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迷醉香江

第三百六十一章 解严

迷醉香江 屋外风吹凉 5908 2023-09-09 03:30

   一般而言,正常情况下,一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是十倍于该公司的年盈利值的。

   无线的市值大概在八十亿到一百亿之间波动,也就是说,无线一年的收入在八亿到十亿之间。

   在计算上其传媒属性所带来的附加财富,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只真正的下金蛋的金鸡。

   别看凤凰电视已经开始在收视率上全面反超无线,但这是在燕青羽为了扩大影响力,几乎不计成本的投入巨量资金的前提下。

   而且即使如此,凤凰电视都没能取得压倒性的成绩。

   无线的造星能力,几乎就和后世的点娘一般强悍。邵大亨能够使得无线独大香江二十年,凭借的绝对不只是运气。

   可是现在,这位无线的龙头掌门人,居然问他有意无线乎?

   有意乎?

   当然有意。

   只是,思量再三,燕青羽还是缓缓的摇头道:“太过了。”

   活出了智慧的邵老六闻其音而知其意,也点了点头,叹息道:“是啊,太过了。这也是我当年为何没有着手收购丽的的原因。”

   凤凰电视的前身是亚视,而亚视的前身则是丽的电视台。

   八二年,远东集团扛把子邱得根收购了丽的百分之五十的股份,达到了控股,而后改名为亚视。

   而当时他所用的资金,不到两亿港币。

   这笔钱。对邵逸夫来说,同样不是什么大数字。

   作为香港有数的老牌富豪,邵氏电影和无线。在他的财产中其实占据的比例并不大。

   更多的,还是地产,楼盘,还有遍布南洋的院线。

   只是,作为一名真正热爱电影并且为香港电影电视做出了不可磨灭贡献的他,头上的传媒光环要远远明亮于其财富光环。

   邵六叔之所以当年没有拿下丽的,从而一举掌控香港岛上的话语权。不是他不想,而是因为港英政府不同意。

   岛上唯有的两家免费电视台。拥有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市民收视率,如果归于某一人,那么其所带来的影响,绝对不是港英政府愿意看到的。

   因为那个时候。这个人的权利和影响力甚至要比港英政府都要来的直接。

   可操纵民意。

   燕青羽笑道:“六叔,以我看你这身体,至少还能再干三十年,日后我的工作重心不在香港,这边的大局还得由你来掌控。不过,无线的片库我是肯定要的。”

   其实说完要燕青羽接手无线的话后,年届八十的老人心里已经后悔了。

   影视对别人来说可能是能够出名走红的捷径,也可能是可以发财致富的工具,但对邵六叔来说。影视是他毕生所追求的事业,是永无止境的。

   只是刚才在燕青羽告诉他,他可以位列香港名人堂第一位时。他忽然有一种此生足矣的感觉,才有了将毕生事业交予后人的心思。

   但毕竟邵逸夫非常人,激动过后就是冷静。

   所以当燕青羽说了不合适后,他也就借着台阶下来了。

   邵六叔假装沉吟了下,道:“片库里的片子都可以卖给你,但我们要保留播放权。”

   燕青羽呵呵笑道:“这是小事。其实六叔你今天不来,我最近也要去拜访您。有大事商量。”

   邵老六觑着眼睛打量着燕青羽,道:“你小子沾上一层毛比猴儿都精,还用的着跟我商量?”

   燕青羽知道老头儿还是在生无线收视率全面被盖过的气,便哈哈大笑的直接上菜道:“六叔,台湾的事情你怎么看?”

   邵逸夫闻言,脸上气恼的表情顿时消失,神色严肃道:“你是说台湾取消戒严的事?”

   1987年7月14日,中华民国总统蒋京国发布命令,宣告台湾地区,包括台湾本岛和澎湖地区,自明日零时起解除戒严。

   国党赴台38年来对台岛一直实行戒严,解严声明宣布废止戒严期间依据“戒严法”制定的30项法令,并总结解除戒严至少有3个方面的意义:军事管制范围缩减,行政、司法机关职权普遍扩张,山地管制区由119个减为61个;

   平民不再受军法审判;

   出入境及出版物的管理也移交警察机关及“新闻局”负责。

   解严后许多事项不再实行管制,各主管机关的行政裁量权必须以法律为依据,民意机关更能发挥监督功能。

   老实说,事实上解开戒严,对燕青羽来说不知道到底是好是坏。

   因为平民不再受军法审判。

   在没有解除戒严的时候,掌控台湾军方的张家,理论上说,对台湾近两千万军民,拥有予杀予夺的无上权利。

   甚至都不需要过法庭审判。

   然而,解除戒严后,张家就彻底失去了这个名义。

   可以说,张家被小蒋最后摆了一道。

   张泰岳在跟燕青羽通话中,明确而又肯定的表明,小蒋活不过三个月了。

   如果没有这道解除戒严令,那么等到三个月一过,张家就会当仁不让的取代蒋家成为台湾第一豪门。

   但是现在嘛,张家的权势不说伤筋动骨,但至少缺少了名义上大权。

   当然,事实上即使从前,张家也从未真的通过军法去干掉谁。

   老蒋gameover后,小蒋上台,岛上的气氛其实早就脱离了白色恐怖的氛围。

   否则那群绿皮们也不敢那么肆无忌惮的乱来。

   小蒋此举,只能说是为了防备万一。

   如果说这是坏处的话,好处就是,民间可以去台湾办报,开设民营电视台了。

   一方面是拥有两千万岛民的大岛,居民人均gdp突破五千美元,另一方面,台湾的三大官办电视台,体制僵化,思想保守,政治色彩浓厚。

   这种情况下,可以说台湾的电视业务、电影业务甚至唱片业务,都处于极度饥渴状态中。

   因为国党当局在台湾实施戒严,政治禁区自不用说,连艺术、音乐也被蒙上了恐慌的色彩。

   当时,国党实施歌曲审查制度,未通过的歌曲要修改到合格才可以出版。审查歌曲每周一次,1979年到1987年共审查了320期,930余首歌曲遭禁。

   歌曲被禁的理由不一而足,有的被认为是意境诲淫、文词轻佻、妨害社会善良风俗的“靡靡之音”,有的则被认为是为“匪”宣传、隐含政治暗示等。

   “我的热情,啊,好像一把火……”,这首后来热到大陆的《热情的沙漠》被禁的理由,现在看来非常好笑,因为当局认为歌中的“啊”太淫.秽,容易让人产生性.幻想。

   邓丽君的《何日君再来》被禁有几种说法,其中最可笑的是被引申为期待八路军来,是“为匪宣传的左倾歌曲”。

   早期台湾流行歌后姚苏蓉被禁的歌曲高达*十首,其中她的代表作《今夜不回家》,因为“家”被认为代表大陆,而“不回家”违反了“反攻大陆”政策,所以被禁。

   齐豫的《橄榄树》、罗大佑的《鹿港小镇》也曾被禁或被要求修改歌词。

   台湾民众多能哼唱的闽南语歌曲都曾被列为禁歌。

   《四季红》因为影射红军,被迫改成《四季谣》。《烧肉粽》、《补破网》、《天黑黑》等因为当局认为歌词暗指*,导致民众生活困苦而遭禁。

   还有一首民歌《捉泥鳅》,原本歌词是“小毛的哥哥,带他去捉泥鳅”,因为“小毛”被联想到毛伟人,被硬生生地改成了“小牛”……

   总之,在没有解除戒严前,一切可笑的闹剧都有可能发生,这绝对不只是大陆才拥有的特色。

   如今解除了戒严,明报已经被安排过去,准备开设台湾明报。

   资金不是问题,储备人才不是问题,官面文章就更不是问题了。

   华人政治想要平稳,无论何时,都需要军方的支持。

   虽然失去了可以干掉任何人的权利,但对张家来说,反而更容易隐藏在水下面,实际的权利也并没有减少分毫。

   在小蒋即将dbye时,张家的分量也愈发的重要。

   张泰岳对台湾解除戒严一事上,和小蒋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坚决的维护,甚至主动打压下一些不同的声音,这让岛内众多大佬们,对张家愈发放心。

   所以,开办明报以及天下唱片进驻台湾的事,都是一帆风顺的。

   要知道,燕青羽这个台湾张家的四少,和如今管理一切传媒业务的新闻总局的扛把子宋处瑜同学,是以兄弟相称。

   宋处瑜同学也是有大抱负的人,对于未来总统之位的渴望,几乎是司马懿之心。所以,他不可能不交好燕青羽……

   总之,香港电影能够毫无阻拦顺通无阻的进入台湾院线的,只有天下集团。

   只是,开办电视台和开办报纸的情况又不同。

   首先,民办电视台的法人一定是台湾人。

   当然,这一点对燕青羽来说不是什么难事,本来就要给王祖娴换工作了,去台湾当个电视台的台长,应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衣锦还乡嘛!

   但,这家电视台又不能是独资的,宋处瑜说最好能引入外资。

   不过,这个外资最好不要是天下集团,因为这显然是把人当傻子看了。

   所以,燕青羽就想到了邵六叔,做熟不做生嘛。(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