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浪漫青春 我的苦涩童年

第72章

我的苦涩童年 远山夕阳 4978 2021-08-19 04:10

  “怎么写啊?我没写过。”我假意地问着林志强,为了表示接受了他的好意。

  “很简单,我这里有稿纸,你干脆就在这里写。就写一下你的家庭情况,把困难都写出来,然后再写一句,希望能够得到政府的帮助就行了。”他说着把稿纸推到我面前。

  “我奶奶还让我早点回去睡觉,以后写行不行?”

  “行,什么时候写都行。”

  “那我回去了。”说着便往门外走出。

  “稿纸你带上。”他把稿纸塞到了我手中。

  我不好拒绝,拿上稿纸就回了家。

  屋里的灯已经熄灭,我把稿纸放在书包里,摸索着钻进了蚊帐。奶奶还没睡着,她正扇着扇子。天气本来就闷热,加上罩了一层蚊帐,炕上的人又多,更热得让人睡不着觉。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奶奶小声问我。

  “刚才一直和林志强聊天。”

  “我看你刚才往书包里在装东西?”

  “林志强给我的稿纸。”

  “林主任就是好,还给你稿纸,以后可以用来写作文。”

  “嗯。”我答应了一声,没有告诉奶奶林志强让我写困难申请的事。

  因为以前家里从来没有养过羊,所以我对母羊临产的日子特别期待,希望早日看到洁白如雪的小羊羔。没事的时候,我便经常去观察母羊。离生产的日子越近,它的肚皮也越大,我经常怀疑它细细的四肢如何能承受水桶一样的肚子。可能是它也感到疲倦,所以越来越喜欢趴在地上。但每次它趴下,屁股后面都会多出一块拳头大小的肉。对此,我非常好奇,但也不好问奶奶,因为那是产门的位置。

  “这个羊确实有问题。”直到有一天,奶奶主动说起。

  “什么问题?”我问奶奶。

  “这样有病,掉子宫。”

  “什么是掉子宫?”

  “就是抱着小羊的东西掉在外面了。”

  “那还能顺利生下小羊吗?”

  “不一定,有些掉子宫的羊,大的小的都活不了。有些没事。”

  “那咱家的羊呢?会不会死?”

  “哎,我也说不准。等你爷爷回来再说,能把羊退回去最好了。”

  爷爷回家之后,奶奶把羊掉子宫的事情说了,爷爷也是非常焦心。

  “你看嘛,我就说这羊有问题,你当时不是说了,那人说了,有问题可以退回去的嘛。现在怎么办?”奶奶冷冷地对爷爷说。

  “说是说了,但是不知道他现在承不承认。”

  “你现在也知道他不会承认了啊?”

  “你看你,又着急。”

  “不是我着急,你说你做什么事,能让人放心呢?”

  “我自己买回来的,我自己去退!”爷爷生气地说。

  “那让小亮跟着你一起去吧。”

  下午我就和爷爷牵着羊出发了。卖羊的那人是赵庄的,离我们家有十五里路的样子。

  “十五里路,要走多久啊?”我问爷爷。

  “走得快的话,天不黑就到了。”

  大热天,我和爷爷顶着烈日快步走着。一会儿的功夫,就晒得流油了。

  “爷爷,你说人家能答应退钱吗?”

  “他要是不答应,我们就赖着不走。”爷爷堵着气说。

  因为出门急,也忘记了带水。口里虽渴,但汗水却滴滴答答流个不停。走到后面,我感觉头晕眼花。只能歇一会儿走一会儿。

  “赶路最怕走走停停了,只要歇上一会儿,就不想走了。”爷爷说。

  “哎,实在走不动了。”

  “那就歇一会儿吧。”

  “算了,还是一口气走到吧。爷爷,怎么你看起来也不累啊?”

  “我是走习惯了,年轻的时候,贩麦秸,要走几百里路。”

  “你还做过生意啊?爷爷。”

  “是啊,贩麦秸,卖大葱,什么都干过。”

  “那你最远的地方去过哪里?”

  “天津,来回要走半个多月。”

  “有多少里路呢?”

  “八百多里路吧。”

  “这么远!想想都觉得累。”

  “白天、晚上都走。”

  “就是去贩麦秸吗?”

  “是啊!”

  “那一趟能挣多少钱呢?”

  “挣个七八块钱吧。”

  “半个多月,走八百里路,才挣七八块钱?”

  “是啊,咱没文化,也干不了其他的,能挣一点儿是一点儿。”

  “你真厉害,爷爷。那你卖大葱呢,是在哪里?”

  “卖大葱,就是赶集,这个近。咱村里赶集的时候就在村里卖,村里不赶集的时候就去别的村里,最远的也只有二三十里。”

  “二三十里也够远了,咱们今天走十五里路,也要走半天呢。”

  “是啊,那个时候,去远处赶集,都是半夜就出门了。”

  “想不到你还有这些经历呢,爷爷,我原以为你只会种地。”

  “种地也是改革开放之后,以前吃大锅饭,没有自己的地,全村的人一起种,生产队上安排干什么就干什么。”

  “吃大锅饭,是全村的人在一起吃饭吗?”

  “是啊,到了饭点,都去食堂。”

  “那真好玩。爸爸这种不会种地的,也没人说他了吧。”我听着,觉得非常有趣。心想大家一起劳动,一起吃饭,再也没人会嘲笑爸爸。而且要是在那个时候,我还可以和班里的同学一起吃饭,比如任淑。

  “吃大锅饭不好,粮食不够吃,挨饿。现在虽然穷,但那时与别人家比,与吃大锅饭的那个年代比,咱家也好了不少,至少不用挨饿了。”爷爷说着这些,脸上洋溢着一种幸福感。

  “为什么吃大锅饭要挨饿呢?”

  “遇上了三年自然灾害。另外,反正不是自己的地,活儿干的再多,也不多分粮食,谁愿意下苦力啊,大家都是磨洋工。”

  走着走着,看到前面有处摆摊卖西瓜的。

  “你渴了吧?”爷爷问我。

  “不渴。”虽然已经饥渴难耐,但我仍不愿爷爷花钱买西瓜。

  “我们去买个西瓜吃。”爷爷高兴地说。

  “我真不渴。”

  “你不渴,我还渴了呢。”爷爷说。

  走到摊前,爷爷挑了个半大的西瓜。卖瓜的大爷帮着把西瓜划开。

  看着那鲜红的瓜瓤,我的齿间溢满了口水。

  爷爷拿了一块递给我,我连瓤带子,几口就吃完了。爷爷却吃得仔细,慢慢把瓜子挑出来,才吃上一小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