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ce知道沈深最近很烦,也就不再多说,后续事儿来了再看吧,她安慰:“身体不好的话,可以休息一下,注意劳逸结合。”
“下个月再看吧,这个月的工作已经安排到月底了,主要是招聘,最近进度比较慢。”沈深对Grace表示感谢。
“招聘进度慢,有多方面原因吧?你把自己的部分做好,其它无法掌控的,只能调整心态,若有什么需要我支持的,就让我知道。”有些员工已经很自觉了,做经理的需要帮他们缓解,而不是继续加压。
Grace了解,她不必帮沈深分析原因,她肯定自己思考过了,她相信沈深能将自己的部分做好,但有许多部门经理难免有自己的想法,不是HR能完全影响的,Grace想提醒沈深,不必把压力全放自己身上,一个人默默承受。
“谢谢您Grace。我理解,在目前阶段,各部门看人愈发挑剔,最后几个人头,总想找最好的。”沈深说,“我只是看到有些好候选人因等待答复时间太长而放弃这里的工作机会,觉得可惜。”
“嗯,既然他们不急,那就慢慢找,猎头一家不够用两家、三家。总部这里也一样,部门经理面试两个候选人,恨不得HR能把他们身上的优点捏到一起,咱们又不是女娲,对不?”
沈深笑了:“您真幽默。”
“所以,别只逼着自己,适时放一放,有个单词selfless,中文怎么说来着?”
“把自己摘出来。”
“对,有时候是要抱着看戏的心态的,你该讲的建议讲,做好提醒,最后他们是否能做决定、做正确的决定,就随缘吧。”
一席谈话,沈深放松许多。
她最近是有点心急了。
上周,她跟生产经理Weir一起面试一个班组长,候选人言谈举止都不错,一线人员管理经验丰富,唯一的缺点就是英语不好。当时沈深跟Weir有不同意见:沈深觉得可以用了;Weir觉得先放着,再找找其它候选人。
“除了英语不好,还有其它不足吗?”沈深问。
“没有,就是英语。”
“根据背景资料,他英语的底子四级,只是毕业这五年没再用过,难免生疏,刚候选人自己说了,捡起来还是有信心的。生产一线的那些材料,基本都已经完成了翻译,对他工作没有障碍。”沈深想说服Weir,他们对班组长的要求,恨不得达到市场上中小公司主管甚至经理的条件,可人家在公司已经做到主管、经理了,为什么要降级过来呢?而且有些小公司的文化理念跟YFA差异太大,新人适应很困难,之前尝试过两个,结果一个只呆了三个月,一个呆了八个月,最后还是离职。所以,沈深建议的定位是找同等规范公司低半级的人,取最优秀的那些。
“目前我的班组长,没有一个英语好的,不利于组织长远发展,我需要一个拔尖儿的。”Weir说。
“那也可以,我们可以选择放高薪水,找匹配度高的候选人,或者在经验方面放低些要求,找有潜力的候选人。”
“再看看吧,说不定能遇上更好的。”Weir不听。
“您已经面试了六个了,NZ的地理位置限制,事实已经告诉我们,需要调整招聘要求。”沈深坚持。
Weir就不高兴了,不想再谈。后来他就告诉了Tony,沈深一定要他用一个不合适的候选人,Tony转脸就跟Grace投诉了。
所以Grace才找机会开导沈深,她没有责备,也没有提Tony的投诉,只是站在沈深角度,开导她,帮助她释放压力。
沈深不笨,她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讲述了一遍,把6个候选人的情况做了汇总分析。她感谢Grace的信任,要不是有这样的老板,她的日子会更难过。
要聪明的工作。如何帮助经理们了解市场,能提出合适的招聘需求?沈深找来猎头,准备就最近几个难啃的职位,做一些市场数据分析。为了信服经理们,还请薪酬福利团队帮忙,就同类岗位市场值做了类比汇总。
没有选择会议形式,而是一对一沟通,对经理们关心的问题或者疑问,当场尽心解答,不知道的也事后及时了解,分享给他们。有些经理很快理解,调整了招聘策略,比如仓库经理Martin;当然也有不以为意,继续坚持己见的,比如生产经理Weir。
沈深可以不管Weir,但有个没被说服的人,让她很头痛,就是Tony。
关于质量经理的岗位,Tony总挑不中合意的。第一个候选人,觉得对方项目经验不足;第二个,觉得对方缺乏稳定运营的经验;第三个候选人,觉得对方领导力不行;第四个候选人,觉得对方缺乏变化下的敏捷能力。
猎头不乐意了,他把YFA市场竞争对手家里的质量经理人选都刨了一遍,给出来已经是最好的了。然后就不大推荐了。
沈深只得去做猎头工作:“你这么有经验,经过四轮面试,Tony心中的理想人员什么样,肯定有数了吧?咱们一起分析一下,然后再找找看。”
“能找到人我都
找了,其他候选人,主要是地点或者薪水原因,不愿意考虑。”猎头无奈,他也想做生意啊。
“我记得还有个公司,没见到那边人员的简历耶。”沈深说。
“你们钱不够啊。”猎头回答。
沈深想了想:“你手上有合适候选人的话,薪水上浮一些看看。”
“上浮多少?”
“20%左右。”这个级别,够多了,成本还是得考虑的。
“行,那我去联系,不过说实话,我不觉得Tony会要,最后嫌贵,我又是白折腾。”
“如果最后嫌贵,我再跟他理一下前面四个候选人,有了比较,他会更直观。”
“希望如此,说实话,我第一次遇到Tony这个级别的人,面试这么难相中的。”
“他只是最近心情不好,压力大了些。”
“压力大就应该赶紧把人补齐啊。”
沈深也这么想,不过她不敢对Tony说。
第五个候选人,Tony终于满意了,根据对方薪资数据及期望,沈深开始硬着头皮跟Tony谈钱。
“怎么这么贵?”果然。
沈深稳了稳心神:“从市场状况来说,咱们这样的公司,这样的职位要求,这是匹配度很高的候选人。他目前公司整体状况还是不错的,但他不是本地人,想着我们这边地点倒是离家更近些,公司知名度、规模差不多,才愿意考虑这里的机会,其实也是挺巧的。我看对方也有诚意,基本工资增长期望没有放到很高,但他在目前公司是有住房和交通补贴的,所以整体数字还是比较大。我记得Shiling说过,他希望有个资深的质量经理,预算上可以调节,之前供应链经理一职其实算内部消化,所以人力资源总成本上没有问题。”
Tony看着数字,在思考。
“当然,如果我们看性价比,这个候选人未必最合适。”沈深将前面四个候选人又拿出来。待一个一个讲完,沈深委婉提醒,“质量这边目前工作挺多,人员及时到位,您这边压力也小一些。”
Tony当然知道。
见Tony有动摇的念头,沈深趁热打铁,准备给一副重药:“我之前听Grace又问了我一次,需不需要TS工厂质量团队的帮助?我私底下找了QA和QC经理了解情况,他们觉得挺吃力的。说实话,我还有个担心,怕这个职位久久不到人,上面有其它安排。”
其实Grace没有问,但沈深隐隐猜到:Tony不喜欢TS工厂的人来NZ,似乎在抵制什么。
Tony看了沈深一眼,开口:“这两个人,一起安排给Shiling二面。”
沈深松了一口气。
二面其实比一面通过率高,Shiling觉得两个人都各有特色,他还是坚持要质量领域的资深人员。
直到候选人接受录用通知,沈深才彻底放松。这个人叫关志。
随着关志的入职,马克在一次会议上说:“我们管理团队多样化不够啊,女性太少了,只有沈深和凌琳。”
沈深没把这话放在心上,但马克接下来说的话让她吃了一惊。
“NZ工厂愈来愈大,我们应该考虑一下,是不是行政和政府事务部门要独立出来?”马克看了一眼沈深,“当然,我没有针对你的意思,只是从组织角度,从规模角度。”
沈深不理解,马克为什么在会议上突然说这话。马克当然是不喜欢她的,之前用车、报销,许多事情,Tony都用她出头,在马克眼里,沈深是Tony对付他的刀。
马克语出惊人,在座的其他人都不知道说什么,一片沉默,有人低着头,难掩看好戏的心态。
Tony看了眼沈深:“你怎么考虑呢?”
沈深脑子里一片空白,她要怎么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