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论语》塑造了我
自序
《论语》塑造了我
小时候从来没有觉得《论语》和我有什么关系,只记得我家墙上挂着一幅粗糙的装饰画,写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上中学时,课本里收录了《论语》中的几篇,我才开始接触《论语》。依稀记得课本里还有《季氏将伐颛臾》这样难懂的篇章。作为一个孩子,我觉得孔子真是喜欢骂人啊。我就这样毫无敬畏心、嘻嘻哈哈地接受了《论语》最初的教育。
1995年,我上大三。学校安排我们参加了一个夏令营,和香港的一些大学生联谊。在活动期间,香港的一个学长问我:“你读过《论语》吗?”我说:“没有,怕是读不懂吧。”他说:“南怀瑾的《论语别裁》不错,很容易读。”我心中种下颗种子,开学就到图书馆借了《论语别裁》。
至今我都记得,当时对此书的第一印象就是南先生的潇洒,此书开篇不是认真地讲解“学而时习之”,而是“天下由来轻两臂,世上何苦重连城”。原来《论语》还可以这样讲?从原文出发,典故、诗词、观点,信手拈来,毫不费力。后来我才知道,这本书这么好看是因为口语化,这是南先生演讲的实录。我想,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这本书才会给人一种娓娓道来之感,似乎是作者兴之所至,将《论语》讲给朋友听,因此才如此灵动自然,妙趣横生。后来很多人抨击南先生,说他书里有很多错误,对此我特别能理解。口语的表达,说错人物、地点这类细节太常见了。《论语别裁》的优点在于它的潇洒和亲切,多少中国人是沿着这本书入《论语》之门,再沿着《论语》入了传统文化之门?
读书要懂得感恩。
研究生毕业,我进了中央电视台。这是一个大单位,大到你的努力常常会被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量化解,让你有种深深的无力感。有一段时间,我很迷茫:我策划的节目开播遥遥无期,我的能力也得不到领导的肯定,甚至领导都不知道有我这个人;我常常无事可做,一个月里最多工作一两个星期,生活被巨大的空白占领;随之而来的是收入低、房租高、压力大。这些让我陷入了最现实的困境。我切实地体会到了深深的恐惧,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从心底蔓延而出,让人抓狂。我经常会想:如果失业了怎么办?如果节目又被毙了怎么办?如果交不起房租怎么办?有时候甚至会焦虑到失眠。今天回过头来看,那似乎就是抑郁症的初期阶段了。
有一天,我灵光乍现:何不重读《论语》?反正有大把时间,与其这样胡思乱想,不如好好读书。于是我决定,把我能找到的关于解读《论语》的书都买回来,用一年时间,不读别的,只研究《论语》,把《论语》吃透。
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不同的关于《论语》的解读。从汉朝开始,到魏晋,到唐、宋、明、清,再到民国、近代,各大学者、作家,都有与《论语》相关的作品流传于世。我读过很多人对《论语》的解读,南怀瑾、钱穆、李泽厚、李零、梁漱溟、杨伯峻、程树德、朱熹等。我找来这些人的作品,一本一本地啃下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慢慢地,孔夫子的面目似乎清晰了起来,原来他是那么坚定、那么勇敢、那么亲切,甚至那么可爱!
《论语》与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相呼应,无论你几岁、身处何方,只要你有需要解决的困扰,就一定能在《论语》中找到答案!作为一个自我感觉怀才不遇的北漂青年,当时对我最有力的支撑就是“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以及“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看到孔夫子的这几句话,我有种瞬间被击中的感觉。原来我的痛苦和担忧,孔子也有过!这并不是我一人独有的痛苦,而是千百年来每个人都会有的痛苦。这种痛苦,于我而言只是房租和工作,在春秋时期恐怕是生死存亡。这种被理解的感觉太美好了!我和我的祖先用这样的方式连通了,我确信我体内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液,我的祖先理解我,我也开始理解他们!
从那以后,我几乎没有失眠焦虑过,乃至后来离职、创业、办读书会,都没有过无用的焦虑和痛苦。我的心定了,因为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因为孔子说“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还记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时,我自驾去上海,途经曲阜,终于有机会去看看孔子,向他老人家表示感谢。进入孔林,看到孔子携子抱孙的墓冢,我的眼泪哗地流下来,我竟然像给亲人祭祀一样泪流满面,一直到走出来的时候都难以自已。
2014年,我成立了“樊登读书”。创业伊始,有太多不可控因素,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外在变化太多,处处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些对我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比如我辛辛苦苦地做了一些事,突然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很多努力都白费了,难免感到沮丧。这时候,我突然想到孔子的话:“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一个人所能够支配的、使得上劲的范围,应该是在他的影响圈中。只有不修炼自己的小人,才会总是天天责怪别人有错,埋怨上天不公,抱怨世界不靠谱。想到这里,我又淡定了:无论外在的世界如何,我只要努力做好自己能够掌控的部分就够了。
“樊登读书”做出了一点小小的成绩。很多人说,感谢“樊登读书”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帮助人们用读书改变了生活。这种赞美之词我自然喜欢听。但也会有人质疑和批评,说很多难听的话,这可能缘于误解,也可能缘于“樊登读书”做得不够尽善尽美。这时,我会想到孔夫子讲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每个人都是社会型的动物,人人都希望能够被别人理解,让别人知道自己是一个真诚的人。倘若别人不理解呢?这就到了修炼“人不知而不愠”的时刻。
从大学时代到如今,这么多年,我只觉得孔子对我的帮助太大太大,而我能回报的太少太少!我时常感觉自己欠了孔子不少。
没想到我现在竟然可以讲解《论语》!历朝历代,非饱学之士不敢讲解《论语》。在大家的鼓励下,我便头脑发热,想结合我读过的一些书,也把《论语》梳理一遍。因为我有时会觉得,我身边的朋友和会员们如果不能够全面了解《论语》,将是一件极为遗憾的事,因为你不知道你性格的底色是怎么来的,你不知道周围的人是怎样思考问题的。
成书于战国初年的《论语》还能起作用吗?《论语》在今天,应该如何被理解?如何被看待?尤其是如何被应用?只有我们在用它,它才是一个活的学问;如果我们仅仅把它当作文字,当作讲课时的教材,那《论语》就是死的、僵化的,而我们不需要“死”的知识。
我在网上搜索过《论语》。有的把《论语》当成文本,用白话文进行解释,这只是对其做浅白的、干瘪的,甚至不符合孔子本意的释义,忽视了它最为珍贵的内核。我想做的,是尽量去还原《论语》里每一句话在当年本来的意思,同时赋予《论语》在今天这个时代以新的生命。
我发现西方的心理学、现代的脑科学,都是对《论语》很好的验证。今天的创业者、焦虑的父母们,又都是在现代最需要《论语》的读者。所以,我讲解《论语》的每一句时都结合了当代的生活和今天最新的理论。有时候我自己看看,觉得也还有点道理。
最后,我要补充的是,《樊登讲论语》一定会引起很多争议,因为《论语》微言大义,每一句话都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每种解释都能够追本溯源,找到一个大学者做背书。但不同的时代,对《论语》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我讲《论语》的目的,不是要在学术上给《论语》定一个“标准版”。我不是做学术性的研究,也并不想参与学术上的辩论,我只是讲出自己的理解,把重点放在《论语》的应用上,讲《论语》跟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我希望《论语》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有更多的联结,能够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一些具有特色的启发。这便是我读《论语》的初衷和原则,目的和意义。
如果孔夫子泉下有知,应该会说一句:“知其不可而为之,难矣哉!”这算是对我的鼓励吧!
希望大家喜欢《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