。
“谨而信”,“谨”就是不夸夸其谈,遇事不信口雌黄。
我们要学会少说一点,别着急标榜自己,别口出狂言。“信”就是自己要做得到,“谨而信”是用事情修炼。
“泛爱众,而亲仁”,是指你要能够爱更多普通的人,亲近有德行的人。
对我们来说,爱这个世界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很多人不爱世界,不关心他人,只爱自己,患了“无良症”。甚至有的人只自私地考虑自己的得失,连父母妻儿都要压榨,对亲近的人进行情感勒索。
只爱自己不懂爱人的人,实际上也活得很痛苦。
还有一种人只爱家人,谁侵犯他的家,就跟谁拼命。但是他只爱自己的小家,一个只知道维护小家的人,是很累的。
如果一个人有能力爱更多的人,永远考虑到他人的感受,这就是“大爱”,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里有一段文字,讲到他在成都时,与袁焕仙大居士成为忘年交,并跟随袁焕仙参学,成为袁老居士座下的上首弟子。袁焕仙居士有一位老师叫张凤箎,南怀瑾先生称之为“太老师”。袁焕仙曾拜访张凤箎先生的儿子,问他:“老师是大成就者,在您看来,跟一般人有什么不同?”
张凤箎先生的儿子回答道:“我父亲其实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他不过是能做到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视众生如子女,第二件事是视子女亦如众生。”
视众生如子女,其实就是“泛爱众”,对待众生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但在南怀瑾先生看来,这还不算了不起。真正了不起的,是第二句话“视子女亦如众生”,也就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也跟对待众生一样。
如果说视众生如子女我们勉强能做到,那视子女如众生,难度就相当大了。
我也曾扪心自问,能不能对待我的儿子嘟嘟跟对待众生一样呢?
以我现在的境界,肯定做不到,我觉得嘟嘟跟别人是不一样的。但是实际上,如果我们真的要做到孔夫子说的“泛爱众,而亲仁”,最高境界就是大家都一视同仁,所有人都是你应该去爱的对象,爱天下人如爱自己的儿女一样,对自己的儿女和对天下人一样。
这种对世界的爱,对他人的爱,来自完善的人格。当你的内心拥有了完善的人格,你才有能力去关爱这个世界上那些跟你没有血缘关系的人。
孔夫子说“泛爱众,而亲仁”是对内心的一种修炼。我们可以把“仁”理解成两种意思:第一种是向外的,是对别人好,是“泛爱众”;第二种是让自己的内心达到更高、更善的境界。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分别是跟父母一起修炼,用他人来修炼,用事情来修炼,并让自己的内心不断地修炼。
生活是每个人的道场。中国古代,倘若要学儒家,儒生经常会先学洒扫庭院。将庭院打扫干净,再学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说话……学个两三年,接下来再读别的经典。
最后一句“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跟很多人讲过。孔子说,把以上这些基本的事做好了,再来学“文”。
有人认为“文”是文学,有人说是“文字”,而我认为孔子说的“文”和“质”相对。孔子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是外在的表现,质是内在的底蕴。
我们见过一些道行特别深、不修边幅的人,比如金庸小说中的洪七公。他道行很深,修养也很好,善良,有智慧,而且有侠义之心,但每天穿得破破烂烂的。还有济公,他内在是神,外在却“鞋儿破,帽儿破”。这种人在孔子看来,叫作“质胜文则野”:内在比外在好得多,外在完全不讲究,所以这种人,可能会有粗野的一面。
但是“文胜质”,就如同金庸笔下的欧阳克,外在看来是翩翩公子,摇着扇子,面目俊雅,但是内在相当糟糕。
“文胜质则史”,“史”就是虚浮,不实在,仿佛某个人学了很多东西,却没有什么用。
所以“文”和“质”应该是相对的,相对是《论语》中一个很大的命题。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把能够修炼的部分都练得差不多了,还应该有其他的追求。这时候,我们再来学外在的表现,学礼、学义、学仁。
对于学什么,孔子说过很多。他不仅强调了学的目的,还说到了学的内容。比如让人们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学《诗经》——“不学《诗》,无以言”,学礼——“不学礼,无以立”。把这些东西学好,才能够变成一个有学问的成年人。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讲的这一段话,是希望所有人修炼时都要有这样的进阶态度,就算你没有机会去学那么多技术、读那么多的书、掌握那么多需要知识含量的技能,最起码可以跟父母、跟他人、跟你日常所做的工作、跟你的内心对话,这就是孔子所提出的学习路径。
举个例子。“樊登读书”的学习卡是365元一年。一个人想读书,如果愿意花365元钱办一张“樊登读书”学习卡,就叫作“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了。虽然365元算是良心价,但很多人可能还是不习惯。有的人觉得花365元吃一顿饭并不贵,但用来学习就很心疼。
我还是希望更多的人“行有余力”——当已经解决了生活的问题时,能够明白自己还需要追求其他更美好的东西。
贤贤易色:别沉迷于外在的美好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大约比孔子小四十四岁,是孔子回到鲁国以后收的一位很年轻的学生。
生活中有很多人可能学历不高,但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学习。“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一个人就算没有文凭,没有学历,没有加入孔子的三千弟子,但是他如果平时进行自我修炼,也是学了东西的。这句话用非常包容的态度,表达对学习的认可和尊敬,也说明了学习的目的不只是做学问,而且是为人、做事。
“贤贤易色”这句有特别多的解释。有人这样解释:别喜欢美女,去喜欢圣贤。用“色”代表美女的说法,我个人觉得有点唐突。子夏无端端地突然冒出一句“不要喜欢美女,要喜欢圣贤”,确实比较突兀。
我认为这里的“色”不是色相,而是“外在的东西”。
实际上,在古文中,“色”常代表的是表现外在的东西,例如孔子说的“色难”。
“贤贤易色”——第一个“贤”是动词,指尊敬;第二个“贤”是名词,指德行;“易”是动词,指替换;“色”是名词,指外在。“易色”,就是换掉对外在的关注。
这句话合起来,就是你要去关注内在的美,而不要过于看重外在的东西。
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用外部的东西来评判别人。比如对于衣着,有的人可能看得特别重,甚至用来评价一个人的好坏。我个人对穿着不是很关注,夏天常常穿二十八元一件的T恤,也不在乎品牌。但有的人不一样,一看别人穿着普通,就判断对方品位不好,甚至认为穿名牌是必备装备,比如走进办公楼,用眼睛上下一扫,就决定该亲近谁和疏远谁。这就是子夏担心的那种对外在过度看重。
希望我们能够更多地去关注内在的东西,以此取代对于外在的执着。
“事父母能竭其力”,是指对待自己的父母,要能够竭尽全力,努力做到最好。
“事君能致其身”,对待君主,能够有奉献精神。
“事父母能竭其力”是针对家而言,“事君能致其身”是针对国而言。子夏说一个人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君主,这句话对我们现代人的启示,就是一个人对待自己公司的态度。“能致其身”,就是能够努力、能够奉献。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讲的是亲族关系、朋友关系。
一个人在家、国、亲族、朋友这几个层面上,都能够表现得很好,则可以称得上“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用这一整句话表明了对于学习的态度:学习的目的绝不只是学知识,还要学做人。我也想对很多人说,不要太担忧自己没有文凭,不要把学习的目的看得太狭隘。比如,一位朋友对我说,有一次孩子肚子疼想请假,妈妈答应了,爸爸却坚决反对,说即使肚子疼也要坚持上学,一天课都不能旷。这就是缘于家长对于上学这件事过度崇拜,过度执着而钻了牛角尖。
实际上,在学校里上学的效率并不一定是最高的,对于有些人来说,甚至是浪费时间——要么根本听不懂,要么就是早就听懂了,不需要老师再重复。
与在学校读书相比,自学也未尝不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比如有人给孩子买一台人工智能的学习机器,它能够判断孩子学习的进度,有针对性地推题,孩子可能在小学阶段就把中学的知识都学完了。所以我们不要过度地崇拜文凭、崇拜名校。
未来的教育,一定会发生巨大的改革。我分享过一本书叫《大学的终结》,作者是美国的一名高等教育研究专家,他基于对近代大学的发展轨迹的研究,告诉我们大学的未来会是怎样的。他认为,将来很有可能有更好的学习方式替代大学。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这句话说得很保守,子夏并没有给“孝”下一个绝对的定义,告诉大家怎样做才叫孝。比如,是不是必须给父母买别墅,让父母过上很好的生活,才叫作孝呢?我们不能这么定义,因为很多人买不起别墅,很多人也无法让父母衣食无忧。
中国古人其实很能体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状况。古代有一句话:“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为善和孝顺,都要看心,不能只看行为。倘若只以行为评定,会发现寒门没有孝顺的人,因为寒门之人很难给父母提供富足的生活,他们有心而无力。评价一个人是否孝顺,我们要看的是他有没有为父母尽心。
万恶淫为首,却是看行为的,不能只论心。如果说有做坏事的想法就是个坏人,那这个世上难有好人。中国古人是非常宽容的,他们为大家的行为设置了底线,尽量考虑客观条件,也充分尊重人性,并不过分严苛。
子夏所讲的“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然做起来没那么容易,但并不算特别高的要求。
在子夏的这句话中,争论最大的是“贤贤易色”。尤其在互联网上,很多文章和帖子在讨论这个社会是该尊重科学家,还是该欣赏女明星。实际上,大家归根结底想要讨论的是“贤贤易色”的问题。大家想知道,这个社会应该尊崇的是科学家这类内在丰富的人,还是像演艺明星一样具备外在美的人。这其实没什么好对比的,更不必非得把这两种职业放在对立面。
外在当然也重要,但相比较而言,可以将外在的东西放在一边,更多地看看内在的东西。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讲,“贤贤易色”真的是很有意义的一句话,因为年轻,很难做到这一点。
我们不妨回忆一下自己的青春期,谁会因为一个人的内在而去崇拜他呢?那个时候,很少有人崇拜居里夫人、牛顿吧?我也是直到近年才崇拜牛顿。我们年轻的时候,大都还是喜欢好看的明星。明星经过完美的包装,外表精致美好,但内在到底如何,我们不知道。
我的妻子少女时期特别崇拜两个男明星,她妈妈把其中一个男明星的画报没收,但允许她崇拜另一个人。妻子问原因,妈妈回答,她看了八卦新闻,知道这个明星的学习成绩好。
“贤贤易色”,就是告诉年轻人,要去崇拜内在优秀的,而不能崇拜那个只会打扮自己的。
子夏劝年轻人要清醒,学会看内在。年轻人多在乎内在,对自己有帮助;如果只追求外在,花钱买演唱会门票,疯狂追星,对自身是没有什么帮助的。
我们在机场,时常看到一群孩子花钱买机票,跟拍某个明星。我每次在旁边看着,都纳闷:明星戴着大大的口罩和墨镜,几乎遮住整张脸,很难认清楚是谁,但孩子们还是兴奋地拍照。我觉得他们根本拍不到正脸,却一直拍,兴奋地喊道:“他真帅!”
这时候,就该打出一个牌子了:贤贤易色。
这句话到今天依然有教育意义。
不重则不威:端庄和假正经只有一线之隔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是非常有名的一段话,是《论语》中最难讲的一段,也是古人最不愿意读的一段。
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重”是庄重、踏实之意。
我觉得拿孔子本人的形象来解释“君子不重则不威”是最好的。孔子是一个非常庄重的人,可以说是“望之俨然,即之也温”(《论语·子张》)。远远地看着孔子,觉得似乎不好接近,看起来有距离感,但如果真的去接触,觉得他可亲可近,非常温和。
康熙也说过类似的话。康熙跟臣子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好,远近亲疏,做到了“可亲而不可犯”,意思是你跟我关系很好,但你不能随便过来搂着我的肩膀拍打我,说一些挑逗或者侮辱的话。这叫“可亲而不可犯”,也是“君子不重则不威”。相反,乾隆和臣下的关系就没有保持好,他跟一些臣子会打成一片,养出了和珅这样的人。
一个人怎样的状态,才能称得上是庄重、踏实?
首先,我们要深入地理解庄重、踏实的含义。真正的庄重和踏实,绝对不是装模作样,不是表演给别人看的。有人把“不重则不威”理解成贾政的形象,但我们从贾政选择女性伴侣上的品位,就知道贾政这个人并不怎么样,他亲近的是赵姨娘那样粗俗浅薄的人,但是在众人面前,永远都是庄重、踏实的样子,看似一本正经,见到贾宝玉就又骂又打。作为一个家长,这是极其错误的示范。
贾宝玉为什么总是能想到死,想到离开这个家?为什么总有繁华的盛宴就要结束之感?跟他有这样一个恐怖的父亲有很大的关系。贾宝玉已经很出色了,但父亲一见他就没来由地痛斥他,骂他“畜生”,我觉得这简直太令人痛苦了。
这就是历代的人对“不重则不威”这句话的错误理解,把“重”当成假正经,当成装腔作势。
庄重、踏实的背后到底应该是什么?我思考了一下,应该是原则和立场。如果一个人活到三四十岁,逐渐成为大家眼中的君子,成为家庭中的一家之主,或者在公司里肩负要职,这时候就需要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能像墙头草一样随风摇摆不定。所谓墙头草,就是不重,没有根,没有立足之本。
老子在《道德经》里有一句话,叫“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也强调了为人要庄重,庄重才有立足之本,沉着平静之人,才有力量。我们常常看到,一群人咋咋呼呼地闹着、吵着,而最有话语权的,往往是那个不说话的人,只要这个人一开口,则掷地有声。这就是“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一个人怎样做到“重”,做到有原则、有立场呢?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不为外物所动摇。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诱惑,比如有人对你说:“给你钱,这件事情你干不干?”“干这件事有好处,你要不要好处?”如果一个人面临诱惑,没有丝毫的抵抗力,那就成了欲望的奴仆。
当然,也不是要求人人都做到无欲则刚,任何人都不可能真的无欲无求,但最起码,一个人不要轻易被蝇头小利诱惑。有的人之所以作恶、人品糟糕,起初正是因为蝇头小利令他动摇,丧失根本,出卖原则,远离了“君子不重则不威”。
这一句话,是孔子亲身示范得出的。我们不妨回头默诵一下,想象孔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的形象。
“学则不固”,可以和“不重则不威”一起理解。为什么一个人的所学不够牢固?正如我前文所讲,因为不重就没有根,没有根,就容易被欲望带走。当你被欲望带走的时候,所学的东西也就不稳固,会左右摇摆。
苏东坡曾说“八风吹不动”。什么叫八风?类似毁誉称讥。外部的流言蜚语,或者对你的褒扬都是风,当这些欲望之风不断地吹拂你时,你是否能够坚守自我而不动摇?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己的底线、原则、价值观,哪怕学了很多道理,能把《论语》倒背如流,言必称“子曰”,但一遇见诱惑、一遭遇批评、一碰到奉承、一承受压力,就马上放弃,改变原则和立场,就是“学则不固”。
“学则不固”的“固”,不是北京话说的“轴”,不是冥顽不灵的僵化。孔子所说的“固”是指内化,也就是看你的学问是否能成为你人生的一部分。
我们读《论语》也好,读《老子》也罢,最重要的是能否将书中的智慧变成生活的一部分,融入血液,而不是变成口头禅。口头禅就是在嘴上挂着反复念叨的话,却不一定进到了心里。
如果做一个“最喜欢的古代文人”票选,估计排在前几位的,应该有苏东坡、陶渊明,也可能有孔子。当然,也有很多人不喜欢孔子,因为孔子不是诗人,没有写流传广泛的诗作。
很多人喜欢苏东坡、陶渊明,因为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诗文,还有他们的人生、他们的品格、他们的生活理念。
好的作品,是创作者用人生演绎出来的,他们所做的事情,也能够佐证他们的诗作。他们的诗文与作为是合一的,因此才难得,才会无限美好。
《苏东坡传》让我们看到了苏东坡的一生,从生到死,光明磊落。
陶渊明是人文主义者。陶渊明家里请了仆人,但他怕家人对仆人不好,专门留了个条,写着:“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意思是仆人也是别人家的孩子,也需要被爱护和尊敬。
如果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的学问,与自己的人生理念和行为方式牢牢地绑在一起,这才叫作“固”。
“不重则不威”的后面,为什么能够接上“学则不固”?很多人觉得这两句话挨不上,第一句话讲的是不要装模作样,第二句话是说考试怎样才能过关,这两句话怎么能放在一起呢?
当然不能这么理解。只有懂得第一句所讲的“重”,才能够真正地做到“固”。
“主忠信”,“主”就是坚持,“主忠信”就是坚持以忠信为原则。
“无友不如己者”是孔子说过争议最大的话,直接翻译就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对此,鲁迅先生提出强烈反对,认为如果不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那就是势利眼;况且,比你强的人凭什么跟你交朋友呢?倘若每个人都“无友不如己者”,那人人都交不了朋友。
苏东坡也产生过类似的疑问:“如果你想和比你强的人交朋友,但对方不跟你交往怎么办?”
后来,有人提出新的解释,认为“无友不如己者”的意思是“你的朋友没有一个不比你强大”。你的朋友当中,总有人在某些方面比你强,所以你要多去看朋友身上比你强的那一部分。这其实是在给孔子辩解,牵强附会。
我认为,“无友不如己者”的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但是有一个地方,我的理解不太一样——“友”可以是个动词,是主动结交的意思。我们人生当中的很多朋友,是命运带来的。比如你的发小,他跟你很亲密,但这是命运带来的,他正巧出生在你们家隔壁,与你年纪差不多,从小和你一起玩泥巴长大。长大了,你不可能跟他说“无友不如己者,所以我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辞退’你”,因为你们已经是朋友了。
我们的一生中,有很多朋友是自动带来的,比如同学、邻居等,我们在相处中慢慢生出感情,没有刻意去结交。而“友”这个字,如果将它理解成一个动词,那就是“主动结交”之意。因此,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我们在生活中需要主动去结交一些优秀的人。比如孔子曾经千里迢迢跑到洛阳拜访老子,向老子请教问题,与老子结交,他觉得老子非常值得尊敬。
我们不必拒绝命运为我们带来的朋友,但同时也要主动结交那些比我们强的人,让他们的思想和学问影响我们。这样就是每天在向上求索,在不断地进步。
我认为孔子说的这句话,是他对自我的要求,这样的好处就是朋友圈会不断地优化。人一生中交友的数量是有限的,我们应该在自我提升的同时,去与更多优秀的灵魂对话。优化朋友圈,并不意味着背叛朋友,人与人走着走着就散了,这也很正常,但是你要有意识地结识自己喜欢的人,与品德、情操、眼界、涵养都更好的人在一起。
《荀子·劝学》中有句话叫“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蓬草那么柔软,一长就歪了,但生在麻草里面,却很挺直。如何优化自己成长的环境,这在古代是个很常见的命题,你一定要交到好朋友,如果你总是与损友为伍,那慢慢地就会被带歪。
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去国外留学,结果几年后孩子带着一身的坏毛病回国。因为在国外,一些富二代会聚在一起飙车、娱乐,醉生梦死。我甚至见过有人留学归来,连英文都不会说,所有的作业靠花钱买,只是“混”到了文凭。
“无友不如己者”,代表着我们对人生的积极追求,我们在人生进步的路上,要主动结交的是那些有闪光点、能让我们有所启发的人。
“过则勿惮改”中的“惮”是忌讳的意思。一个人总会犯错,如果你犯错了,不要耿耿于怀,不要忌讳这件事。
这就像我前文所提到过的《终身成长》。
《终身成长》提醒我们,错误是学习的机会。当我们面对错误时,很容易产生的反应是生气、遮掩、文过饰非,这样,错误只会越来越大,你需要花更大的代价去弥补错误。
如果在一家公司里,有一个永远不犯错的领导,那是非常可怕的。他标榜:“我从来不犯错,我绝对没错,如果有问题,一定是别人的问题。”把所有责任推给员工,大家也不敢提意见,到最后可能会发现,他犯了最无法挽回的错误,导致公司的整个战略方向都错了。
这件事情的难点就在于:过则勿惮改。要看一个人犯了错,能不能够面对它,能不能够承认它,能不能够不忌讳它。尤其是公司的管理者,要有勇气在公司里坦承,有的事情他还不知道,有的事是他们搞错了,此前的认知是不对的,现在需要认知升级。承认这样的事情,才真正做到了过则勿惮改。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一段的含义极为丰富,我们也花了较大的笔墨来进行分析。
这一段话,同样是讲学习的。第一篇的基本主题都是讲学习,我们连贯起来看,前面讲内化的前提,后边讲内化的过程。内化的过程,就是要能够以忠信为根本,去追求向更好的人不断地学习,如果犯了错,别怕改正。实际上,就是把人际关系中他人的力量和自身的终身成长结合起来,这就是学习最好的路径和方法之一。
慎终追远:如何看待自己的过去和未来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慎终”,就是严肃地对待死亡这件事。“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如果一个社会上的人,不担心死亡,觉得生死无所谓,随时随地可以不要命,整个社会就会变得非常混乱。
在今天,当然极少有人会潦草地看待自己的生命,无端地消耗生命。那为什么我们要“慎终”呢?
我们换一个角度想,“慎终”就是你如何看待死亡这件事情。有一本书叫《穿越死亡》,作者特别有意思,他用一个盐瓶和一个胡椒瓶,给我们讲生死的道理。他建议我们每次和朋友、家人吃饭之前,可以在桌上摆一个胡椒瓶,再摆一个盐瓶在旁边,一个代表出生的时间,一个代表死亡的时间。然后,拿一把叉子放在你此刻的位置,比如你今年四十岁,估计自己能活到八十岁,那么就将叉子摆到中间。之后,你也可以依照对方的年龄,来摆放对方的叉子。
他发现,只要我们在每一次吃饭前,摆一下瓶子和刀叉的位置,那么餐桌前的谈话质量就会很高,因为我们意识到自己距离死亡其实没有那么远,我们敬畏死亡,能感受到死亡的压力是存在的。
对于生命的终结有所重视,是很有意义的,它会让我们的生命得到提升,会让我们珍惜时间,从而认真、严肃地对待当下的生活。
“追远”就是我们要了解自己的历史,了解自己祖先的历史。
孔子很重视祭祀,甚至把祭祀视为治理国家的大事之一。一个人要知道自己的国家、民族、家族是如何传承的,知道自己生活的世界有着怎样的历史。
你知道我们现在追溯历史能追到多远吗?
比尔·盖茨在运作一个关于人类大历史的研究项目,这个项目我认为相当了不起。这个项目的研究内容,后来被结集出版成了一本书——《大历史》。
《大历史》所考察的不仅仅是人类的历史,还包括地球的历史,乃至宇宙的历史。这本书以宇宙大爆炸为开端,对宇宙学、地球与生命科学、人文历史等进行了宏大而全面的研究和介绍。
我读过《大历史》这本书,读完以后立刻觉得,人类真的是命运共同体。我们和美国、莫桑比克、纳米比亚……所有地球上的国家,都是兄弟,都是一体的。因为我们都是从原始的大爆炸之后的一个点开始,无中生有而来。
宇宙的发端是老子讲的无中生有。而物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就是从虚空当中爆出了一个点,开始不断地膨胀。最早所出现的元素就是氢和少量的氦——这是最简单的元素。慢慢地才有了氧,地球很难进来外星人,原因是氧是有毒的。比如,苹果的氧化,果肉放在氧气里就会很快坏掉。只有地球上的人类和动物,慢慢地适应了氧,但是对于很多外星的生物来讲,它们无法在地球上存活,这对人类是很大的保护。
为什么要研究大历史呢?因为从宇宙大爆炸开始研究,可以说追得足够远了。当你看到那么远的历史时,心态和视野立刻就敞开了,就能让“自己”这个褊狭的边界模糊。我们的眼界如果只局限于一点,就会容易钻牛角尖,会恨周围的人,会觉得有无法挣脱的痛苦和无法解决的矛盾。但实际上,当你能够做到“追远”时,你的心胸会更开阔。
“慎终”是看你自己的未来,“追远”是看你自己的过去。
如果一个人能够严肃地对待未来和过去,并且有求知的心,去认真了解,会有怎样的改变呢?
曾子说“民德归厚矣”,这个“厚”被很多人解释成忠厚老实,我觉得这个解释失之偏颇。当它被解释为忠厚老实的时候,就意味着这成了一句洗脑的话,仿佛要让所有人都变得忠厚老实,变成一个样,但忠厚老实并不是中华民族唯一的美德。
我认为“厚”是厚重之意,就是民风变得诚恳、踏实、朴素、勤奋。当一个地方的民风变成这样时,人们就会相信劳作的价值,就会敬畏自然法则,就不会去走捷径,不会欺骗自己、欺骗他人。
厚的反面是什么?是轻浮。如果民德是轻浮的,好财、好物、好名、好色,那整个社会则会变得混乱无序。我们希望让民德归厚,人们品德厚重、慎终追远,既要知道自己的生命是有限度的,也要知道我们肩负着传承历史的责任,了解我们是怎么一路走来的。当两方面都顾及时,认真地去研究、去践行,整个民族的底蕴才会变得厚重,风气才会更好。
这就是曾子所讲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的核心思想。
当然,古代人也会有另外的理解,认为“慎终”是你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怀念自己的祖先等,这种解释也没有大错,但我认为更有意义的解释是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死,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上其他人的生命。
神学统治欧洲的时候,没有人认为人的生命是重要的,命如草芥,那就是不慎终。那个年代的欧洲,谁想怎么死都随他去,因为死亡的方法实在是太多了,每天都有无数的人死掉,大家不觉得人的生命有多么宝贵,有多么了不起。
所以,“慎终”也代表着人文主义精神,认真对待生命,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完成的课题。
温、良、恭、俭、让:每天都应当做好正向积累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这段话很有场景感,也是《论语》中非常有名的一段对话。
子禽是一个窥探者,他在《论语》中每次出现,都是在提问,而且问的都是那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问题。他总觉得孔子并没有特别了不起,所以他经常会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提问。
子贡是与孔子比较亲密的学生。子禽问子贡,大意是说咱们夫子到了一个国家,比如说到了郑国,到了卫国,到了齐国,总有当权的人与他商量国事,提出当下社会的矛盾,让孔子出主意治理。那么,这是孔子求的,还是别人主动拜访他的?
换成当下的说法,就是孔子的背后是不是有个公关团队在运作、在宣传?不然为什么大企业家都喜欢拜访他呢?这是孔子自己主动追求的,还是人家真的崇拜他,给他的权利?
子禽的发问,让我们看得出来,他远没到孔子的境界,才会产生这样的不理解。
如果你是子贡,应该怎么回答?
如果子贡说“夫子从来不求人”,这是真话吗?可能并不完全符合事实,孔夫子如果不曾有求于人,何必周游列国。所以子贡不能直接说夫子不求人。
如果子贡说夫子就是在求人,到处找门路,那也不对。孔夫子并不是这样的人。
子贡是一个外交家,所以回答得恰如其分,他说“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意思是夫子得到别人的尊重,让别人愿意向他请教,与他商量国事,靠的不是行贿受贿,也不是拉帮结派或者自吹自擂,夫子不做这些事。
夫子是温、良、恭、俭、让。温指的是温和、不走极端。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出名靠的是发表极端言论。还有人认为,想要出名,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骂人,谁火骂谁。因为你没名气,而对方有名气,骂到最后大家都认识你了。
曾有人出主意,说如果“樊登读书”知名度不够高,就应该去树观点,找一个对标对象对打,品牌就是这么对打出来的。比如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竞争,打着打着就出名了。我当时就想到子贡的这句话,我说“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樊登读书”不能做那样的事,那有悖我们的原则。何必非得树一个极端的观点,给自己贴一个大标签呢?何必要那么强的传播力度呢?孔夫子永远是不疾不徐,慢慢地表达自己的理念。
良指的是善良。一个人对他人和蔼,不愿意与人为敌。
恭指的是谦恭,不说大话,遇事不必称“我肯定搞得定”。孔子周游至卫国,卫灵公问陈,也就是问打仗怎么打。孔子说:“军旅之事,未之学也。”也就是说,打仗这件事情我从来不会,我只会研究祭祀那点事。
这就是恭,不会的就说不会。
俭指的是俭朴,不奢华、不做作。出行时不必非要带一大堆保镖,带一队人马。有一些讲成功学的老师,每次上台之前,都是很多人在两边,手拉手护送着前行。其实,未必有人扑上来找他合影,何必这样?
让指的是谦让。孔夫子很少跟政敌发生尖锐的矛盾。每当他在某个地方待不下去时,比如有人诋毁他、指责他,或者有人不信任他,他二话不说,立刻就走,奔往下一个地方。孔子是一个有自己生活节奏的人,他并不希求什么东西。
谈到此处,涉及一句中国古人的修身格言:“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孔夫子的行事风格,就是“君子居易以俟命”,每天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保持温良恭俭让,这是做事的原则,至于能得到什么,自有命,这是君子之为。
“小人行险以侥幸”,就是小人喜欢走旁门左道。比如有些公司在宣传品牌时,总想着能不能运作一下,能不能想个办法炒作一下,能不能来个事件营销。这样,风险就会很大。
湖南的岳麓书院有一副著名的对联,其上联提到:“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这句话也印证了“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的道理。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面对是非,自我审视、谨慎判断就好了。尽心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情,不必理会外界的毁誉褒贬,至于得失成败,则安然接受。
其实,孔夫子的人生不比别人过得糟糕,他做成了那么多了不起的事,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得到的东西也许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多,但是他依然没有违背自己的原则。
《让子弹飞》这部电影中有段很有意思的台词。
汤师爷问:“你是想站着,还是想挣钱呢?”意思很明确,要么挣钱,跪着;要么站着,不挣钱。
张麻子连想都不想,说:“我是想站着,还把钱挣了!”
孔夫子做的,就是坚持站着,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孔夫子提醒我们:这个世界上你要做成一些事情,要把尺度放大,把视野拉远。周游列国让孔子有了更加丰富的经历,所以他不必违背自己的原则,温、良、恭、俭、让也照样得之。
所以最后子贡说:“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夫子这种求的方法,不是跟其他人的求法不一样吗?子贡用这句话,在替孔子回答子禽提出的问题。
关于这一段,如果我们真的听明白了,就会知道应该怎么去做事。这句话对我的影响也很大。
我们要不断地充实自我,随顺因缘。每一个人能做的事,是每天让自己有正向的积累,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除此之外的很多事则要顺其自然,因为没有那么重要。
外在的欲望没有止境。拥有多少物质才算足够,拥有多大的名声才能到头?
这都不好衡量。
而温、良、恭、俭、让的行事原则,是一个人本身最具价值的部分。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出卖我们心底的东西。君子爱财,君子爱名,都要取之有道。
孔夫子的处世原则,也印证了老子的“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如果你急吼吼的,什么事都要争先恐后地去争,像苏秦、张仪那样,即便佩六国相印,到处游说,最后下场也并不好。一个善争的人,内心往往会焦虑,会走偏门,做很多动作变形的事,树立很多的敌人。
实际上,孔夫子所做的事,是目光更长远的事,这跟老子的原则也是一样的。
最后,希望我们一起将这句话默念一遍:“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传承好的家风、家训、价值观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是争议很大的一句话。有人说这句话给中国人造成了很多坏影响。大意是一个人的父亲如果还在,他的行为就要受父亲的约束。
古代子承父业的情况很普遍,父亲在世的时候,我们看不到你的行为,因为你的行为是受到父亲约束的,所以我们要看你的志向。父亲去世以后,则要看一个人的行动。如何看呢?看是否“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就是如果父亲走了以后,还依然坚持父亲的道路,坚持父亲传下来的为人处世的原则,那才称得上是孝顺。
这句话如果被机械地理解,就是宋徽宗的故事。
宋徽宗上台是接了他哥哥的班。宋神宗传位给宋哲宗,宋哲宗年纪不大去世了,宋徽宗接任。宋徽宗上位以后,脑子里始终盘旋着“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所以他恢复了神宗时期的很多政策。
神宗时期王安石发起变法,苏轼、苏辙、黄庭坚等人因为政见不合被贬。徽宗上来以后变本加厉,把包括苏轼、司马光在内的元祐党人抨击得更厉害,甚至要将“苏门”封杀,“三苏”的文章全部禁印,文字全部毁掉,连碑文也被破坏。宋徽宗走极端的路线,去信任蔡京、蔡卞,恢复旧法,最后导致亡国。
如果机械地理解“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句话,那就成了守旧,似乎在所有事情上都要拒绝变革。但在今天我们发现,如果一个人只按长辈的方式做事,那根本没有办法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变化。
那怎么办?
我们得重新来理解“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含义。
我觉得把“道”理解得更高一点,更“空”一点,可能会更好。我们要传承的是家风、家训、价值观。虽然有的爸爸不懂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各种潮流,但他告诉孩子要做一个好人,不要坑骗别人,这就值得传承下来;有的爸爸教导孩子说话要一个唾沫一个钉,这种守信的家训也要传承下来。
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风、家训、价值观,如果能够继承下来,三年无改,甚至再延续得更长久,那是一件好事。
可能有人会质疑我是在替孔子遮掩,但我觉得,我们得理解孔子身处的时代背景。在当时,的确有家族传承的特色,父亲是个铁匠,儿子也很大可能是铁匠,比如康德的家族都是马具师。当时的工匠若要开业,必须加入行会,也就是行业工会。由于行会对同一个地区的店铺数量有严格的限制,所以嫁娶、生子就成了许多人挤进这个行业圈子的唯一方式,行业的继承者一般是行会师傅的儿子。因为这样,行业工会一辈一辈地传下来,一个家族的职业往往几百年都不变。
那个时候的人如果改行,就意味着整个家族的手艺失传了。比如全村就靠某家人修马鞍,但某个不肖子孙竟然不修了,那这就导致全村都没有马鞍,得重新再培养新的马具师家族。
当年孔子所说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肯定是跟父亲的行业有关的。
但在今天,我希望大家能够把它理解得更高一点、更远一点,跟父亲的精神、价值观、做人的原则相联,这不算过度解读,而是将这句话在当下挖掘出实际的意义。
礼之用,和为贵:“以和为贵”绝对不是和稀泥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一些学者认为,有子说话没有孔子说话有劲。有子说话啰唆,不像孔子那么简短直白;有子说话有点委婉含蓄,有点“绕”,不像孔子那么一针见血。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这句话听起来可能也很难懂。
先说说“礼”,古人为什么要做礼?是为了和谐,为了能够“和为贵”。
和是非常好的一个状态。对于和的含义,晏子曾有一个非常好的比喻。齐王问晏子:什么叫作和?晏子说:譬如调羹,我们调一碗羹,绝对不能以羹调羹,而要以水调羹。把水和羹倒在一起,才能调和出一碗汤来。如果把羮与羮倒在一起,它还是羮,并没有调和。水和羮是两个不同的东西,这两个不同的东西能够和谐相处,才叫作调和。
孔夫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也是这个道理。不同的东西调在一起,才存在是否和谐的问题。
什么叫“礼之用,和为贵”?很多人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意见、不同的价值观,但是我们可以和谐相处,这是靠礼来约束的。
“先王之道,斯为美”:我们中国之所以传承至此,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一路传下来直到孔子,就是因为以此为美。“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各种事情,无论大事、小事,不分场景,都一味地追求和谐,有时候可能也行不通。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如果为了追求和谐而不守礼,也是行不通的。比如,我们为了和谐,遇到任何问题都说“咱们商量着来”,只要有人闹事就来调解,和稀泥。最后可能发现,有些事无法进行调解,它不是通过做思想工作就能解决的,反而谁闹的声音越大,谁占优势。因为闹事的人利用大家想追求和谐的心理,逼迫别人迁就自己。这就叫作“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
没有规矩、礼法约束,只想要以和为贵是不行的。真正的和谐是要靠礼来节制的,需要有理、有法,这里蕴藏着一丝法家的发端了。
法家是从儒家学派里慢慢延伸出来的。儒家慢慢地传承到荀子,荀子培养了韩非子和李斯这两个法家代表人物,所以儒家和法家之间有这样的脉络和关联性。
这句话强调了礼法的重要性。因为如果一切事物都讲究和谐,人们遇到任何问题都商量着来,都没有原则、没有规矩、没有章程,那么社会沟通成本和交易成本就太高了。本来是为了和谐,却反而会走向混乱。
信近于义,恭近于礼:无原则守信是愚,过分恭敬是失礼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这段话的争论也有很多。如果随便看一段释义,你甚至都不知道这段话说的是什么。
比如:“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你能理解吗?
这段话听起来,我们根本不知道在说什么。所以,这段话从历史上就有很多不同的争论。我觉得解释得最好的是李零先生,李零说,“信近于义”“恭近于礼”“因不失其亲”这三句话都是条件句。
条件句就是假设某种情况。
什么叫“信近于义”呢?一个人讲信用好不好?很好。中国古代有一个“尾生抱柱”的故事。一个叫尾生的人,约了人在桥下见面,可他等了很久,人都没来。当时没有电话,没有微信,后来河水涨潮了,他还在桥下等,最后抱着柱子被淹死了。他有信用吗?很有信用。
孔夫子逃难的时候,在宋国遇到了一群强盗。强盗要杀孔子,孔子说:“我是孔子,我带着学生,周游列国,请放一条生路。”强盗想了想说:“既然你这么有名,我放你走,但是你不许跟别人说我们在这里,你发誓。”孔子说:“可以,我发誓不说。”
刚走没多远,遇到宋兵,孔子举报了强盗,强盗就被抓了。学生就跟孔子说:“老师,咱这样不地道吧,咱答应人家不说的。”
孔子说:“跟强盗不用讲信用。”
和强盗讲信用,那不就是傻吗?孟子说过一句特别有力度的话,叫“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言必信,行必果”,是小人的行径,小人中也有“守信用”的。但是“惟义所在”,就是你做事符不符合大义,才是评价一个人最重要的标准。
《潜伏》里,余则成说的都是真话吗?他打入敌人内部,如果天天说真话,那早就把党出卖了。余则成天天说假话,为什么还是正面形象呢?因为行在于义,看他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是在为这个社会做贡献,还是在开倒车。
所以,“信近于义”的意思是一个人讲信用是好的,但必须符合大义。
我个人理解,信、恭、因这三者都是普通人的行为。作为普通人,我们经常会觉得,要讲信用,要恭敬,要分远近,这都是普通人的状态和境界。但是义、礼、宗,却是儒家修炼的方法。
儒家与其他人的区别,就是“信近于义”。一个人讲信用很重要,但不能傻傻地讲信用,而要用大义来规范信用。符合大义,才能去实现你的承诺。
一个人不要乱讲信用,不要无原则地守承诺。你的信用一定是跟义有关的。
再说“恭近于礼”。你有没有见过那种过分恭敬,甚至恭敬到已经失礼的人?
有一次,我在一家出版社楼下等人,听到两位男士站在那里聊天,他们的对话令我终生难忘。
其中一个人满脸堆笑地问对方:“您吃了吗?”
对方可能是领导,回答:“吃了。”
他还是带着特别殷勤的笑容问:“吃的什么?”
对方回答:“吃的米饭、炒菜。”
他居然又笑着,认真地问:“炒什么菜?”
我当时坐在车里,听到两人对话,浑身起鸡皮疙瘩。我觉得对话没法进行下去了。被问的人显然已经很尴尬了,提问的人如果继续不停地问下去,是不是就是:“炒熟了吗?好吃吗?付钱了吗?”
他恭敬不恭敬?恭敬,但属于初级的恭敬。这种初级的恭敬,不小心就会变成谄媚,变成丧失原则。
郭冬临演过一个小品叫《有事您说话》,别人遇到任何问题,买火车票也好,搬家也好,买菜也好,他都是“有事您说话”,这就是恭不近于礼。你为什么非得帮所有人买火车票呢?这不是你分内之事。因为他有求必应的行事风格,他过度地恭敬、过分殷勤,反而导致大家瞧不起他,并让他天天纠缠于各种鸡毛蒜皮之中,甚至影响到家庭的和睦。
恭近于礼才能够远离耻辱,我们的恭敬要有尺度,要以礼法为底线。两国元首见面,也是要依照国际通则的,不能够把通则扔在一边。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给了我们一把尺子,告诉我们凡事都要有尺度,告诉我们学习礼法的重要性。
在人际关系中,你总觉得要为对方好,要讲信用,要毕恭毕敬,如果没有礼和义的约束,反而会带来很多麻烦,让自己背负耻辱。
“因不失其亲”的“因”,李零先生的解释是“姻亲”的“姻”。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这句话为什么也是条件句?姻亲如果能够维持亲密关系,频繁地走动,就算是你家的门庭、你的宗族。我们中国古代讲认祖归宗,过去宗族很重要,有的宗族大,有的宗族小,有的宗族无法延续也就没了。
“因不失其亲”也是关于礼法的,所涉及的内容离我们今天的生活有点远。但如果我们能够通过这句话理解到尺度的重要性,就会发现,它离我们当下并不远。说到底,它其实与社会认同有关。人际关系中,我们与距离稍微远一点的亲戚朋友,能不能够建立好的关系,如果可以,那么我们可以把他们当作宗亲一样对待。
“信近于义”“恭近于礼”“因不失其亲”这三条实际上是并列的,这样就很容易理解了。有子说的是,有很多事情,哪怕是你认为好的事情,也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要能够掌握尺度,而尺度是通过学习得来的。
比如关于“恭近于礼”,我们想要对他人表达亲近之意,有时就会缺乏界限感。例如,我们不能随便邀请别人家的孩子到自己家住,因为这是要承担很大风险的。但有的家长意识不到这一点,经常随意地邀约:“来我家里住,不要紧。”
还有,很多父母教育孩子不要吃别人的东西,但有的大人却对别人的孩子说:“快吃,多吃点。”对方拒绝说:“我们家孩子不能吃这个。”“没关系,在我家可以吃。”这就到了失礼的地步。当礼被抛在一边时,热心肠反而会给别人带来麻烦,这就是因为没有做到“恭近于礼”。
所以,通过学习,来规范自己行为的尺度,是非常重要的。
居无求安:当我们贫穷时,如何自在地生活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这一段话很有力量。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我们在物质上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住房问题,也就足够了。即便只是租住,稳固安全就好。
但在孔子的那个时代,很少人能真正解决温饱问题。连他最得意的学生颜回,都是营养不良的状态,居在陋巷,吃饭的时候连碗都没有,用菜叶子卷点东西,拿个瓢舀水就着吃。
但是孔夫子却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让我们别总想着物质生活。
我们是否能够摆脱物质世界对自己的束缚呢?很多年轻人对我说:“樊老师,你别跟我讲别的,我现在唯一的目标是先把房贷还清。在还清房贷之前,我没心思考虑那么多东西,我不学‘仁’,对《达·芬奇传》也不感兴趣,我就想多听几本如何挣钱的书……”
孔夫子提醒我们,如果你特别希望食求饱、居求安,一心想着谋求物质和金钱,就没有心思学东西。而在你年轻的时候,是最应该学东西的时候。因此,你可以用“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这句话勉励自己,避免跌入消费主义的陷阱。
这样,即便你同样在努力还房贷,在努力工作,在创业、挣钱,但你会很清楚,这并不是自己生活的全部。“无求”并不是强调完全“不求”,而是我们要知道“求”没有穷尽。比如,想要居住得好,但什么叫“好”呢?可能一两百平方米的房子也觉得不够好,要住上别墅才算好;即便有了别墅,还想要有庄园……永无止境地奢求着。
每次买房子,我妻子总说:“咱们这次就一步到位吧。”一步到位就是求安。只不过,前面几次也都说“一步到位”,却不知道到哪里了。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意味着一个人在还没有达到理想中的物质条件时,已经应该开始学习了。不是非要等到安居立业、衣食无忧,才去学习和成长。物质的压力是很大,但孔夫子希望我们摆脱压力,拿出时间来学习,不囿于物质。
“敏于事而慎于言”中的“敏”指的是敏捷,它的对立面是拖沓和迟钝。
一个人为什么会拖沓、迟钝?就是他心中没有力量,他的自尊体系还不够完整,自尊水平还不够高,总想着“我还没吃饱饭,没有好地方住,因此,我不管干什么都没劲”。
相反,即使吃不饱饭,没地方住,照样能认真对待学习和工作,这就叫作“敏于事”。
“慎于言”就是不夸夸其谈。很多人都喜欢夸夸其谈,蒙蔽自己也欺骗他人。对此,孟子有一个很好的比喻。一妻一妾两个人服侍一个丈夫。丈夫每天早上出门,晚上回来满嘴都是油,似乎酒足饭饱,十分惬意。妻妾纳闷,平时并没有见哪个达官显贵与丈夫结交啊。他的妻子打算探个究竟,就跟踪丈夫出门,看他到底去哪儿吃这么多好吃的。结果她发现街上没有一个人跟丈夫打招呼,而丈夫竟跑到墓地去找祭祀的剩肉,拿肉皮往嘴上一擦,假装吃饱了饭。妻子回到家跟妾说了真相,两人抱头痛哭,难过自己所托非人。孟子感叹,有多少人就是这样,为了谋生而不顾礼义廉耻。
这世上,有多少人是不敢将自己赚钱的方法跟妻儿老小公开的?假如某个人的妻儿老小知道他赚钱的方法是靠“捞偏门”,比如欺骗老年人,靠卖名不副实的保健品,靠传销,靠把人灌醉,靠行贿受贿……怎能不以此为耻?
夸夸其谈、装模作样,给自己套上一个伪装的外壳,就会不小心给自己带来耻辱,甚至让家人也觉得蒙羞。孔夫子强调“敏于事而慎于言”便由此而来。
“有道”代表有道之人,就是你要好好地做事,去寻找那些能够帮助自己的人,向高尚之人学习怎么做人。
“正焉”,就是控制好你的欲望,让自己能够走在正道上,而不是走歪门邪道,去做那些让家人感觉耻辱的事。
“可谓好学也已”,就是如果你能够把这几点做到的话,你便能算是一个好学的人。能够被孔子点名表扬认为“好学”,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
那么,什么是好学?好学就是要不断地摆脱个人的动物性的过程。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动物性和社会性这两种特性。假如动物性占了上风,天天想的就是吃饱、穿暖、住更好的地方,对物质有极度的追求,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这种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如果不约束你的动物性,你会天天担心钱不够用,会深陷于焦虑之中,即使天天赚钱,往床底下塞很多钱,在墙的夹缝里塞很多钱,你依然觉得空虚。因为你是一个只为谋生的动物,没有意识到你作为社会的个体,也需要为集体做贡献。
当你能够做一个好学的人时,你便开始降低你的动物性,而去提升你的社会性。你的理性会逐渐代替欲望,能够感知到社会上还有其他人,我们不要只为了自己谋利,还要为了别人去付出、去协作。
希望我们都能时时反思,记住这段话:“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一段话,是可以作为座右铭的。
贫而乐道,富而好礼:最高级的金钱观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这是我经常引用的一个故事。《论语》中,当对话发生在孔夫子跟他的学生颜回、子贡、子路之间时,往往特别有含金量,也很美好。
子贡在《论语》中,经常是以被孔子批评的形象而出现。孔子对子路是直接斥责,对子贡是婉转地批评,对于颜回是从来没有批评过。三个学生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待遇。
三位学生对孔子极其忠心,甚至有人通过研究提出,没有子贡就没有孔子。类似于没有保罗就可能没有耶稣,没有迦叶就可能没有佛陀。很多大成就者,往往有具备财力、能力极强的学生。在老师走了以后,靠自己的财力和能力,成就老师的名声。
子贡对于孔子的感情十分真挚。孔子离世后,学生们在孔林守孝三年。三年之后,大家哭泣、拜别。子贡本已离开,但他心里还是放不下,很难过,又回去守孝三年。整整六年的大好时光,子贡都在为孔子守孝。
关于子贡,有一个成语叫分庭抗礼。子贡富可敌国,很会做生意,是儒商的发端。他去任何地方,都带着大量的礼物。每一个地方的人,都会认真地接待子贡。子贡是很厉害的外交家兼商人。
子贡在孔子走了以后,不断地树立孔子的威望,这在《论语》中有诸多体现,我们之后都会重点讲到。
我们要解读的这段对话,是子贡对老师美好的回忆。
子贡问孔子:“一个人的境界,如果达到了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您觉得怎么样?”
“贫而无谄”,就是穷但是不谄媚。“我很穷,你很有钱,我不用谄媚你,不向你讨好,不必巧言令色。”
“富而无骄”,指的是很有钱,不骄慢,不跟别人吹牛,不显摆。
子贡的提问,如同问老师“你觉得我的状态怎么样”,他在印证自己是否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你听孔子的回答,就能立刻感受到师徒之间境界的差别。
贪而无谄、富而无骄,这已经相当好了,但是孔子说“可也”——不错,但“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
“贫而无谄”的“无谄”是什么状态?无谄是自己忍着,我知道你有钱,我偏不理你,你能怎么着?我就有我的风骨,我吃不起,但我也不要看别人家吃。这是一种压抑、较劲的状态,其中有痛苦、有愤怒。但是孔子的意思是,贫穷也不必这样逼迫自己去塑造风骨,要安贫乐道,要舒展而开心。即使穷,我也可以高兴。别人吃饺子,我吃汤面,也很满足,这就叫作“贫而乐道”。
“富而好礼”和“富而无骄”也有区别。“富而无骄”有可能会出现一种“我有钱,我假装自己平易近人”的情况,而“富而好礼”是不需要假装的,“我有钱,但这没什么了不起,我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多着呢,我要去学道、学礼”。
这就是梁漱溟先生认为,子贡和孔子的区别,在于“找”和“不找”。子贡的做法是找,在较劲,在刻意地约束自己。
孔子的态度是不需要着急,不需要使劲,不需要刻意地提醒自己、逼迫自己,开开心心的就行了,有钱没钱都无妨。
两者境界上的区别有点像禅宗的公案。“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类似子贡的境界,你要不断地提醒自己,不断地擦。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六祖慧能,是指本来就没那么多烦恼,当然不必刻意约束自己。这句话,则类似孔子的境界。
孔子说完,子贡接了一句话,接得很漂亮。子贡说:“《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不是就是这个意思?”
切磋、琢磨,指的是做玉器的时候,需要不断地打磨,即便玉器看起来已经很漂亮了,还可以继续用心琢磨,让它变得更精致温润。
当时人们说话,常常提《诗经》,这也是一种有文化的表现。子贡说:“在《诗经》里,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言,这是不是就是我和您今天的状态?我说了一个境界,老师给我一个更高的境界,人的修为永远没有尽头,永远可以切磋琢磨下去。”
孔夫子一听很欣慰。子贡姓端木,名赐,凡在《论语》里看到“赐”这个字,基本上就是指子贡。孔子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意思是,子贡啊,我现在可以跟你谈论《诗经》了。
“告诸往而知来者”,就是有来有往。当我跟你说一件事时,你能够有回应,而且回应得不错,言外之意,就是你水平够了。有个词叫教学相长,也能印证这句话,意思是老师和学生通过交流,相互影响和促进,都得到了提高。
子贡很少被老师这么表扬,他可以为此高兴十年。《论语》让我们看到,子贡真的很努力,他替孔子做了那么多的事,得到的表扬却很少。孔子说的这句话是子贡人生的亮点之一,是孔子对子贡极大的肯定。
不患人之不己知:关注影响圈以内的事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在《论语》中,“不患人之不己知”至少出现了两次。人之不己知,就是别人不了解自己。
“如何看待自己”这件事,在孔子看来是很重要的。
孔子认为当时的知识分子很在意这件事。我想,现代的我们同样很在意这件事。虽然我们没有孔子那么大的名气,但我们都有过受委屈的感觉,觉得自己一心为别人好,对方竟然不理解自己,辜负了自己的好意。
我有一次面试新员工。员工后来说:“我跟樊老师接触了以后,觉得他不像网上说的那么坏。”原来他在网上搜到了一些诋毁我的内容。我听了以后,一种无能为力之感油然而生,我已经尽量用一片真心为大家做事,依然会有人说我很坏。
孔子这句话,能够安慰很多人的心灵,还可以安慰很多年。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你,你要担心的是你不了解别人。
为什么要这样讲?
我们分析一下这句话,就会发现——别人知不知道你是结果,你知不知道别人是原因。
你不知道别人,代表你可能错过学习的机会,错过合作的机会,错过举荐的机会。我们在跟他人合作的过程中,要先了解别人,才能结成联盟,更好地沟通和协作。
“患不知人”属于原因,而原因我们是可以靠努力去改变的。比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人应该担心收获,还是应该担心耕耘?很多人担心的是收获,担心今年挣不到钱怎么办。但这是无意义的,因为收获是由耕耘的过程决定的。我们更应该担心的是,自己今年种了多少地,付出了多少劳动。
我们能够担心的部分,一定是原因的部分;我们不必担心的部分,是结果的部分。至于你做了该做的事情之后,整个社会是否了解你,外人是否理解你,那是结果,是别人的事。
对于结果,我们无法掌控。我们只能在原因上下功夫,用心做事。
凡夫畏果,菩萨畏因。凡夫永远都担心承担后果,只想自己千万别吃亏。菩萨担心的是,一个人别种下恶因,别干坏事。
种下了因,果是逃不掉的。如果一个人过度担心结果,焦虑、抱怨、顾影自怜这些情绪就会如影相随。做了这么多的好事还遭遇误解,之后就有可能抱怨他人,抱怨社会,导致越来越伤心,满腹委屈、愤懑。
你应该关注的事是影响圈以内的事情,关注自己能改变的事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上,让自己变得更加谦虚、更加敏锐。
在孔子的时代,作为一个君子,知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身边有贤能的人,你却不知道,这是失职。因为当时受教育的人本来就少,身边有德才兼备之人竟然没关注到,孔子就会自责。
有个典故叫“失之子羽”,讲的是孔子曾经因为学生澹台灭明的相貌丑陋而误以为他资质不足,所以自责。这是孔子对自己进行鞭策的话。
如果你是一个管理者,更需要理性、客观地去了解他人,而不是像网上那些轻易发表意见的人一样,没读过对方的书,没关注对方做的事,就发出大量不负责任的攻击。每个人都不要去种下这样的恶因,不要错过学习的机会、了解他人的机会以及合作的机会。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深刻地反映了我们的价值观、做事的方法和人生的态度。这一句,足够让我们默念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