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樊登讲论语:套装全2册

子罕第九

樊登讲论语:套装全2册 樊登 48306 2021-08-19 04:09

  子罕第九

  子罕言利:找到人生的使命感,不再被利益驱使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这句话可以这样断句: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有两种解读。

  第一种解读为:孔子很少谈论利,也很少谈论命和仁。

  第二种解读为:“与”代表赞同,整句的意思是孔子很少谈利,他赞同的是谈论命和仁。

  哪个理解是对的?

  第一种解读肯定是不对的。

  “利”和“命”两个字所出现之处,孔子的态度是不同的。凡是提到“利”字,孔子基本上是持一种否定的态度,譬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而谈到“命”,孔子则是一种肯定的态度,比如“乐天而知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基本上可以判断此处断句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与”不是连词,而是动词。孔子认为给人生带来最大驱动力的,绝不是利。不管是组织还是个人,如果做事的动机是利,首先考虑收益多少,有多少奖励,那是做不长久的。而且一个组织长此以往,会导致“放于利而行,多怨”,整个组织将会变得越来越松散。

  孔子认为命和仁是更重要的,命有“使命”“天命”“宿命”,一个人要能够接受命这件事情,知道自己的人生有一些终极的任务需要完成。好比使命,就是拼了命也要去做的事。当一个人用使命驱动自己,以仁人志士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时,才能够走得更远。

  孔子感慨,驱动大多数人的不是命和仁,而是利,这是走错了。

  叔本华说,人是受欲望支配的,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了就无聊,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这个说法的前提,是把人生仅仅视作一个以利益驱动的过程。如果按照孔子的思想,将命和仁作为人生最重要的驱动力,这就变成了一个“无限游戏”——一边追求难以达到的境界,一边享受成长和变化的过程。

  对于仁的境界,希望我们的态度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虽然难以抵达,但总有一个美好的目标,引领着我们一直追求。这个过程不无聊,也有很多考验在其中,会让我们人生的层次更为丰富。

  博学而无所成名:求学,是追求博闻还是专精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什么叫“党”?

  过去,社会组织是一户一户聚集在一起的,最小的单位是家庭,再往上是里,然后是闾、党、巷、州。“党”是介于闾和巷的街巷,相当于今天的街道办事处。

  “达巷党人”在《论语》中经常出现,有人考证说,达巷党人就是达巷童子,也就是项橐。

  项橐在历史上很有名。《列子·汤问》当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大家上小学时应该学过,叫《两小儿辩日》,讲的就是关于项橐的小故事。项橐这个孩子特别聪明,他问孔子:是早上的太阳离我们近,还是中午的太阳离我们近?如果是早上的太阳离我们近,那为什么中午觉得热?如果是中午的太阳离我们近,那为什么早上的太阳看起来更大?把孔子难住了。

  后来大家说,孔圣人竟然回答不了一个小孩提的问题。项橐就是这样一个用悖论来挑战孔子的有趣孩子。

  达巷党人可能是在某一天跟孔子的学生感慨,“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按照项橐的一贯风格来理解,这应该是一句讽刺的话,他说,孔子这个人很厉害,什么都知道,但是没有什么专长,做什么事都不厉害。

  这话传到孔子耳朵里,孔子就对他的弟子说:“那我应该在什么领域厉害一点呢?我是专心地射箭,还是专心地驾车?”

  其实孔子六艺皆精通,礼、乐、射、御、书、数都极为擅长。

  他车驾得很好。

  古代驾车可不容易。现代开车,有成熟的传动系统,方向盘也好掌握;而古代驾的是马车,马可不像方向盘那样容易掌控,而且驾车的人常常既要拉着马车,还要去战斗,难度非常高。

  孔子对于射箭也很擅长,他经常带着学生到曲阜城内的靶场——矍相之圃,进行射箭演练。

  听了达巷党人的评价,孔子就开玩笑说:我到底应该在哪方面更专长呢?是射箭还是驾车?我还是好好驾车吧。

  此节其实引入的是关于博学与专精的讨论。一个人在世界上,到底是追求博学,还是追求专精?

  一个博士是应该知道更多的东西,还是在某一方面更专长?这是一个长期以来的争论,这个争论里还关乎思想和技术的区别。

  孔子所传递的更多是思想、人文、哲学领域的。但是达巷党人也许是个实用主义者,他要求的是技术,是专长,是职称。

  如果要在哲学与实用、思想与技术、博学与专精之间取舍,孔子所选择的当然是前者。

  连孔子自己都认为自己述而不作,甚至不愿意去写一篇论文梳理自己的门派。他觉得能把上古流传下来的知识和文化好好地传播出去就足够了。孔子的这种态度,显然是想成为教育家。

  我的儿子嘟嘟有一天问我:“爸爸,你是哪方面的专家?”我说:“我是讲书的专家。”他疑惑:“有讲书系吗?”我说:“没有。”

  他摇摇头,说:“那你就不是专家。有机械方面的专家,有电器方面的专家,有计算机方面的专家,就是没有讲书的专家。”

  我跟孔子面临着同样的窘境,我没有什么特别擅长的领域和学科,只是想把书讲好,做一个知识的传播者。

  不同的学问,追求的方向不同,但都是在为人类做贡献。

  在孔子对达巷党人的回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生性是很活泼的,他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拍案而起,说“这个小家伙凭什么这样说我”,孔子不会那么认真、那么计较,他只是觉得挺好玩的:既然我非得有一个专长,那选什么呢?选射箭还是选驾车?还是驾车吧。这是开玩笑。

  用轻松的态度来应对质疑,这也印证了孔子的人生境界之高。

  虽违众,吾从下:孔子对礼的坚持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麻冕是用麻做的帽子,戴这种帽子,是一种礼。

  纯是指丝质的布料。和麻相比,丝质的听起来应该更贵,但实际上,用麻织帽子在工艺上更难,所以在当时麻冕是更贵、更奢侈的。

  “今也纯”,是说今天改用丝质的布料做帽子了。纯的偏旁是“纟”,凡是绞丝旁的字,大多跟纺织、编织有关。丝质的料子做帽子,能节省一点。

  “吾从众”,可以理解为,孔子说,虽然过去戴麻冕是一种礼,但是今天为了节俭,我跟大家一样,也接受戴丝质的帽子。

  “拜下,礼也”:见君主之前,在堂下就要开始拜;堂下拜完,到堂上见君主再拜,遵循这样一套复杂的流程,是礼。

  “今拜乎上”,意思是现在人们把堂下拜的环节省略了,直接到堂上再拜。“泰也”,这是为了方便,舒服。

  “虽违众,吾从下”,我依然喜欢遵循旧的礼仪,堂下拜完,再在堂上拜,虽然这会让我跟大家不一样。

  孔子的第一句话,是说自己并非一成不变的人,并非厚古薄今,认为是古代的就一定要遵从。比如戴帽子这件事,从麻变为纯,既节俭,又对礼仪影响不大,因此是可以改变的。但是在跪拜这件事情上,不能为了追求安逸、舒适而省掉必要的“堂下拜”,因为这代表着对于堂上之人的尊敬。在这件事情上,孔子认为自己虽然违背众意,但依然要遵从。

  现代社会,连“拜上”也没有了,就算见到国家元首,也只是鞠个躬、握个手,礼变得越来越简洁。其实这是必然的。世界上一切文化、民俗、礼节的流变,基本上都是先从物质层开始,物质层发生了改变,才能慢慢地改变民间的习惯;民间的习惯变化以后,才能逐渐改变制度。

  从物质层到习惯,再到制度,这是社会演变的规律。从麻到纯,是物质上的改变;从过去的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亦属于物质上的改变。制度上的改变一定滞后于物质上的改变,改变是先从民间开始的,大家对于旧有的礼仪不再像以往那样尊崇、那样谨慎、那样紧张,不再到处磕头,礼仪流程也是从繁到简,由奢至俭,最后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制度。自此,礼仪规范变得简单。

  也许受限于时代,孔子在这一点上稍微有点滞后。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对礼要尊崇,礼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子绝四:将“孔子四戒”用于管理学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这是我在领导力课堂上,引用最多的一段话。

  “子绝四”,即“孔子四戒”,他杜绝了会给个人和组织带来严重伤害的四件事。

  毋意:别臆测,别瞎猜。

  毋必:不要武断。领导者将个人的主观意志变成整个公司的标准,是非常危险的事。

  如果一个组织中,所有的人都唯领导者马首是瞻,领导者的要求无论对错,一定要做到,这是很危险的。但在很多人看来,这叫作有执行力。还有领导者标榜,“我宁肯有错误的执行力,也不要带一个没有执行力的队伍”,这种理念会把一个队伍带向深渊。

  毋固:不要固执。对于一件事情,如果你知道了新的信息,意识到了颠覆你以往观点的事实,你就该改变,该认错。

  毋我:不要主观。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把这四个字提炼出来——意必固我,就是孔子要杜绝的东西。

  将“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用在当今生活中,我们会联想到一个知识点,叫推理阶梯。

  “毋意”,“意”就相当于推理阶梯。大部分人有过被别人推理的经历,通过某个端倪就猜测到了一个貌似完整的过程。当我们被别人推理时,难免产生委屈、难过、愤怒的情绪。那么,我们有没有推理过别人?

  人际关系中的很多矛盾,无论是朋友之间,还是同事之间;无论是下属和领导之间,还是合作方之间,关系变得糟糕,都是因为人们用推理替代了沟通。

  为什么不愿意沟通,而总是臆测、推理呢?因为沟通会带来尴尬,人们觉得把一件事摊开了讲太不体面了,大家心知肚明就好了。这种心知肚明其实是对关系的一种放弃。

  这种“推理阶梯”会对组织造成极大的伤害,孔子在两千五百年前就提醒我们不要瞎猜。

  再说说什么叫“毋必”。举个例子,我在公司里经常会跟团队成员说:你们要允许我在会议上发言,但如果你们将我说的每一句话都不假思索地贯彻执行,我就不敢发言了。比如我要创新,我会提出很多新鲜的设想,而这就可能会犯错。我们应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探讨、争论,再决策。

  假如老板标榜“言出必行”,只要是自己讲的话,所有人就一定要做到,这家公司为了实现老板讲的话,会付出一切代价。这将非常危险。

  心理学上做过一个测试:将同样的一个需要决策的复杂问题给到两个不同的组,其中一个组的成员都来自同一个地区,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以及差不多的想法。另外一个组的成员来自不同的文化区域,大家的出发点就不一样,会产生大量的争论。最后,看两组决策的科学程度。

  实验结果是,有争论的一组做出决策的科学程度远远高过没有争论的一组。

  还有一个现象是发生在投资俱乐部里的。有的投资俱乐部是由熟人、亲戚、朋友组成的,有的则是由陌生人组成的。有人研究了大量的投资数据之后发现,凡是由熟人组成的投资俱乐部,业绩都很糟糕,大家投资的项目很难取得成功。通过分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都太熟了,彼此顾及关系和面子,你提供了一个消息,我很容易就相信你,也不愿意去调查。由于信息层太过单一,最后导致投资失败的概率增高。

  而由陌生人组成的投资俱乐部,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人提出某个公司有投资价值,其他人不会轻易相信,都会去进行调查,去寻找数据,最后交换各自的信息,再互相辩论。通过积极的沟通、争论,也就会让最优解呈现出来。

  孔子讲了应该注意的四点,“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只要做到“毋意,毋必”,基本上就不会固执己见,更不会以自我为中心。孔子能够做到这些,是因为他坚持实事求是,他接受不确定性。敢于拥抱和接受不确定性,才是让人生进步最快的态度。

  如果一个人希望所有的事都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进行,按照自己设定的节点,一个一个地发生,最后达到自己的目标,那他一定很难真正地成长。这样的人是缺乏想象力的,即使进步,也属于“确定性的进步”,而不确定性才是这个世界的常态。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不确定性共舞,不愿意接收外界多元化的信息,不愿意信任他人,只将周围的人当作实现自己想法的工具,那他的所作所为一定是意、必、固、我。

  如果一个人能够用开放的心态面对外界,相信别人也是具有价值的,别人的决策有可能像自己的一样好,才能够做得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四戒”的这八个字,看似简单,但要做到,真的是相当难的。

  子畏于匡:文化使命感使人冷静、强大、坚韧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这一段是讲孔子遇险。

  “子畏于匡”的“畏”,其实是“包围”的“围”。

  孔子在匡这个地方,被一群人围住了。

  历史上记录过孔子在匡被拘五日,五天的时间哪儿也去不了。匡人拘孔子,据说是源于一个误会,因为孔子长得像阳虎。阳虎是季氏的家臣,后来有篡位季氏之意,他不仅和孔子模样很像,而且身形也相似,同样很高、很气派。阳虎欺负过匡人,作过恶,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匡人就把孔子当成阳虎,包围起来了。

  遇到生命危险,跟随的学生就问咱们现在怎么办。孔子安慰周围的人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孔子说他和文王是一脉相承的,中国的文化,从尧、舜、禹、汤、文、武到周公,一路这样传下来。所以,孔子表示:“文王的文化遗产,中国的文脉,不就在咱们这儿吗?如果老天要让这个文化没落、消失,要毁灭华夏的文化,那我怎么能够继承这样的文化呢?如果老天爷不让斯文在今天断绝,匡人能拿我怎么样呢?”

  孔子有着坚定的文化血脉传承者的信念,他认为自己身上肩负着重任,无论如何,匡人都不会把他怎么样。如果匡人真的把他杀了,那是华夏文化之大不幸。或者,也有可能他就不是文化的继承人,那就更没什么好担心的,因为文化还在。

  我想到一个小故事,可以与大家分享。有一位高僧大德虚云老和尚,其年表里写到,他在抗日战争期间,有一天走在路上遇到了一个日本兵,日本兵把刺刀亮出来,顶着他说:“你是个出家人,你怕不怕我杀了你?”虚云老和尚看着刺刀,说:“如果命中注定我今天要被你杀,有什么可怕的?如果命中注定你今天杀不了我,那更不用怕了。”日本兵虽然残忍,但听完居然收起刺刀,鞠了个躬,走了。

  如果一个人真的是如孔子所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他有强大的使命感,就会焕发出一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大丈夫气概。

  孔子这段话的含义就是,肩负着文化传承使命的人,绝对不会断送于此。这是孔子一辈子始终秉持的信念和逻辑。有一次桓魋伐树,想要砸死孔子,孔子说“桓魋其如予何”,他不能够把我怎么样。面对事关生死的危险,为何孔子总是那么平静而坚定?因为他知道文化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孔子说,“如果老天爷真要丧斯文,就不可能把斯文传给我。我不会在今天就死掉,我一定能够把文化传下去”。

  孔子一言,给周围的人注入了莫大的信心。

  在我们遇到危难之际,最好的方法是想想自己身上还有什么使命,哪个使命还没有完成,你就能吊着一口气撑住了。医生在救人的时候,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患者的求生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有患者病重,到了死亡的边缘,因为有求生意识,会被救回来;有的癌症患者经历了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寿命不增反减,原因是他在治疗的过程中放弃了求生意志。当一个人感到活着并不愉快,觉得自己生不如死时,药物在他身上就很难发挥好的疗效。俗话讲的“人活一口气”,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看看孔子的这口气,其中蕴藏着多么大的文化自信。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被封圣,并非孔子本意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孔乙己经常说的“多乎哉?不多也”,就出于此。

  我过去不理解这句话,现在把这句话与前面的内容结合起来,才能够领会含义。

  关于太宰,有人说是卫国的,有人说是郑国的,更多的人认为是鲁国的。

  太宰有一天问子贡:“孔子肯定是个圣人吧?”古代人对自己不能解释的人、事、物都喜欢进行神化,会封神、封圣。一旦封神、封圣,那些难以解释的现象就说得通了,这是人类自古以来弥补认知差距的方法。

  比如,不明白为什么天上竟会劈下一道雷来,把树烧着了,此时,认知失调就产生了,人们就会陷入疑惑和痛苦。但如果杜撰一下,觉得天上一定有个雷神,那就好解释了。很多神话故事、传说,就是人们为了弥补认知差距而产生的。

  太宰问:为什么孔子什么都会?孔子在鲁国,在齐国,在他游历的所有国家,人们遇到了任何解释不了的事情,就喜欢把孔子请出来,问:夫子,你看看这是什么?你说说这件事情是为什么?夫子一看就能回答。孔子知道的事确实很多。

  子贡回答说,大概老天爷就是这样安排他的吧,希望他做圣人,所以孔子会的事比较多,又多能。

  子贡对太宰的回复,让我们看到了为什么比起子贡,孔子更喜欢颜回。子贡不能免俗,他希望把孔子封圣。孔子死后,使得孔子成为圣人的最大力量就是子贡,子贡终日在弘扬孔子的文化。

  使孔子封圣,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我相信这不是孔子的本意。孔子并不喜欢装神弄鬼。子贡是个普通人,他没有孔子的境界。子贡就跟别人说,也许孔子真的是圣人。

  当时的村庄并不大,东头说的话,西头就听见了。子贡对太宰说的话被孔子听见后,孔子说了一句,“太宰知我乎”。古书没有标点,这句话之后有人用感叹号,有人用问号。我认为是问号,如果“太宰知我乎”是感叹句,孔子就是在感慨自己终于找到知音了。相当于他在肯定太宰的说法——“太宰了解我,我就是那个圣人!”

  这当然是不合理的。

  加问号,这句话的意思才通。孔子说:“太宰怎么会了解我呢?他不理解我为什么会那么多东西,因为我从小贫贱。”

  这句话真是大实话。孔子出生后不久,父亲就去世了,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家里有一个哥哥,却又是一个残疾人。

  孔子非常不容易,顶着一个没落贵族的头衔,实际上家里很穷。他需要干很多事情,曾经在村里给人记账,做过会计,管过祭祀的事;人家上坟,他也去帮忙;还要养猪、养羊、驾车……很多粗活儿他都会。孔子说自己小时候什么都没有,贫穷困苦,不得已才会这么多东西。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这句话说的是,如果一个人出身就是一个君子、一个贵族,他能够会这么多东西吗?不会的。

  一个人如果从没有受过生活的磨炼,没有那么多的锻炼,他不可能有那么多的能力。

  这一段话,非常明显地反映了孔子对自己的认知,他根本没有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圣人,他就是坦白地告诉大家,我小时候太穷,才学会了很多。

  孔子什么都会,还要说自己是个普通人,这让很多普通人根本不能够接受。普通人看到别人比自己强这么多,对方还强调自己很平凡,那岂不说明自己比平凡人还笨?普通人愿意相信比自己强很多的人是圣人,是天赋异禀,是天降使命。

  将孔子当作圣人,这是孔子的悲哀。孔子认为自己地位低,所以很用功,通过刻意练习才学会了一切。到了子贡这里,却变成“天纵之将圣”。神圣化绝对不是圣人们的本意。如果孔子没有一个非常有钱的学生,可能到后来就被大家遗忘了;但是子贡有钱有势,开始不断地推广孔子的文化,把儒学当成公共事业去推广,最后孔子就被封圣了。

  这一段话代表了孔子的自白。他是多可爱的一个老头儿啊!我们真的把《论语》读明白、读透彻,就会发现孔子从来不装神弄鬼,从来不自诩为圣人,他就是一个非常真诚、朴实的老人家。

  吾不试,故艺:拥抱人生的不确定性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这一句同上一句连在一块儿理解,比较能够说得通。

  当孔子感慨自己“吾少也贱”时,琴牢在旁边补充了一句,说:“孔子说:‘我没有被选中,所以多才多艺。’”

  孔子曾经没有被举用,没有被上位者选择,没有出来当官,后来就成了老师,这就是人生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好处。

  很多人觉得,别人当副经理的时候,我当上了经理;别人当副总监的时候,我当上了总监,你看我多成功。但实际上,你跟别人只是在一条线上,相差不远。

  孔子更加接受不确定性。他没有去当官,但正因如此,他才有时间和精力学了一身的本事。如果真的进入领导岗位,一旦被裹挟进一套游戏规则,每天需要花大量的精力来应对,简直身不由己。再想要独立地创造文化,想写文章,哪有时间?也许要开很多会,要记笔记,要领会思想,要一层层地往下传达思想。

  当然,当领导也有当领导的意义,能够服务于人民,但是当领导也要付出很多机会成本,比如青春岁月,这段时间可以用来做很多别的事。

  虽然没有当上官,但是打破惯性思维,会给生活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好处。

  有的家长说:“我小学、初中、高中,一路读下来,很顺利。我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顺顺利利地把学上完,一定要读名校。”想想看,这是人生的唯一选择吗?最典型的反例就是达·芬奇,他是私生子,没有资格进贵族学校。但正因为没有接受贵族的宗教教育,所以他的思维才会那么开阔。假如达·芬奇按部就班地进入贵族学校,认认真真地学习,也许他会成为荣华富贵的达·芬奇,但肯定不会有画《蒙娜丽莎》的达·芬奇、做发明家的达·芬奇、做医生的达·芬奇、当哲学家的达·芬奇。

  要正确对待人生中的不确定性,打破惯性,才有机会成长为一个跟大部分人不一样的人,一个独特的、生动的人。

  希望已经成为父母的读者,在学习了这句话以后,能稍微缓解一点焦虑。如果孩子上学的节奏跟别人不同,或者没有进入理想中的名校,不必挂怀。要知道,孔子学习能力那么强,当年连公务员都没考上呢。

  叩其两端而竭焉:提问的艺术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这一段话的争议很多。

  孔子说:我是像大家说的那样什么都知道吗?其实很多事我都不知道。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这和上面的“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句式相同。孔子否认自己博学,他很谦虚地说自己其实很多东西都不懂。

  “鄙夫”是指老实巴交的人,李零教授解释为乡巴佬。鄙夫不是一个表示尊敬的词,孔子这是在描述有人向他问问题时的情形。

  “空空如也”,“空空”即为“悾悾而不信”的“悾悾”,指老实憨厚、笨笨的样子。

  此处的“空空如也”,是形容鄙夫,还是孔子在说自己,有不同的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孔子说,鄙夫跑来问他问题,他发现这个人笨笨的,什么都不会。接下来,他“叩其两端而竭焉”。

  叩其两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同我们当下用到的教练式教育,比如从一个问题的开头和结尾,或者一个事件的开始和结束进行询问,问对方现在和未来打算怎么做,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经由不断地提醒和追问,让他彻底明白。

  第二种解释是,“空空如也”说的是孔子自己。孔子说,别人问他一个题,把他问蒙了,他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答。这时候怎么办呢?他不断地向别人请教,追根究底地问,尽量弄明白。

  这两个解释都有道理。

  到底是农夫傻还是孔子傻?到底是孔子让农夫明白还是孔子让自己明白?我个人更认同第一种解释,也就是教练式辅导的模式。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这看起来是自我否定,但孔子不可能真的认为自己对什么都无知。孔子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无知,他肯定是比一般人博学的。

  所以,我认为这句话的大意是,孔子说:我并不是全知全能,对于很多事情,我其实都不知道。为什么别人都觉得我什么都懂呢?当别人问我一个问题时,我哪怕一开始不知道,最后也可以回答他。我的办法是问他,从这个问题的首尾两头、正反两面进行追问,问来问去,他自己可能就明白了。

  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教育方法,能够说得通。我曾经给一些银行的董事长做过教练,我还给钢铁厂的老板、食品行业的高管做过教练。我既没在银行任过职,又没当过厂长,也没卖过食品,我凭什么给他们当教练?方法就是“叩其两端而竭焉”。

  教练通常有一个辅导模型,称为“GROW模型”:G是Goal,目标;R是Reality,现状;O是Options,有什么样的选择和机会;最后是Will,打算怎么做。

  作为教练,我只需要用这么一个模型,去问真正做这件事的人。

  有时候教练对被辅导者一无所知,效果反而更好,因为这样就不会掺杂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不会限制对方的思维。教练最怕的是不去coaching,而去leading。coaching是教练,leading是引导。

  有的教练往往是问着问着,就把自己的观点带进去,说“你为什么不试试这个方法呢”。只要教练自己的观念一出来,对方马上就放弃思考了,会说“那好,我试试”。教练结束了,但其实被辅导的人根本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目标和方法,没有意识到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孔子喜欢用提问的方式跟学生对谈,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通过提问,能够让对方有所触动,内心萌动,产生一股力量。接着,在啐啄的同时,帮他把蛋壳打开,他才能够突然领悟真理。

  这就是我觉得这句话的正确解释,因为孔子从来不会说“我什么都不知道”。他之所以让别人觉得他无所不知,一定是有一套方法的,这套方法就叫作“叩其两端而竭焉”。哪怕对方是一个鄙夫,“空空如也”,孔子也能够通过提问让他去思考,最后想明白。

  希望所有的老师、家长,都能够学会这样的教育方法。在此,我向大家推荐《高绩效教练》这本书,能帮助你加深对于“叩其两端而竭焉”的理解。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看到人生尽头之后的无奈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这句话是孔子的感慨,与孔子说的“吾不复梦见周公矣”,差不多是同一个时期。“吾不复梦见周公矣”是说,我很久都没有梦见周公了,我的生命应该到头了。

  孔子是在感慨自己晚年精力不济。

  凤鸟是古代的祥瑞,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凤凰美好的样子。凤鸟的特点是非梧桐不栖,非梧桐籽不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说的就是它不愿意停留在其他树上,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凤鸟在此代表着孔子之志,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凤鸟那样,成为有节操、有品质、有追求的人。

  而“凤鸟不至”,说的是到今天也没有看到凤鸟。

  “河不出图”,是说黄河里也没有出河图。李零教授认为,此处的河图不是易学里的河图洛书。至于什么是河图,很难考证,大意上,凤鸟和河图都代指祥瑞。

  祥瑞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古代的帝王、知识分子都会异常关注祥瑞的出现。

  孔子在晚年时感慨,这些祥瑞都没有出现,凤鸟也不来,河也不出图,我这辈子就这样了。

  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孔子这么失意?我觉得其实就是因为年龄大了。孔子一直没有放弃过对于教育事业的追求,但是到了晚年,发现无论想做什么,精力都跟不上了。

  就如同“不复梦见周公”,也是精力不济的表现。当一个人精力很旺盛的时候,便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比如孔子白天积极地思考很多问题,去怀念周公,晚上梦见周公也很正常。但是,如果他已经没有精力去思考那些问题了,晚上梦不见周公,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虽少必作,过之必趋:礼与修养,是对自身最好的保护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这一节我认为原本应该放在《乡党》里,因为这一篇记录的全是孔子的日常起居,孔子如何待人接物。

  “齐衰者”是穿着麻布丧服的人。在我国古代,亲人去世要披麻戴孝,这是一种葬礼。

  “冕衣裳者”,“冕”是指戴正式的帽子,“衣”是上衣,“裳”是下衣。冕、衣、裳全穿齐了,代表着穿着官服、礼服的人。

  “瞽者”,盲人。在中国古代,“盲”和“瞽”是两种不一样的状态。如果一个人虽然看不见,但是有眼睛,眼睛是睁开的,叫作盲人;有的盲人眼睛是闭起来的,这叫瞽者。舜的父亲瞽叟,就是一个闭着眼睛的盲人。

  对于以上说的三种人,就算是小孩子,只要孔子见到了,他都会起立。

  “必作”的“作”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起身站立;另一种解释是把屁股从腿上抬起来,跪直了。中国在宋代以前无椅凳,人皆席地而坐,而那时候的坐姿,其实等同于我们现在的跪姿,屁股是压在小腿上的。见到有人过来,便跪直示意,表达尊重。

  “过之必趋”,是说孔子从他们身边走过的时候,速度会尽量快一些,不会在对方面前晃来晃去。为什么要这样?“齐衰者”代表着悲伤,“冕衣裳者”代表着官方和正式的场合,“瞽者”内心痛苦。这些人心中有事,在他们面前,孔子认为应该表现出足够的重视,姿态应该端庄,要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尊重、善意和同理心,这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表现。

  可能会有人说,瞽者连眼睛都睁不开,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在社会生活中,很多人认为人与人的交往应该是相互的,你对我礼貌,我也对你礼貌;你对我无礼,我对你更无礼,我们只选择对尊重自己的人讲礼节。但实际上,修养是我们自身的需要,尊重他人的得益者并不是他人。尊重他人,是在满足我们自己内心的需求。

  无论对方是瞽者,还是年少者,我们都要做好自己该做的,表现出应有的礼节和尊重的态度。修养不是表演,修养是自己内在的人生追求。当这些待人接物的态度成为自己人生的一部分,成为无法割舍的习惯时,他会发现自己的自尊水平越来越高,内心的幸福感也会不断地充溢。

  心理学实验曾经证明,一个人每天行善,比作恶感觉要舒服得多。

  研究者专门做过这样的实验:让两组人坐早班公交车,规定其中一组年轻人不许让座,另外一组年轻人见人就让座。

  结束之后测试两组人的状态。结果发现,让座的那组年轻人精神和身体状态更好,更愉快,更有幸福感;不让座的那组觉得很累、很疲惫。对于不允许让座的那组来说,如果其中一个年轻人旁边站着一位老大爷,即便年轻人坐着,也会觉得很累,感到不舒服,觉得车里的人都在盯着自己。

  虽然他坐着,但比站着的人还累,这种消耗其实是内在的。

  所以,尊重别人,讲礼节,既有道德层面的追求,也有实用层面的价值,并不是一个空泛的教条和号召。

  礼与修养,是我们对自身最好的保护。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做任何事,别在突破阈值之前放弃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这段话是颜回对老师的夸奖。如果我们想向一位老师表达感谢,用这段话就很好。

  颜回在《论语》当中虽然出现很多次,但发言不多。这一段,颜回对孔子极尽溢美之词。

  “仰之弥高”代表高度,“钻之弥坚”代表深度。颜回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夫子的学问真是博大精深啊。颜回对于孔子的敬佩和叹服,就像习武之人遇到了东邪西毒、南帝北丐。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大意是你看他好像在前面,忽而他又出现在你的后面,老师似乎无所不在。

  这四句话合在一起,描述的是孔子的学问高深莫测。

  接下来,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循循然”形容孔子不像别的老师那样,非要给出一个确定的、绝对的答案,或者给学生划重点,让学生背大纲、背考点。有的老师很善于让学生提高考试的分数,但这只是培养考试机器而已,不叫“循循然”。

  “诱人”就是让学生对学问产生由衷的兴趣,真正喜欢上学习这件事。

  所谓“循循然善诱人”,很明显不是以考试为导向。孔子对学生有着足够的耐心,愿意启发学生,这从前文的“叩其两端而竭焉”就能体现出来。他总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思考。

  “博我以文”,说的是老师能让我获得更加广博的知识;“约我以礼”,是说老师能让我学会好好做人。孔子既教知识,又教做人。“欲罢不能”,是说我跟着老师学习实在是太美好了,想停都停不下来。我内心有动力,我热衷于学习,既喜欢学文,又喜欢学礼。

  “既竭吾才”,意思是我已经竭尽全力地去学习,但是在我面前,仍然有像高山一样的老师。

  “虽欲从至,末由也已”,虽然我希望能像他一样,但是不知道该怎么走,因为他的学识实在是太广博了。

  这一段话可能是颜回在某个很重要的场合说的,表达对孔子的赞美与感激。

  孔子与学生的差距,真的这么大吗?我认为是真的。

  怎么体现出来呢?我们不要把人脑当作线性结构。如果我们认为人脑是线性的,那么一个人活到70岁和活到50岁,他所获得的知识含量比例是7:5吗?肯定不是。人脑是指数型增长的。

  人的大脑是靠神经元链接的。人与人之间,大脑神经元的数量差异并不大,但由于我们大脑神经元的链接呈现出指数型结构,像孔子这样从小到大如此好学,又“多能鄙事”,他的大脑神经元的链接就会更丰富。更何况,孔子还热衷于教别人知识,而学习知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传播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孔子大脑中的神经元受到了极大的正向刺激,会得到指数型的增长。

  这种情况下,孔子的学生发现自己和老师看起来有五年、十年的差距,但实际在学问和境界上,很有可能是无法想象的、无法衡量的差距。

  颜回的感慨绝不是过度的赞美,这是他的真实体会。

  学习的过程并不是永远直线上升的,而是有一个阈值要突破的。

  什么叫突破阈值?我在介绍李善友教授的著作《第二曲线创新》时讲过:在正常水平的大气压下,烧一壶开水,假如没有温度计,也许烧到了99摄氏度你都以为还没开始烧。因为烧到99摄氏度的时候,它都是平静的,没有太明显的变化,看不出波澜;只有到达了100摄氏度,“咕嘟,咕嘟,咕嘟”地就开始冒泡了。从99摄氏度到达100摄氏度的过程,就叫作突破阈值。

  你可能会遇到一段无比煎熬的过程,就像到了瓶颈期一样,感觉怎么学都没有头,不知道自己学习的价值在哪里。你可能会疑惑:为什么别人学习看起来那么轻松?为什么别人通过学习获得了那么多的成就,发表了那么多论文,但是自己怎样学习都不行?这是因为,此时的你只是走在平地上,还没有进入指数型上升的过程。如果你在这个时候放弃了,你就无法突破阈值,就还是留在平地上。

  只有击穿它,突破阈值,才能够呈S形曲线地往上升。

  一个人的人生一定要有一段突破阈值的经历。颜回、子贡、子路学习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与孔子的差距那么大?因为孔子已经突破阈值了。

  说孔子在思想和学问方面高深莫测,的确不是过分的夸奖,这是我们通过读《论语》就能够完全体会到的。

  颜回的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希望大家无论学习什么,都能够耐下性子。连颜回都觉得学习到出神入化的境地是很难的,我们也不能心急。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安心地去学习。比如现在,我们一起读《论语》,在这个过程中要有耐心。也许我们还无法突破阈值,但没关系,抱着终身成长的心态去当一个快乐的求学者吧。相信总有那么一天,你所学到的所有东西都会给你带来丰厚的回报,这就是学习的魅力。

  子疾病:孔子希望以老师的身份去世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这一次孔子很生气。

  孔子生了非常严重的病。“疾病”的“疾”是形容词,是重病之意。这一次,孔子病重到可能差点就要死了。

  子路已经给孔子安排了后事。在安排后事的时候,组织门人为“臣”。这里的“臣”,是指治丧时一种专门的职务。

  后来,孔子的病好一点了,知道了子路做的事情,气得不得了,说:“子路,你总是这么爱骗人,爱弄虚作假!无臣而为有臣,这是僭越,我又不是诸侯,怎么能有这样的待遇呢?我明明是个普通人,你非要给我以诸侯的标准,雇人来当臣,自作聪明,装模作样。你想让我骗谁?难道让我骗天吗?”

  孔子认为装腔作势是没用的,举头三尺有神明,总不能欺骗老天爷吧。

  最后这几句话,我们一琢磨就能发现,孔子并不只是因为僭越这件事生气,还因为学生让自己临走的时候,死于那些聘来的、充当孔子家臣的人手中,而不是和他最亲的学生们在一起。

  孔子希望为自己料理后事的是他最亲近的学生,这才是死得其所。他说,就算我不能够风光大葬,也无法像诸侯一样有门臣帮自己操办后事,难道我的学生们就会不管我,把我扔在路边吗?

  孔子的儿子死得早,伯鱼比颜回还要早走一年,孔子到了晚年,很有可能完全依赖学生的照顾。他跟学生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他对于葬礼的态度是,咱不是诸侯就不要装,不要搞那些虚礼。他真正重视的是师生之间的感情,如果学生们为了风光大葬,宁肯骗人,雇用外人来充当“臣”,而不是由他最核心的学生们操办,这才是最令孔子失望的地方。

  孔子更希望自己以一个老师的身份体面地死去,而不是以一个不得志的官僚的身份死去,这是他对自己人生的定位。

  子路有些笨拙,也有点莽撞,他习惯按照普通人的惯性思维来考虑事情,比如,老师去世之后的丧礼规格,要以老师的职称来确定。

  但对一个真正爱学生、爱教育的老师来讲,根本不需要有多么高规格的待遇。这一点恰恰戳中了孔子的痛处,孔子看出来子路看重官位,因此希望自己的老师有地位,即便老师的地位达不到,他也要想办法提高治丧的规格。

  这让孔子感到非常失望。孔子觉得自己不是诸侯,何必非要把丧礼办得那样隆重呢?以老师的身份体体面面地去世,有最亲近的学生送自己走,他便很满足了。

  我们很少见孔子发这么大脾气。孔子平日里悠闲淡定,哪怕偶尔批评学生,也都是循循善诱的。心理学上认为,愤怒意味着无力感,一个人只有在觉得某件事情失去控制的情况下,才会发脾气,如果一件事情完全在掌控之中,我们往往会很平静。甚至人和人之间之所以会发生争吵,也是如此。当你在和别人辩论时拍案而起,跟人争得脸红脖子粗,就是因为你已经认同对方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你无法说服他,只能用愤怒来捍卫立场。如果你心中非常笃定,觉得对方的观点完全立不住,就只会轻松地笑,不会生气。

  孔子在这个时候一定是感受到了无助。人生已然看得到终点,只剩最后几年了,自己一辈子所提倡的理念始终没有得到鲁国、齐国的官方认可。对于这件事情,孔子感到很无力,才会形成痛点。

  子路一戳,孔子就恼了,他是真的生气。

  孔子内心的情感其实很复杂。孔子情绪上的发作反映了他内心的波澜,但我们同时也能看到他内心是坚定的。他认定自己就是一个体面的老师,至少在教育学生这件事上是相当成功的,所以他愿意“死于二三子之手”,由他最爱的那些学生陪伴他走完最后一程。

  我待贾者也:孔子在等待伯乐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贡是个商人,他所用的比喻经常是跟买卖有关系的。

  韫椟:“韫”是藏起来;“椟”指的是木匣子,“买椟还珠”一词中的“椟”就是木匣子。

  贾:通常读jiǎ,但也有gǔ这个读音,指的是商人。“善贾”就是指一个好的商人。“贾”其实还有第三个读音,此处的“我待贾者也”中,读作jià,同“价”,代表价格的意思。

  子贡用商人的语言说:有一块美玉在这儿,是把它放在匣子里藏着,还是找一个好的商人把它卖掉?

  孔子说:卖了吧,卖了吧,我就等一个好价钱了。

  子贡特别喜欢用一些比喻和例子探孔子的口风,比如子贡想问孔子会不会留在卫国,就问“伯夷、叔齐何人也”,孔子回答,“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子贡问话,不会太直白,会拐几个弯,旁敲侧击地问,显得自己聪明。

  孔子太了解他了,所以直说:“卖了,我只是在找一个识货的人。”这里出现了一个成语,叫待价而沽。

  孔子想表达的是,我是愿意出来做事的,我等着别人来请我,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不得不藏在匣子里,因为没人请我。所以,孔子其实是愿意积极入世的。

  很多学生对孔子的了解不深,认为孔子这么能干的人,跟国君、贵族都很熟,大家又很尊敬他,为什么他一直都没有去做大官呢,肯定是他自己不愿意。他们认为是孔子无意出仕,只想把自己藏在匣子里,做一个隐士。

  这是对孔子的误解。孔子其实很想做事,但他知道很多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何况找一个合适的位置,遇到一个了解自己的伯乐,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愿意入世做官的态度。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把自己活成一束光,就不惧怕黑暗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我觉得这一句话与前面是有联系的。孔子在前文说:我是想出去做事的,但是没有人请。为什么没人请呢?也许是有人觉得孔子不好用,名气太大,又教条。

  怎么办?“子欲居九夷”,孔子打算移民。

  据推测,孔子是想到楚国去找工作。楚国当时属于边远山区,属于蛮夷之地,并不在华夏的范畴内。

  孔子想到楚国去找工作。有人说,那里破烂得很,又简陋,又落后,可能吃饭、睡觉、洗澡都不方便,怎么办?

  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刘禹锡的《陋室铭》里就用到了这个典故,这句话代表了大丈夫的气魄,以及孔子的文化自信——当我自己活成了一道光时,我还怕那个地方没有光明吗?我走到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就亮了。

  王阳明到了蛮夷之地,给自己的住所取名叫“何陋轩”。这个名字真够大胆的,意思是说这里住的是君子。但是王阳明很客气,说“此地以待君子”,就是等着君子来住。

  王阳明到了偏远而简陋的山村,住在“何陋轩”,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教大家学习。在这个时期,他还对《大学》有了新的领悟,并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在王阳明的努力下,曾经的荒蛮之地竟然出现了一股非常重要的学术力量,他以实际行动验证了孔子说的“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老子也说过,“为腹不为目”。“陋”是形容眼睛看到的,不漂亮、不整洁;但是“为腹不为目”,是说能吃饱就行了,不用讲究那么多外在花哨的形式。

  孔子说:我去那里,只要能学习、能工作就行了,至于外在的环境是否美好,并不重要。

  我特别喜欢《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他是一个屡遭迫害,但是又特别具有革命性的乐观主义精神的人。他在参观长安玄都观时,写了一首《游玄都观》,借诗讽刺当朝权贵。结果这首诗得罪了当时的权相武元衡,刘禹锡被贬在偏远的南方十四年。

  十四年后,刘禹锡回到长安。此时武元衡已经死了十几年了,刘禹锡又来到玄都观,又赋诗一首,这首诗叫《再游玄都观》。

  这首诗写得特别棒——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曾经的玄都观是个看桃花的地方,现在,桃花已经没有了,物是人非。十四年过去,百亩庭院中,大部分的地方都长满了青苔,不见人迹,破败得不像样子。原来灼灼的桃花荡然无存,被菜花替代了。不见过去的风雅,种桃道士也不知道去哪里了。

  最后这句“前度刘郎今又来”,写得特别畅快。刘禹锡说,曾在这里犯事的刘郎,如今又回来了!给人一种志得意满的感觉。

  你可能很疑惑,他上次就是因为在这里写诗而被贬,好不容易回到都城,怎么还敢写?

  我想,这就是刘禹锡坚韧的性格所致吧。命运越坎坷,他越活得带劲,比那些一遭到贬谪就吓得要死的诗人气度大多了。

  那篇《陋室铭》,正是刘禹锡被贬后,遭到地方官员刁难而作。

  将《陋室铭》立在门前,尽显才气。刁难他的人一看,这人住这么破的房子,居然还写得出这么好的文章,自然是既生气又拿他没有办法。

  如果我们也不得不居于陋室,住房条件不够好,不妨也这样安慰自己: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把自己活成一束光,就不惧怕黑暗了。

  《雅》《颂》各得其所:孔子编订《诗经》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这是孔子晚年整理《诗经》的写照。

  《泰伯》讲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成于乐,就是说一个人在晚年的时候,能够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最大乐趣以及心灵慰藉的东西。而最能够让人的修养提升的,是音乐。

  在《孔子传》里,孔子“自卫反鲁”大概是在公元前四八四年。这时候,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了。

  季康子把他从卫国接回鲁国以后,他说“然后乐正”。回来之后,他开始整理《诗经》,使“《雅》《颂》各得其所”。

  孔子把《风》《雅》《颂》最重要的两部分,合理地归置,妥当地安排好了。

  音乐的教育是人生的收尾。也就是说,人生的最后应该归于艺术。很多哲学家、科学家,到最后都沉浸于艺术中,诗意地栖居,与艺术融为一体。

  不为酒困:了解饮酒的场合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在“不为酒困”之前,讲的都是特别重要的事。

  “出则事公卿”,在外要进行社交,要跟领导、官员们交往。

  “入则事父兄”,回到家要好好侍奉自己的父亲、兄长。如果村里有了丧事,“不敢不勉”,一定要尽心尽力地去帮忙操办,这似乎是成为君子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但是加上“不为酒困”,整段话的意思就变了。以上三个场合,都是需要喝酒的场合,我们从中也能看到中国的酒文化为什么会那么兴盛。

  整句话的大意是,孔子说哪三种情况下不得不喝酒:在外社交时,面对领导、官员不能不喝酒,皇帝说赐酒,也不能拒绝;回到家了,老爸今天高兴,说喝两杯,也没有谁会推辞;在丧礼上,主人家敬酒,代表着感激之情,这时不能不喝。

  孔子认为,这是他生活当中不得不喝酒的三种场合。但即便不得不喝,也要做到“不为酒困”,不要形成酒精依赖症,不要变成酒混子。

  尼古拉斯·凯奇演过一部电影,叫《离开拉斯维加斯》。他在剧中饰演的角色就有很可怕的酒精成瘾症,终日借酒消愁,甚至计划用酒精自杀,喝酒至死。世界各地有很多人饮酒成瘾,如果父母酗酒,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孩子会生活在恐惧之中;就算家长酗酒后并不施暴,孩子也会感觉很恐惧,因为酗酒会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孔子说“不为酒困”,就是少量饮酒,不要过度,不要酒精成瘾。孔子说:做到这点,对我有什么难的呢?

  孔子喜欢喝酒,而且酒量不错,从来不醉。他的酒量是通过前面那三个正式的场合,一步一步地锻炼出来的。孔子喝酒并不是因为玩乐,是因为在特定的情况下必须饮酒以示尊敬。

  讲到此,我还是要提醒各位读者,饮酒一定要有节制。现在的酒精度数比孔子那时候高多了,过度饮酒对身体的伤害很大,人的肝、心脏、大脑、胃都会受到酒精的侵蚀。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是残忍的,也是公平的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有的版本会在“川上”后加逗号,我觉得加不加都无妨。

  孔子有一天站在河边,看着东逝的流水。

  鲁国的河流,当时叫洙泗源流,有洙水、泗水、汶水等。孔子在大河边,突然发出了一句如同诗歌一般的感慨。

  在《中国八大诗人》一书里,讲到什么是好诗,什么是坏诗,什么是真诗,什么是假诗。好诗的特点是能够发自内心地抒发感情,并且能够讲出全人类共通的感受。

  孔子这辈子,除了整理《诗经》,自己并没有留下什么诗作,但是这句话,我认为代表着孔子作诗的水平,因为它表达出了万古之幽情。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当我们静下来,站在河边,什么也不做,只是关注着河水的流逝时,我们才能够真正地感受到时间。而当我们平常读书、工作、吃饭、玩乐……时间只是一个工具,你在使用它,但是你根本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只有在你什么都不做的时候,才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孔子站在岸边,看着滔滔的江水,突然说出了这么一句富有诗意的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间最残忍、最公平,也最无情,不会因为你是一个好人就流逝得慢一点。电影里可以有慢镜头,而生活当中,不管发生什么事,时间都是匀速地走过去。

  “劝君惜取少年时”只是最浅层次的感受。如果再深入一些,会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感觉,甚至会怀疑人生的意义——人究竟应该怎样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我们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孔子说,流逝的时间就像眼前的河水一般,奔流不绝,昼夜不歇。

  为什么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是一首非常好的诗?因为他跟孔子一样,也是发出了千古之幽情。他以简洁、精准的诗句,道出了我们每个人心中所想但是无法表达的话: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孔子少有像此节这样诗意的语言流淌出来,希望大家珍惜。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从好色,看“自私的基因”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这句话被很多人引用。孔子说这话的时候很生气,他说: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爱好德行如同爱好美色一般。

  孔子到了卫国,卫灵公非常欣赏孔子,也喜欢跟孔子聊天。卫灵公邀请孔子一道出行,孔子作为国宾,按照礼法,应当和国君乘坐同一辆车。

  结果临上车时,卫灵公说:夫子,你坐后面的车吧,我要跟南子坐在一起。

  卫灵公极其宠爱夫人南子,甚至不惜违反基本的礼节。孔子见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其实这特别容易理解。好色是人类本能的需求,人们更容易投入,不需要费力气。好德则是要求人们压抑本能,约束自己的欲望,修炼品行。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把自己本能的一面控制住,才能成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成为一个道德体系完整的人,这件事是很难的。生活中,很多人还是任由原始本性占上风,“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是常见的。

  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好色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其实,这是由人类的基因决定的。

  理查德·道金斯写过一本很有名的书,叫作《自私的基因》。《自私的基因》告诉我们,我们的很多行为并不是为了让我们自己活下去,而是为了让我们的基因活下去,所有人都只是基因的载体。

  男性和女性丧失生殖能力之后就会快速衰老。中国古人叫“女七七,男八八”,女性四十九岁,男性六十四岁,就开始快速衰老。而在此之前,人的雌激素、雄激素都还比较旺盛,能够让人保持活力。

  道金斯教授认为这都是基因在作怪。基因根本不关心你的死活,它只关心自己是否能延续下去。我们都不喜欢长胖,因为肥胖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但是基因会引诱我们吃甜食,而吃甜食是会上瘾的。为什么呢?因为人体储存足够多的脂肪更有利于生殖繁衍,尽管这的确不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这就是《自私的基因》所揭示的关于好色的原理。

  另外一本书叫《机器人叛乱》。人类归根结底,其实是保护基因的机器人。机器人叛乱则是提倡我们不要再为基因而活了,要为自己活。比如,不再追求一定要结婚,一定要繁衍后代,而是追求自己能够活得健康、快乐、积极。孔子希望大家好德,就是某种程度上的“机器人叛乱”。

  普通人很难自发地出现机器人叛乱的行为。比如放纵自己好色,就是在充当保护基因的机器人,只是依照原始的本能,接受基因的指令,而没有自己独立而理性的思考,没有意识到自己要为成为一个更好的生命状态而负责。

  用关于基因的研究来解释好德和好色的关系,很有意思。

  《论语》的魅力之一,在于常读常新。每一个时代的人去理解它,都会有新的注解,会加入不同的科学研究的成果,对它进行补充释义。

  进,吾往也:你是自己人生唯一的决策者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中国古代,常常需要在城边堆出一座山来进行防守。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意思是,假如我们离堆出一座山还差一筐土,结果停下来了,这座山也堆不成。离堆成一座山还差一小步,就停止努力,这是一个人自动地放弃了自己身上的责任。

  “譬如平地”的“平地”,有人将“平”理解为一个动词,意思是地上有个坑,要把这个坑填平。这个意思并不对。“譬如平地”的意思就是平坦的地面。“虽覆一篑”,是说在平地上倒了一筐土。

  如果我们人生的方向是堆出一座山,而此时只有一块平地,那就倒第一筐土上去。这第一筐土,就是我们向着目标踏出了第一步。只要我们继续往上堆,最终也会堆成山。至于结果如何,都在我们自己掌握。

  所谓“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这座山是否能成功堆起来,决定权在自己手里。你可以选择在快达到目标时放弃,也可以选择从零开始努力,一天进步一点。

  胡适先生说,做学问这事不必觉得那么难,“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能够往前走一点点,就能够收获一点点的乐趣。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而非环境所迫。

  很多人习惯将自己的不努力归咎于环境。譬如,“我不是不愿意学,我是没时间,我是被逼无奈”“我不是不爱学习,我是没这个条件,我得赶紧赚钱”,或者“我也想学习,但我没那个天赋,我记不住”。我们总会有很多理由不去做,可以给自己找一万个放弃的理由,并且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外界,仿佛是外界在阻挠我们。但是孔子说,无论你是放弃,还是开始走出第一步,都是你自己的选择,你不能推给任何人。

  为什么很多人意识不到自己才是唯一的决策者?因为我们潜意识不愿意承担责任带来的压力,我们习惯将压力转嫁到别人身上;如果不幸失败了,我们也习惯将责任推卸出去。

  比如,你爸爸逼你学了一个专业,你虽然不喜欢,但也不得不听从爸爸的安排。潜意识当中,你可能会陷入“被动攻击”的状态,故意让自己失败,用失败和痛苦来证明爸爸是错的,用这种方式去反抗他。最后,你对他说:“你看怎么样,我活得这么不幸。要不是当年你让我学这个专业,我就不会这样。”类似的说法还有:“要不是当年你逼我嫁给他,我就不会……”“要不是你非得逼着我回老家,我就不会……”

  人们总是把生活的失败、痛苦、不如意,归结为别人逼的。其实,我们人生中的所有选择,都跟别人无关,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放弃了选择的权利。即便你听从了爸爸的安排,去读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这个选择的主体依然是你——你选择了让家庭和睦,选择了为家庭做出牺牲。

  永远都不要放弃自己的选择权。《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整本书都在引导我们明白这个道理。

  无论一个人的人生有多么不如意、多么痛苦,别人给自己造成了怎样的伤害,一定要提醒自己,这一切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你才是自己人生的唯一责任人,只有认可这一点,接纳这一点,才有能力在人生下一次的十字路口,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

  语之而不惰:不懈怠,是对学问的尊重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孔子喜欢颜回,信任颜回。孔子说:“只要跟他一说,他就努力去做,毫不懈怠,颜回就是这样的人。”

  “语之而不惰者”,有两种不同的含义。

  第一种是,听老师讲了之后,没有动力去做。有的人听完,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不愿去实践,这是一种懒惰。

  第二种是,人们之所以怠惰,有时候不是因为不愿意做,而是因为老师说了太多遍。孔子此时已经年迈,有那么多的学生围着他,孔子每天反复提及的就是仁、义、礼、智、信,有的学生觉得“耳朵都磨出茧子来了”,不愿意再听老师的叮嘱。这也是一种懒惰的表现。

  孔子说:能够一直耐下性子来听我讲话的,可能就是颜回了吧。这是第一种理解。另外一种是,听到我讲的道理,能够努力去实践的,恐怕就是颜回了吧。无论是哪一种理解,都是求学的美德。

  大家千万不要觉得,有的道理听太多了就不想听了。有些人生真理,当你反复地听时,意义是不一样的。就像我捧着《论语》一读再读,读了几十遍,每一次都有新的理解和感受。这就是我强调的,《论语》常读常新。

  很多道理,老人家会反复地讲,我们可能会觉得唠叨,但我们到底有没有领会过话里真实的含义呢?正因为我们没有接收到那些真实的含义,老人家才会不厌其烦地提醒。

  吾见其进也:纯粹求知的乐趣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孔子又一次评论了颜回,说:“颜回多么可惜呀!我每天只看到他不断地进步,从来没有见他停止过。”

  这句话有可能发生在颜回去世以后。颜回去世令孔子备受打击。孔子年事已高,时不时就想念颜回。

  我们先探讨一下,人为什么在求学的过程中会停止?很可能是因为怀疑求学的意义。当一个人学着学着,到了瓶颈期,看不到明显的进步,看不到出路,无法击穿阈值时,便会产生怀疑和绝望,因此退缩。

  求学的路途中布满了磨难和艰辛,它们所带来的这些阻力,随时都足以让一个人放弃。很多人说:“我得养家糊口,现实生活不允许我一直学习,我得去挣钱。”在求学的道路上,放弃的、退出的、退转的、叛变的,大有人在。但是颜回不一样,对于孔子所教的东西,他从来都不会敷衍了事,不会怠惰。颜回是一个有坚定信念的年轻人,这是多么难得!

  为什么颜回能够坚持?因为颜回在学习中追求的是本质,而不是功用。追求功用,就是想在孔子这里学会某个技能、某种本事,能够治国安邦,能当官,或者做个家臣,再不济,也能找一份谋生的工作。

  而颜回学的是本质,是怎样做一个好人、一个君子、一个仁者;是不断地修炼自己,让自己变得更美好。带着这样的信念,颜回自然看不到学习中的那些低谷,也无法感受到难熬的瓶颈期。他只能体会到每天学习所带来的乐趣和进步。

  这就是纯粹求知的乐趣。

  当一个人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找到纯粹求知的乐趣,那么停止和退缩的可能性就会小很多。如果我们每学习一个知识,就立刻设想它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能让我们有什么巨大的改变,那往往就会慢慢地失去学习的活力。

  如果我们太想获得那些立竿见影的东西,会导致我们所学的只是浅层的技巧,错过很多宝贵的真知。

  秀而不实者有矣夫:立志容易,坚持不易,抵达目标更不易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秀”是指开花。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种一棵花,出了苗但是不开花的有。

  “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开了花不结果实的也有。

  有一个成语叫华而不实,华而不实的“华”其实就通“花”,与秀而不实是同样的意思。

  此节可以和孔子上文夸奖颜回的话连在一起理解。孔子说,颜回真可惜啊,他整天都在那么努力地学习。颜回是典型的已经开了花的、有美好未来的一位学者,但是他“秀而不实”,最后没有结出学问的果实,便过早地去世了。这是孔子的感叹,对于颜回,他太惋惜了。

  如果不单指颜回,那么这句话不仅仅是表达感慨,还是陈述道理。孔子的意思就是,立志学习和真的能够坚持学下去,是有很大差距的。

  想成为好苗子的人很多,大家都愿意积极地报名,最初也都带着热情去学习。但到最后,能够开出花来的有多少呢?开出花来,意味着你学到了一定的程度,坚持了下来。这个过程本身就在进行无形的筛选。

  坚持一段时间,想结成硕果,难度更高,因为这不仅需要我们有坚定的志向、不懈的坚持,还要有一定的机缘。

  机缘是很重要的。人生中,很多事情的成功其实都有一些机会的成分,我们要承认这一点。如果不愿意接受机缘的存在,内心就会陷入求而不得的纠结和痛苦。

  后生可畏:孔子对年轻人的期许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后生可畏”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感慨,比如见到一个很优秀的90后,人们会说后生可畏,形容这个年轻人真是厉害。

  畏的是什么呢?畏的是后浪把前浪拍在沙滩上。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孔子说,你怎么知道后面的年轻人不如我们现在的人呢?孔子以一种开放的、充满期许的态度来对待年轻人。这从好古的孔子口中说出来,相当不容易。

  孔子说“信而好古”“吾从周”,这说明他很推崇传统的文化和礼仪,他也认为自己继承了周朝的文化。但同时,孔子非常理智地告诉大家,“焉知来者之不如今”,年轻人一批一批地成长起来,未必就不如我。

  “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一个人如果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出名,这样的人也就不足以畏了。这句话会给当下的中年人带来极大的焦虑,有人一读到这里,就想:“完了,我都四十二岁了,还没什么名气,我的人生怎么办?”

  我们要根据时代背景去理解孔子的话。孔子那个时代的四五十岁和现在的四五十岁所处的人生阶段完全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十五岁。

  在孔子的时代,四五十岁可能已经日薄西山了,但我们现在的四五十岁正当壮年,大有可为。比如屠呦呦女士,她之前也是“无闻焉”,大家都不知道她,但她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她现在还在进行积极的研究,得出一个又一个科学成果。

  不要把孔子这句“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太当真,不要到了中年就开始焦虑。慢慢来,最好的时光就是当下,一天进步一点点,什么时候开花、结果都未可知。

  其实我一直觉得这句话的解释不够完美,因为这不像我所理解的孔子。孔子怎么会说这么教条的一句话呢?但是我暂时也没有更好的解释。

  我能够想到的情况就是,当时的四五十岁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七八十岁,所以孔子说,如果到这个岁数还不做出成就来,就麻烦了。

  巽与之言:提高领导力,先学会正面反馈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吾末如之何也已矣”的意思是,我都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了。

  哪种人让孔子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呢?

  我在《可复制的领导力》里讲过管理学中最常用到的两个工具:正面反馈和负面反馈。

  “法语之言”就是负面反馈,义正词严的批评,也就是我们说的忠言逆耳。“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意思是当别人对你进行负面反馈的时候,你能够不听从吗?

  “改之为贵”的意思是,最重要的是听了要能改。

  负面反馈往往是这样的情形:

  “你这根本不对。”

  “对对对,是是是,是我不对,我觉得您说得特别对。”

  表面上听起来是完全顺从,也不吵架,也不违逆,因为提意见的人往往是领导。但是领导一转头,下属该怎么做还怎么做,阳奉阴违。

  “巽与之言”,就是恭逊、谨教之言,也就是正面反馈。如果有人对我们说一些赞扬的、恭敬的、鼓励性的话,我们听完以后,难道会不高兴吗?当然很开心。

  正面反馈有一个标准的表达模式,称为二级反馈,即“表扬+说明原因”。二级反馈的目的是塑造员工的行为,让员工按照领导期待的方向前行。

  “绎之为贵”,“绎”是分析、琢磨的意思。收到了领导的正面反馈,员工不能只顾着开心,还要仔细琢磨一下,领导今天表扬我意味着什么?我能够从中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我下次应该怎么做?

  对正面反馈进行分析,这样的表扬才有意义。“绎之为贵”,就是分析别人表扬背后的真实含义,并让自己有更好的改变,这才是最重要的。

  孔子“末如之何也已矣”的两种人,是“说而不绎,从而不改”:一种是听别人表扬自己,只知道高兴,从来都不会总结、不会分析的人;另一种是表面答应却死不悔改的人。

  对应《可复制的领导力》,“说而不绎”是二级反馈无效,“从而不改”是负面反馈无效。

  孔子感慨,教一个人,表扬他也无效,批评他也无效,这种情况下简直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

  为什么孔子的学问这么精深呢?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他就一直在琢磨如何带团队,如何管理人、教育人,他那时总结出的很多科学的方法,和我们今天的研究几乎是一致的。

  毋友不如己者:建立高质量的人际关系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句话在《学而》里“君子不重则不威”中有,读者可以翻看《学而》中第八节的详细解释。

  匹夫不可夺志也:精神与意志,是最坚不可摧的力量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李零教授在《丧家狗》中说,这是他在《论语》中最喜欢的一句话。

  “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叶挺将军在皖南事变以后被抓入大狱,就是用这句话进行自勉。因为皖南事变已经发生,三军已经被夺帅了,但是“匹夫不可夺志”。

  作为将军,已经兵败了,事实既成;但作为一个普通人,要坚持信念,不可屈服。

  作为人,我们是要有精神和信念的,这种精神没有任何东西能替代和战胜。三军是由很多人组成的、力量无比强大的组织,但是它依然不能够替代一个人的精神力量。

  “三军可以夺帅”,是谋略、操作、实力上高下的较量,靠兵法和装备就能够做到。匹夫之志虽然看似不起眼,却是再大的外在力量都无法夺去的。

  中国古代,有一个特别感人的史官的故事。齐国的大臣崔杼弑君时,太史在旁边记,“崔杼弑其君”。崔杼对太史说:你给我改成“齐王暴毙”。

  史官说:改不了,你就是弑其君。

  改不了,史官就要被杀头。被杀之后,史官的二弟继任。崔杼说:你给我记“齐王暴毙”。史官还是写“崔杼弑其君”。又被杀头。

  三弟继任,还是“崔杼弑其君”,又被杀头。四弟上来,依然写“崔杼弑其君”。

  崔杼一看,说:这些人这么倔强,算了,就这样吧。

  三个哥哥都被杀了,四弟拿着史书往外走。见门外有一个史官拿着笔和册子正往里面跑,四弟问:你来干吗?

  门外的史官说:我听说崔杼杀人,我来接你的班。如果你也被杀了,我进去还是要写“崔杼弑其君”。

  这就叫作“匹夫不可夺其志”。

  中国古代有很多壮烈的故事,这是我们文化中最动人的底色。中国人力量的源泉是从哪儿来的?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来自这些有节操的、了不起的人所产生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精神。

  有一部我们比较熟悉的科幻小说叫《2001:太空漫游》,已经拍成了电影。在飞船上,有机器人和宇航员。机器人不是一个人,机器人做决策都是依靠算法,经过计算,觉得叛变最有利,它就会毫不犹豫地叛变。但宇航员是一个人,作为人,他有自己的精神和意志,他与机器人不断地做斗争,最后挽回了飞船。

  人的精神是很重要的,精神与意志是我们和其他物种最根本的区别。

  以上讲到“夺志”的,看起来都是非常残酷的外在条件,比如杀人这种绝对暴力的手段。但在生活中,软刀子才更可怕。有时候,我们被夺志,根本不是缘于外在环境的迫害,不可能有人把刀架在你的脖子上,逼你放弃学习,放弃理想。夺人志向的,往往不是痛苦,反而是眼前的“幸福”——因为拥有了金钱,拥有了舒适的生活,就遗忘了曾经的目标和信念。

  比如一个人本来很努力地求学,但突然有了一个不错的岗位,能够马上赚到钱,他就会摇摆不定,这就马上被“夺志”了。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我非常佩服的教育家,从他教自己孩子的过程,就能看出其大教育家的风采。梁思成、梁思永在美国读书,他们给父亲梁启超写信,意思是这儿的环境实在是太好了,生活又舒适,又有趣,所以我们都长胖了,觉得干什么都提不起劲来,斗志都消磨了。这样的信实际上是在做自我反省。

  梁启超回信提醒孩子,被安逸的生活消磨意志,是没出息的。外在的环境美好,不是精神变得萎靡的理由,如果你经不起诱惑,说明你没有力量,这其实也是一种匹夫被夺志的表现。

  真正的匹夫之志,不会因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匹夫之志是一种坚韧的精神力量。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的钝感力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子路跟孔子的互动,基本上是这样的模式:孔子其实挺喜欢子路,但只要一表扬子路,子路就翘尾巴。子路一翘尾巴,孔子就敲打他一下。

  “衣”是动词,穿衣的意思。“衣敝缊袍”是说穿着破烂的衣服;“衣狐貉”,是穿着皮毛大衣。

  有一天,孔子感慨地说:子路不错,穿着破旧的、打着补丁的衣服,与那些穿着狐皮袍子、貉皮袍子的人站在一块儿,还能做到不以之为耻。

  试想我们自己,在一个正式的场合,别人都衣着亮丽,女士穿着礼服,男士穿着正装,打着领带,而你随意地穿着一件连帽衫,这时你是什么感觉?也许你并不是不礼貌,而是事先不知道情况,此时,你还能淡定地跟别人沟通吗?

  我有过一次类似的经历,感觉压力很大。我穿着便装,跟一群穿西装的人在一起,当时就觉得自己格格不入。

  当周围全是贵族,全都身着貂皮大衣,一个个气宇轩昂时,有的人衣着朴素,虽然表面上可能假装不在乎,但内心还是觉得别扭。子路不一样,他能真正做到“不耻”。对于衣着上的差异,他不以为意,不觉得这件事情有什么大不了的。

  子路没那么敏感,他是一个典型的钝感力很强的人,他有时候都敢得罪孔子。不就是穿得破一点嘛,他并不在乎。

  孔子引用了一句诗来夸奖子路——“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这出自《诗经》里的《雄雉》,“忮”是嫉妒之意,“臧”是美好、善良之意。这句诗是说,一个人不嫉妒、不贪求,如此善良。当一个人处在这么好的一种状态时,还有什么事做不好?

  子路听到孔子的表扬,特别开心。你看,子路多淳朴,他多么喜欢孔子,孔子简简单单地夸奖了他一句,他就“终身诵之”,一天到晚不管走到哪儿,嘴边都念着“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恨不能告诉别人:你们了解我吗?夫子说了,我这个人的原则是“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孔子听了以后又笑了,说:你做到“不忮不求”也很正常,这离善良和完美还有差距呢,有什么好天天挂在嘴边的?

  孔子的意思是,仅有这么一点点美德是不够的。也可以解释为,孔子说:我一表扬你就满足,这是不行的。仅有这么一个“不忮不求”的优点,还达不到美好、善良的标准。你需要学习和提升的东西还多着呢。

  我们也不要笑话子路没见过世面,为这么一个小优点就高兴成这样。我们要知道,子路能够被孔子这样表扬一次,是很不容易的。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日久见人心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陈毅元帅写过一首诗,是描述松柏的: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孔子的这一句感叹,也用了诗一样的语言。“岁寒”,就是到了二十四节气里的小大寒,是天气最冷的时候。此时,我们才能够知道松柏比别的树凋零得晚得多。

  此处也有争议。有人说,松柏根本就不凋,所以应该叫作“松柏之不凋也”。也有人解释说,松柏不是不凋,而是长出新叶替换旧叶。比如松树,地上凋落了很多旧叶,但枝干上依然满覆着松针,只是看起来像不凋一样。

  大家还是习惯念成“知松柏之后凋”。

  这句话如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真金不怕火炼”这些俗语。不到关键的时刻,我们很难知道谁才是经得住考验的。

  这句话很有画面感。可以想象一幅古画:孔子身着长袍,站在一棵松树底下,身旁跟着几个学生。周围是光秃秃的一片,而这棵松树依旧郁郁葱葱,孔子缓缓说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这句话的背后也许有这样的含义:大家跟我周游列国,辗转颠沛至此。漫长的时间过去,到最后,能够剩下的就是你们几个人了。这代表着孔子对学生的肯定,也可能代表着孔子对自己信念的坚持。

  总之,这句话成为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化。时间长久,经历考验,我们才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本心。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儒家的“三达德”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佛家有三宝:佛、法、僧。

  道家也有三宝。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谦。所以,道家三宝叫慈、俭、谦。

  儒家也有三宝:智、仁、勇。这是儒家的“三达德”,也是儒家的理想人格。

  孔子说“智者不惑”。“不惑”是不疑惑的意思吗?肯定不是。如果是不疑惑的话,孔子在晚年就不会依然有那么多问题了。这里的“惑”,是不惑于外物之意。很多人在社会中受骗,往往是起于贪心,假如没有那么一丝贪心,骗子就没有可乘之机。无论是电信诈骗,还是曾经的“路上掉个包”之类的诈骗,都利用了人心中的“贪”。

  我的一位老师韩鹏杰教授写过一本书,叫《中国古代的江湖骗子与骗术》。他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把中国自古以来的各种骗术结集出版成了书,大家觉得很有意思。我们通过分析也能了解到,现代的各种诈骗方法,虽然工具先进了,但基本的逻辑与古代的骗术是一模一样的——所有骗术的核心,都在于要调动他人的贪念。

  贪念一起,离上钩就不远了。

  “知者不惑”,是说智慧之人是不惑于外物的。当一个人不惑于外物,对外在的诱惑无感时,那么“占个便宜”“得到名声”,所有这些浮于外表的、虚荣的东西,对于他来讲都不重要。这就是明智,这就是智慧。

  “仁者不忧”,就是一个心中有别人、真正有仁心的人,忧愁会少很多。假如一个人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的得失、胜负,纠结于自己有没有被公平对待,就会终日患得患失,活得焦虑而拧巴。但是假如你心中有着浩大的世界,不在乎个人得失,觉得“自己失去了,世界得到了;自己吃亏了,世界获益了”,你就会活得豁达而畅快。

  楚王丢了一张弓,手下的人要去找,楚王说不用找,“楚人失之,楚人得之”,意思是,我虽然丢了一张弓,但还是被我们楚国人捡了。能达到楚王的这个境界,人就不会有那么多忧愁。

  如果我们再把视野放大一点,连“楚”字都去掉,变成“人失之,人得之”,那就更没有什么好纠结的了。

  有一个故事:一个老人挤上火车,发现新买的皮鞋只剩一只了,他二话不说就把剩下的那只鞋也丢出窗外。旁边的人不解地问:你怎么把鞋给扔了?老人说:我现在扔,别人还能捡到一双,我要不扔,别人捡一只也没用。

  当一个人心中有别人时,就不会对自己遭受的一点损失耿耿于怀。

  这是很难做到的。我有一次跟朋友在河里玩,朋友脚底一滑,鞋顺着河水漂走了,我当时想起“老人扔鞋”的故事,就对朋友说:“快扔鞋,快把你那只鞋扔过去,顺着河一块儿漂走。”他说:“我偏不,我至少还有一只。”他踩着仅剩的一只鞋回到岸上,左想右想,发现这只鞋还是没什么用。

  但是真要让他在当时丢掉一双鞋,太不容易了。

  忧愁的根源,是自我的放大,自我越大,忧愁就越多。如果心中有别人,放松自我,忧愁自然就减少了。

  “勇者不惧”,如果理解成“勇者对于什么都不害怕”,那就错了。“不惧”并不是什么都不怕,而是要有勇气。何谓勇气?勇气就是明明怕得要死,该做的事还是要做。这就叫作“不惧”。

  我认为以上是孔子自道,是孔子在表达自己。他当然不会说“我这个人是智仁勇兼具的”,但是从孔子自身所体现出来的种种行为中,我们能够看出来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还是勇者。孔子常常表现出英勇的气概,他会打仗,也能跟着国君去外交,为鲁国争取更大的利益;他会为奴隶仗义执言,会帮助弟子们度过艰难。他绝对是勇气十足又明智仁爱的。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立志追求这样的品质。

  “可与共学”“可与适道”“可与立”“可与权”:求学的四步进阶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基本上是分了这四个台阶的。

  首先,“可与共学”,这是入门。一个人报了名,开始进门学习了,这叫作“共学”。

  其次,“未可与适道”,虽然大家在一块儿学习,但未必都是来求道的。很多人是为了交朋友而进入学堂,还有的人是为了以后能够混口饭吃而来学本领。立志求道的人是少数。

  再次,“可与适道,未可与立”。一些人的确是奔着求道而来的,但是“未可与立”,他未必能够守住道。

  从想学到追求学道,再到学成守道,是不是就够了呢?

  当然不够。

  所以最后,“可与立,未可与权”,如果能够坚守求道,还要懂得权变。权变才是我们求学的最后一步。

  通权达变是儒家所追求的境界。王阳明就可以被评价为通权达变。王阳明在跟宁王打仗的时候,伪造公文文书,上面全是假话,宁王被骗得一愣一愣的。王阳明如果是一个腐儒,就会坚持君子不能说谎的原则。但王阳明知道现在是在打仗,我们是正义的一方,何必跟造反的宁王讲什么温良恭俭让呢?兵不厌诈,这就是通权达变。

  孔子对于自己的人生概括,是七十岁以后“从心所欲,不逾矩”。通权达变一定是有一个限度的,我们要追求的是,通权达变而不逾矩。如果别人给贿赂也收,随意地弄虚作假,那不是通达权变,而是失去底线。

  通权达变的关键,是掌握尺度,所以这是很高的境界,是有修为的人才能够做到的。

  在这句话中,孔子讲了求学的四步进阶:第一阶是“可与共学”;第二阶是“可与适道”,也就是追求道;第三阶是“可与立”,即守道;第四阶是“可与权”,即权变。

  教条相对容易,而自在很难。

  如果有心的话,你可以对比一下朱熹和王阳明作品的风格。朱熹写的东西,基本上是“可与立”,他能够守住道,他也是圣人;但是王阳明写的东西,明显要活泼得多,应用性更强。王阳明能够在事功方面做出很好的成就,是通权达变的结果。

  希望我们能够先立一个志向,从“共学”开始走入“适道”,逐渐地走到“立”,最后才能通权达变。

  夫何远之有:一切放弃前行的理由,都是借口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感受到这节的美好了吗?

  在此节中,孔子引用了《诗经》里的一首诗,这首诗太美了。

  “唐棣”大概是白杨树的变种,“唐棣之华”,指的是唐棣开出来的花。

  “偏其反而”,就是翩翩摇摆的样子。

  起兴是《诗经》中最常见的艺术手法,一般是从植物、动物开始起兴:唐棣的花儿,翩翩摇摆,那么美好,我怎么会不思念呢?

  这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所唱的诗。他说:你那么美好、那么漂亮,一想到你的样子,我就心旌摇荡。我为什么始终没来看你呢?不为别的,主要是你家住得远。

  孔子马上就识破了这个男人。孔子说,“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意思是他根本就不是真的想念,他要是真想那个女孩的话,能有多远?

  孔夫子是周游过列国的人,东周那么多国家,他几乎坐着车走了一圈。那时候,华夏地段也不大,村落很小,男子和女子最多隔着个村,肯定能够去看她。

  把“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用在恋爱中,很有用处,比如你可以对恋人说:如果你真想我,万水千山都不是问题,可以漂洋过海来看我。

  但实际上,当我们将这句话用在求学上时,就能够感受到它的深意。很多人跟着孔子求学,经常抱怨说“太难了”“太远了”“做不到”“天赋不够”,或者“力不足也”。人们惯用此类托词,就像一个男生其实并不是真心喜欢某个女生,只是骗她说“我很喜欢你,只不过咱俩不合适”来搪塞这个女生而已。

  所以孔子说:不要再用这样的话来搪塞了,如果你真心想学习的话,哪有那么远?心诚便不畏路长,孔子说:如果你愿意的话,距离不是问题,努力地走就到了。

  我特别希望恋人之间能用上像“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这种古雅的表达。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自己不会讲话?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如果你不好好地学习《诗经》,你就不会说话。我们看看,孔子多会说话啊,哪怕张口批评之前,都可以先念一段美好的《诗经》做铺垫。

  希望大家喜欢《子罕》最后这一节充满诗意与哲思的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